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血獄辛亥->章節

第三十三章蕪湖整編與出兵九江

熱門推薦: 劍仙三千萬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諸天新時代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都市國術女神 宇宙級寵愛 女配她天生好命 我真不是魔神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上♂上÷你? 】,,,!

蕪湖城外忙得熱火朝天,接到電報後當塗、宣城、無為等周邊五縣的十個巡防營連同九連山密營裡的“預備役”全都一最快的速度集中到了蕪湖。鎮守安慶的十二個巡防營,留下三個剩下的也全都集中到了蕪湖。要說王文禮、李天祥那幫傢伙確實有兩把刷子,短短半年內愣是招到了兩萬三千多青壯,都是死心塌地幹“土匪”的。開春以來江南水患不斷,蕪湖也好不到哪去,沒飯吃的太多了。只要有一口吃的,叫幹什麼就幹什麼。如果不是碰上新軍徵兵,災荒年,這幫人最後的結局只能是餓死野外。忠誠度是一點問題也沒有,莊稼漢出身,肯吃苦,訓練也格外賣力。

和成軍多年的北洋相比,倉促擴編的安徽新軍在經驗和素質上肯定是比不上北洋老兵,只能在裝備上動點心思了。腦袋裡思索了一下後世二戰期間日本軍、美軍步兵師的編制和組成,在裝備下下了血本。擴編後的安徽新軍每班14人,裝備zb30輕機槍一挺,士官配備斯登衝鋒槍和毛瑟20響各一枝。每排3個班,下轄兩個步兵班和一個火力支援班,配備改進吼得89式50毫米擲彈筒一個,每排45人,每連150人。下轄兩個步兵排、一個炮兵排,裝備60迫擊炮2門,帶擋板和輪子的馬克沁1908兩挺。每營下轄三個步兵連和一個炮兵排,裝備九二步兵炮4門,全營共計500人。每團下轄四個營、一個炮兵連、一個警衛排,炮兵連編制150人,裝備82迫擊炮8門、德國原產格魯森57榴彈炮8門、馬克沁機槍一挺,警衛排50人,裝備zb30輕機槍三挺、馬克沁1908一挺,全團共計2200人。每師編有一個75炮營,每營三連,每連六門炮,共計54門75毫米斯柯達山炮。每師下屬四個步兵團、一個炮兵團、一個輜重營、一個騎兵團、一個工兵營、一個師部警衛連,共計一萬三千四百人。編制上比北洋稍大,但是裝備了大量的衝鋒槍和迫擊炮,馬克沁極強的數量也比同時期的北洋軍多,裝備上沒說的。

按照胡瑞的計劃,安徽新軍將會根據現有的三十四混成協、二十六個巡防營,擴編為兩個整編師和兩個混成協,還有兩個完全是新兵組成的地方警備團。擴軍,指揮員是關鍵所在。為了保證整軍擴編的順利進行,教導營第三期學員和部分挑選出來的第四期第優秀學員,全部補充道基層部隊去。這一批五百多人的基層軍官再加上之前從新軍、巡防營老兵當中選拔的士官,基本上保證了軍官的供應,也確立胡瑞的軍事班底。在人員編組上作為主力部隊的兩個師和兩個混成協嚴格按照一個老兵搭一個新兵的模式進行編排,防止部隊擴編後,戰鬥力發生大的下滑。炮兵等科技兵種優先從巡防營各炮營的老兵中挑選,經歷過“土匪運動的”洗禮,新徵召來的那幫新兵開槍、投彈還能湊合,至於技術兵種那是特定的沒戲。轟轟烈烈的整編運動中,最特殊的要數王天達的警衛營和新成立的新軍重炮團了。

要是說起警衛營,王天達這貨絕對會忍不住大笑三聲。他一個警衛營就有四個連,其中還有一個炮兵連,裝備82迫擊炮和mg08機槍。別的部隊士官和軍官才裝備得斯登衝鋒和毛瑟20響槍在警衛營裡人手一支。新軍的那點家底子差不多都在這了,光是裝備上就足以讓新軍上下眼紅的羨慕嫉妒恨了,不過這還沒完。

年初的時候胡瑞無恥的複製了後世風靡全國數十年的“鳳凰”牌腳踏車,經過適當改進後把交由蕪湖工業園區試生產。首批三百輛樣車出廠的時候,立刻吸引了蕪湖社會各界的目光。街上跑的那些粗大傻笨的老式洋單車,簡直是沒法比較。模樣秀氣不說,質量還特別的好,輕便、省力。最人性化的是居然還分男女款式,這在蕪湖可算是開天闢地的頭一遭。有些好事的小報立馬把新腳踏車的面世和眼下如火如荼的婦女解放運動聯絡起來,無意中免費的做了廣告。一時間但凡蕪湖有頭有臉的人物,紛紛搶破了頭,用盡各種門路,想方設法的買上一輛。要不然還真的不好意思出去見人。短短半個月內鳳凰腳踏車就被抄到了不挑款式每輛三百大洋的高價,這價錢放在窮門小戶都能買上兩三套上好的房子了。首批出場的三百輛鳳凰腳踏車供不應求,蕪湖社會各界紛紛伸長了脖子等著後續車輛的面世。等啊等,一直到10月份還是沒見到影子。等的猴急的人群中,不乏手眼通天的能耐人,託關系一問,嘿,第二批一千百多輛全部都給新軍包圓了。蕪湖工業園區生產的第二批鳳凰腳踏車根據新軍的要求,進行了相應的改進。比如加固車架、增設車燈和後座伸縮馱運支架,方便運載彈藥和給養。改進後的鳳凰腳踏車全部裝備警衛營,人手一輛!剩下的才能配發給各部的通訊員,惹得新軍上下眼紅一片。王天達這貨一點也不知道收斂,狂笑著帶著手下騎著嶄新的腳踏車在蕪湖大搖大擺的招搖過市,也絕對是新軍中最騷包的存在!

民國版的“腳踏車快速反應部隊”就這麼誕生了。按照胡瑞的構思,在未來的戰場上在進攻作戰中警衛營將會遠離主戰場,在炮火的掩護下快速進入敵軍腹地,執行迂迴穿插。在防禦作戰中,作為總預備隊,遊離在防禦陣地後方,隨時準備堵住陣地上的突破口。平時,也擔任胡瑞的貼身衛隊,裝備上自然是格外的優待。要說胡瑞不是沒想過給警衛營裝備卡車和裝甲車,組建一支真正的快速反應部隊。之前蕪湖也也從美國引進了一批福特卡車,胡瑞招募了一批科研人員根據福特卡車的地盤摸索著搗鼓出了一款裝甲車。但是無奈的是這皮卡車數量很少,司機和維修配件更是缺乏,所以只能先緊著重炮團。這會的中國,汽車製造業還停留在零的白卷上,更不用提所必需的汽油、沒有和相關維護零配件的生產了。一切全靠進口,就連燒的汽油也得靠進口!再加上這時期的卡車效能普遍不高,載重量底、行程短、故障率高、售價更是離譜。雖然美國人為了在長江流域開啟銷路,不敢把胡瑞當冤大頭宰,但是回去算算價效比還真的不划算,還得受制於人。無賴之下胡瑞只得悻悻作罷。

至於新軍最新成立的重炮團,放眼全國絕對是蠍子拉屎獨一份。兩個150毫米重炮營、三個105重炮營,全團五個重炮營、一個工程輜重營、一個警衛連的建制,如果在戰場上遇見了,如果實心眼的真按照一個炮兵團的編制去對付,那絕對會被打的內傷吐血。原本二戰時期德軍裝備的sfh18型150榴彈炮,膛線呈陰實際口徑149、30倍徑身管,發射火箭底排彈最大射程也只有19km。經過胡瑞的改進後,倍徑略大,炮架和炮輪也更加輕便,全裝藥發射的時候最大射程也能達到19km,造價也相對便宜許多。lefh18型105榴彈炮也進行了相應的修改,以便適應中國戰場的環境。要說五個炮營湊合著能組成一個炮兵旅,但是重炮這東西在新軍當中屬於一個嶄新的產物,之前誰也沒有接觸過。除了派去德國學習的那兩百人,其他的對於這些大家夥都是一無所知。所以只能按照一個重炮團的編制擠一擠,等把相關技術人員訓練出來再說(歷史上到了清朝滅亡,滿清政府也從德國進口了一門14倍徑105毫米野炮,初步成了野戰重炮兵的探索。就連全國三市六鎮編制中的75炮兵團的裝備也沒能統一。)。

胡瑞把整個蕪湖變成了一個巨大的兵營,部隊全部在成為進行整編。部隊擴編後需要一段時期的磨合和訓練才能初步的形成戰鬥力,因此胡瑞詳細制定了為期十二天的高強度士兵演練,預定在10月24日左右出兵光復江浙滬。但是有一支部隊卻成了例外,他們只進行了三天的實兵演練,就匆匆的朝著九江進發,沿途補上剩下的訓練課程。胡瑞清楚的記得,10月23日江西新軍五十三標標統馬毓寶起義,九江光復,隨後馬毓寶出任了都督。馬當、湖口兩個江防要塞卡在長江的脖子上,這樣嫉妒依靠水路運輸軍火和物資的胡瑞感到如鯁在喉。因此不得不冒險搶在就九江光復前派遣安徽新軍第二混成協,先行出發,攻佔九江!一定要把卡在長江脖子上這兩個要塞抓在自家手裡!

為了確保第二混成協能成功拿下九江,胡瑞把蕪湖的四個巡防營(炮營1個、騎兵營1個、步兵營兩個)再加上見過血的宣城的兩個巡防營,組建了安徽新軍第二混成協(兩個步兵團、一個炮兵營、一個騎兵營、一個輜重連、一個工程連、一個加強警衛排),共計五千八百人,其中老兵佔了絕大多數,再加上裝備上的優勢,對於一個五十三標應該還是綽綽有餘的。

隨同第二混成協一起出征九江的還有一支小小的水面艦艇部隊。這支小艦隊的全部陣容就是三艘裝甲炮艇,他們都是完工後拆成艙段,交由由德國貨輪運抵蕪湖重新組裝下水的。這三艘不起眼的炮艇是胡瑞參照二戰時期蘇聯衛國戰爭中大量使用的坦克艇(排水量五百噸以下的炮艇裝上坦克的炮塔,視噸位具有一定的近海航行能力。現在朝鮮海軍和俄羅斯邊防還在裝備。)設計出來的。由克虜伯承建,三艘裝甲炮艇連同武備和保險等費用,一共開出了60萬元的成本價,大致相當於一永豐級航海炮艦的造價。比起張之洞擔任兩江總督期間高價從日本長崎造船廠訂購楚字級內河炮艦要划算得多(楚子級內河炮艦是晚清重建海軍時期建造數量最多的艦艇,一共六艘,每艘造價高達393萬兩,堪稱內河艦隊中最昂貴的炮艦。作為一艘排水量750噸級的內河炮艦,小日本給出的價格實在太坑爹了。)。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每艘裝甲炮艇滿載排水量330噸,柴油機動力,最大航速16節,續航力1200海里10節。裝備四門45倍徑75毫米艦炮(兩門一組,裝在全封閉的炮塔內)、一座雙聯裝7.92毫米馬克沁機槍(裝在後部艦橋上)、四門47毫米格魯森機關炮。三艘裝甲炮艇按照從一到三編號為“pt(中文炮艇二字的拼音首字母)”字尾數字,舷號用用白色油漆漆在艇首。這三艘炮艇總體上可以做是蘇聯150噸級近海坦克艇的放大版本。不同於這一時期長江上常見的內河炮艦和川江炮艦,這三艘小艇外觀十分的簡潔。沒有堆積的上層建築(清末簽署了一系列的不平等條約,將西方列強的勢力引入了長江內河。當時長江兩岸教案頻發,各國為了維護租界區的秩序和長江沿工廠、僑民聚居地的安全,紛紛在中國部署內河炮艦。相當於移動的領事館,因為要搭載大量的陸戰隊員,所以這些小炮艦都有兩層甚至三層的甲板建築,再加上低矮的幹舷,這種內河炮艦模樣很是古怪。),除了炮塔就只剩一個類似於潛艇指揮塔的操舵室,除此以外沒有任何的甲板建築物。船型上採用採用了平底高幹舷,縮小版的大西洋艦首,船舷外飄,平艦底雖然犧牲了高海況下的穩定性,但是同時兼顧了內河與近海航行的需要。最為神奇的是這三艘不足五百噸的小艇居然還有裝甲防護,炮塔是由帶30度夾角的20毫米均值裝甲焊接而成,水平裝甲帶厚40毫米,穹甲佈置。再加上低矮的船型和簡潔的艙面建築,因此被艦炮命中的可能性很低。三艘裝甲小艇所需要的艦員一半從散落在國內的原北洋水師官兵中(甲午之後清廷解散北洋水師,大量的海軍人才散落在全國各地,自謀生路)挑選,一般從德國海軍退役人員中招募,採用中德艦員混編的模式。

不要說同時期清軍巡洋艦隊的海字級巡洋艦,就是和清軍內河艦隊的江元級、楚子級相比,蕪湖新軍的三艘裝甲炮艇無論從噸位還是武備上都不佔優勢,三艘加在一起才堪堪趕上一艘楚字艦的噸位。但是無形中卻開啟了蕪湖新軍水面艦艇部隊的先河,在隨的後武昌解圍、攻打南京、清剿海盜等行動中大放異彩。很多難後,當新中國的海軍縱橫在大洋之上,劈波斬浪的時候。沒有人會忘記,三艘不足五百噸的裝甲炮艇,是這支艦隊最初的鼻祖。</dd>

相關推薦:反派邪魅一笑凱撒寵物精靈:開局捕獲精靈王凱西廢土戀愛遊戲宋末之亂臣賊子水滸之宋末霸主我的青梅實在太甜了我的青梅竹馬是天帝獨佔小青梅:竹馬總裁寵上天重生:與青梅竹馬的甜蜜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