頂點小說網->軍事->演義級猛將->章節

第一百零三章 文武教育和春雷書院

熱門推薦: 宇宙級寵愛 諸天新時代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都市國術女神 我真不是魔神 劍仙三千萬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女配她天生好命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在顏魁“重金”收買自家的胖侄子同陳氏透露情報之後,陳氏和顏花就像轉了性子一樣,不再死抓的顏魁讓他相親,反而是頻頻跑到街上逛街購物。

尤其特別喜歡買豆腐,導致這段時間顏府的廚子看見豆腐就頭疼今天做什麼菜。

陳氏姑嫂的私下計劃,顏魁大體心中有數,但沒有去管,如果黃薇兒連婆婆這關都過不去,他再是喜歡她,也不可能娶她進門,起碼正妻之位給不了她。

不然婆媳之間互不順眼,天天在後面給他煽風點火,顏魁啥也別想幹了。

打發了陳氏去折騰黃薇兒,某個不要臉的總算可以在顏府鬆快了幾天,但好景不長,老孃不折磨他了,老爹又給他找了個麻煩。

顏父想讓顏魁把顏江弄到春雷書院讀書去………

顏魁看著一臉堅定甚至有些胡攪蠻纏的老爹顏長林,再是成熟的心性,也不免為對方的屢屢偏心感到了一絲的煩躁和不耐煩。

…………

在這要說明一下,如今三國對後輩教育培養的具體情況。

現如今三國亂世,負責征戰討伐、保衛疆土的武將雖然地位很高,但處理政事、治理地方還是靠那些文官出力,所以文官的人地位並不差武官多少。

甚至因為武將掌兵權的原因,皇室出於忌諱,經常會刻意提升文官的地位,用以壓制平衡有兵權的武將。

所以,這樣的背景下,雖然年年戰亂,但三國境內卻是文道興盛,科舉昌隆。

朝廷文官大部分都是科舉出身,普通老百姓在培養後代也會傾向於孩子學文,期待後代能在科舉功名上搏一搏。

也正是因為如此,現在天下三國民間在培養後代時,都有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

底層老百姓不用說了,飯都吃不飽,根本沒錢培養下一代,年輕的後生想要給自己博個富貴,除了入伍上戰場拼命,沒有任何法子。

而相對有錢的人家,培養下一代的原則卻是更多的是讓孩子學文,主要原因有三。

第一,窮文富武,如果不想讓孩子在底下當衝鋒的炮灰,就得打小習練武藝、打熬筋骨,然後學兵法戰陣,這樣十幾年的努力下,才能培養出一個合格的武將苗子,同時,如此需要的費用絕不是小數目。

與此相比學文雖然耗費也不小,但肯定比走武將路子價效比更高。

第二,上升渠道問題以及維穩性。

武將嘛,軍律嚴明,想往上升除了熬資歷就是靠山軍功,但勝仗哪有那麼容易打的,八百年都未必能混得上。

就算你運氣好,能力強,打了幾個勝仗,得升了官,封了爵,但一場敗仗,就可能把你大半輩子兢兢業業獲得的所有努力都搭進去,太大起大落了。

與之相比,文官雖然也不見得就比武將安全多少,但起碼對自己的前途還是有可控性,見勢不對,可以隱退,搞不好還能活一條老命。

但武將不行,打了敗仗,你跑都沒地跑,除非投降敵國,但這樣,你的名聲和家中老小也別想要了。

最後一個,也是最關鍵的一個,武將是要上戰場的,將軍難免馬上亡,誰敢保證自己的後代不會喪命疆場,誰又捨得自己的親生骨肉去戰場面臨刀槍箭雨。

同理,舞文弄墨,身處後方的文官不說別的,起碼安全性要比武將高好幾個等級吧。

……………

就是因為這幾個原因,民間包括那些有錢的大戶、勳貴、官宦人家,都是傾向自己的後代學文。

哪怕那些武將世家,也有不少人改弦易志,在後代兒孫中分出一小部分人來學文,除了給自己家族未來多趟出一條路,還有一個心理就是自己留脈香火。

武將一家男丁戰死,全家斷絕香火的慘是可不是沒有發生過。

人都是自私的,精忠報國是一回事,但自家血脈也不能絕了,所以,很多武將會在後代中專門挑出天賦傑出者繼承家業,入伍從軍,其餘庸碌平凡者從文從商,以防萬一。

在這裡,我們不討論民間崇文抑武的風氣對不對,前面說這麼多,只是為了解釋一下,為什麼天下三國征伐,科舉的地位還這麼高。

同時,也引出了春雷書院到底是什麼。

根據前文介紹,三國民間興文,重視科舉,於是,就應運而生了許多專門教導學生科舉子經之道的書院。

春雷書院就是北晉一國最著名的三所書院之一,雍州眾書院之首。

這裡面出來的學子,頂尖都高中進士,北晉歷屆的一甲狀元榜眼探花,每兩屆必有一個春雷書院的學子上榜,最厲害的一次,春雷書院連續三屆包攬了狀元,順帶還有一個探花、一個榜眼。

而除去頂尖學子,春雷書院的普通學子質量也不差,成績中上的最次也是個舉人,哪怕在書院墊底的學子,也能中個秀才功名。

而除了科舉成績,春雷書院更讓人看中的是學子之間的人脈。

俗話說人生四大鐵,就有一項一起同過窗,將來你交好的同窗要是發達了,能不拉你一把,你拉他一把,他拉你一把,這就慢慢形成了一個官場小團體。

同屆的學子抱成一團還不算什麼,但加上往屆的學長,和下面的學弟,互相抱在一起的力量就很可觀了。

當然,事情肯定沒有這麼簡單,一個書院出來的學生也不是都團結一致,彼此互相的齷齪也不少,再加上各有各的鄉黨、座師,人家未必死心塌地的混在春雷一系。

而且更重要的是,春雷書院又不是獨苗苗,人家其他兩大書院也有自己的學子派系,三大書院之間的矛盾可不少,互相那麼一攪和,春雷派系這種書院派系在朝廷的真正影響力並沒有想象這麼大。

當然,話是這麼說,但春雷書院作為三大書院的底子在那擺著呢,門生故舊無數,大家都要賣賣面子,所以,雖然不至於影響朝局,但春雷的學生走到哪裡,人家都要高看一眼。

可以說,春雷書院和其他兩大書院,在北晉的地位就相當於清北,甚至還要比清北高一些,畢竟清北的學生還從事其他行業,可春雷學子一大半出來都是從政入仕。

在封建王朝,誰有當官的影響大。

…………

春雷書院這麼厲害,用腳趾頭想,也能想到其招生之嚴苛,可以說在北晉,除了皇室和頂尖那幾個人家,能往書院裡面塞人的,用一隻手手指頭都能數出來。

顏魁這個六品小官,肯定不可能在這些人裡面,同樣的,他也不認識能把顏江塞進入的“大人物”。

而且,別說直接把顏江塞進去的人顏魁不認識,就是顏魁想讓顏江正兒八經的憑本事考試進去,都沒有門路弄到這個考試資格。

春雷書院的招生考試資格,要不是各地官府統一安排境內的優秀學子前去考試,要不是有資歷的大儒學者寫信推薦,剩下的就是靠權勢影響。

這三樣,顏魁哪個也攤不上啊。

唯一有點可能性的就是那個官府統一報名,顏魁在問完徐玉之後也死了心。

各地官府的名額有限,最低報名條件是有秀才功名傍身。

別說顏江一個童生,根本沒有報名資格,就算他是秀才,以顏魁現在的資歷地位,也難說能拿下同安府的名額。

要知道,整個同安府數十萬戶,一年只有十個官方名額,每年為了這些名額,無數的大戶官宦狗腦子都快打出來了。

就是這樣,這十個名額還不是準保都能進春雷書院的,每年的錄取率也就一半多一點,有時連一半都不到。

花錢、搭功夫、託人情,拼命搶到了名額還不一定能進去。

顏魁想想都蛋疼,他一堆軍務,哪有閒心去弄這個,更甭說顏江根本沒有入圍報名資格。

…………

於是,顏魁就把此事同顏長林回絕了,他本以為顏父看到這事的困難程度之後,會理解他的苦衷,然後放棄這個不切實際的幻想。

卻不想顏長林根本不理會顏魁的解釋,而指責他自己出息了卻不提攜兄弟,巴拉巴拉,近乎耍賴蠻橫的讓顏魁給他想辦法,把顏江弄進春雷書院。

顏父想要以孝道壓人,卻不想顏魁是個什麼脾氣。

顏魁重生一世,雖然對這一世的家人也保含親情,但是畢竟是以成年人接受的這些感情,相對要理智的多。

陳氏的母愛熾熱及無私,顏震、顏雄兩個親兄弟的兄友弟恭,讓他們用真情打動了顏魁,使顏魁從內心真正的把他們當成了親人。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相比之下,顏父雖然顏魁也不錯,顏魁對顏父也很尊敬,但就因為顏父某些時候的偏心行為,讓父子之間始終有一道隔閡。

或許,擁有成人理智的顏魁理解顏長林對顏江的愧疚,但不代表他認可其的做法。

自幼顏父偏心顏江,陳氏和顏雄都有所不滿,連老實木納的顏震也有所微詞,顏魁卻一直不做表示,但不做表示不代表他沒把此事放在心上。

所以,這也是顏魁對顏父的感情始終差母親陳氏和兩個親兄弟一籌的原因。

如果顏父好聲好氣的同顏魁商量,出於二十多年的父子感情,顏魁心裡再不願意,也會礙於情面出手幫忙,但顏父強逼顏魁,還真激起他的逆反心理,不但對父親的觀感又下降了一層,顏魁對堂弟顏江也第一次生出了遷怒。

顏家三兄弟,顏震無論是性格還是手段都不堪大用,顏雄年紀還小,性子跳脫,短時間內還無法給顏魁提供助力。

所以,顏魁本來是打算重點培養顏江這個堂弟給自己幫忙,畢竟自家人嘛,用著放心。

但現在,因為顏父的折騰,顏魁熄滅了這個想法,他寧願用外人,也好過顏江這個背後自帶靠山的“刺頭”。

好嘛,以顏父的德性,顏魁重則打罵,輕則呵斥了顏江幾句,顏父都得有意見,搞不好還得殺到他面前理論教訓。

算了吧,自己還是找“老實人”吧,顏江還是留在老頭面前哄他開心吧…………

當晚,顏魁和顏父不歡而散,第二天顏魁就打包行禮離開顏府住到了軍營,次日晚上,顏魁接到三弟顏雄訊息。

顏父被他氣的絕食了………

相關推薦:仙俠:我們老祖太強了美食田園:巧手孃親養萌娃為師實在是太弱了身為師尊的我回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