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新紀元1912->章節

第339章 陸軍海戰隊(求月票!)

熱門推薦: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諸天新時代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宇宙級寵愛 都市國術女神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我真不是魔神 女配她天生好命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劍仙三千萬

“第一輛國產汽車?”

看著報紙上的報道,李子誠倒是一愣,儘管中華汽車製造公司已經破土動工,但是要生產汽車還要等到明年,可現在,機械公司卻已經造出了汽車,甚至是在計劃之外,而且一次造了四十輛之多。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有點意思!

再看著那報紙上的模糊不清的照片,李子誠差點沒笑出聲來,這那裡是什麼汽車,分明就是“三輪農用車”而且還是敞篷的那種。

“連雲機械工廠自制國產汽車40輛工程將告竣,此汽車均系國產,汽車樣式精美,輕便異常,立足我國城鄉交通,載重可達185噸,較之福特卡車遠為優異······據廠方稱,其預計售價兩百元左右,與良馬相近,然其運力絕非馬騾可及,一車等二十騾,且燃料為柴油,油價低廉,使用成本低於畜力,實為改善我國交通之第一良車······”

瞧著那似近於廣告的新聞,李子誠臉上的笑容慢慢收斂了起來,或許這是廣告不假,但是就是自己這個外行也能看出來,這三輪農用車絕對會受到市場的追捧,一來是其駕駛簡單易學,二來是維修容易,最重要的是他的價格低,江蘇陸軍採購牲口對,一頭騾子都要四十塊,而一輛車只需要兩百元,運力卻等於二十頭騾子,雖說三輪車燒油,可騾子也要吃料,算起來,養一輛三輪車絕對比養二十頭騾子便宜。

如果這種三輪車的效能不遜於後世的農用三輪車,可以想象,不出十年,中國滿大街都會跑著這種三輪車,老百姓總講究實際,即便是皮卡也不見得有農用三輪實在,運糧、運貨、拉人,根本就是一多面

瞧著照片上那模糊不清的三輪車,李子誠的神情越顯嚴肅起來似乎一直以來,自己都陷入一個誤區之中,就是儘可能的利用潛艇內的德國工業資料發展中國的工業,可事實上德國技術資料中,最重要的不見得是那些工業成品,更重要的是諸如金屬熱處理工藝、表面加工工藝、原料工藝之類的基礎工藝,後世中國落後的恰正是這個地方。

而且,自己完全可以參考後世的一些經驗,或者說工業品理念,甚至暢銷工業品然後再提出一些二戰前德國尚未開發的產品,然後再整合連雲港的工藝加以製造,就像這輛三輪車一樣,相比於普通卡車,它對技術要求低、工廠條件要求同樣低,而且更難能可貴的是它的結構簡單、製造簡單、使用同樣簡單,而且相比於這個時代的卡車,它可以說是毫不遜色如果早這麼做的話,那裡會像現在這樣,為了支援軍隊連大街的公交車都徵用了。

“嗯!三輪車走了,其它的交通工具還有什麼呢?”

思索著,李子誠拿起鋼筆在紙上寫了起來,寫了一個又一個,最後腦海中卻是浮現出一個後世縱橫全中國,從東北到海南,從新疆到上海,從山東到雲南,馳騁神州大地幾乎每一個鄉村的神器——小四輪拖拉機!

“拖拉機!”

眼前突的一亮,浮現在李子誠腦海中的拖拉機不是那種在連雲港工地上常見的履帶式拖拉機而是後世的“小型農用拖拉機”,那種拖拉機價格不過幾千元,但卻是田間地頭的多面手,拉糧、種地、犁地,但凡是履帶式拖拉機能幹的,它都能幹而相比履帶式拖拉機高昂的使用成本,複雜的駕駛,那種小拖拉機的成本低、易於駕駛,而更重要的是易於製造。…,

“沒準還能拉大炮!”

心下這麼尋思著,李子誠閉著眼睛回憶片刻後,在紙上畫起了記憶中的“小四輪”,不一會,一個簡單的草圖便畫了出來,甚至最後還特意畫出“小四輪”特有的倒八字形輪胎花紋,正是這種特殊的輪胎花紋賦予了小四輪足讓大多數suv汗顏的越野能力。

畫好“小四輪”的草圖,又寫了幾百字的設計說明之後,李子誠便將草圖放在一個資料夾中,放在寬敞的辦公桌上的左起第二個檔案筐中,那是公司的報告,第二個檔案筐是已處理的,見到右邊的待處理的檔案筐內還有不少檔案,李子誠便將檔案取出,一份份的閱覽著,這些都是公署秘書處整理出的需要處理的事物。

在審閱一個多小時的檔案,對多達十幾份請示做了指示後,李子誠才從筐內拿出最後一份報告,翻開牛皮紙封面,卻是陸軍參謀部的一份報告。

“關於成立江蘇陸軍水兵的請呈”

成立陸軍水兵?

有點意思!

沒想到竟然會有這麼一份報告的李子誠,倒是被江蘇陸軍參謀部的這個請示逗的一笑,人家都是海軍陸戰隊,結果江蘇陸軍卻要成立“陸軍水兵”,仔細看著報告,卻見報告中有前半段是對此次日本威脅連雲港的反思,尤其是有海無防的反思。

“海防,非塞防,“膠澳事變”已顯,港口塞防僅防一地,敵艦隊只需轉移目標,即可威脅本土,此戰雖得航空隊相助,得以功成,然海防之虛,仍讓人警醒。

百餘字的反思之後,呈文卻是一轉,提到了在嵐山外海數公裡的淺海處半擱淺的兩艘日本戰列艦,陸軍參謀部希望能對這兩艘日本戰列艦進行的檢查,從而確定其是否有打撈價值,如有打撈價值,希望能整艦加以打撈,以兩艦為基礎建立一隻可滿足“基礎海防需要”的“陸軍水兵”。

這那裡是什麼陸軍水兵,分明就是江蘇海軍!若是真成了,那江蘇可就是陸海空三軍都全了!

“打撈沉艦?”

這個建議倒是讓李子誠有失詫異,事實上,對於日本海軍沉艦,無論是江蘇陸軍或是李子誠都是抱著能用則用的念頭,在連雲港外海被擊沉的幾艘軍艦的戰艦主炮塔,就被整體打撈了起來,僅金剛號、比睿兩艦的八座雙聯炮塔,成功打撈起了五座雙聯56毫米炮塔,這完全是得益於連雲港海務局打撈處去年採購的打撈船和打撈裝置而按照計劃,五座雙聯毫米炮塔將分別安裝在青島、連雲兩地海防要塞,再配以打撈的15毫米副炮,建成以裝甲炮塔為核心的海防要塞。至於撈起的三座雙聯5毫米炮塔則計劃用於興建鎮江炮臺。

但是打撈千噸左右的炮塔是一回事,可是打撈兩萬多噸的戰艦卻又是一回事。技術難度肯定不小,可,陸軍參謀部的這個建議倒是不錯,兩艘戰列艦,那得多少銀子啊!

更重要的是,如果江蘇陸軍擁有這兩艘戰列艦那麼未來江蘇陸軍的威懾力,甚至於,聯絡到不久之後,自己可能要不得不把江蘇陸軍派往歐洲,到那時自己的手中掌握的力量就會減弱,同樣的威懾力亦會下降。

可若是自己的手中有一支強大的海軍呢?

兩艘擁有1門1英寸艦炮的戰艦為主力的艦隊,無論是對於中央或是地方,都是一個極為有力的威懾一隻強大艦隊的存在,威懾力甚至不遜於十萬陸軍,不過成本似乎也遠非十萬陸軍所能相比。…,

“嗯!至少可以先打撈這兩艘戰列艦!”

自語的同時李子誠便拿起了電話看了一下電話表,撥起了港務局的電話,如果說連雲港什麼最先進,恐怕就是連雲港已經初步建成的電話系統,與這個時代各國採用的話務員插線的磁石電話不同,連雲港採用的是根據圖紙生產的自動式電話機,這種機械式電話機的使用根本是面對急劇增長的電話使用者,而電報電話公司卻無法提供足夠的話務員的困局方才“提前問事”,儘管機械式自動電話和交換機不過剛投入使用,但卻已經接到來自美、英、法等國的定單可以說是除去收音機外,現在連雲港生產的最為暢銷的電子設備,而利潤之高,更是遠超過他們的想象。

一段盲音之後,電話接通了,簡單的交待之後掛上電話半閉著眼睛,李子誠在心下尋思著自己是不是應該提前把一些東西提上日程,比如建造軍艦。

軍艦!

造軍艦,沒來由的李子誠的心臟怦然一動,在這個時代,軍艦是最為複雜的工業產品,不僅考驗著一個國家的造船能力,同樣考驗著一個國家的冶金、火炮、光學、精密機械製造、動力、等等可以說,一但製造軍艦,便會有無數個問題擺在船廠和連雲港的大多數工廠面前,這絕對是個技術上的挑戰,是挑戰不假,但未嘗又不是一次考驗!

如果能夠成功建造一艘軍艦的話,那麼連雲港的工業製造能力將會因為這場“大會戰”而產生質的飛躍,從而實現一種工業能力變革,這不正是自己所期待的那種工業能力的考驗嗎?

“現在會不會太早了一點?”

想到船廠現在不過剛開始建造噸級的商船,李子誠不禁有些懷疑船廠的能力,儘管船廠擁有幾座大型船臺、大型船塢,在裝置上完全具有建造大型軍艦的能力,不過鷹遊門船廠在根本就沒有建造軍艦的經驗。儘管船廠擁有有三千名熟練的技術工人,甚至還有數十名來自美國的技術人員,而接收青島時,亦接收了德資造船廠的上百名技術人員和千餘名技術工人,或許那些德國技術人員中,有人擁有建造軍艦的經驗,若是能夠充分利用船廠的軟硬件資源的話,沒準,還真能建造大型軍艦。

為什麼要造大型軍艦?

如果那兩艘日本戰列艦可以進行打撈的話,那麼陸軍水兵就擁有了兩艘主力艦,那也就意味著江蘇陸軍水兵需要的是幾艘噸位較小諸如驅逐艦之類的護航艦,完全可以由小到大的透過不斷的建造軍艦,待擁有了造艦的經驗、技術積累之後,再建造大型軍艦,到那時,只要自己願意,甚至可以建造俾斯麥級戰列艦!

俾斯麥級戰列艦!

想到那艘世界上最負盛名的戰艦,李子誠的心頭只是一陣心動,甚至想象著當俾斯麥級戰列艦在太平洋上航行的影像,想象著俾斯麥級戰列艦艦炮在大海上鳴響轟鳴的一幕,想象著那無敵戰艦給世人帶來的震撼。就在這時門卻被推開了,走在前方的是張一麟·他的身後跟著位顯得有些年青的陌生人。

“經略使,打撈處的方自程處長到了!”

打撈處?這時李子誠才從之前的幻想中回過神來,俾斯麥頂多只是未來,現在的當物之急·是打撈那兩艘被擊沉的日本戰列艦。…,

站起身走到沙發邊,在坐下後李子誠伸手指著對面沙發說道,

“坐!”

第一次見到經略使的方自程的情緒此時仍處在激動之中,對於他來說,眼前的這位經略使才是真正的英雄,如果不是因為他的勇氣和責任,“膠澳事變”不會爆發·中國依如過去一樣,只能任人欺凌,正是眼前的經略使毅然在所有人都認為不可能的時候,選擇了用武力悍衛國家的權益,而不是一味的妥協。

而眼前的經略使的所作所為,卻清楚的告訴他,中國並不僅僅只會妥協,在必要的時候·中國同樣可以承受犧牲,選擇用戰爭發言,用武力悍衛國家的利益。

“方處長·你有一件事,我想向你諮詢一下!”

經略使的話,卻只讓方自程連忙恭敬坐直身體答道。

“經略使,不知道您有什麼問題!”

“打撈處對所有的日本沉船都進行了勘探是嗎?”

現在,李子誠最關心的就是那兩艘沉艦,只要打撈起那兩艘戰列艦,加以維修,江蘇陸軍···…嗯,陸軍水兵,或者說陸軍海戰隊·便擁有了的兩艘主力艦。

“是的,經略使,根據我們的勘察,被擊沉擊傷的日本商船中,有十二艘具有修復價值,另有三十一艘已無修復價值·但若是拆船的話,按現行鐵價,亦可獲得可觀利潤,不過這些都要等完成沉船炮彈打撈之後!”

方自程的話倒是讓李子誠一愣。

“打撈炮彈?”

“經略使,一發十二英寸炮彈的價值超過1000元、14英寸炮彈更接近兩千元,因此非常具有打撈價值。”

方自程如實的答道,而李子誠只是靜靜的聽著他講解,真到他說完之後,才笑問道。

“那軍艦有幾艘有打撈價值!”

“嗯,根據初步的潛水勘察河內號、攝津號應具有打撈價值,不過,如果要打撈的話,還需要進一步的潛水勘察,以確定打撈方案。”

因打撈處隸屬港務處的原因,而港物處更關心的卻是打撈那些商船,從而利用打撈商船補充商船隊,對於軍艦的打撈,反倒是不怎麼上心,除去幾座炮塔是公司的指示之外,打撈處自然將全部的精力用在打撈商船上。

“哦,是這樣……”

沉吟片刻,李子誠認真的看著方自程問道。

“如果我沒記錯的話,那兩艘軍艦噸位都在兩萬噸以上!以咱們現在擁有的裝置,如果那兩艘沉艦真的有打撈價值,是否能將其打撈出水。”

聽著經略使的問題,方自程反覆在心裡思索著打撈處的裝置,以及打撈能力,儘管打撈處組建以來已經打撈了十餘艘沉船,但噸位少者不過數百噸,大者亦不過是剛剛打撈上來的噸位不足噸的商船,兩萬

“經略使,雖說打撈處沒有打撈大型戰列艦的經驗,但是在裝置上應該沒有什麼問題,現在我們的打撈裝置大都是英國、荷蘭最先進的打撈裝置,按裝置的設計打撈能力,若是拆除炮塔的話,應該沒有問題。”

嘴上說著沒問題,可方自程的心裡卻在不時的嘀咕著,作為熟知打撈作業的他清楚的知道,打撈兩艘兩萬噸級戰艦對於打撈處而言,根本就是前所未有的一個挑戰,工人沒有經驗,他自己同樣也沒有經驗。

“而且,這次咱們在青島得一座帶有浮動船臺的大船塢,該浮船塢設備齊全,設施先進,可舉起三萬噸的船隻,如果採用浮船塢配合其它打撈裝置,咱們完全能把這兩艘沉船打撈上來!”

在方自程作著介紹時,李子誠不時的點著頭,裝置上沒問題,那就只有一個問題,就是經驗上,沒事,反正這不過是筆意外之財,即便打撈不成功,就全當積累經驗了!心裡這麼想,可嘴上卻不能這麼說。

“那好,你們現在就把所有事情都停下來,集中所有的力量去把這兩艘軍艦給我打撈上來,”

瞧著坐在那的方自程,李子誠隨後又說道。

“程幕,撈起這兩艘軍艦,完成它們的修復工作,咱們中國有海無防的日子,差不多就宣告結束了,兩艘戰列艦,造價高達數千萬,若是你們能撈起來,可就給咱們中國重建海防立下了頭功!”

重建海軍!

經略使的話只讓方自程呼吸一緊,整個人頓時只覺一種前所未有的責任感負於肩膀,他連忙回答道。

“是,經略使,請您放心,我們一定把這兩艘軍艦打撈上來!”1

(未完待續)

本书作者其他书: 大明鐵骨 回到明朝開工廠 小市民的奮鬥 鐵血宏圖
相關推薦:極品太子爺極品太子爺鳳吟亂世鬥羅從比比東開始回到明朝開工廠小市民的奮鬥我要出租自己帝國玩具三線廠子弟一拳超人之地表最強的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