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都市->玄真劍俠錄->章節

朔漠金風繞指柔 第二百四十一章 朔城驛,老街坊

熱門推薦: 宇宙級寵愛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諸天新時代 都市國術女神 劍仙三千萬 我真不是魔神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女配她天生好命

朔漠金風繞指柔 第二百四十一章 朔城驛,老街坊

朔漠金風繞指柔 第二百四十一章 朔城驛,老街坊

西北涼州邊緣,有座城鎮名叫朔城。

這朔城本是一座小小的驛站,但因其地理位置絕佳,從中原往西北的絲綢陶瓷商路,和從西南滇蜀地往北的茶葉商路,都彙集於朔城驛。出朔城再向西走五十裡,便是大雍國的西北雄關落雁口,穿過落雁口,就是綿延數千裡的漫漫黃砂。沙海對岸,則是西北赤胡國之地。

如今大雍國國勢鼎盛,赤胡雖有心南侵,卻又畏懼大雍國駐紮在西北邊陲的百萬雄兵。幾代胡王勵精圖治,但依舊沒有打破大雍江山的把握,故而只能固守於西北苦寒之地,等待著大雍氣運由盛轉衰,王朝更替的時機。

征伐江山是帝王的遊戲,而胡漢貿易卻是老百姓的生計,無論大雍與赤胡兩國是戰是和,行走於大漠商路上的馬隊從未中斷過。無論是赤胡國的纏頭行商還是大雍國馬幫商賈,都似乎對國與國之間的爭鬥漠不關心。哪怕是在胡漢之間戰火紛飛年代,兩國或許會把弓箭對準前來遊說的使者,但只要是做本份生意的商隊,從來都是任其平平安安的通關而過,極少有連商隊都拒之城門外的舉動。有時兩國軍隊擺明車馬,在荒漠中殺得擂鼓震天響,可在那僅僅百里之外的商道上,馬駝隊行走時發出銅鈴叮噹聲,依舊是慢悠悠的分毫不亂。

在荒涼的西北大漠上,沿著同一條商路來回穿行了千千萬萬年,那商隊行腳銅鈴的節奏,始終亙古未變。

到了如今,赤胡吞併了西北荒漠之外的眾多部落,國勢蒸蒸日上。而大雍國坐擁九州豐饒之地,更是歌舞昇平。兩國之間的貿易越來越繁榮,每天有一兩支商隊進出落雁口。久而久之,朔城就成了一座有萬餘口人繁衍生息的邊塞重鎮。原本的朔城驛,現在卻是胡漢貿易的第一站,許多商隊不願遠涉,便在朔城完成物品的交易,赤胡國的行商拖著滿滿的絲綢、瓷器和茶磚折返西北胡地,而中原行商則帶著香料或是金銀,返回家鄉,盤算著下一趟的走商。

進出朔城的人川流不息,長留在這裡生活的人,也是來自五湖四海。江湖上的人說,朔城藏龍臥虎,但朔城裡的人卻活得怡然自樂。

供商隊歇息補給的驛站已經挪到了朔城西,商隊大多在那邊停留,接受大雍軍士的盤查和護衛。而朔城東的老街區,卻是一片中原繁華的縮影。

人在朔城老街中走,很難發覺自己是在西北大漠的邊緣城鎮中,倒似恍然闖入了一處世外桃源。這裡紅花柳綠、鳥雀啁啾,青石道、琉璃瓦、綵綢宮燈,端得是好一派錦繡氣相。有販賣天下雜貨的商館、有赤柱雕簷的酒樓、有佈置得好似蘇州園林的客棧、有鶯燕群集的脂粉園子、還有供富商們一擲千金的賭坊,種種去處一應俱全,就是與中原大城相比也不遑多讓。

朔城東老街是豪商巨賈們玩樂銷金的地方,也是江湖豪俠們流連的樂土。

“司馬三爺,人們都說你這朔城裡龍蛇混雜,我原本是不以為然的。區區邊塞小城,何以讓江湖豪客駐足?可如今到了這裡一看,才知道西北朔城果然名不虛傳哪!”

說話這人穿一身灰裘夾襖,年逾不惑,面上的線條如刀斧雕鑿,頜下蓄著短鬚,一對顴骨高高聳起,兩眼中精光畢現。他握著酒杯的右手乾燥而穩定,虎口處一圈盡是厚厚的繭皮,有口鐵釘銅鞘的二尺直刀橫在桌上,他的左手始終按在刀鞘上,似乎隨時準備拔刀而起,與人廝殺。且看這人坐著飲酒,背脊卻挺得筆直,屁股與木凳似沾似不沾,手中有刀,人也如刀,放出一股子毫不掩飾的銳氣。

坐在這刀客對面的,是一位身穿鵝黃色松紋錦緞斜襟短褂的中年人,模樣生得頗為富態,臉上露出矜持而帶著三分驕傲的笑意,他手拈著酒杯,指頭上一枚龍眼大的祖母綠戒指煞是惹眼。此人身後還站著一個虎背熊腰的年輕人,手裡捧著一件湖藍色的綢緞英雄大氅。莫看這年輕人低眉順眼,侍立在富態中年人身後恭恭敬敬,但他一對太陽穴高高的鼓起,一呼一吸之間氣脈深沉,明眼人一看,就知道這年輕人乃是一個內外兼修的武林高手。

這被人叫做“司馬三爺”的富態中年人對那刀客舉杯一邀,笑問道:“汪大俠目光如炬,可看出了些什麼來?”

對面這位姓汪的刀客抿了一口小酒,拿眼一瞟司馬三爺身後的年輕人道:“你身後這娃娃,練的是天山派的氣功吧?聽他呼吸滾滾如雷,已是破開了陽關,氣脈通達百竅,如此內家高手卻給你當個馬伕書童,司馬三爺好大的派頭。”

司馬三爺一笑,不置可否。他身後那年輕人把頭垂得更低了,略略又退開了半步。

姓汪的刀客轉頭望向窗外,老街南頭的牆根兒下,有個挑擔賣熱湯面的佝僂老頭兒。有人走過去,扔下三個大錢,這老頭兒就樂呵呵得忙活了起來。只見他抄起一團揉好的白麵,也不用刮刀,只用手指一下一下的掃過麵糰,那削下來的麵條兒,根根六寸長,形似柳葉,劃過一道弧線,接踵落進沸滾的湯鍋裡,正是“一葉落鍋一葉飄,一葉離面又出刀”。

只是這老頭出的並不是刀,而是手指,看他指尖並沒有留著指甲,但以一根手指頭削麵,竟比刮刀還要爽利。七七四十九跟麵條落進了湯鍋,老頭兒拿起一柄大銅勺攪了攪,麵條在滾水中一汆,根根好似半透明的白玉小魚兒,片刻之後盛入大海碗中,升起一團熱騰騰的水汽。

滿滿一勺用牛羊骨熬成的老湯潑進海碗裡,這賣面老頭兒終於抄起了一把半尺長的小鐵刀。當他的手握住小刀時,姓汪的刀客忽皺了皺眉,左手不由自主的也抓緊了刀鞘。就看老頭把小刀輕輕一晃,半顆小白菜、兩片酸菜和三根綠蔥就變成了一堆碎屑,用銅勺抄起來往熱湯裡一蕩,扣在了湯麵上面。

幾點紅油滴落,賣面老頭又取出了一大塊滷好的黃牛踺子肉,小刀再一晃,兩片足有一分厚,巴掌大小的熟牛肉,就鋪在了海碗上。

姓汪的刀客眉毛一挑,再看這老頭兒笑眯眯的把湯麵端給了客人,那客人立時大快朵頤起來。

“好一碗面!那人若換一把刀,我未必能勝!”姓汪的刀客喝乾了杯中的酒。

司馬三爺順著他的眼神一望,恍然道:“原來是煮面的老吳頭兒,昔年‘大漠飛鷹十八騎’的老四,手底下確有真功夫,不過他是大哥的人。”

姓汪的刀客把眼神一轉。他們坐的酒樓二樓,居高臨下的,可以把對街的幾間店鋪裡看得真真切切。

其中一間鐵匠鋪裡,師傅正帶著兩個徒弟掄錘打鐵。看那鐵胚的樣子,正打的是一副鐵馬車套。不過那位打鐵師傅若是放下鐵錘,捋開袖口走出鐵匠鋪,任誰都會以為他是個私塾教書的先生,絕看不出這人居然是個鐵匠。

只見這打鐵師傅生得白白淨淨,身子瘦削,全不似尋常鐵匠那種筋肉糾結的粗魯模樣。他也不像徒弟們那樣,裹著生皮褡褳,而是穿著一套剪裁考究的天青色斜襟長袍,腳下踏著布鞋。不過一對袖口倒是挽過了雙肘,露出小臂的奇長,手掌也出奇的大,估摸著這位打鐵師傅若是垂下雙手,指尖恐怕能摸著自己的膝蓋。

莫看這打鐵師傅似乎手無縛雞之力,他掌中的鐵錘可足能有酒壇子那麼大,毫不費力的掄開了錘子,叮叮噹噹的只三五下捶打,便把燒紅的鐵塊砸成了扁扁的一條,以火鉗夾住,兩端一彎,立時就成了個車套搭扣的雛形。

不等姓汪的刀客開口說話,司馬三爺笑著道:“那打鐵的鄭師傅,是我的人。本是豫州鄭家拳的旁系傳人,他天賦異稟,但卻在家中不得志,憋了一口氣。後來到少室山大廟裡偷學了內家金剛拳,再將兩種拳術相印證之後,內外兼修,功夫大進。回到家中比武,老鄭家嫡系傳人被他打傷了十幾個,廢了三個。他逃到西北,被我收下了,拳法錘法道理相同通,老鄭揮錘打鐵正是一把好手。”

“這瘦竹竿鐵匠的功夫,恐怕不比那賣面的老頭兒稍弱。”姓汪的刀客點了點頭,又朝與打鐵坊子隔了四間店鋪的小藥店看去。

這間小藥店,當真是充滿了朔城的特色。進門的左右兩面牆壁,都是齊房梁高的紅木藥櫃子,櫃子上一格一格的小方抽屜,裡面儲滿了藥材。左邊藥櫃子裡,放的是來自中原的草藥,右邊的藥櫃子裡卻是來自西北赤胡國的巫藥。左邊藥櫃子前坐著一個白巾包頭的夥計,面前的桌子上除了一杆銅釘鐵砣小藥秤,便是一溜兒排著的六個小小的炭火泥爐,裡面燒的是桑木炭,正煨著六罐藥汁,汩汩的冒著熱氣。右邊的藥櫃子前,也坐著一個小夥子,卻是生得鼻高目深,滿頭捲髮,相貌不似中原人士,他面前放著一具來自赤胡國,名叫“天平”的度量器具,手中拿著個長柄木勺,正在一口碩大的銅釜中攪動著灰黑色的稠漿,口中兀自念念有辭。

正對著藥店大門,還擺著一張木桌子,桌子上垂下一道細細的竹簾,只見簾子後面坐著個人,卻看不清面貌。有個手按心口的老嫗顫巍巍的進了藥店,坐到竹簾子前,伸出手腕。也不聽見有人說話,那竹簾一擺,便有一根紅線飛出,在這老嫗的手腕子上纏了幾轉,紅線末端綴著一個小小的金鈴,叮噹響了一聲。

這當是高明的郎中在施展紅線診脈之術,大凡有幾十年醫道浸淫的郎中,都能施展此法,道也沒什麼稀奇。短短三息之後,紅線倏地縮回了竹簾後面,一張寫了幾行字的薄薄宣紙,從竹簾子後面平平飛出。

這張紙可飛得有些古怪了。似乎在紙張下面有個看不清的托盤,薄如蟬翼的一張紙飛得極其緩慢,偏偏劃過空中時,紙面上全沒有一絲皺褶。

寫了字的紙落在左邊那個白巾包頭的夥計面前,夥計低頭一看,立馬忙碌著照方抓藥。老嫗朝那竹簾子一欠身,便去夥計那邊取藥了。

姓汪的刀客長嘆一聲:“凌空渡箋,好厲害的手法!”

“‘妙手閻羅’賀二孃的名號,汪大俠可有耳聞?”司馬三爺撇了一眼那間小藥店。

“司馬三爺的意思是說,那竹簾子後面坐的人,是卅年前在豫州連殺嵩山劍派六十七人的賀二孃?原來她隱姓埋名,卻落到了朔城。”姓汪的刀客雙目放光,“嵩山派懸賞切金斷玉的寶劍一口,加黃金三千兩,換賀二孃的項上人頭!”

司馬三爺搖頭笑道:“我司馬昊可沒說藥店中的那人是賀二孃,一切全是汪大俠自己憑空猜測而已,人家郎中先生慈悲為懷、懸壺濟世,怎會是個滿手血腥之人?大俠可千萬莫要冤枉了人家才好。那處藥店是我二哥的產業,其中究竟如何,我也不甚清楚。”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司馬三爺哈哈的乾笑了幾聲,姓汪的刀客盯著那竹簾子看了很久,最後頹然搖頭道:“就算那竹簾子後面坐的真是賀二孃,我汪昌平也自問取不走她的人頭。以賀二孃練到大成的內家混元功,加上一手神鬼莫測的暗器手法,‘閻羅’二字並非是浪得虛名。何況司馬二爺……”

這刀客汪昌平的話還未說完,從酒樓隔壁的吟春苑裡,忽然衝出來一個濃妝豔抹的女子,站到了大街中央。只見這女子身上穿著大紅綢緞的束身袍子,衣襟袖幅上繡得盡是大朵大朵的金線牡丹花,頭頂天鸞髻上,插著一支團扇大小的金步搖,搖擺之間甚為晃眼。此人也是徐娘半老風韻猶存,身姿豐腴動人,再加上一張精心描畫裝扮過的臉,煞是美豔。

這美婦人一手叉腰,一手指著鐵匠鋪叫罵道:“老鄭你這沒心肝兒的,大白天敲敲打打個什麼,吵得我家貴客聽不進曲兒!若走了生意,看老孃不砸了你的鋪子,掀了你的爐子!”

那瘦高的打鐵師傅翻眼看了看這美婦人,咧嘴淡淡的一笑,可手中鐵錘卻沒停:“念娘,就你家的生意要緊,我這活計,可也趕著時間。人家商隊明日一早就要啟程西行,正缺馬套子用哩!你就不能讓你家裡的姑娘們,拿小手兒把貴客的耳朵眼也堵上?”

那名喚念娘的美婦人把杏眼一瞪,右手一甩,一條絲絛便纏住了路邊繫馬的石墩子。只見這念娘將腕子一翻,彩絛扯得筆直,那足能有數百斤重的石墩子“呼”的一聲飛了起來,挾著嗚嗚怪嘯,就朝那鐵匠鋪子砸去。

“今日怎的火氣忒大?”那瘦高鐵匠依舊是滿臉笑意,似乎早已就習慣了這位對門鄰居的火辣脾氣。他將鐵錘往砧子上一放,伸出右掌,在石墩子上輕描淡寫的一按一引,那石墩子便憑空打了個轉兒,又朝吟春苑的大門邊落去。

可恰在這時,那位到小藥店中看病抓藥的老嫗,剛好拎著幾包藥材顫巍巍的走過街面。偌大的石墩子呼的一聲破空飛來,老嫗並未察覺,她只顧邁著小碎步,慢吞吞的朝前走,眼看就要被石墩子颳倒。

有人發出了驚呼聲,那吟春苑的念娘和鐵匠老鄭也變了臉色,兩人作勢就要縱身撲出。可恰在這時,那小藥店裡面的竹簾子呼啦一晃,似乎有一道風從藥店中吹出,那石墩子彷彿被看不見的大手抓出,硬生生在空中一滯,然後慢悠悠的落在了吟春苑的大門邊,數百斤的大石墩子落地,竟連聲音都沒發出一響。

街面上有人鼓掌叫好,那街南頭的賣面老人朝這邊望了一眼,笑了笑搖頭不語。

鐵匠老鄭朝小藥店一拱手道:“謝了。”

吟春苑的念娘扁了扁嘴,頗不好意思的朝小藥店欠身一福道:“二孃,你可莫怪我胡鬧,都是老鄭找的事兒。”

那小藥店裡幽幽的傳來一個女子聲道:“街面上人多,可得留神著點。三爺正在順平樓宴客,你們莫要擾了他的興致才好。”

這女子說話的聲音頗為古怪,人明明坐在竹簾子後面,可講話聲好似就在耳邊響起,而餘音亦久久不散。

刀客汪昌平知道,這是內家高手將一口丹田真氣練到爐火純青之境才能顯出的異相,這般功力,已然近乎於傳說中的不食人間煙火的修仙煉氣士了。

那司馬家的三爺司馬昊略直起身子,隔著酒樓的窗戶,朝對街的小藥店一拱手,笑著道:“承二孃的情。”

那小藥店中有鈴鐺輕響,當做應答。

“朔城果然是藏龍臥虎之地,深不可測。”汪昌平搖頭嘆氣,他看向司馬三爺的目光,已然多了幾分複雜與敬畏。

“汪大俠何須感嘆?都是天涯淪落人,在此落腳而已。”司馬三爺挺了挺背脊,笑著舉杯敬酒道,“隔壁吟春苑也是我大哥名下的產業,老鴇念娘一手流雲袖的功夫很俊。不過若是汪大俠願意助我一臂之力,在下的腰桿子可就硬實了。不過汪大俠放心,司馬昊並非讓你與他們搏命廝殺。這朔城老街的情形,說是江湖非是江湖,雖然我司馬四兄妹各有產業,但畢竟是一脈血親,同氣連枝,我家老頭子一世信奉‘家和萬事興’,所以我們這代絕沒有什麼不同戴天的仇怨,而是真正有血濃於水的手足之情。這些落腳在朔城的武林兒女,都是些厭倦了江湖上打打殺殺的人,只想過平常百姓的安穩生活,彼此之間就如同街坊鄰居一般,偶爾打鬧只是好玩,雖然他們經營的鋪子各歸我們家四兄妹所有,但我們從不會讓他們去流血拼鬥。我家老頭子曾說:朔城是一個英雄冢,但葬的不是血肉,只是豪情罷了。”

汪昌平點了點頭,低聲問道:“既然賣面攤兒和隔壁的吟春苑是司馬大爺的,對街的胡漢藥店是司馬二爺的,鐵匠鋪子是三爺您的,那司馬小妹的產業莫非是?”

司馬三爺笑道:“這老街上有店鋪攤位十幾間,全部分屬我們兄妹四人,又何止是汪大俠你方才看到的這一些?不過我家小妹的鋪子卻只有一間,正是我們現在吃酒的這座順平酒樓!”

“哦?”汪昌平眼珠一轉,問道,“卻不見這酒樓有何高手坐鎮?”

司馬三爺指著酒樓裡面的桌椅板凳和牆壁道:“汪大俠你看酒樓中,到處都是刀劍劈砍留下的痕跡,你說這酒樓怎會沒有高手坐鎮?這順平樓不但有高手,而且不止一位!”

汪昌平聞言,拿眼四處打量。隔著雅間的珠簾,能看這酒樓的二樓確是坐了不少練家子,個個帶著刀劍,可這些人卻並不是酒樓中的人。

司馬三爺心領神會,說道:“待我喚來與汪大俠相見。”

說罷他伸手一敲桌面,大聲呼道:“小二,小二!”

不多時,一個身穿灰布短褂的白臉漢子撩起珠簾進來,睜開迷茫的醉眼,笑嘻嘻的道:“三爺有何吩咐?”

汪昌平定睛看這白臉漢子,這人看面相似是江南人士,長得倒是平平無奇,可腳底下步子很是虛浮,滿身酒肉穢氣,根本不像什麼武林高手。他詫異的瞥了一眼司馬三爺,對面的司馬三爺也皺著眉頭,沒好氣的對這位白臉漢子道:“小俞子,這麼是你過來?六順子人呢?”

這白臉漢子應道:“回三爺的話,六順兒出門採買去了,晚些才能回來。掌櫃的吩咐我給他頂個班。”

司馬三爺沉聲道:“那你叫掌櫃的上來一趟吧!”

“三爺可是有何不妥?”

“你哪兒來那麼多廢話,叫你掌櫃的上來就是!”司馬三爺頗為嫌惡的揮了揮手。

也不聽腳步聲響,眾人只覺得那白臉漢子身後一花,便有個乾瘦老頭兒現身出來,朝司馬三爺作揖道:“小老兒在此,三爺有何吩咐?”

汪昌平一見這乾瘦老頭兒,心裡登時一凜。這人的身法也太過詭異了,剛才竟然根本看不出他是如何走到了這白臉漢子身後。看來司馬三爺說順平樓有高手,多半就是這個乾瘦的老掌櫃,還有那個出門採買的“六順兒”。

至於這個滿口吞吐著酒臭的白臉漢子?只是一幅酒囊飯袋而已。(未完待續)

相關推薦:下山虎修仙歸來,我被全網直播了國家血脈電競大陸不當電競選手以後幹什麼蒙古天災獵魔者的夢魘馬車獵魔編年史天朝上國銀魂眾的火影物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