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五千年來誰著史->章節

第二百四十七章 興風作浪,功成身退(求訂閱)

熱門推薦: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諸天新時代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我真不是魔神 女配她天生好命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都市國術女神 宇宙級寵愛 劍仙三千萬

鳳陽巡撫馬士英人並不在鳳陽府城裡。

別看他是巡撫,手中還握著一萬多兵,但駐紮鳳陽府的是劉良佐部。

馬士英帶著隊伍早跑去了泗州,也可以說是被擠到泗州了。因為劉良佐才是鳳陽總兵,在黃得功帶兵去了金陵後,山中無老虎猴子稱大王。

劉良佐就對馬士英手中的軍兵虎視眈眈了。

那時候馬士英手下只有巡撫標營三兩千人丁。加之崇禎帝才到江南,皇權威嚴動搖,地方上免不了就有一些人肆意妄為了。

馬士英也不叫嚷,直接引人去了泗州。

那地方在鳳陽府的最東南角,臨近的就是淮安,就是劉肇基部。

劉良佐使人控制了壽州、潁州、亳州、宿州,還派人去了泗州,結果被馬士英拒而不納。劉良佐再猴子稱大王,也不敢公開與馬士英大打出手。

等到崇禎帝在金陵城愈發穩固了之後,二人就彼此互不相干了。

崇禎帝也沒對劉良佐喊打喊殺,後者早前還是有功的,也比較聽招呼,比劉澤清好太多了。而且對劉良佐要追究到底的話,那一路上靠著搶掠跑來淮上的高傑又該如何處置啊?

加上那時候的崇禎帝對文官正是反感,所以,受委屈的馬士英也沒能找到人給自己說話。這鳳陽的局勢就如此的給敲定了。

周延儒為了安撫馬士英,特意撥調了不少的錢糧叫其擴軍,還把劉良佐的錢糧命脈交給了他,馬士英部直接擴張了三五倍,那也不怕劉良佐撒野了。

這些日子裡也一直都安安分分的,但現在卻忽然的不安分了。從宿州派人來到徐州。

“這等事自然由陛下來裁決,幹我何事?”

高傑拿著來人奉上的燧發手銃,很有一種立馬去叫人豎靶子,幹上幾槍的衝動。這玩意太好用了。

這要多備下幾桿,裝在夾袋裡,上陣衝鋒時候誰還能是對手?而要是能有幾千支,配以軍伍,衝鋒陷陣還不是所向無敵啊?

“總戎此話差矣。以下官看來,此議甚好,極好,非但抄沒偽吏家產,可以用於充實軍需,而且還能威懾屑小,令其不敢再像過去一般肆無忌憚為偽朝效力,助紂為虐!”

來人眼珠子都要瞪出來了,一副極其震驚於高傑竟沒看出其中妙處的樣子來,似乎萬分震驚於高傑的木楞。

那表情真太明顯了,叫高傑都忍不住皺下眉頭。沒立刻發怒,而是先想了想自己說的話。

沒毛病啊。

這事兒可不就要皇帝決斷麼嗎,挨他屁事?

他看了一眼外甥李本深,還有手下大將李成棟,二人也都一臉懵懂。

臉色就迅速的變了顏色,看著來人,露出一股危險的氣息。

來人嘆息一聲,臉上一點害怕的樣子都沒,搖頭嘆息道:“高總戎啊,您現在身在徐州,西距豫東一步之遙東離魯南也是近在咫尺。抄沒偽吏家產,可以充實軍需啊。”

這話說的太直白了。

高傑縱然是一武將,也聽得明白了。但他臉皮都不帶紅一下的,而是滿腦子都是抄家字樣。

抄家!

這是好事啊,大好事!

支援,必須支援。對於他高傑是百利而無有一害啊。

“不過”這馬士英是個文官啊,他這是什麼立場啊?

“我家中丞雖是文官,但我家中丞籍貫貴陽。祖籍更在桂西。”這要是都能被韃子或是李賊張寇給報復了去,大明天下早就完蛋了。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而且馬士英因閹黨案而被遣戎多年,那聲名在士林裡也挺爛的。他有啥好怕的啊?畢竟他穩妥的後路都攀上了。

且對於馬士英這等出身偏僻之地的士子,那與江南士林本就沒有太多的瓜葛。或者更準確的說,馬士英這些貴陽士子,那是自有自己的體系的。

比如馬家與貴陽名門望族顧氏、楊氏、越氏互為姻親。他伯父馬禹卿之女壽妹,適鎮遠侯顧成後裔、世襲指揮顧叢新馬士英胞妹舉妹,適越其傑;叔父馬文卿之女,適楊龍友馬漢卿之子馬士鰲,娶楊師孔之女楊龍友胞妹。由此可見,馬士英跟江南江北士林根本就尿不到一個壺裡去。

在這種情況下,他就是上表贊同了,誰又能咬掉他一根毛去?

當然,馬士英也不是真頭鐵,他很周延儒等人的信中就說了,如此提議,不止能擷取錢糧,讓北上兵馬士氣為之大振,還能讓鄭芝龍落得連連罵名,為北地士林唾棄,何樂而不為呢?

這對於大明來說,是一件好事啊!

鄭芝龍沒得北地的士民之心,這不是更一步消除了一個不可明說的隱患了麼?

而他對高傑的說法就是,這罵名都被鄭芝龍擔去了,咱們只得好處,何樂而不為呢?

至於擔心此提議一出就惹得士民之心沸騰離亂,呵呵,那可就不是高傑之流擔憂的事兒了。

事實上,現在的高傑眼睛裡看到的全是“抄沒偽吏家產,充實軍需”。

他現在屯兵徐州,身為一方大將,那自然是手下的糧餉越多越好了。不說能擴充兵馬,打造器具,就只是中飽私囊,都是一大樂事。

由馬士英聯絡高傑,然後高傑聯絡了劉良佐和許定國,忽然三個方面總兵陸續的上書來,可是把金陵城內的一干人驚了一跳。

但有那明眼人看到三人的落腳點後,當下明悟過來是怎的一回事。

讓不少人心中安下了心。

三人只是被錢糧所驅使,這可比三人暗中合謀別有用心強得多了。

現在金陵城內忽的多出了新聞報這種新鮮事物,才在金陵城內傳銷數日,就引得滿城議論。

有覺得好的,也有覺得不好的,國家大事豈是民間之人可以擅議的?當下就有東林黨人上書請絕禁。要說這東林黨還是有眼光明亮的人的。

“新聞報發於金陵,行於江南。受面之廣大,不可不慎重。”

士林清議操於東林黨人,關係重大,豈可讓與他人?

錢謙益見了報紙後就憂心忡忡道。這報紙行銷日深,影響力就越大,對他們“天下”輿論權的掌控有著致命的威脅。

但卻被人用一句東林黨自己人的話給懟了回去。

閣老張國維斜眼瞄了下周延儒,又瞥了一眼錢謙益,“臣早聞得一副對聯,曰: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某些人莫不是忘記了聖人教誨,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乎?”

張國維別看是江南人,但跟東林黨仇深似海。崇禎七年始上任順天巡撫南直隸數日,就被人暗地下黑手坑的一塌糊塗。

同時間新聞報也憑著對清算偽官漢奸的熱議,讓它迅速走進了金陵城上下人等的眼中。

崇禎帝也覺得這報紙不錯,“士林清議悉操於東林黨人手中,朕寢食難安。這報紙甚好,甚妙。”

對於他而言,那更關心的是這新聞報背後的主人,雖然後者看似與東林黨不是一夥的。其次就是,皇家自己能否也辦出一張報來?

高起潛得了差事後喜不勝喜,不管那是不是有難度,橫豎他又得了皇帝任用不是?

還有人對這報紙的印刷感興趣的。

鉛字印刷,字跡清晰,表面乾淨整潔,這都能跟國子監的刻書比質量了。

然而國子監的刻書週期漫長,這報紙卻是五天一期。

那是立刻就被人瞅出了與眾不同之處。

只是他們一時半會兒的還查不清楚那報社的根腳,暫時是不會動手的。

就在這個檔口,鄭芝龍又站出來了。上書彈劾孔孟曾顏等家族,齊魯之地的那些五經博士世家,有一個算一個都被他寫了上。請求崇禎帝,削諸家爵位、傳承官職。

這些人家有一個算一個,可沒一人追隨皇帝南下的。

高傑他們三人的奏章遞上通政司的時候,鄭芝龍剛剛在朝野中掀起了狂風巨浪。

這是因為浙南的衢州也有一個孔家啊。

雖然對比曲阜孔氏享受著衍聖公帶來的榮華富貴,衢州孔氏可已經沒落許多年了。

自從南宋滅,南宗孔氏讓爵忽必烈召孔洙至,欲令襲爵。孔洙雖奉詔上京,卻拒絕了爵位。以南宗歷代先祖的墳冢都在衢州,難以離棄,況曲阜子孫守護先塋,有功於祖,表示自己願意讓出“衍聖公”爵位。

於是,這孔洙因此獲得了忽必烈“寧違榮而不違親,真聖人後”的盛讚,但從此以後,曲阜之後世襲為公,而嫡派之在衢州者遂無祿,孔氏南宗逐漸走向了衰落,平凡度日兩百餘年,子孫益多,廟乏主祀,衣冠祭儀,混同流俗。

直到弘治十八年1505年,由於衢州知府沈傑的奏請,南宗復爵。正德元年,明武宗才冊封孔氏南宗孔彥繩為“翰林院五經博士”,子孫世襲。但是這個五經博士才是區區的正八品,跟鄒縣孟氏都是一個級別的,比之衍聖公爵位可相差的太懸殊了。

可是,衢州孔氏南宗再是沒落,追根溯源,他們也才是孔氏嫡傳。更重要的是,他們入衢州五百年,早已經是南方人了,而這大明的衍聖公總不能尊北吧?

日後要是不能北復山河了,天子祭孔時,豈不是要尷尬的很?

“這些妥了。”

輿論起來了,朝野上下的注意力也迅速的從新聞報上轉移開,鄭芝龍已經讓楊維垣隱姓埋名了,卻沒想到東林黨人如此敏感。

鄭芝龍如願以償了,就也不再蹦躂了。他噁心的是曲阜孔氏,南宗孔氏於他腦子裡的存在感太弱了,連記憶都少,自然的仇恨惱怒就更加少了。

何況這南宗孔氏,中生代裡還出了兩個變種。他才知道。孔尚翼、孔尚達兄弟。

孔尚冀,庠生,主祀微子廟。崇禎十五年,李自成軍攻打歸德府,孔尚翼參與守城,城破率家人殺賊十數,受傷被擒拿,後罵不絕口,旋即被殺。

孔尚達,亦是庠生,與兄孔尚翼一起參與守城,城破賊以其聖裔,令講論語孝經,為賊所信後,持刀殺守者奪門而逃。

這南宗孔氏要真得了衍聖公的爵位,雖然不至於叫他的算盤完全得逞,可也能叫鄭芝龍笑的很舒坦。怎麼的也是動搖了老夫子的神聖性了不是麼?

後輩子孫的不屑,讓老祖宗蒙羞受辱啊。

而且日後只要尋到機會,一擊,他就能讓曲阜孔氏不得翻身。

“父親這就要南下?”鄭平摸不著頭腦了,向鄭森發出不解。金陵城內可是很熱鬧的,大有可為的。鄭芝龍作為始作俑者,怎麼大局未定時就要走人呢?

鄭森立在旁邊卻是笑而不語。

“大局即使定下了,於我家便有好處麼?”鄭森笑著問。

鄭平張口就要回答,當然有好處了。然話到了嘴邊又被他咽回去了。

好處,是啊,好處在哪啊?

與鄭家唯一有牽連的就是新聞報,可鄭家也是隱藏在幕後的。

至於金陵城內的熱鬧,那再是熱鬧,再是有眾多的好處,也沒有鄭家的一分啊。因為鄭家人都不在金陵城。

“所以,父親又何必再等下去呢?南宗孔氏就是得了衍聖公爵位,他還能光明正大的謝父親不成?”那時候的南宗孔家都恨不得要在明面上跟鄭氏半點不粘連才對。

因為他們很清楚,自己還離不開江南士紳的幫扶。這個時候,他們是瘋了才會跟鄭氏有勾搭。

如此,鄭芝龍功成身退即可。

相關推薦:龍族之時間行者神級抽獎:火影海賊世界影視世界諸天大佬山村小神醫萬界聊天群離天大聖人皇紀超凡玩家易水寒桃源篇這個地球還有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