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新紀元1912->章節

第368章 搖扇軍師 (求月票!)

熱門推薦: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諸天新時代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宇宙級寵愛 都市國術女神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我真不是魔神 女配她天生好命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劍仙三千萬

第368章搖扇軍師(求月票!)

“你知道了嗎?梁卓如去連雲了!”

放下茶杯,段祺瑞看一眼徐樹錚,過去幾個月,徐樹錚一直在天津練他的第一軍,現在的他已經從陸軍次長一職上卸任,出任陸軍第一軍軍司令官,對此袁世凱到也沒有反對,反正在他看來,這第一軍遲早是要派到歐洲前線打仗去的。吞噬小說 www.tsxsw.com&*..com最快更新**

“不知道。”

雖說有些驚訝,但徐樹錚還是淡淡地笑道:

“這與你我關系不大。”

接著徐樹錚又說道,

“不論是不是“刺李”案是不是袁項城幹的,這件事對李連雲只會有利,而不會有害,過去,袁項城還可以隨便拿幾個部給國務院,現在他想這麼幹,李連雲就可以稱傷不去京城,他一天不去京城,袁項城幕後真兇的帽子就摘不下,他一天摘不下帽子,無論是官員還是老百姓都不答應。西南幾省對此反應不可不謂之激烈,革命黨更是蠢蠢欲動,意欲若是李連雲身亡,即揮師討袁。到時,為保自身,只怕會全國響應,到那時袁項城的日子可就不好過了!所以,袁世凱必定會向李連雲作出讓步,到時國務院怕就不屬虛設了!”

“若是這樣,那關係怎麼不大?”

段祺瑞把手一擺,說:

“關係大得很呀!”

徐樹錚有點迷惑:袁項城想設國務院,國人無不贊同。就為此事,段祺瑞也是表白再三,給予支援,之所以如此原因非常簡單,鷸蚌相爭漁翁得利,李連雲豈會甘於人下,屆時府院一亂,這派兵歐洲之事自然也就耽擱下來了。

如今袁世凱做出讓步,李連雲可能會在傷愈後往京任職,這應該是大好事。為什麼對我們“關係大得很”呢?難道段祺瑞又動搖了正常信念?因而,徐樹錚還是平靜地等段祺瑞說出個“關係”。段祺瑞見徐樹錚不開口,心裡有點著急。他喜歡開門見山,肚裡藏不得“事情”。於是,便明白地說:

“袁世凱或許非真心想和李連雲攜手,過去,他或許只是想給李連雲幾個虛部,現在,他這一讓步,不知道會讓出什麼部,若是讓出幾個實權部門,這京城的池水可就更混了!”

“實權部門?再讓,也讓不出陸軍部,頂多,他會再讓一個海軍部!”

徐樹錚隨口問了一句。

“若是再加上一個財政部呢?”

段祺瑞隨口便是一說。

“梁卓如之所以去了連雲,他帶去的是內務、財政、教育、工商、農林五個部,這五個部是給國務院的,也就是李連雲的。袁項城是答應了,可他卻知道,這件事怕沒那麼簡單,就是開價,沒這個開價,他李連雲是不會來連雲港的,陸軍部,袁項城肯定是不會交出來的,這一點,李連雲也知道,可這個討價還價在什麼地方?就為這件事。袁項城才把我喊過去,給我透了個底,以表示對咱們真誠,現在袁項城手裡頭,值得讓李連雲一爭的,也就是海軍部。”

說到這裡,段祺瑞不再往下說,他眨一眨濃大而有些疲憊的眼睛,想從徐樹錚面上窺視出一點什麼。

老總的話卻讓徐樹錚沉默著,一語不發的面對牆壁,只是在那靜坐著。

見他這副模樣,段祺瑞焦急著:

“又錚,難題擺在面前,何去何從?你還得拿出主意啊!雖說李連雲人是不錯,可咱們北洋一系是打斷骨頭連著筋,李連雲若是掌了中央大權,到時……”

徐樹錚依然沉默著--袁世凱讓權,袁氏不甘心。袁世凱不讓權,李連雲不來京,他不來京,不為大總統正名,國人也是不會答應的。這是徐樹錚預料中事。

現在“刺李案”弄的全國風起雲湧,徐樹錚心中也明白;他還預測到由於袁世凱不得人心,這件事,即便不是袁世凱幹的,革命黨、各方勢力也會想到他,然後把帽子扣給他,而李連雲的人為什麼在第一時間把刺客帶到連雲,保護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也是為了在保密調查結果,用此事謀求利益。&*..com最快更新**

現在,袁世凱感到形勢嚴峻了,他不得不向李連雲“暗送秋波”,可這個“秋波”眼瞧著可能會多了起來,這一點,徐樹錚還真沒想到。

在李連雲遇刺受傷的訊息傳到徐樹錚耳中,他有過認真的思索,對江蘇陸軍戰鬥力有充分體會的他立即斷定。李連雲縱有壯志雄心,掌二十萬強軍,但中國之大不是二十萬之軍可奪,這次只恐空悲切一場。但徐樹錚也看到了江蘇陸軍這股潮流勢不可擋!將以摧枯拉朽之勢,沖垮一切阻擋於前的軍隊。

人打不過大炮、打不過飛機!

如果說嵐山之戰給徐樹錚留下了什麼印象,恐怕也就是這個印象了,一回到北京,他立即命令德縣兵工廠仿製迫擊炮,又往南苑飛機場派出更多的人員去學習飛行,同時還同連雲港方面商量購買飛機。

可即便如此,如果對手是江蘇陸軍,他還是沒有多少信心,對在戰場上依靠師屬火力一分鐘向戰場上傾倒一萬五千發炮彈的對手,任何人都沒什麼信心,儘管那些炮彈大都是60毫米、82毫米迫擊炮彈,但卻足以摧毀絕大多數軍隊的抵抗意志。

“如其別人扛起大旗推翻袁世凱,自己先下手,豈不更好。”

也正因如此,他才想去動員段祺瑞,這個大旗由段祺瑞來扛。將來,他和段祺瑞都會成為“反獨裁的英雄。”徐樹錚畢竟是順著段祺瑞、袁世凱這條“竿”爬上來的。反袁等於反對他的“祖宗”,反對祖宗是中國人不願做的事;或者說不到萬不得已,是不願做的事。

也正因如此,徐樹錚一直以靜觀著局勢,同時枕戈待旦的等待著李連雲出兵,一但李連雲出兵,在江蘇陸軍渡過黃河的時候,駐於天津、保定一帶的第一軍就會立即倒戈,以“獨裁、亂政”為由轉向北京,逼袁世凱下野,隨後,李連雲失去了討伐的理由之後,老總即可掌握中央大權,當然這中央大權中也有他徐樹錚的一份。

可這麼等下去,也不是辦法,在一方面關注李連雲傷勢的訊息時,他同樣也關注著全國的輿論,以此來決定是否應該首先反袁,就在徐樹錚猶豫不決的時候,段祺瑞上門來了,帶來的是袁世凱要作出讓步的訊息,並且不惜讓出財政部,那一關鍵部門,而且那還只是開價。

徐樹錚忽然間覺得袁世凱那麼可憐。他這麼一讓,等於將中央權力分割為二,袁一、李一。這卻讓徐樹錚感到為難了:是可憐袁世凱,感激他的往日提攜和今日的真誠,再助他一臂之力?還是順著潮流起來反對他,打倒他?

希望太渺小了,在嵐山前後,徐樹錚曾於李連雲有過多次談話,兩人談了很多,李連雲對內戰的態度極為厭惡,甚至可以說厭惡到極點,那是一種本能的牴觸。或許,正因如此,李連雲才會甘願,以至以放棄軍隊作為代價,來京任那個國務總理。

如果沒有現在的“刺李案”恐怕他都已經抵京了。

這也就意味著,如果他徐樹錚主動討袁的話,李連雲一旦傷愈勢必會以“維護法統”為由討伐他徐樹錚,他這麼做的原因很簡單,一是他徐樹錚“開以武力決爭端之河”,二是他徐樹錚“叛亂”,大總統有罪,自應由國會罷免之,以李連雲的為人,他會這麼幹!

如果助袁呢?

這場府院分權,到最後究竟會在中結出怎樣一個結果?萬一成功了,這華夏之沉浮又由誰來主?這仍是一個謎。何去何從?這個被人稱之為“怪傑”式的人物,一時也六神無主了。

在漫長的中國歷史上。混戰中是最能顯現英雄本色的。而所有的“亂世英雄”。幾乎都有一本內容共同的“真經”,那就是發展自己。壯大自己,憑拳頭去獨霸天下!

徐樹錚自命是中國“英雄中的英雄”,他要像張良一樣助主公,一統天下。從他有機會抓住第一軍的那天起,他就開始盤算擴大自己的勢力,硬化自己的拳頭。他像一個精明的釣翁,時刻窺視著水面上巨巨細細的波紋,他在等待挑起釣竿。

天津。不是他久居之地。“天津只有燈紅酒綠,天津只有巨賈大亨。天津不是帝王之邦!”

徐樹錚身在天津心卻在北京。按說,段祺瑞的到來,帶來了袁世凱的讓步,都給徐樹錚帶來一個全新的訊息。

無論是助袁還是反袁,段棋瑞都會“唯命是從”的--段祺瑞相信徐樹錚。段祺瑞常把徐樹錚看成是“天賜的人才”,蒼天憐他“憂國憂民”心切,為他差派能人。可是,這一次,徐樹錚卻反常得很,他既不想助袁,也不想反袁。

在沉默良久之後,徐樹錚緩緩開口說道:

“在目前,我們還是抱定自己的原則,掌握第一軍,狀大老總在軍隊的直接力量。現在不能表態。表什麼態?怎樣表態?如何表態?走下去,不,穩下去再說吧。”

段祺瑞沉默了,他自言自語又似自憂自怨地說:

“不表態嗎?這是不是有些兒落井下石嗎?如果李連雲在京中真的同大總統爭了起來……”

徐樹錚搖頭,笑了。

“只管穩坐釣魚臺,死不了袁項城,他李連雲也不會馬上成功。”

略加沉吟,段祺瑞說道:

“你說的也有道理。只是……”

可以說,打從大總統設那個將軍府開始,段祺瑞對袁世凱便牢騷滿腹,也正因如此,他才會同意徐樹錚主持第一軍,趁機建立屬於自己的力量的建議,而徐樹錚也沒讓他失望,不到一年的功夫,他就把的第一軍編成了一隻強軍。

別的不說,第一軍所屬軍炮兵師,150毫米榴彈炮便有36門之多,加上105毫米榴彈炮全旅裝備火炮多達72門,當然,這是連雲港的功勞,若不是嵐山戰役時第一軍補充了大量火炮,第一軍根本無法裝備如此多的火炮,這其中的半數皆為連雲港補充,而最讓人佩服的戰役結束後,李連雲根本就沒提歸還火炮之事。

雖說佩服李連雲的大方,但袁世凱危難之時,派人去請他,並語意真誠的告訴他,他準備作出讓步,除了陸軍部,還有掌握部分財權的交通部之外,其它幾個部,讓李連雲挑其中之五!

袁世凱的話讓段祺瑞動搖了:他畢竟是受過袁世凱恩典的,有過一段榮辱與共、興衰同當的舊情。他想還得對袁相扶到底。徐樹錚一番話,又勾起他“保存實力”之念:

“不錯,鹿死誰手,尚無定局,還是坐待時機為好。”

“不表態倒是可以。”

段祺瑞說:

“怎麼去見項城,對他說什麼呢?”

“你不是有病麼,”

徐樹錚隨口說道:

“閉門養病,見他幹什麼。”

“不見固佳,但不能養病到底呀!再說,這底……”

徐樹錚也覺得這底難測,突如其來拒不相見,也無道理。何況段祺瑞還頂著“陸軍部總長”的頭銜,總得有個名正言順的退策。徐樹錚思索良久,便說:

“你也不必為難,袁項城要你表態,雖屬形勢所迫,卻也只是趁機向外界表態,老總您桃李滿天下,可以說在中央陸軍中,威望最高的也就是您,如果老總您站在袁項城這邊,估計,李連雲也就會消了滲透陸軍的事情。我思慮著,我們不防做做小動作,先稱項城之心,然後再派兵歐洲的事情上,做點動作,讓李連雲知道咱們的善意,這樣豈不兩全了。

“什麼動作?”

段祺瑞不相信有什麼動作可以應酬這件事。

“這一邊讓項城滿意,一邊讓李連雲意會,這事可就難了。”

“容易!”

徐樹錚微微一笑,然後說道:

“大總統為何自信滿滿,認為能不費一槍一彈拿下李連雲?”

“李子誠,此子待人以誠!那小子,這幾年,若說別的沒有,這個名聲,他算是撈足了,逢災少則數十萬,多則百萬捐款,隴海一帶無餓殍,無寒丐,名聲這東西是好,可好足了,也就成負累了,若是沒有刺李案為藉口,他李連雲除非當真是傷重,否則,除非他自毀其名,要不然,就只能來京任職,這人那……”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搖著頭,段祺瑞卻又繼續說道。

“李連雲負天下之名年餘,這回算那三槍啊……”

三槍之利!

現在舉國上下誰人不知,袁世凱要恨,也只能恨那開槍的人為啥不朝頭上開槍了,若非當時當真有人死傷,恐怕段祺瑞還真懷疑,他是不是中槍了,那刺客是不是真的刺客。

“算是幫了他的大忙,這一下子,那怕就是項城再不願意,也只能把權讓一部分給李連雲,這一下,那連雲怕是要變成國務了!”

連雲港,現在中國最出名的城市,而那座城卻是因李子誠而建,而李子誠又因其而成,人們自然而然的稱李子誠為李連雲,這個稱呼還沒喊開,沒準李國務又出現於世人面前,而這卻是得益於“三槍之利!”

“管他李連雲也好,李國務也罷,都是可作之事!”

冷不防的徐樹錚便哼了一聲。

“我們派人在梁士詒、楊度等人面前去造輿論,就說只要連雲願見項城,項城便可答應連雲的一切要求。到時候,項城的一切人事、財務、決策都歸連雲了。這些人都是項城的心腹,如項城大讓於連雲,他們必然從中作梗,阻撓項城與連雲會談,至少可以為李連雲添一些阻力,我們不是可以坐觀其變了麼!”

“好!”

段祺瑞又拍起了桌子。

“好極了!我們就看他鷸蚌相爭吧!”

“啊!”

徐樹錚一反沉默,堅定地說:

“不僅不見他,還得對他主動進攻!”

“進攻?”

他的話到是讓段祺瑞莫名其妙了。

“是的。是進攻!”

抬眼看著段祺瑞,徐樹錚進一步解釋道。

“項城為何願意大讓連雲,無非是藉此抽連雲之兵,這派兵歐洲看樣子是擋不住了,他李連雲忠於國事是不假!”

提到忠於國事時,徐樹錚卻未露任何嘲諷之意,無論如何,至少在這方面,一直以來李子誠所做卻是讓人無可挑剔。

“可再忠於國事,他總會想留些自保之力,在這方面,咱們到是要和李連雲配合一下!”

這時,徐樹錚卻是為了自己打算,準確的來說是為了第一軍考慮,他知道袁世凱對他的偏見以及對段祺瑞的防範之心。

“固然,項城想借派兵歐洲,盡調江蘇之兵,可他又豈沒動咱們的第一軍的心思,咱們要在這方面和李連雲保持一致,江蘇調一個師,咱們出一個旅,全國再抽三旅,至於新建軍那邊,也要調走至兩個師,這樣一樣,他李連雲也就留下了自保之力,自然也就會明白老總的意思,至於項城那邊……”

接下來,徐樹錚卻是沒有繼續說下去,項城那邊會怎麼樣?調不走那些軍隊,他袁項城想收軍權為已有的算盤自然也就沒影了,到那時,再加上項城身邊人的添油加醋,一切自然……

冷笑著,徐樹錚沒有再繼續說下去,而只是靜靜的看著窗外,在心中哼起了小調來!

本书作者其他书: 大明鐵骨 回到明朝開工廠 小市民的奮鬥 鐵血宏圖
相關推薦:極品太子爺極品太子爺鳳吟亂世鬥羅從比比東開始回到明朝開工廠小市民的奮鬥我要出租自己帝國玩具三線廠子弟一拳超人之地表最強的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