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都市->先鋒科技->章節

第二百二十七章 島嶼的設計

熱門推薦: 宇宙級寵愛 女配她天生好命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諸天新時代 劍仙三千萬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我真不是魔神 都市國術女神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能量充足的情況下,為了可以飽和打擊,一一還特別規劃出了一個區域,那就是西北部的半島,整座半島可以說快成了一個軍事基地,在半島的地下,每隔十米,就有一個鐳射武器發射器,每隔百米,就有一個大型電磁能量炮發射器,可以說,整座島嶼在他們的保護下,絕對是一個銅牆鐵壁,而要想完美的操控這些武器除了一一這個大神,一一還給自己設計了一座超級大的house,當然這個house就是劉龍所研發的生物超級計算機,只不過其效能更加強大。

除了必要的武器防禦系統建設,房屋的基礎設施建設也是必不可少的。

房屋的基礎建設主要集中在海拔比較低的東部半島,根據一一的設計,兩座島嶼,分別設計成了兩座大型城市,其中東南半島房屋的佈局是按照易經上的八卦陣設計的,同時八條三十米寬的街道,對應著八卦陣中的亁,坤,震,巽,坎,離,艮,兌,而且所有的房屋都是標準的三十層,也暗含著道家的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之理。

而在八卦陣的太極圖案位置有著一座不同的建築,那就是一座六十層高的城堡,你沒有看錯,確實是六十層高,而且還是城堡的造型,這座城堡的擁有者,正是我們的主角,劉龍。

這座城堡,佔地面積約三萬平方米,城堡內配套設施一應俱全。

而且因為是按照八卦的樣子建設的,城堡的一切設施,都沒有脫離八卦的佈局,而且城堡內的各種設施,也是按照八卦陣圖的樣式建設的。

游泳池建設在坎的方位。

健身區域,建設在艮的方位。

在亁的位置,建設了一個花園。

震的方位,有一個停車區,因為有著兩隻神獸的存在,在離的方位,建設了一座兒童遊樂園,不但有著兩隻神獸比較喜歡的小火車,而且還有海盜船,過山車,也可以看出一一對這兩隻神獸的喜愛。

兌的方位,有一片綠色的草坪,坤的方位,是一個BBQ燒烤區。

而坤的方位就比較大手筆了,因為這裡被一一規劃成了名貴花草樹木觀賞區,可以說世界上所有的名貴品種,在這裡都可以找到。

東南半島是按照八卦陣的樣子建設的,那麼東北半島又是按照什麼建設的呢,原來東北半島一一把他建設成了一個太極圖案。

每一棟樓房,都是太極魚的魚鱗,這裡的樓房以及道路,就不像西南半島那樣了,而是成波浪形分佈。

這裡的道路,縱橫交錯,沒有哪怕一條筆直的道路,雖然房屋的層高同樣是三十層,但是他的形狀詭異,他們的外形,都是弧形,在兩個太極圖的魚頭位置,是空間科技的兩個總部大廈,他的造型也有些奇特,像似一條正要躍龍門的錦鯉,而且在太極圖的魚眼位置,各有兩個個小水潭,裡面的水不斷地向外噴湧的冒著,這個水可不是海水,而是有海水淡化裝置淨化成的純淨水,這些水都是可以直接飲用的。

如果從高空看向這座城市的話,你就會發現,太極圖中的兩條太極魚像是活過來一樣,栩栩如生,而且眼睛的位置,因為有著泉水湧動,所以從高空看,太極魚的眼睛,還會一眨一合,像是活過來了一樣。

整座島嶼,一一規劃的只有這兩座城市,而且城市中的綠化覆蓋率,竟然可以達到百分之四十,如果有人走在這座城市中,甚至會有種住在深林中的感覺。

可能有人會疑惑,這座島嶼沒有土層,那麼樹木是怎麼生長的呢。

這要是說起來,還是劉生的功勞,原來在一一設計島嶼建設方案的時候,他與劉生討論過,然後從劉生那裡得知了他研究了一種可以在岩石上生長的樹木。

這種樹,不但根系發達,而且還不用透過土壤來吸收養分,他會從岩層之中,吸收相應的礦物質,來供給自身生長,這種樹,劉生給他命名為巖松,因為他不但可以生長在岩石上,而且還其外形,也和松樹相似,而且巖松還有一個別的樹木沒有的優勢,那就是他有著對空氣淨化的功能,一株巖松,可以淨化一百立方左右的空間,可以說巖松,就像專門為這座島嶼研發的一樣。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雖然這座島嶼,在一一的設計中,會從海底抽取淤泥,作為土壤,但是那也只是規劃在了西南半島上,其它島嶼,並沒有進行大規模的土層覆蓋。

西南半島上的土層,根據一一的設計,可以達到十米厚,他的主要作用就是滿足島上對於食物,以及果蔬的需求,畢竟有著果蔬對於土壤有著比較大的依賴。

一一為了充分的利用西南半島,糧食以及果蔬的種植並不是傳統意義上的種植,而是對一部分果蔬糧食採用了立體種植模式。

所謂的立體種植模式,就是像建造樓房一樣,每一層,都會是一個種植單元,這樣不但可以解決土地資源少的問題,而且還可以利用智慧裝置對於果蔬的各種資料,實時監控,從而提高果蔬的品質。

大家都知道,植物的生長,需要在有光的條件下,進行光合作用,但是立體種植的弊端,那就是沒法提供充足的陽光。

為了解決這一難題,一一直接模仿太陽光譜,把電能轉換為光能,來滿足植物的需求,要知道立體種植概念,早在上個世紀就被提出來了,到如今一直沒有大的進展,不是因為技術不成熟,而是投入與產出不成正比,之所以不成正比,因為電能的成本,太高了。

而因為空間科技已經成功的研發了可控核聚變,可以說,電能簡直是用之不盡,而且幾乎沒有成本,所以立體種植也就成了一一的首選。

可能有人疑惑,為什麼沒有看到空間研究院呢,原來空間研究院建設在了水中。

因為兩條河流成十子狀交叉穿過這座島嶼,在他們的交叉處,形成了一個湖泊,而空間研究院,正是建設在這個湖泊的下面。

相關推薦:穿越之紈絝少爺不死武尊仙子請自重重啟大宋:從科技興國開始醫療黑科技戈壁灘上的黑科技大佬盜墓詭影盜墓之敲棺重生日本做陰陽師末日圓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