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笑讀朱元璋->章節

第143章 太子的意外去世

熱門推薦: 劍仙三千萬 宇宙級寵愛 都市國術女神 諸天新時代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我真不是魔神 女配她天生好命

在眾多議論中,朱元璋最恨的就是在背後說自己的不是。

這一點湯和最有發言權。

對於看過前面文章的人應該都知道湯和,朱元璋能夠當兵全都是湯和的功勞。

在朱元璋還當和尚的時候,是湯和給他寫的信,讓他來當兵。

朱元璋被誤認為是奸細準備被砍頭的時候,也是湯和伸手救了他。

可以說,沒有湯和,就沒有朱元璋的今天。

毫不誇張的講,湯和是朱元璋一生的貴人。

按理說,朱元璋應該很感謝湯和。

但是就是這麼一個人物,在朱元璋這裡也不好過。

這全都因為湯和的一個毛病。

好喝酒。

而且喝完酒以後,還喜歡耍酒瘋。

用現在的話來說,這傢伙的酒品不好。

在還沒有建國之前,守衛常州的時候,湯和臨時有事向朱元璋臨時請假。

但是朱元璋沒有同意。

湯和就和手下人發牢騷,說:“我在朱老大手下做事,就像是坐和屋脊以上一樣,向左也不是向右也不是,隨時都有可能掉下來。”

在自己的慾望沒有得到滿足的時候誰也會說句牢騷話,這是人本性的弱點。

我們正常人聽聽也就是了,並不會真正放心裡。

但是朱元璋卻沒有這麼做。

他不僅記住了,而且專門找湯和談過話,予以警告。

同時在建國以後,分發功臣鐵券的時候,給湯和的鐵券上還專門把這句話刻在了背面。

這個鐵拳可不簡單,它除了有一個官方稱呼以外,還有一個俗稱。

我相信所有人對這個稱呼都不陌生。

它的名字叫做:免死金牌。

這個東西一般沒什麼用處,但是當你哪一天不小心犯了錯誤要被殺頭的時候,它就可以替你替死一次。

這裡就出現了另外一個問題。

這就如同是一張某某商店的會員卡,卡片後面一定會寫上最終解釋權歸商店所有的字樣。

說白了,就是一句話,我說他有用就有用,我說它沒用就沒用。

而湯和有這次經歷以後,他就沒有再在背後說過一次朱元璋的壞話。

不得不說,湯和是一個謹慎的人。

一個能在酒後依舊能管的住自己的人,絕對是一個極其謹慎的人。

不然他也不可能成為唯一一個獲得善終的功臣。

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朱元璋則是一個記仇的人。

對於一個很多年以前罵過他的人,他都會記在心裡,然後找機會收拾這個傢伙。

從深層次角度來講,這類人小心眼。

但凡此類人,有仇必究,睚眥必報。

而現在藍玉比湯和做的更過分,所以朱元璋絕不會放過他。

大家注意,很多歷史學家從這時候開始就開始寫朱元璋開始向藍玉動手。

我不贊同這個觀點。

因為時間上不匹配。

仔細看過前面文章的人都應該知道,藍玉最後一次率兵西征是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但是根據史料記載,藍玉案爆發的準確時間是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這中間有將近兩年的空缺。

兩年時間說長不長,但說短也不斷。

如果朱元璋真要動手,根本不需要等這麼長時間。

對於軍事家出身的朱元璋來說,他應該明白時間的重要性。

時間可以改變一個人,也可以改變一切。

而且證據的有效性也是一個真正要考量的範圍。

時間拖得太久,證據的有效性就越弱。

所以說,朱元璋之所以要想藍玉動手真正的原因並不是因為藍玉做的太過火。

而是有其他原因。

這個原因來自一起意外。

正是這件突發事件,徹底打亂朱元璋原本設計完美的全盤計劃。

……

在朱元璋建立明朝以後,除了四處打仗開疆拓土以外,他還有很多事情要忙。

其中有兩件事情必須提及。

一件是修城牆。

這個城牆距離有點遠。

從我們現在的版圖上來看,基本從北京的居庸關開始穿過河北,經過山西的雁門關,一直到達東北沿線。

綿延距離可以達到數千公裡。

而這個城牆有一個響亮的名字。

長城。

很多人記憶中的長城就是秦始皇修建的,其實並不是這樣的。

秦始皇只能算是長城的發起人和帶頭人。

具體的參與人卻有很多。

除秦朝以外,還有漢朝、明朝和清朝等很多朝代參加這場活動。

只在明朝就有很多人參與其中,這裡面包括明太祖朱元璋、明成祖朱棣、明宣宗朱瞻基和明世宗朱厚熜等人。

而在明朝修長城只為一個目的。

防賊。

防那些被朱元璋趕到漠北的北元人。

這群被朱元璋趕到荒涼之地的傢伙們並不甘心在那個地方呆著,這裡要水沒水要飯沒飯,條件艱苦氣候乾旱。

和北京這塊天堂比起來,這裡簡直就是地獄。

於是為了能夠吃好飯啃好菜擺脫地獄的折磨重新過上等人生活,這群吃不飽飯淨找事幹的傢伙們就和朱元璋玩起了真刀真槍的實戰遊戲。

他們找了幾夥人找朱元璋幹仗。

可是打了幾次以後,他們發現幹不過朱元璋。

尤其是王保保翹辮子以後,就更沒有人是朱元璋的對手。

於是,他們轉變了策略,開始和朱元璋玩起了捉迷藏的遊戲。

敵進我退,敵駐我擾,敵疲我打,敵退我追。

這應該是早期游擊戰的雛形。

反正就一個目的。

我過不好,你也休想過好。

而做為開國皇帝的朱元璋這邊確實也不好過。

自己好不容易建國,全國上下都是窮的叮噹亂響,想向百姓多要點錢都是事先掂量掂量考察考察,生怕一個鬧不好惹毛了百姓把自己趕回老家。

就在這窮的要飯的時候,這幫沒事找事幹的傢伙們還三天兩頭的打自己秋風。

這群該死的混蛋。

混蛋到家了!

於是朱元璋也想到了一個辦法。

我惹不起,我躲得起。

你不是不停的騷擾我麼。

那我就把本來就不算太爛的長城加高加固再加厚。

你們這群只知道和馬和驢打交道的傢伙們跑的是快,我承認追不上你,既然如此的話,那我也不追你了,我修好城牆躲開你!

以後牆圈裡面是我的地盤,你要想進來門都沒有。

掏錢我也不讓你進。

圈外面也不是你的地盤,那也是我的。

只不過這裡變成了我的後花園。

狩獵場。

等我哪天心情好了,我出去轉一圈。

殺條野鹿逮挑野狼陪你們玩玩,權當是沒事散心。

這就是朱元璋數次北伐以後開幹的一件大事。

除了修牆以外,另外一件事則是確立國都。

在征戰初期,朱元璋一直將南京做為國家的政治和行政中心。

四處幹仗的時候,南京也可以說是一個戰略根據地,做為戰爭的大本營也能夠滿足需求。

當時朱元璋並沒有拿下全國,尤其是沒有拿下北方大部分地區,這時候的南京做為明朝的根據地勉強沒有問題。

南京的管轄能力可以覆蓋到所攻佔到的各個地方。

但是他從來沒有想著只在南方窩著。

北方一直是他野心和目標。

而當他攻下北方,尤其是攻克北京、山西、河北和內蒙大部分地區的時候,就出現了很大程度上的戰略失衡。

首先,南京距離北方尤其距離漠北過於遙遠。

明朝無論是政治影響力和軍事威懾力都覆蓋不到這裡。

國都在南京對於遙遠的北方明顯存在鞭長莫及的缺陷。

其次,此時的漠北還有一股頑強的軍事實力存在。

這便是著名的北元軍。

雖然在數次與朱元璋的戰爭中,北元的勢力迅速削弱,甚至連以前的國號都搞丟了,逐步恢復成以前的部落名稱,最著名的是兩個,分別是韃靼和瓦剌,但是他們對中原的契據心理一直沒有放棄。

他們也一直試圖透過暴力形式奪回他們失去的中央政權。

以革命的暴力,反對反革命的暴力。

這一向是他們的思想宗旨。

而最讓朱元璋頭疼的也是這支勢力。

這群人成天沒事乾淨找自己麻煩。

轟也轟不走,打又打不起。

這群人就和蒼蠅一樣,煩人的厲害。

朱元璋曾經不止一次的派軍徵繳,最後都沒能徹底消滅。

時間一長,等南方其他勢力都解決完畢以後,北元的勢力也就變成了朱元璋的心頭大患。

而在徹底解決掉南方兩股尤其是陳友諒和張士誠的殘餘勢力以後,朱元璋產生了另外一個念頭。

他覺得南京這個地方已經不適合國都的建立了。

於是,他產生了遷都的念頭。

但是遷都這件事情可不是鬧著玩的。

需要考慮很多方面的因素。

比如政治、比如經濟、又比如人口,等等的很多要素。

最迫切的問題則是需要確定國都具體設定在什麼位置。

這是一個巨大的難題。

面對這個難題,朱元璋首先想到的是自己的老家。

也就是安徽鳳陽。

當提出這個想法的時候,兩個人站出來。

他們堅決反對。

一個是劉基,另外一個是徐達(當時這兩個人還沒死)。

像樣鳳陽這屁大點的地方做國都根本就沒有可能,老大你千萬不要痴心妄想。

但是做為老大的朱元璋直接否決了兩人的提案。

我說能行,就能行。

不行也行!

為了達到這個目的,向來秉持著說幹就幹的朱老板還真找來了那麼一群人在鳳陽折騰了一段時間。

但是經過相當長一段時間的折騰,他發現在鳳陽這巴掌大的破地方建立國都確實實現不了。

房子是蓋了不少,但是沒人願意來。

畢竟鳳陽這個窮的叮噹亂響,鳥都不拉屎的地方沒人願意過來吃要飯的飯。

這下尷尬了。

還真讓那兩個傢伙該猜對了。

可是怎麼辦呢?

話都已經放出去了,收是收不回來了!

做為男人,做為皇帝,最看重的就是面子。

媳婦家當都可以丟,唯獨面子不能丟。

可是這事確實是做不來!

該怎麼辦呢?

後來朱元璋想了一個辦法,他給鳳陽換了一個名字。

叫中都。

然後讓人繼續在鳳陽的幹活,只是力度明顯減小了。

同時派出另外兩個人分別到兩個地方去考察。

一個去元大都(北京)。

調查人是他的四兒子。

朱棣。

另外一個到關中(陝西)。

這個人是他的大兒子。

朱標。

這兩個地方都靠近北方,比起南京要好很多。

從大小排行來講,朱元璋應該是將希望更多放在關中。

因為這個出使人的身份實在特殊。

皇太子。

朱元璋第一想法應該就是關中,但是首先回來報信的卻是朱棣。

只是朱棣他自己沒有親自回來,而是派人把畫好的地圖交給了朱元璋。他自己則忙著完成另外一個重要的使命。

分封燕王(明成祖,又名永樂大帝),鎮守邊疆。

這一年,他十七歲。

和他同時被分封的還有很多人。

他們分別是:

老二朱樉,封秦王,鎮守西安;

老三朱棡,封晉王,鎮守太原;

老四朱棣,封燕王,鎮守北平;

老五朱橚,封周王,鎮守浙江;

老六朱楨,封楚王,鎮守武昌。

……

其他還有很多人,在這裡我不一一列舉。

按照朱元璋的做法,我來簡單分析一下他這一安排的真正動機。

首先,他的目的絕不單純。

我個人認為這是朱元璋下的一盤棋。

按照我們現在不同的棋局來解釋的話,這應該算是一盤圍棋。

而他的這些兒子全都是其中不同的棋子。

這些人有兩種用途。

一種對外,一個對內。

對外,目的是鎮守邊疆,同時控制軍權。

對內,則是形成彼此牽制,提防兄弟造反,同時堅決維護自己這個老爹的皇權統一。

同時他還有更重要的一個作用。

當自己死了以後,這些人也能夠相互牽制,維持皇太子朱標的統治地位。

不要說兄弟大義這類毫無營養的屁話,在絕對的權利面前,父子反目尚是常事,何況同父異母的兄弟。

做為政治家來說,滿天之下,利益最大。

如果一定要找出某個比利益更大的東西,那只會是皇權。

皇權至上,概莫能外。

做為主角的朱元璋不會不明白這一點。

所以他才會走這麼一步棋。

如果一切都能夠按照朱元璋的設計來執行的話,也不會出現什麼太大問題。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但是問題就是,人算不如天算。

在太子朱標按照朱元璋的指示考察完關中,並且繪製了關中的地圖回到南京交給朱元璋以後,發生了一件絕對讓他永遠也不會想到的噩耗。

而這件突發事件也徹底打亂他原本設計完美的全盤計劃。

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5月17日),太子朱標突然離世。

享年三十七歲。

相關推薦:惡人大明星惡人筆記諸天之完美惡人大明:我爹居然是朱元璋大明:從洪武末年開始死亡街機廳原神:我真沒想當風神原神:開局向雷神發起御前決鬥傳奇之超級法師啟光中學有個籃球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