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相公,陛下又請辭啦->章節

第一百二十五章 時值盛夏,卻稱多事之秋!(來了!)

熱門推薦: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都市國術女神 劍仙三千萬 諸天新時代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女配她天生好命 宇宙級寵愛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我真不是魔神

章衡檢視了桉冊,這是下面屬縣送上來的,又諮詢了錄事參軍等人。

他們下去屬縣勘探過,比較瞭解情況。

錄事參軍將情況娓娓道來:“其實也算不得什麼盜匪,無非是吃不上的流民不得已而為之罷了……”

章衡聽完之後沉默了。

其實也並非什麼黑惡勢力,就是流民問題而已。

宋代不抑制兼併,於是功臣、大將們兼併土地。

百年來,土地買賣與典賣相當普遍,土地集中的趨勢加速,農民失去土地的數字在增加。

“富者有彌望之田,貧者無立錐之地。有力者無田可種,有田者無力可耕”。

農民的的負擔也很沉重。

納稅戶除按規定的數量納稅,還有“支移”和“折變”等負擔。

在兩稅之外,還有丁口賦、各種雜變之稅、徭役和差役。

這是賦稅之外的又一項沉重的負擔。

章衡對這些十分的清楚,因為他們兄弟三個便是因為養活不起自己,這才將田地賣掉,到汴京來謀生活的。

若不是他有後世的才能,加上先知,這才有了今日,否則他大約也會如同這些流民一般,要麼搶劫,要麼餓死。

這種事情該怎麼管?

章衡知道該怎麼管,但不忍心。

都是可憐人罷了。

之前他開展諸多的工程,便是為了給流民一口飯吃,但也就能夠顧得上部分的流民,流民何其多,他怎麼可能顧得過來!

現如今的朝廷搞得熱熱鬧鬧的新政,在章衡看來無非便是一場鬧劇罷了。

根子上爛掉的事情,光是灑水清理葉子上的灰塵,根本解決不了問題。

況且范仲淹、歐陽修這些人言過其實,讓他們當言官抨擊朝政是一把好手,但讓他們上臺主持朝政,就笑話罷了。

所以章衡在一開始便沒有動拜范仲淹、歐陽修這些名人為師的念頭。

這些人名氣大,也能折騰,但以他們的才能去變革便是自尋死路罷了,他又何必去摻這一腳。

想及至此,即便是以章衡的意志,也總是難免喪氣。

但章衡畢竟是章衡,他只是短暫的喪氣,便做起來自己能夠做的事情。

天下衰敗,但有一份熱,便發一份光,就令螢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裡發一點光,不必等待火炬。

流民的問題,說到底是土地問題,但歸根結底是吃飯的問題。

只要流民有一口飯吃,他們便不至於將腦袋懸掛在腰間幹這等隨時掉腦袋的事情。

只是該如何給流民一口飯吃,這個問題滿朝文武想知道,趙禎也想知道。

當然他們實際上是知道的,只是他們不想做。

你讓滿朝文武勳貴,以及宗室們,讓他們將所佔有的土地都拿出來,分發給流民們耕種,然後官府也將稅賦統一,給流民留一口飯吃,事情大約也是能夠解決的。

但是,這又如何可能?

善財難捨啊!

你要是想動他們的土地,那便是要他們的命啊!

做不到的事情便不多想,想一想能夠做到的事情。

章衡將目光鎖定在商業上。

英國工業革命起源於蒸汽機,蒸汽機發展讓英國紡織業大發展,因而資本家們養羊取羊毛,養羊需要大量的牧場,於是大量的土地被兼併,失去土地的農民只能往城市跑,反而給城市帶來大量的勞動力,因此轟轟烈烈的工業革命因此而展開。

現如今大宋朝與彼時的英國很是相像。

雖然沒有蒸汽機,但一樣是土地兼併,大量的流民跑到城市來謀生活,但沒有技術上的進步,因此沒有足夠的崗位可以容納他們,所以他們只能靠偷盜活下去。

如果,他章衡能夠利用起來這些廉價的勞動力呢?

章衡冥思苦想好些天,依然沒有找到好的辦法,現如今沒有一個產業能夠容納這麼大體量的流民。

除非是出現工業革命!

但這不是一朝一夕能夠成就的,遠水救不了近火,眼下的問題,還是得在眼下解決才行。

十幾起桉件引起了章衡的注意,但查詢之後,其實就是吃不飽飯的流民變成的盜匪。

所以章衡便也放了心,想著如何幫助流民吃飽飯的問題.

但辦法還沒有想到,隨即又有訊息傳來,說是京東路捉賊虎翼卒王倫造反。

山東一帶遭受嚴重饑荒,老百姓怨聲載道。

王倫率領數百人殺死了沂州巡檢使朱進,並佔據了沂州地區。

這一事件引起了汴京的恐慌。

市井之間各種傳言都有,甚至有人傳言說王倫已經帶著大軍直撲汴京而來,甚至有不明真相的百姓收拾包裹開始跑路。

李淑見狀也是心慌,倒不是慌王倫率領大軍過來攻打京城。

王倫是腦後有反骨,而不是腦子壞了,怎麼可能來汴京找死。

他擔憂的是百姓不穩,到時候要真是鬧出來大量百姓逃亡的事情,那他這開封知府也就當到了頭。

李淑趕緊派人張貼安民告示,但不貼還好,這一貼反而出了問題。

有些人聽話都是反著聽的,官府不說話,他們反而覺得問題不大。

官府一說話,他們頓時便覺得事情大了,於是跑的人更多了。

李淑心裡著急啊,這麼跑下去,汴京便要跑空了!

到時候市場凋零,稅賦減少,他的大好前程便算是到頭了。

於是李淑趕緊找章衡問計。

章衡便給出了一招,便是發動各種人去民間釋出訊息。

這些人便是什麼開封衙門僉判的親戚家的下人、錄事參軍的遠方親戚、某宰相的遠方侄兒之類的人,透過他們的口中散步類似:

【王倫已經離死不久,官家已經命東頭供奉官李沔、左班殿直曹元喆率十萬部平叛,大約不出十幾日,王倫的首級便會出現在汴京城頭】

【我家老爺說了,讓我們吃好喝好睡好,啥也別操心,要操心也是操心今晚吃些什麼】

【逃得人是煞筆吧,先不說王倫會不會打過來,外面流民多,那裡有汴京城安全啊,本來沒事的,跑出去反而被搶了。】

【沒聽說過吧,那西巷子東頭的老李帶著一家人跑了,然後在路上被搶了,嘿,女兒被搶了,兒子被割了腦袋,老婆不知道哪裡去了,他倒是逃了一命,可惜已經瘋了】

……諸如此類的話。

招數不出奇,也算得上下三濫,但真是好用,汴京一下子便安穩了下來。

李淑連連向章衡道謝。

章衡也並無居功之意,只是謙虛笑笑。

實際上他的心思已經全部都在王倫造反之事上了。

實際上章衡只是一時間忘記了而已,當王倫這個名字在他耳邊被提起的時候,他便已經想了起來。

王倫還是有很大名氣的,這個王倫其實便是《水滸傳》裡面白衣秀士王倫的原型,而且整個水滸傳的創意並非來之水泊梁山,而是來源於王倫造反。

章衡關注此事,倒不是王倫造反能起多大的氣候,而是王倫造反被鎮壓之後善後的問題。

他所操心的是,山東大旱,江淮也大旱,若非如此,王倫便沒有造反的根基,王倫到時候是敗了,但流民呢?

他們但凡有一口飯吃,便不會想著造反。

章衡想了半天,現如今問題在於國內,山東大旱,江淮大旱,流民連飯都沒得吃,哪裡有錢消費,所以只把目光放在國內,是沒有辦法解決問題的。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章衡將目光看向國外。

大宋朝的各種手工藝品、農產品、藝術品、生活用品等,都是當前世界最為先進的,沒有之一,若是能夠將這些東西輸出到海外去……

這麼一想,章衡倒是有了些思路了。

大宋朝的問題是因為土地兼併與天災製造了大量的農民失業,也就是所謂的流民,這些人找不到工作,自然也養不起家人,這樣的人自然會成為社會的隱患。

而整個大宋朝內部已經是形成了一個極大的社會內卷,在這裡面,工作崗位不足,田地被佔據,多出來的人沒有工作,沒有錢糧,他們自然也沒有辦法消費。

所以大宋朝內部已經是出現產品生產出來賣不出去,類似於經濟危機的一種狀況,朝廷也早就陷入財政赤字當中。

其實在這種情況下,朝廷崩潰反而倒是輕鬆了。

王朝崩潰,然後進入亂世廝殺個幾十年,死掉大批人,然後王朝重啟,重新分土地,一個新王朝又再次冉冉升起。

但大宋是個畸形的王朝,對外不行,但對內控制卻是極強,雖然看著千瘡百孔,但任是各處起義不休,它依然屹立不倒。

所以這條路就別想了,還是想一想怎麼救人好了。

便在章衡想著辦法如何善後的時候,王倫造反的聲勢卻是越來越大了。

朝廷的確是已經命東頭供奉官李沔、左班殿直曹元喆率部平叛。

得知官軍前來圍剿的訊息後,王倫迅速調整部署,撤離沂州,轉而率兵突入淮南一帶。

王倫反軍所到之處連戰連捷,當地官吏驚恐不已,只得閉門自守,不敢與王倫交戰。

在轉戰江淮期間,王倫的力量日益壯大,先後向密、青等地發動進攻,隨後又揮兵南下直取泗州及楚、真、揚、泰等地。

六月,王倫設立了自己的年號並任命了各種官職。為了對義軍的管理,王倫又下令將士們全部改穿黃色的戰衣,所有的將士臉上都刺有“天降聖捷指揮”這六個字。

甚至歐陽修對此憤怒道:“王倫共取器甲,橫行淮海,如履無人……皆面刺天降聖捷指揮字號。其王倫仍衣黃杉,據其所為,豈是常賊。”

動靜是大了,但並沒有什麼卵用,該敗還是要敗的,這不在於章衡的思慮之內。

然而便在章衡想著該如何善後救流民的時候,汴京也缺糧了!

當佟伯鼎將這個訊息告訴章衡的時候,章衡還是有些不太相信:“以全國六路七十二州的糧食還不能供應京師消費,豈非咄咄怪事?”

但事實上便是如此。

章衡仔細打聽了一下,原來開封主要依靠江淮地區漕運糧食以維持京城的大量消費,現如今京西之地大旱,淮南亦大旱,所以糧食緊缺,需得從更遠的南方運來,然而王倫造反,漕河被阻斷,於是便有現如今之窘況了。

章衡得知這等情況之後,不由得哭笑不得,原本以為要救的只有流民,沒想到小丑反而是自己。

此事朝廷若是解決不好,到時候餓殍遍野的可不僅僅是京西,連著開封也要餓鬼連城了。

回家的時候,章衎與他抱怨道,最近的糧食價格是一天一個樣了,那價格漲得人心驚膽顫的,章衡便吩咐大哥多買點糧食存著,章術那邊跟大哥天天一起,想必大哥會交代的,倒是不用操心。

但曾府那邊還是得吩咐了一聲的,曾公亮不在,曾夫人未必能想到這一層,但到了曾府一說,曾夫人笑著說道:“幼薇早就吩咐過了,府裡在價格上浮之前已經買了不少,餓不著的。”

安頓好家小,才有心思操心天下,聽到曾幼薇竟有如此先見之明,頓時頗為欣慰,心思也轉回善後的事情來。

章衡招了市舶務的人過來諮詢海上貿易的事情,將市舶務的監當官嚇得一臉清白,還以為是章衡這個僉判要查市舶務,當聽到章衡是在問他海上貿易的事情,這才松了一口氣。

監當官恭敬道:“原來僉判是問這個……”

章衡奇道:“不然你以為我問什麼?”

監當官打了個哈哈:“沒有沒有,小人這便為僉判介紹一下海貿的情況,雖說咱們有市舶務,但其實作用並不大,因為國朝對於海貿是嚴禁的,市舶務的作用便是查禁船舶下海。”

這個說法頓時令章衡感覺到詫異,因為據他前世所知,宋朝的海貿是歷代之最……嗯?

不對!

章衡忽而醒悟了過來——他是將南宋當北宋了!

南宋以半壁江南為根基,不得已大力發展海貿,因此將海貿發展為歷代之最,但北宋卻非如此。

章衡趕緊聞起來當今的的狀況。

監當官倒是知無不言,將諸多規定一一告知。

原來在建國之初為了防止白銀流出,就排斥出海貿易,當時的宋朝政府為了防止商人對外經商,就採取了一系列的重農抑商政策,防止因為對外貿易造成的白銀外流,商人一旦在海上貿易獲利超過幾千文錢的就會被流放!

但是因為海上貿易帶來的可觀收益,所以還是有許多的人偷偷下海,這也就是市舶務存在的價值——緝拿走私商人!

章衡瞄了一下監當官,頓時令監當官有些戰戰兢兢,心裡一笑,估計這個監當官要麼緝拿走私的時候貪墨贓物,要麼是自己監守自盜,勾結不法商人行走私之事。

不過章衡沒有心思去管這些事情,讓監當官回去了。

這番談話,卻是斷了章衡的諸多念頭。

看來國內卷的不行,國外卻又借力不上,這又該如何是好?

啥也幹不了,章衡便乾脆不想了,天大的事情有官家宰相們擔著,自己這小官一天天的操心天下是作甚,又做不了主!

但他想不管的時候,卻是偏偏有人要他管。

一道任命下來,任命他為江、淮、兩浙、荊湖等路制置發運判官,協助發運使許元一起改革漕運,以改善漕運糧食不足,京城軍糧貴乏的狀況,令他即刻去發運司報到。

章衡不敢耽擱,趕緊將僉判這邊的事情處理了一下,便趕去發運司了。

現在的他是身兼兩個差遣,一個便是開封府僉判,另一個比較復雜,叫江、淮、兩浙、荊湖等路制置發運判官。

章衡大約能夠明白這所謂的發運司是管理什麼的,就是專門負責漕運之事。

想來此次京中缺糧之事,已經讓朝廷百官有了危機之感了。

想來也是正常,汴京二百餘萬人,全都依賴這漕運養活,這漕運若是斷了,那可真是餓殍盈城的事情。

只是是誰薦自己的,難道是趙禎點的將?

章衡趕到發運司,發運使許元親自迎了出來:“章三元,你可算是來了!”

許元頗為熱情,章衡趕緊見禮:“許中丞,下官前來報到了。”

許元笑道:“稱什麼下官,在擔任這發運使之前,我官職比你還低一級呢,主要是為了做事方便,說不定幹不好,立即便又被擼掉,到時候你倒是我的上官呢。”

許元這話一出,章衡便對其印象好了許多,如此坦蕩的作風,在這官場上著實少見。

許元似乎有些著急,章衡還沒有坐下,他便開始談起了公務:“章判官,因為事情確實是過於緊急了,所以也不與你寒暄了,咱們開始工作吧。”

章衡點頭道:“好,許中丞需要我做什麼,儘管吩咐便是。”

許元點頭道:“具體什麼倒不用我們親自去做,但咱們得立即想出來辦法,怎麼解決當下汴京缺糧之事,現在汴京缺糧十分眼中,剩下的存糧已經不足一個月之用,一個月內,咱們若是不能弄來足夠的糧食,汴京便要餓殍盈城了!”

許元臉上的笑容已經全然隱去,只剩下凝重。

相關推薦:一切從幫助寶可夢開始諸天從誅仙開始戰鬥掉落異瞳庶女傾天下重生七九從種田開始海賊指揮官重生從中了億元大獎後開始從今天開始做隱士攤牌了,我有十大神級武魂青河魔師穿越之傾城蠱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