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仙武三國:從黃巾開始砍翻天下->章節

227、徐庶到來!

熱門推薦: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我真不是魔神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女配她天生好命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都市國術女神 諸天新時代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劍仙三千萬 宇宙級寵愛

翌日,陳燁打算去拜訪一下蔡邕。

陳燁並不是為了納蔡琰為妃這件事情而去的。

畢竟蔡邕現在乃是華國太學令,掌華國教育。

教育乃立國之本,強國之根基,陳燁出征這麼長時間,現在回來了,必須得關心一下現在華國的教育事業進行得怎麼樣了。

當然,在關心國事的同時,也能順便商量一下家事。

翌日一早,陳燁便從王宮出發,前往太學。

華國的太學修建在晉陽城的城北,還是有些距離的。

因為晉陽現在是華國的都城,隨著華國的的繁榮,作為華國都城的晉陽自然也更加的繁榮。

所以晉陽在原來的基礎上又擴建了不少,本來太學是位於城北的邊緣處,但現在太學已經是差不多城中心的位置了。

雖然陳燁之前說過不打算擴建晉陽,因為晉陽作為國都只是暫時的,但華國的繁榮讓晉陽原來的大小不足以支撐華國的繁榮。

所以最終還是決定擴大城池範圍。

其實想想擴大也挺好,這說明華國越加的繁榮。

以後就算是遷都了,晉陽依舊可以作為北方重鎮,發揮鎮守北方的重任。

等天下歸於統一之後,中原王朝敵人基本上都是來自北方和西方。

陳燁是遲早要對這些異族動手的。

在華夏這片大地上,從上古時期開始,中原王朝就一直開始在與四周的異族在對抗。

尤其是北方的異族,打完了一批,又來一批。

匈奴走了,鮮卑來了,鮮卑走了突厥,蒙古,韃靼又來了。

從始至終都完全沒有解決過這些問題。

其實在歷史上,也有一些王朝暫時解決過這些問題,比如明朝在西南的改土歸流,在高原上的自治政策。

一味的殺戮,戰爭是沒有辦法解決這些異族的。

唯一的一個辦法就是大融合,大團結。

展現出中原王朝對其他民族的包容性,讓他們也成為中原王朝的國民,對國家有歸屬感,這樣才能真正解決的周邊異族叛亂的問題。

其實漢朝在這件事情上已經做出了很好的先例,比如被霍去病從匈奴抓來的匈奴王子金日磾。

後來甚至還成為了漢武帝欽定輔左漢昭帝劉弗陵的臣子之一。

之後漢朝還接納了南匈奴,讓南匈奴成為了大漢的一部分,不過漢朝對南匈奴的政策上還是沒有將他們完全看作大漢的子民去對待。

依舊將他們作為藩屬,將他們安置在河套地區,作為北方的屏障去抵擋北方強大起來的異族,甚至還允許他們保留王位。

最終在中原王朝國力衰弱的時候,匈奴又開始了叛亂,殺上郡太守,殺幷州刺史張懿,逐漸脫離了漢朝的掌控。

後來劉豹的兒子劉淵甚至還建立了一個政權。

在前往太學的路上,陳燁腦中想著這些亂七八糟的事情。

“大王,太學到了。”聽到張睿的提醒,陳燁這才意識到已經到了。

他回過神來,不再去想這些事情。

下了車架,向著太學內走去。

太學作為華國最高學府,面積相當之大!

而且陳燁還在太學裡面增添了後世大學的一些元素,所以華國的太學和以往的太學不大一樣。

如今華國的太學已經不是當初建立起來那般門可羅雀。

因為蔡邕擔任了太學令,原來一些漢室的老臣們雖然不願意為陳燁效力,但他們一部分人被蔡邕說服,去到太學令研究學問,教授學生學問。

間接性的向華國效力。

其實這些老腐儒只是礙於面子不願意直接向華國效力而已,如果沒有事情做的話,他們就沒有收入,沒有收入在華國可就活不下去了。

既然都已經把他們抓了,陳燁自然不會放他們離開,去到別的諸侯麾下,與他為敵。

除了這些人之外,還有因為蔡邕而到來的人才們,比如阮瑀,路粹等人。

正因為他們在,再加上陳燁釋出招賢令,所以又吸引了不少人才前來。

如今華國的太學當中,已經充滿了來自五湖四海的人才。

陳燁的到來並沒有提前告知太學令的人,不過陳燁的長相在華國應該可以說是盡人皆知的。

因為他的畫像在華國廣為流傳,不僅僅是軍營當中,在太學,在每一個行政的衙門,甚至在普通的百姓家中,都掛著他的畫像。

陳燁這麼做的目的,是為了讓全天下的人都知道,他們效忠的是誰。

陳燁的陣仗不大,但依舊帶著張睿還有數百名黃巾力士。

當然,到了太學門前,黃巾力士就停在了門外,並沒有全部跟陳燁進去,只有張睿帶著二三十人陪同。

很多人在看到這樣的陣仗之後,都猜測一定是來什麼大人物了。

雖然陳燁的畫像掛在各個地方,但是很多人並沒有親眼見到過他的模樣,所以他行走在太學當中,很多人只是覺得他眼熟,並沒有認出他來。

當然,也有判斷力不錯的人,他們在看到陳燁的長相,想了一會兒後這才想起來他們面前的正是華國的王,陳燁!

“是大王,大王來了!”

“真的假的?!大王不是昨天才回來嗎?怎麼會出現在這?”

“絕對是大王!我們宿舍裡就有一幅大王的畫像,抬頭就能看到,我一定不會認錯的!”

“那還不快去參拜?!”

在有人認出了陳燁之後,太學的學員們蜂擁而至,全部都圍在了陳燁的身旁。

張睿立刻帶著黃金力士將陳燁圍在中間,護住陳燁。

黃巾力士對圍上來的學員雖然沒有惡意,但他們久經戰場,身上散發出來的肅殺之氣,還是讓這些學員們不敢輕易靠近。

眾人圍過來之後,立刻向陳夜行禮參拜。

“拜見大王!大王萬歲,萬歲,萬萬歲!”

陳燁見自己的身份被認了出來,並沒有太過意外。

他面帶和煦的微笑,輕輕抬了抬手:“諸位平身!”

“謝大王!”

陳燁道:“今日來太學,是找太學令有事商議,等與太學令商議好事情之後,我會在太學廣場演講,諸位學員可去廣場等候。”

說罷,陳燁便向著前方走去。

學員們都很識趣的將路讓了出來。

在路上,陳燁想了一想,這好像還是自從太學成立以來,他第三次還是第四次來太學。

之前是因為沒有太多學員,他來了也沒什麼意義,一直都是蔡邕在負責太學的所有事情。

現在太學已經這麼多學員,他也的確該來一次太學見一見這些學員了。

不然重視教育,也只不過是一句空話而已。

在被認出來之後,有人便立刻跑去告知蔡邕。

蔡邕得知陳燁突然到訪,有些意外,不過還是連忙收拾了一下,帶著太學中的博士們一起前去迎駕。

陳燁走到太學中一處叫博學館的地方,便遇到了正在匆匆趕來迎接他的蔡邕等人。

“拜見大王!臣等不知大王聖駕光臨,有失遠迎,還望大王恕罪!”

蔡邕帶著太學中的一眾博士和先生,連忙向陳燁行禮。

陳燁微笑抬手:“諸位快快平身,不必多禮!你們能夠來我華國在這太學中傳授學問,教授學生,為我華國培養人才,你們都辛苦了!這些時日,我一直在外征戰,沒能及時來太學拜見諸位,還望諸位先生不要怪罪。”

陳燁這邊禮賢下士,和煦近人的態度讓眾人對陳燁的好感增加了不少。

他們本以為,黃巾出身的陳燁會是個粗狂,豪邁的武人形象。

但沒想到陳燁如此彬彬有禮,溫文儒雅,倒是讓他們有些意外了。

蔡邕連忙道:“哪裡哪裡,大王征戰四方,是為了儘快平定叛亂,結束亂世,為天下百姓創造一個,太平和諧,繁榮昌盛的天下。”

“這裡不是說話的地方,請大王隨臣入館。”

陳燁微微頷首,跟著蔡邕等人,進入館內。

陳燁當仁不讓的坐在了主位上,太學的博士先生們則分列左右。

陳燁道:“太學能夠有如今的繁榮,還是多虧了太學令,若是沒有您,我這太學恐怕只會是一座空殼。教育乃國之根本,您為我華國招攬了這麼多有學知識,優秀的學子,請受孤一拜!”

說完,陳燁立刻起身向著蔡邕深深一拜。

蔡邕連忙起身,很是惶恐的向陳燁跪拜:“大王您這是折煞老夫啊!哪有帝王向臣子行禮的?”

陳燁卻實笑道:“我這一禮,您受得起!您對於孤來說是長者,是學問上的師者,是天下大儒,很快您還是華國的國丈,孤的這一禮您受得起。”

雖然陳燁這麼說了,但蔡邕還是面露惶恐,不過倒也接受了陳燁的這一番說辭。

聽到陳燁稱呼蔡邕為國丈,眾人這才恍然大悟,原來陳燁即將納蔡琰為王妃了啊!

雖然這件事情已經確定了下來,但張寧、蔡琰、蔡邕都沒有向外宣傳,因為他們得等陳燁回來確定之後才能說。

現在陳燁在眾人面前說出來,那這件事情這可以說是板上釘釘了。

“恭喜大王!恭喜蔡老!”

眾人連忙起身祝賀。

“多謝多謝!”

蔡邕喜笑顏開,連忙回禮。

陳燁乃當是英雄,甚至極有可能一統天下,能夠成為這種英雄人物的國丈,自己的女兒能夠成為陳燁的王妃,這對蔡家來說,那都是足以光宗耀祖的事情,蔡邕當然會很高興!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眾人沒有過多的去討論這件事情,因為今天陳業所來的主要目的並不是這個。

陳燁道:“今日前來,主要是問問,太學還有各地學舍開辦得怎麼樣了?有沒有什麼困難,還有問題需要解決的,你們都可以一併說說。因為過一段時間,本王可能就要率兵出征冀州,在出生之前,得先解決一下你們的問題。”

陳燁的話,足以見得對教育的重視,這讓蔡邕還有太學的所有博士和先生都比較高興。

蔡邕作為太學令,最清楚太學現在的情況,他連忙向陳燁彙報:“自從大王向天下釋出招賢令,廣納人傑,前來華國和太玄的人便越來越多,尤其是大王在滅了董卓,吞併秦國之後,在天下的聲望達到了頂峰,最近這段時間,前來投奔華國,想要拜入太學的才子多如牛毛!”

“不過這其中也有濫竽充數的,臣與諸位太學令的同僚不敢放鬆,根據大王您定下的入學標準進行了考核,只有達標的人才能進入太學學習,儘管如此,如今太學的學員已經超過五千人!”

說到這裡的時候蔡邕很是興奮,因為他從來沒有見過這般景象。

這讓他想起了孔子收徒三千的故事。

如今他下面的弟子數量可要比孔子還多了!

陳燁不由問道:“這其中可有優秀的學員?”

蔡邕回答道:“是有幾個不錯的,其中甚至還有人去參加過吏部官員的科舉考試。比如有一個叫徐福的,還有一個和他同姓的叫石韜。除了他們之外,還有不少幷州,涼州,關中等地原來是士族的子弟。”

“在家產被沒收,土地被收歸國有之後,這些原來的士族子弟,他們想要出頭,就只有努力讀書,科舉考試,入朝為官這唯一一條路了。”

徐福?

聽到這個名字,陳燁立刻就確定這個人一定是徐庶!

因為隨同他的人叫石韜!

此人正是徐庶的摯友,石廣元!

徐庶去荊州求學避難的時候,兩人是一起去的。

在求學的過程中,他們認識了諸葛亮,認識了孟公威等人。

當然,因為兩人的提前到來,他們可能還沒有來得及認識諸葛亮。

現在的諸葛亮或許已經逃到了荊州,不過按照年齡來算,諸葛亮現在才是十多歲。

而且如果徐庶他們已經在荊州拜得名師,也就不會再來華國了。

陳燁微微頷首,道:“這些表現優異的才子,一定要重點培養,重點關注,提高他們的待遇,一定要把他們留在華國!至於那些士族子弟,要重視對他們的思想教育,根除他們原來那些地主思想!免得以後培養出來,入朝為官之後,又會繼續剝削,欺壓百姓!”

“謹遵大王之命!”

眾人齊聲回答。

相關推薦:你的屬性我做主穿越秦時的日常生活從尸解仙開始我在修仙界萬古長青美利堅1982長生:我曹某人看得到提示語超神圖書館穿到豪門花大佬錢續命我在香江興風作浪迪迦世界的蓋爾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