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五代游龍->章節

第六百二十一章 流血衝突

熱門推薦: 劍仙三千萬 我真不是魔神 宇宙級寵愛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諸天新時代 女配她天生好命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都市國術女神

李翊把鑄造紀念幣的任務交給了雲南銀行,施學宗本就是古錢幣鑽研的大行家,再藉助‘正和藝能坊’的那些能工巧匠,相信很快就會做出讓人滿意的錢範。

既然朝廷允許雲南把紀念幣流通到整個大漢境內,李翊已經理清了自己的思路,這一次,最起碼也要多設計幾個品種,幣面一定要精美,一開始的鑄造量也不需要很多,目的就是造成這種紀念錢幣的稀缺,以抬高紀念幣本身的價值。但是一定要保持連貫性,每隔一段時間都要推出一兩個品種,使民間適應這種節奏,保持著相當程度的期待性,使得雲南能源源不斷的獲得穩定的收益。

首次鑄幣選擇大漢開國二十周年紀念幣,紀念幣的正面是劉巖本人的頭像,背面是嶺南山川地形圖。首次紀念幣鑄造含金量七成的金幣五萬枚,含銀量七成的銀幣三十萬枚,含銅量九成的銅幣五十萬枚。

除了銀幣全部贈送給所有雲南百姓,人手一枚作為紀念外外,其餘的金幣、銅幣,和剩餘的銀幣全部對外銷售,即便是雲南以外的大漢百姓也可以購買,所得款項除了一部分用作鑄幣費用外,其餘的全部用於民生建設和慈善事業。

當然了,要想把這八十五萬枚錢幣全部鑄造完成,恐怕也要費時半年以上的時間,年前已經可以全部完成。

就在李翊躊躇滿志,準備大展身手的時候,卻接到了一個令人震驚的訊息。陸良縣境內發生了嚴重的械鬥事件,縣內本地的漢民與蠻夷部落的山民,因為越境採伐珍貴樹木的原因,雙方在大莫山銅鼓峽發生了非常激烈的衝突,雙方的數百人持械惡鬥,導致十一個人在械鬥中身亡,其中五人是陸良縣的村民。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而緊急趕到現場的陸良縣縣令駱通,由於年近花甲、體弱多病,再加上驚嚇過度突發了急病,回到縣城後不久就醫治無效身亡了。

這個晴天霹靂的訊息,頓時驚得李翊是目瞪口呆。陸良縣是雲南境內面積最大、人口最少的縣,境內山多林密,溪流縱橫,原始林區人跡罕至,而可耕地卻少得可憐,其最有影響力的工程也就是林錦負責建造的響水壩水庫了。

陸良縣總人口只有五千餘人,這還是當年補充了許多川南災民才達到的人口數。而在陸良縣境內的蠻夷部落就有十一個之多,人口更是多達六千多人,雖然與逯龍的六夷部落相差甚遠,但卻與陸良境內的漢民人口幾乎不相上下了。

這些擺夷人的蠻夷部落雖然居住在陸良縣境內,但是卻從不接受雲南官府的管轄。而且十一個部落之間互不統屬,各自相對獨立,但有起事來抱成一團,同仇敵愾、一致對外,的確是讓當地官府感到頭疼。而其中最大的一個部落,名字叫做戛古,人口也不過才千多人,部落首領名叫遮力旺,已經年過五旬,據說在當地很有威望。而他們正是這場衝突的主角之一。

得到這個驚人的訊息之後,李翊立即召集眾人開了個會,而且很快就達成了共識,不管雙方誰對誰錯,在民族糾紛的問題上,無論如何不能訴諸武力,這也是李翊一貫作風的體現。

雖然以雲南現在的實力,即便將他們滅族平地也不成問題,但是若是真的這樣幹了,不但周邊部族對官府側目以對,再也沒有一絲信任可談,恐怕今後與他們的相處就更加艱難,陸良縣從此就不得安生了。

達成共識以後,李翊先安排林易親自去探望家在寧州的駱通的家人,並決定親自前去陸良縣處理此事,力爭使雙方今後仍然能和睦共處,避免矛盾繼續激化。

只不過,他們現在兩邊結下了血仇,可不是那麼容易解開的,雖然李翊知道這個難度很大,但自己身為雲南最高長官,卻是責無旁貸。而且具體的情況暫時也不清楚,到底誰是誰非,還要透過實地的調查瞭解才能分剖明白。

所以李翊決定前去處理此事的時候,大多數人都不同意,認為民族矛盾由來已久,這種小事更是經常發生,沒有必要興師動眾,身為大帥也不必親臨處理。既然決定了不訴諸武力,只要責令當地官府緝拿肇事者,撫卹好當地村民也就是了。

但李翊卻不敢苟同,陸良縣現在連縣令都沒了,是非曲直也還沒有弄明白。況且蠻夷人向來團結一致,到底如何捉拿肇事者,哪還有什麼章法可循,一個弄不好就可能釀成大規模的民族衝突和官民對立。而且這種事情既然經常發生,就有必要尋找一條一勞永逸的路子,規範好當地的民族關係,防止和避免同類事情的繼續發生,這也是長治久安的需要嘛。

第二天一早,李翊就叫上熟悉當地情況的何守傑,帶同仇封、連駿、霍風,以及一百名親兵,緊急趕往一百多裡外的陸良縣。

在路上,對雲南瞭如指掌的何守傑告訴李翊,整個陸良縣,不包括那十一個蠻夷部落在內,戶口總數只有九百七十戶左右,人口五千三百餘人,人均耕地面積不足三畝,而且大都是貧瘠的山地,產出極其低下,歷史上一直靠天吃飯。

自從李翊來到雲南以後,看中了這裡盛產的鐵力木、綿木和小葉紫檀,以及冷杉、紅杉、雲杉、沙羅等樹種,都是有相當經濟價值的樹種,因此鼓勵百姓們砍伐樹木換取錢財,這才使得這裡的人們日子好過了一些。

但是當時李翊是有明確規定的,無論是誰,砍一棵樹就要種植一棵樹,避免濫砍濫伐造成生態危機,即便現在資源豐富看不出來弊端,但是若是砍伐過度得不到及時的補種,子孫後代可就要承受這個生態災難了。

而且這些樹種大都是成材年限很長的樹種,需要二三十年,甚至四五十年才能真正成材,若是不未雨綢繆的補種的話,就有可能在短時間內造成青黃不接,砍得多種的少,幾百年後恐怕就無樹可用了。(未完待續)

相關推薦:仙武道紀我不是鍾馗這個男人來自一千年前我鍾馗徒弟判官李壞九陽判官當陽判官那些年鬥羅:重生葉泠泠旅行青蛙:開局長生不老我有一身反彈屬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