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相公,陛下又請辭啦->章節

第二百二十一章 在希望的田野上……(來了,五千大章!)

熱門推薦: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都市國術女神 劍仙三千萬 諸天新時代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女配她天生好命 宇宙級寵愛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我真不是魔神

宗保生夫婦分到了他們夢寐以求的十畝田地,分到了田地之後,一家人齊上馬,按照打好的標杆壘上田埂,到衙門去辦理了手續,拿到了田契,這才算是松了一口氣。

隨後宗保生按照衙役的吩咐,去辦理了戶籍,然後衙門給分了宅基地。

與其他的人不同,宗保生手上有些錢,便想著將屋子好好地建一建,而不是隨意用竹子稻草隨意搭個草棚子安身。

宗保生去諮詢了一番,發現現在的水泥轉頭價格都頗為便宜,心想幾個孩子過幾年便大了,若只是草棚子,恐怕到時候不好說媳婦,於是與妻子商量了一番,決定乾脆起個磚頭房子。

建房子倒是簡單,現在的他也算是一個小小的工頭,想要找人來修房子其實也比較簡單,認識的人也多嘛。

但夫婦兩人還是陷入了糾結之中。

十畝地的確是很好的,但他們用簡單地算術算了一下,發現比起去當工頭,種田的收入遠不如他在工地上幹,但有著十畝地在手,若是補種的話,那也太暴殄天物了。

最後還是宗妻咬著牙道:“當家的,你只管去工地上幹,能幹多久是多久,田地這邊就由我和孩子們來幹,幹多幹少無所謂,少收成也成,反正沒有你掙得多嘛,都是掙的!”

宗保生有些不落忍:“孩子們還小,你的身體也薄弱,若是累出毛病來……”

宗妻咬牙笑道:“當家的,不怕的,我聽說縣衙那邊有搞什麼桑基塘培訓的,就是教我們怎麼種植東西。

如果是種植水稻什麼的,可能會很忙,但聽說這桑基塘卻沒有很忙。

只要挖好魚塘,將魚放進去,然後種上桑樹,到時候可以養些蠶。

養蠶這個我和孩子們都是能幹的,孩子們可以去摘桑葉,我在家裡照料蠶寶寶,聽說錢可不少掙。”

宗保生聞言立即心動起來:“還有這種做法?成,我去縣衙那邊看看去。”

宗保生果然跑去縣衙去,縣衙那邊果然派了人供人諮詢,去的人多,乾脆還辦起了課堂,其實倒是不太難,宗保生便是幹活的好手,許多東西都是觸類旁通的,聽完之後,他便決定搞這個桑基塘了。

不全是桑基塘輕鬆一些,其實桑基塘的瑣碎事情更多,但關鍵在於,桑基塘的出產產值可比種植水稻多多了!

水稻花半年的時間,一畝地可以出產三四石糧食,一年下來,也就不到八石的糧食,好的年景時候,一石糧食可以賣到一貫錢,也就是說,一年下來,一畝地可以收到不到八貫錢。

但若是開發成桑基魚塘,一畝魚塘可以出三千斤魚,如果是南方的草魚鯉魚之類的,賣出的價格也是頗可觀的。

根據宗保生的經驗,夏天的魚比較便宜,但若是在南方養殖,完全可以養到冬天。

北方冬天的魚可珍貴,與羊肉的價格都相差彷彿,若是年景好,一斤賣個100文錢,那三千斤的魚,可以賣到三十萬錢。

當然,如果南方大量養殖的話,價格肯定要打下來,而且更貴的是運費,但是賣個十文二十文應該也沒問題。

那麼一畝地三千斤魚,按照十文錢一斤,那也有三萬錢,也將近四十貫錢了,十畝地的魚塘,也是四百貫的收入了!

這還只是魚的收入,這裡面還有桑樹養蠶的收入啊,根據衙門請來的專家所說,一畝桑基塘的桑樹可以養活二十斤的蠶繭,十畝地的桑基塘的桑樹則可以養活二百斤的蠶繭。

100斤幹繭,最終可以得到大約38斤熟絲,兩百斤的幹繭,可以得到七十六斤的熟絲,而往年的一斤熟絲價格可以賣到一百二十文,也就是說,每次可以收入將近一萬錢!

更加瘋狂的是,根據專家所說,因為廣南東路氣候溫暖,所以每年至少可以養上六七次,這還是考慮到他們技術不太行的情況,因為江南一帶已經有到達每年一十二次收成的桉例了!

那就是說,光是養蠶,這十畝地每年便有一十二萬錢的收入,一十二萬錢,那就是155貫的錢啊!

所以,十畝的桑基塘,每年的產出的魚與養蠶的收入,加起來便是五百五十五貫的收入!

這種收入是宗保生難以想象的。

他在北方的時候,也就種種小麥水稻,一年只能種上一季,交了稅之後,所得實在是太少了,連養活一家人都夠嗆。

他是真的沒有想到過,十畝地竟然能夠產出這麼多的錢,在聽課的時候,他才意識到,為什麼北方窮苦,而江南卻那麼富裕,原因在此啊!

宗保生聽了課程之後,他便不打算去工地了,他要將這十畝地開發成桑基魚塘,他們宗家有了這十畝的桑基魚塘,以後也能夠過上好日子!

當然,這十畝魚塘侍候起來可不簡單,魚可不僅僅吃蠶沙就可以的,還得割草餵魚,草魚吃草,鯉魚之類的可以吃草魚的糞便以及蠶沙。

而養蠶也是很耗費人力的,他有四個兒子呢,年紀雖然都不算大,但摘桑葉、照料蠶寶寶的工作卻是可以勝任的,這樣一來,他們一家便有六個勞力了,照料十畝魚塘應該綽綽有餘了!

宗保生決定搞桑基魚塘,但卻是遇到了一個大問題,要挖十畝的魚塘可不是他自己一個人便能幹的,這工作量實在是太大了,怎麼辦?

宗保生左思右想沒有辦法,只能又跑一趟縣衙試試,他硬著頭皮與衙役說了這個事情,他還怕衙役不耐煩罵人,側著半邊身子準備隨時走人,沒想到衙役還頗熱情。

“這個問題啊,縣衙已經想到了,近來不是來了一些新的北方流民麼,他們也能分土地,但他們也沒有幹過活,憑什麼分土地?

所以,縣衙要他們幫著你們這些之前造堤圍的人,將魚塘給挖了,才能夠獲得這些土地,這樣才公平嘛。

你別擔心,縣衙已經在組織了,很快便可以開始挖魚塘了,你可以先到戶房那裡登記一下,等到你的時候,自然會通知你。

對了,這個是要錢的,錢不是薪俸,而是要拿來購買糧食的,總不能讓人幹活,連口飯也不給吃吧,但你放心,這錢不多,一畝地你只需給一貫錢就行了。”

宗保生一聽頓時大喜,一畝魚塘才花一貫錢,那可是真等於不要錢了。

他之前想過去請人來挖,可是一問價錢,直接就將他給嚇跑了,不過也正常,一個一畝地的魚塘,十個人一個月都挖不好,可想而知,十畝魚塘挖下來要花多少時間,又要給出多少工錢去!

宗保生交了錢,才等了幾天便等到了,之所以這麼快,是因為他是自己主動去問的,而別人哪裡敢去衙門問,也就宗保生與徐進那邊混得熟了,認為自己也算是與官府有關係的人,才敢去問。

不過等魚塘挖起來的時候,宗保生卻是發現自己之前將困難想得太大了,在這邊挖魚塘,還真的沒有過於艱難,因為這裡的地勢本來就不高,只要將堤壩壘起來,便天然是個魚塘了,不涉及太多的土方,便十分輕鬆起來了。

宗保生希望將魚塘挖得深一些,便每天自己做好吃的,甚至買了大骨頭熬粥給流民吃,流民自然也就投桃報李,幫他挖深了半米深,這樣便是一個極其優良的魚塘了!

宗保生倒是沒有將十畝地都搞成桑基魚塘,大約挖了六畝,其餘的他打算種水稻或者種蔬菜,畢竟作為農家,還是得自給自足的,米菜都得有嘛!

宗保生一家便是整個珠江三角洲的縮影,大量的流民南下,在各縣衙的組織下分田,然後幫著原來分到田地的農戶開挖魚塘,整個珠江三角洲掀起熱火朝天的大建設。

如此忙到二月多,春耕也隨之開啟。

-----------------

章衡在忙碌之中,收到了來自汴京的書信,是他的老師兼老丈人寫來的信。

曾公亮在心裡面問起他們小夫妻在廣南東路習不習慣的事情,又講了最近的情況,在最後,透露了最近汴京發生的事情。

章衡看了之後,神情有些凝重。

曾公亮透露說,近來汴京發生了不少事情,正月,讓大宋頭疼不已的西夏國主李元昊死於內亂,大宋少了一個勁敵;

閏正月,貝州王則之亂也被文彥博平定了。

本來是很好的事情,但在元宵節的時候,閏正月十八日,出事了。

這天,大宋皇宮內出現一個驚天刺殺桉,刺殺物件不是別人,正是當朝天子趙禎!

“……是夕,崇政殿親從官顏秀、郭逵、王勝、孫利等四人謀為變,殺軍校,劫兵仗,登延和殿屋,入至禁中,焚宮簾,斫傷內人臂。

其三人為宿衛兵所誅,王勝走匿宮城北樓,經日乃得,而捕者即支分之,卒不知其始所謀。”

閏正月十八日晚上,崇政殿親從官顏秀、郭逵、王勝、孫利四個人,突然實施了這次精準刺殺。

他們先幹掉了軍校,搶了行刺的兵器,然後延合殿越牆而入,直奔宋仁宗寢宮內院。

他們快到大門時,才遇到了阻攔。

最後雖然被制止了下來,但對於幕後黑手,到寄出書信時候,還沒有找出來,現在朝廷上已經是吵瘋了。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有人說要一查到底,但有些人卻是反對查下去,現在已經吵成了一團。

曾公亮吩咐章衡,最近做事要謹慎一些,儘量與朝中減少接觸,不要牽扯進來此事之中。

章衡看完之後,想了一會,便將此事扔在了腦後。

遠在千里之外的事情,的確是沒有什麼必要關注太多。

他現在最重要的事情,是盯著各州縣,趕緊將春耕給搞起來,今年廣東這邊的糧食缺口會非常大,詹崇文在北方不斷地招募流民南下,所需要的糧食是越來越多了。

現在章衡不斷地從福建以及廣西收購糧食以應對當下的局面,還要催促春耕,應種盡種,保證今年的秋收,才能夠應對接下來大量接受災民的局面。

章衡在開發珠江三角洲的同時,也在對粵東粵西粵北的確的人口以及耕地進行調查,在他的記憶中,粵東、粵北、粵西三個地區的耕地其實不比珠三角地區少,甚至要多得多。

果然調查結果出來,這三個地區的的人口不到珠江三角洲的一半,但可以作為耕地的荒地,其面積卻是足足是珠三角地區的六倍之多!

而這些土地基本上都是撂荒的,因為根本就沒有人去耕種。

這也正常,從秦朝開始廣南東路納入中央王朝以來,這塊土地只開發了廣州、惠州、潮州這麼幾個小區域,其餘的區域,基本上都是人煙罕至,只有零零星星的一些小縣城存在。

但這不代表廣東這地方養不了人。

現在章衡要做的事情是什麼,便是給北方流民打頭陣,給他們準備好救命的糧食,準備好開荒的準備,尤其是今年河北兩路的災民,到時候大量南下,來到廣東之後,章衡便要給他們糧食,給他們農具,幫助他們到粵東粵西粵北去定居,開墾荒地。

廣東這個地方山地多耕地少,但也能夠養活一些人,只要將這些地開發起來,以現在的農業條件,以及廣東這邊得天獨厚的商業條件,養活個千萬人完全不成問題。

根據詹崇文從北方傳回來的訊息,北方今年的旱情依然嚴峻,現在已經是二月底了,可是北方依然沒有半點春雨的蹤跡,而廣東這邊,已經是春雨綿綿,給挖魚塘的都造成了不小的麻煩。

章衡心中已經有所猜測,今年北方的乾旱會持續,尤其是河北東西兩路,如果按照歷史的軌跡,這兩個地方的底層百姓,能夠活下來的十不存一,到了今年年底,這兩個路將會成為人間地獄,千里不見人煙,只見白骨。

章衡嘆了一口氣。

北宋之所以覆亡,是因為這個階段遭遇了氣候的劇烈變化。

後世氣候學家以及歷史學家研究表明,北宋晚期,氣溫驟降,非常寒冷,這也致使人民百姓的生活受到了很大的創傷和考驗。

秋冬季節要收割的莊稼被寒潮天氣所影響,於是糧食產量下降,甚至出現顆粒無收的嚴峻問題,田間地頭的蔬菜等等也有了變質問題。

所以,當時北宋出現國運衰敗的跡象,很大程度上也是因為氣候惡劣所導致的民不聊生。

嚴重的寒潮天氣侵襲了宋朝之後,不僅造成了民間疾苦,更是促成北方遊牧民族侵犯我國中原地區的大好時機,這又是加劇北宋覆滅的一個重要原因。

進入慶曆年之後,慶曆三年,章衡南下籌糧救災,慶曆六年,章衡坐鎮戶房救災,而到了今年慶曆八年,章衡在廣東準備接受北方旱災災民。

短短七八年的時間,大宋朝已經遭受了三次大規模的旱災!

章衡選擇來廣東,不是因為賭氣,而是有諸多的目的,而這也是他的目的之一。

開發廣東,能救千萬人的性命。

留在汴京,即便他再怎麼騰挪反轉,能夠救活的人也大約不多。

相比起活人無數,趙禎那點破事,也就不算什麼了。

從北方來的船隻源源不斷,但章衡還是覺得太慢了。

現在是春耕的時節,災民越快來,就越能夠及時開荒,等到五六月份,便有收成了,到時候自然便無須捱餓了。

只是現在北方的百姓還在觀望,看這老天爺到底給不給活路,若是過些時間能夠下雨,他們便算是能夠繼續安居樂業了,若有半分可能,誰願意背井離鄉?

現在詹崇文往廣東送的這些人,是上一年失去土地的流民,他們失去了土地,給地主們種地,但去年減產嚴重,交了公糧之後,他們已經是負債累累了,眼見著就要賣兒鬻女活不下去了,詹崇文的出現給了他們一個選擇,便是南下謀生。

當然,詹崇文提出的最吸引他們的一個說法是——到了廣東有地分!

沒有比這更有吸引力的說法了。

但這只能吸引失去土地的流民,對於有土地的農戶,他們是不可能背井離鄉的。

詹崇文只能等,等他們徹底失去失望!

不是詹崇文殘忍,而是老天爺殘忍,就算是詹崇文這半吊子的農業學問,他也已經看出來,今年又是老天爺不給活路的一年了。

農民們眼睜睜的仰著頭看著天,但依然還是寒風呼嘯,明明已經是二月底了,但厚衣裳還是沒有辦法脫下來,這哪裡有半點下雨的蹤跡!

詹崇文不斷的與他們說,去廣東吧,廣東已經開始春耕了,你們一去,馬上分田地分農具種子,馬上就能夠種了,到了五六月份,便是一季收成了!

他們滿臉的哀傷,看著乾涸的土地,看著生於斯長於斯的土地,看著在這土地上快樂撒歡的孩子們……他們只是搖頭,再等等吧,再等等吧。

故土難離啊。

只能再等等了。

相關推薦:一切從幫助寶可夢開始諸天從誅仙開始戰鬥掉落異瞳庶女傾天下重生七九從種田開始海賊指揮官重生從中了億元大獎後開始從今天開始做隱士攤牌了,我有十大神級武魂青河魔師穿越之傾城蠱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