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武俠->俠蹤芳影->章節

第二十七章:戚家軍現

熱門推薦: 劍仙三千萬 宇宙級寵愛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都市國術女神 我真不是魔神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諸天新時代 女配她天生好命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戚繼光出身於將門世家,從小受到父親的影響和教育,學到許多行軍打仗的學問。帶兵打仗後,又不為書本知識所束縛,能夠因地因時制宜,積極尋求制勝良策。他不喜歡書生式的高談闊論,注重實際有效的軍事學問,他還很善於向同時代人學習,並以此訓練士兵。這種注重實效,虛心學習的態度,使戚繼光的軍事才能遠遠超過常人。

戚繼光抗倭的第一步就是組建戚家軍,決定到義烏招募農民和礦工,得到朝廷恩准。

到義烏後,戚繼光進行了嚴格的挑選,他制定了四要四不要:不要城裡人,不要在官府裡任過職的,四十歲以上的和長得白的不要,膽子特別小的和膽子特別大的不要。 要標準的農民 ,黑大粗壯皮肉結實的人,目光有神的人,見了官府還得有點怕的人,最後選定三千多人,編立隊伍,分發武器,進行嚴格的訓練。從此,這支軍隊轉戰各地,取得了輝煌的戰績,人稱“戚家軍”。

戚繼光在訓練這支新軍的時候,除了要求士兵嫻熟技術以外,就充分注意到了小部隊中各種武器的協同配合,每一個步兵班同時配置長兵器和短兵器。在接戰的時候,全長十二尺有餘的長槍是有效的攻擊武器,它的局限性則是必須和敵人保持相當的距離。如果不能刺中敵人而讓他進入槍桿的距離之內,則這一武器立即等於廢物。所以,戚繼光對一個步兵班作了如下的配置:隊長1 名、火夫1名,戰士10名。這10名戰士有4名手操長槍作為攻擊的主力。其前面又有4名士兵:右方的士兵持大型的長方五角形藤牌,左方的士兵持小型的圓形藤牌,都以藤條製成。之後則有兩名士兵手執“狼筅”,即連枝帶葉的大毛竹,長一文三尺左右。長槍手之後,則有兩名士兵攜帶“钂鈀”。“钂鈀”為山字形,鐵製,長七八尺,頂端的凹下處放置火箭,即系有爆仗的箭,點燃後可以直衝敵陣。

這種的配置由於左右對稱而名為“鴛鴦陣”。右邊持方形藤牌的士兵,其主要的任務在於保持既得的位置,穩定本隊的陣腳。左邊持圓形藤牌的士兵,則要匍匐前進,並在牌後擲出標槍,引誘敵兵離開有利的防禦的位置。引誘如果成功,後面的兩個士兵則以狼筅把敵人掃倒於地,然後讓手持長槍的夥伴一躍而上把敵人刺死戳傷。最後兩個手持銳把的士兵則負責保護本隊的後方,警戒側翼,必要時還可以支援前面的夥伴,構成第二線的攻擊力量。可以明顯地看出,這一個12人的步兵班乃是一個有機的集體,預定的戰術取得成功,全靠各個士兵分工合作,很少有個人突出的機會。正由於如此,主將戚繼光才不厭其煩地再三申明全隊人員密切配合的重要性,並以一體賞罰來作紀律上的保證。

這種戰術規定當然也並非一成不變,在敵情和地形許可的時候,全隊可以一分為二,成為兩個橫隊和敵人拼殺;也可以把兩個钂鈀手照舊配置在後面,前面8個土兵排成橫列,長槍手則分列於藤牌手與狼筅手之間。戚繼光所擬訂的戰術僅僅把火器的應用限制在有限的範圍內。他說:火器為接敵之前用,不能倚為主要戰具。在練兵的後期,他規定12個人的步兵隊配備鳥銃2枝,一局(相當於一連)的鳥銃手,必定要有一局的步兵“殺手”協同作戰。戚繼光調任之際,中國東部沿海正不斷受到倭寇侵犯。

一股40多人的倭寇登陸後竟深入腹地行程千里,從浙東竄入安徽、江蘇,一路掠殺,還圍繞南京城兜一大圈。當時在南京駐有軍隊12萬人,卻多不敢出戰!倭寇在“東海神教”的統一指揮,只以小股力量殺人越貨,體現出東海神教組織的嚴密,其大小頭目對下屬能施以嚴格管制和指揮,還採取了飄忽不定的狡詐戰法並配備了仿西洋火槍而製成的鳥銃,因而屢屢以少勝多。最後這股倭寇雖然被殲,但軍民傷亡竟達3000多人!

戚家軍組建後,隨著“鴛鴦陣法”的創立和在戰鬥的中運用,再加上徐良所領導的武林各派所組成的義軍的配合,抗倭取得了一次又一次的勝利,這也使得一直出征在外的鄭靜有了抽空的機會,終於可以回到峨眉與鄧瑤相見。“三日不見,如隔三秋”。更何況他們從灕江出來就分隔了那麼久,鄧瑤不知道多少次屹立在高山頭眺望海的方向,有時候就這樣一站就是半天,而此時,當鄭靜整個人真真切切的站在他面前時,以至於她都不敢相信這是真的,她望著鄭靜,眼睛裡全是思念的深情,她用手摸著鄭靜的臉,那臉已經變得黝黑,皮膚粗糙多了。兩人相視相擁許久,原本有千言萬語要說的,現在卻匯成一句最簡單的“你辛苦了”。鄭靜撫摸著鄧瑤的頭髮,說道:“你才辛苦了!”不管怎樣,夫妻總算相聚了,兩人又可以享受美好的夫妻生活!

鄭靜已經回到峨眉一段時間了,這段時間也接到徐良的戰報,抗倭非常順利,這也使鄭靜倍感安慰。在這段時間裡,鄧瑤每天都會把鄭靜不在時候學的食譜,一樣又一樣的變著戲法一樣做給他吃,鄭靜都說這樣個吃法要把他的胃吃上癮了,給慣壞了,離不開了怎麼辦?鄧瑤總是微微一笑道:“那就吃一輩子”。

鄭靜每天抱著她跟她訴說前線的一些事,聽的鄧瑤熱血沸騰,當然鄭靜可不是個只知道英雄而不知道情長的武夫,他每天都會讓鄧瑤嚐到做妻子的美好,他們甚至還練起了徐良當初教給鄭靜的兩儀劍法,武當兩儀劍法劍法中有陰有陽,亦剛亦柔。出招時,一人遲緩,一人迅捷,姿勢雖不雅觀,但劍招古樸渾厚,破綻之少實所罕見。鬥到緊要處,一人長劍大開大闔、勢道雄渾;一人疾趨疾退、劍尖上幻出點點寒星。這套劍法由兩人本已心心相通的一笑一顰皆知其意的鄭靜夫妻練起來,簡直達到了天衣無縫的境界!真是只羨鴛鴦不羨仙!

此時的他們都會想起南宮燕,但是聰明的他們又都會把這份思念深深地埋在心底,默默地祝願南宮燕在天堂安好!

同時,鄭靜透過與敵人的這幾戰,雖然每戰必勝,但是他總覺得體內的內力被束縛住了,沒有完全發揮出來,越是激戰的時候這種感覺越強烈,他想一定是東方前輩刻在石壁上的武功心法他沒有完全體會,特別是前輩的繡花針絕技,他始終無法參透,也就無法融會貫通東方的全部武功,所以他越是武功精進,越是覺得要突破自己,“秒洞三界,無所不能”,但是他怎麼也領會不到怎麼樣才能“秒洞三界,無所不能”這一境界,鄧瑤當然感受到了鄭靜的焦慮,她只能輕輕地擁抱他,給他信心和鼓勵。既然不能一時參悟,那就順其自然,這就是鄭靜的智慧。

這天,秋高氣爽,空氣中到處瀰漫著桂花的香味,人們都陶醉在這美好的時光中,鄭靜和鄧瑤走在曬滿陽光的小徑上,享受這自然的恩賜。這時,峨眉弟子匆匆來報:接到徐良的飛鴿傳書,沿海又出現大批倭寇,且武功高強,並非一般海盜,請鄭靜速速救援,接到訊息後,鄭靜準備即刻出發,但是這次鄧瑤卻堅決要求和鄭靜一起前往前線,望著鄧瑤堅定的眼神,鄭靜知道不必多勸了,妻子看似軟弱,實則堅強,打定的主意是很難改變的,兩人準備好行裝,向掌門李玲玲告別,踏上了征途!

五天五夜的風塵僕僕,即使是鄭靜和鄧瑤也滿臉疲憊,兩人見過戚繼光和徐良後便早早的休息了,第二天中午,戚繼光為大家準備了簡單但溫馨的午餐,也算是為鄭靜夫婦接風洗塵了,戚繼光道:“戰事吃緊,委屈兩位了。”大家都沒想到鄧瑤會來,戚繼光道:“古有花木蘭替父從軍,今有鄭靜伉儷勇抗倭寇,將來必定傳為一段佳話啊!”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午餐過後,徐良向鄭靜夫婦介紹情況,徐良道:“此次倭寇不同以往,不但數量多,而且武功高強,顯然是經過嚴格訓練過的,特別是帶頭的兩個正是東海神教的大護法吉田正一和三護法福田英夫,兩人在東海神教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地位,這兩人不除,勢必會極大的增加抗倭的難度。”聽了徐良的介紹,鄭靜夫婦道:“擒賊先擒王,只要除掉這兩個護法,其他的也就好辦多了。”戚繼光道:“言之有理,除掉這兩人還得仰仗賢伉儷!”(未完待續)

相關推薦:混斬天地始於火影的旅途在火影的浪人側福晉不悠閒全能巨星:天道帶我上高速可負如來可負卿天生韓信韓信點兵天劍人皇魔獸的斯卡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