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五代興唐->章節

三九、陵前登基

熱門推薦: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諸天新時代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女配她天生好命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宇宙級寵愛 都市國術女神 劍仙三千萬 我真不是魔神

“十月一、送寒衣”這是民間對於入冬祭祀的說法,實際上的意思也差不多。

同光四年,十月初一。

雁門的天空倒也是十分晴朗,熾日高照,可惜的是積雪的地面上卻是冷風嗖嗖,像小刀了一般刮在臉上。

主祭的張憲在誦讀著一篇辭藻華麗的祭文,一旁不時汲著鼻涕的李岌沒太聽明白是什麼意思。

柏林寺裡在晚上實在是太冷了,火盆根本不頂什麼事,自己有些著涼。

祭禮完成,晉王府內監李環忽然捧著一件明黃的龍袍上前,來到李岌面前,跪倒在地:“還請陛下更衣!”

事先得到訊息的元行欽、安金全帶頭跪倒在地,高聲呼道:“恭祝吾皇千秋萬歲!”

奠儀張樞和李環兩人將那件龍袍披在了李岌身上,那一千親軍早已經得了命令,當李岌身披黃袍之後,立刻在了元任、康泰、石敢等親將的指揮下歡呼起來,一陣陣“萬歲”呼聲猛然響徹原野。

一幹參加祭祀的太原和雁門官員見此,也都跪伏於地,三呼萬歲。

這情景看得盧弼臉上的筋肉之抖,神情複雜的看向李岌。

“你是當朝太子,這登基稱制是名正言順,還弄什麼黃袍加身,整這一出么蛾子是作什麼喲……”他在心裡不時腹誹著。

五天之後,被“擁戴為帝”的新帝李岌返回晉陽。

晉陽城裡,早已經得到了快馬急報,留守晉陽的曹信及官員,還有符彥卿、何福進、王全斌等眾將在城外列隊歡呼,夾道相迎。晉陽城裡也是被鼓動著張燈結綵,一派節日氣氛。

在北苑校場檢視三軍後,李岌所乘御駕在百官的簇擁下入城,一路所過,街道兩側皆是城中居民的歡呼聲,場面倒也十分熱鬧。

車駕行至晉陽宮,原來破敗的宮城大門已經用朱漆重刷一新,大門上的銅釘也換了新的,閃閃發著金光。

宮門大開,新任晉陽宮少監也亦帶著部分內監和晉王府家僕身穿嶄新的宮袍,立於宮門兩側迎候新帝還宮。皇帝車駕直入宮城,直到皇城內正殿前才停了下來。

晉陽宮正殿原作拱宸殿,如今卻換了塊匾額,名作崇政殿。

那太原府錄事張昭遠看了後心裡不禁冷笑,這鎏金牌匾絕非倉促間可以做好,看來這太子早就做好了謀劃,這野心昭然若揭,頗有些欲蓋彌彰的意思。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以張憲、安金全為首,北都留守一眾官員和將領已在崇政殿前列隊相迎,見李岌車駕停下,一齊躬身下拜道:“臣等恭迎陛下!”

李岌已經換了一身皇帝大禮服飾,頭戴朝天冕,身穿明黃袞龍袍,從車駕上下來。

“眾卿平身!”李岌說道,其後率一眾官員將領進入大殿,來到陛階上的御座前,深深吸了口氣,這才坐於其上。

在張憲的帶領下,百官再次大禮朝賀,三呼萬歲。

其後,張樞奉表冊以進,由盧弼誦讀封冊。

盧弼宣讀完封帝表冊,將冊文奉與李岌,其後由張憲、張樞、曹信、元行欽依次遞呈囯璽、天子金印、天子兵符等御寶之物,由李岌一一接受,其後由張憲宣讀登極詔書,接受百官朝拜……

由於時局不定,整個登基儀式,十分簡單,只用了一上午就已完成。

次日,李岌在晉陽宮率百官祭告天地、宗廟、社稷,隨之發出了當皇帝後的第一份詔令,大赦天下,繼續承襲唐朝國祚,仍以洛陽為京都,以晉陽太原府為陪都,改元共和,以明年為共和元年。

李岌現在算是開始入主晉陽宮,正式登基稱制。

其後,他又遣使將繼位登基稱帝一事報於洛陽方面及各地節度、南方諸國還有契丹國方面知曉,預備於明年正月初二,進行郊祀典禮。

在給監國李嗣源的信中,李岌倒也說得客氣,自己祭奠武皇,卻被一眾軍將擁立,實出無奈,來不及通知監國及洛陽朝堂一眾大臣,還望見諒等等。話雖說的客氣,但是倒也表明了自己的態度,朕現在已經做了皇帝,各位能奈我何?

至於李嗣源在看了這信後氣成什麼樣,就不關他的事了。

在登基典禮過後七天,晉陽宮,文華殿。

暖閣裡李岌坐在矮榻上,左右分別坐著新封的宰相張憲、太師安金全、樞密副使元行欽和禮部尚書盧弼。

這裡原來是行宮的書房,李岌日常就在這裡辦公。

坐在下首的盧弼道:“從洛陽傳回的訊息,李嗣源意欲扶鄴王為帝,陛下素來謙和忍讓,就是李嗣源原來也找不出進犯的理由。現在他反叛的跡象已經很明顯,如果鄴王登基,他必然會以奉旨的理由討伐河東,陛下還需要早作打算。”

李岌道:“是可忍,孰不可忍。況且《禮》曰:父之仇,弗與共戴天。先帝之死,總與李嗣源有莫大干係。不能與父皇雪恨,朕以為大恥,日思夜想都為戈武之事。然而咱們這邊總歸勢弱,須得仔細謀劃,方可保得平安無事。如今還需要先韜光養晦,等穩定根基後方可徐圖進取。”

老將安金全聽了後眼裡滿是欣慰,笑著說道:“陛下年少,便知效仿楚莊王,乃我大唐之福,社稷幸事。”

元行欽道:“這關中方面,暫時無事,陽涼三關也有何福進守著,李嗣源的人馬想要北進,並不容易。唯有澤潞方向,尚未有可靠的大將坐鎮,未來形勢,有些難以把握。”

李岌說道:“這事我也想過,潞州昭義節度使孔勍已經七十多歲了,況且昭義軍由於當年李繼韜兄弟叛亂的原因,所餘兵馬不多。朕的意思是詔孔勍入朝為太傅,由元將軍代替他出鎮潞州,各位以為如何?”

元行欽道:“如此最好,只怕那孔勍不肯奉詔。”

李岌道:“河陽節度使夏魯奇本是先帝親將,在之前倒也聽了朕的勸說移鎮澤州。正好過幾日朕欲親往澤州巡視,與夏魯奇當面相談,儘量把他拉到咱們這邊來。到時元將軍可以一起過去,在潞州時,朕親自出面,從那孔勍手裡接收潞州。

這潞州上黨,卻是晉陽南面的門戶,非要控制在自己可靠的大將手裡不可。

張憲勸說道:“陛下萬不可以身犯險!”

李岌很堅定地搖了搖頭:“張公莫要再勸,朕之前已經仔細考慮過了,李家子孫,豈有貪生怕死之輩,這澤潞兩地,非要親自出面才能解決!”

……

相關推薦:宋朝提刑官首領大人有被害妄想症極品醫仙永恆之書五代群英八零:瘋了!剛穿書就生崽我的委託人都不是人狙擊從亮劍逃殺期開始權傾盛世我是朱由校我喂自己袋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