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玄幻->無憂歸田->章節

第二百二十四章 書院二三事

熱門推薦: 女配她天生好命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諸天新時代 宇宙級寵愛 劍仙三千萬 都市國術女神 我真不是魔神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再說了,這學堂興起來後,連當縣老父母大人都把自家的兩個孩子送來讀書了,這是多大的肯定,多大的榮耀!出去遇到別人問起:長山書院?在哪?

答曰:玉屏山腳下傅家莊。

這多硬氣!傅家莊的村民出門腰桿都挺直了三分。底氣十足,前所未有的神氣。

再說現在可不止知縣大人的兩個孩子過來就讀呢,連鎮上,敬縣城裡的大戶人家都把孩子送過來附學,也都不嫌棄村民房子的簡陋,個個吃得香睡得好,也沒見有幾家孩子退學的。

傅家莊時不時就有豪華馬車入村,你們村有嗎?

到了休沐時,那馬車就更多了,路都被碾成了深溝。族長還說要修石板路呢,而且都不用村民家裡掏錢。你們村有這等豪氣不?

咱就是硬氣,咱族裡有錢!

傅家莊的村民個個胸脯拍得啪啪響,就是有底氣。

挺闊寬敞的食堂不到半月就建好了。

村裡的木匠傅傳伯帶著他的兒子傅天有,日啊夜的不停又是劈又是鑿,又磨又鑽的,趕著做食堂的桌椅,人手不夠把幾歲大的曾孫都拉上陣了。

雖然辛苦,但是心裡樂呵,並不為了那些錢,只為能看到那些大家公子坐在自己造的桌子椅子上吃飯,那就樂呵。

食堂分了廚區、洗區、食區三個部分。廚區做了好幾口大灶,還有幾口小灶。廚具、調料米麵一應俱全,菜蔬魚肉自然是不缺的,傅家那二十畝的菜園裡多的是菜,魚肉也都有。

而洗區除了淘米洗菜洗肉之外,還要供學子們洗碗碟。傅天河不想教出五穀不分、四體不勤的學生來,就要求學子們的飯碗一定要自己洗。

而食區既乾淨又寬敞,地上鋪了青石板,牆上也掛了字畫及警世名言。

而為了避閒,也分了前後院,男女分開。還有個小食區是供先生們用飯的。當然現在也不太用得上,先生們都是回家吃自家飯。就一個外來的何硯也是回玉園吃自家婆娘煮的。

所以這個小食區多數是用來招待來客或是有孩子要吃小灶的。這吃小灶傅天河倒是沒攔著。不能說要吃小灶的孩子品行就不好什麼的。

食堂修建好之後,族長和族老都松了口氣,來附學的孩子們也松了口氣,可算是不用在農家吃了。不說吃食如何,只看自己大魚大肉,而別人一家子則是鹹菜就湯水,就吃不下去。

而且食堂也並不都是大魚大肉,有葷有素、有米飯有麵食,還有水果和小食糕點,自己想吃什麼就吃什麼。而且也不貴,一份小碟的菜才要兩三文錢,就是一個大雞腿也才要六七文。

一頓飯十文就能吃得好好的了。原先十文錢自己就是打賞小廝都不夠。再說邀上幾個要好的同窗,大家湊在一起吃,還能吃到很多種菜色呢,又實惠又能多交幾個朋友,真好。

學堂建好之後,族長和幾個族老又跟傅天河等人嘀咕開了。這眼看著來附學的人越來越多,是不是統一建寢區好一些?

往村民家中住總是不好管理,雖說能給族人添一些進項,可若是出了什麼事,誰都擔不起。這些孩子家裡都有錢有勢身份都不低,若是有個不慎,這好不容易有了點名氣的學院可是要跟著毀了。咱可不能幹那種丟芝麻撿西瓜的事。

幾人埋頭一商量,又決定要造統一的寢區了。這些事自有族長和幾個族老去操心。

而傅天河那邊也在思索著如何才能管好這些學子,不說教會他們多少多少的學識,其碼做人做事的道理要學會。不然讓人知道從“長山書院”出去的學子腦子空空不說,連起碼的為人處事的道理都不懂,可是要大大的折辱人。以後長山書院也不要肖想能再收到學生了。

這些學子參差不齊,起點不一樣,自小生活的環境也不一樣。傅天河可是著實苦惱了不少時日。

後來得了傅紫萱的提示之後,趁著自家地裡在收著各類作物,每日下學之後,傅天河也領著這些學子下地來了。

教他們識別各類作物,花生、地瓜、洋芋、稻穀、玉米等等,各類作物又是做何用的。是長在地裡的還是長在枝上的,在外又能賣錢幾何。

著實讓這些孩子大大開了一回眼界。連臭哄哄的豬欄都看得津津有味。呵呵,原來豬是長這個樣子的,嘎嘎就擠啊鬧得笑開了。

“張三,你長得真像豬。”

“李四,你才長得像豬呢!你打呼嚕就跟豬一模一樣……”

“哇,這豬可真能吃。”

“王五,你平日不就吃得跟豬一樣嘛。”

哈哈哈……

這些從小不識愁滋味,不知銀錢得來辛苦的城裡娃子,可是真切地受了一回教育。書本翻爛了都沒有這些東西。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傅天河想得很透徹很長遠。長山書院的學子若是想入仕,想當一方父母官就不能五穀不分,不知百姓勞苦。傅天河就經常時不時地開一場室外教學課,偶爾也讓學子們下地自己動手。

學子們也不嫌髒不嫌累,還個個興奮得很,對於偶爾才開一次的室外教學課意猶味盡。現在這些學子除了盼休沐就盼著室外授課了。

而除了這些,傅天河還規定要到長山書院附學的孩子不許帶小廝丫頭,穿衣鋪床、疊被洗衣,需自己動手。當然也有些孩子攢了十天的衣服卷起來休沐帶回家的,傅天河也睜只眼閉只眼,也不能太苛刻了。

後來傅紫萱又與阿花嫂的小貨鋪勾搭上了。也稍指點了下村民一些路子。

接下來的室外授課時,就見阿花嫂的小貨鋪直接推了板車到學院附近來了。村民們也各自拿出自家制的一些農家小食,南瓜餅啊炒花生啊,炒黑豆啊等等過來售賣。

不僅村民們得了一些進項,也讓那些不知錢財為何物的富家公子們真切地知道了一文錢能買多少東西,休會到了自己以前隨手扔給下人的銀角子可是能讓鄉下農戶們過好幾個月了,也深切懂得一文銅板都得之不易。

這些孩子少了酸儒之氣,也再不說商人低賤都是銅臭味了。也懂得錢財來之不易了,大手大腳的毛病也改了不少。

對於自家孩子的變化,各家父母自是喜在心頭。紛紛攜禮來拜訪。

傅天河不收,最後卻不過只把這些東西摺合成銀子,寫在紅紙上貼在書院的待客大堂中。

後來各家學子的父母看了,乾脆不送禮了,都捐了銀子過來。傅天河也都一一把他們的名字寫在紙上,貼在牆上,算做對學院的一份心意。

後來知縣大人聞訊也送來了一百兩。一時之間人人爭相義捐,一堵牆上都寫不下了。有捐銀子的,幾十兩的、十兩的、幾兩的,也有捐物的,布匹、、書本筆墨,都同樣列在榜上。

也有那等小氣的,自認已交過束脩不願多費銀兩。不料被自己小兒看到自家父母名字竟不在其列,大感受傷,自覺在同學們面前抬不起頭來,趁休沐回家鬧了一番,自然也就上榜了。

有知縣大人一百兩杵在前頭,也沒人越了過去。所以方嚴的名字一直穩居首位。而沒有孩子來就讀的,也緊跟知縣大人的步伐,捐上一兩筆。

而傅天河自得知學子們回家鬧過之後,就嚴肅地給他們上了一回課。說這是義捐,捐的是個心意,不在多少,添的是書院的磚瓦,不能做那等強迫之事。父母得錢亦是不易,要懂得感恩。

學子們被教育了一把,再次休沐時都回家認了錯。那些父母心裡也都舒爽了,再不對書院有什麼意見了,反而感謝先生們把孩子教得好。

另一邊傅天河也在想著把這些錢落到實處,做些利於民的事,不然倒讓不知情的人誤會書院藉此摟錢。

傅紫萱也跟著出了幾個主意,比如有些交不上束脩的學子讓他們免費進學,先記著帳,等他們長大後或是家裡有能力後再來銷帳。

他們家中若是有勞力的也可等著書院需要人的時候來以勞力換束脩。書院冬日或平時若需要燒柴火的,也可以柴火等物來抵束脩。

而一些成績優異的,年終會經過評選免除他們的束脩及各項費用。這些銀子都從認捐銀錢裡面出。

一時間長山書院的名氣更盛,遠近一時念不起書的孩子都紛紛來求學。倒讓長山書院的先生及廚娘等一干人忙亂不已。

而書院有了義捐的銀錢之後,倒是做什麼也不需族裡添銀了。後來又畫了圖修大了寢區,休息區,書院也跟著擴了,課室又重建了好幾間。另還修了先生們的住所。

隨著來就讀的人越來越多,自薦來當先生的人也多了起來,哪怕沒有工錢也願意來授課。

傅天河自然是樂見的,工錢當然不能不給,有自薦來的先生當然是讓人高興的。傅天河夥同書院原來的先生及族長族老等人從中仔細挑了幾個品性才學皆佳的人留了下來。

因為有些先生要拖家帶口的,族長就又劃了一些地給他們蓋房子,自此傅家莊越是壯大起來。

ps:感謝“書友11041410905478”投的粉紅票,“樂兒”投的蛋糕。感謝(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qidian.)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援,就是我最大的動力。)(未完待續)

相關推薦:影視諸天從念力開始乾坤畫道畫道封天我成了遊戲裡的反派之王重生影后:帝少,早安嫌妻當家重生之少主威武絕品少主最強修真少主末世之絕對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