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五代興唐->章節

三五、並淮西

熱門推薦: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諸天新時代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女配她天生好命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宇宙級寵愛 都市國術女神 劍仙三千萬 我真不是魔神

老將周本乃是吳國名將,據稱是三國時名將周瑜的後裔。他自年青時就跟隨楊行密南北征戰,以勇武知名。莊宗入洛後,亦聞其勇名,特授其德勝軍(廬州)節度使,並加安西大將軍,也是對其撫賞有加。

徐溫、徐知誥父子雖然把持吳國朝政,但對這位前朝老將還是很有忌憚的,這也是為什麼徐氏能掌國二十餘年,仍然無法順利篡位的主要原因。楊行密也算是一代豪雄,其身後所留下忠於楊氏的老將並不少。

只不過到了下一代,周本的兒子周鄴、周祚實際上都已經投靠了徐知誥,成為其心腹大將,這也是之前周祚會率親軍追逐楊濛的原因。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周本原來算是個死硬派,最常見的口頭禪就是“忠臣不事二主”,原來也並沒有投靠唐廷的打算,這次是為了數百族人的打算。如果自己被徐家剷除,那麼這數百戶族人能夠倖存下來的不多。

此時周本手上統軍兩萬餘人,牢牢地佔據著廬州之地,而其長子周鄴為舒州刺史,也是與唐地接壤。

現在的天下大勢,除了閩主王延鈞還沒有削除帝號之外,其他各割據勢力都已經臣服於朝廷,雖然還處於割據狀態,但是大家也都是心裡明白,這統一大勢,已經是無可阻擋。

除非當今天子也如先帝一般,死於一場意外。

現在看來,還沒有任何的苗頭。

這位目前還不到三十歲的皇帝,風華正盛,其英武還猶勝莊宗當年。最起碼削平各地節度藩鎮這件事,莊宗皇帝惹出一場大亂,結果把自己都給搭了進去,而這位天子卻基本上算是把這件事已經都做成了。

朝廷方面雖然暫時沒有趁虛而入的打算,可擋不住人家自行投靠啊!

周本已經當了快十五年廬州節度使,這一帶基本上算是他的地盤。徐知誥這一紙調動命令,若是發生在一年前,也許也沒啥大問題。

問題是周本的閨女和女婿這才投奔朝廷,幾個月後就有了這份調動命令?!

這也難怪周本心懷疑慮。

徐玠是文臣出身,很容易就被周本看押了起來,

在控制了徐玠之後,周本一方面派人與唐軍聯絡求援,又專門派人到舒州,與自家的長子互通聲訊。

周鄴也是無奈,自家的老子都投靠了朝廷,自己雖然和徐知誥關係不錯,但也無法脫了干係,乾脆也一起投唐吧!

李岌剛到南陽,就接到了周家父子叛吳投唐的訊息,登時大喜,連忙命令高行周和何福進所部入廬州、舒州。

十年六月,吳國淮西守將周本、周鄴父子叛投朝廷,唐軍趁虛直入,連取壽、廬、舒、和、濠五州之地。一時之間,淮南以西盡歸大唐,吳國在江北的地盤只剩下揚州周邊水網湖泊密佈的地區。

七月,李岌駕幸廬州,其後召吳王楊溥、吳相徐知誥、池州節度使李建勳、江州刺史段復恭等往廬州覲謁天子。

徐知誥在接到詔旨後即驚且懼,最終還是無奈硬著頭皮前往廬州。

不料李岌在見到他之後,反倒是溫言撫慰了一番,並誇獎其能保境安民,有治國之材。其後,又說道允其恢復本姓,賜名為昇,晉封為齊國公,卻不是原來他所找出來的那昪字。

這下反而弄得李昇有些不知所措。

皇帝此舉,顯然是把吳國當成了自己的囊中之物,他有心反抗,卻又不敢,只得暗自感慨自己的一番籌措謀劃,都是付之東流。

現在大唐兵鋒正盛,自己若是敢輕舉妄動,豈不是要把整個身家都搭進去?!

李岌倒也不心急統一各地,這樣不斷威福,逐漸侵蝕的方式,得到的地盤更為牢靠。

況且那些統兵大將,得給他們保留一些敵人,這也是維持內部穩定的一種方式。

省得他們沒事幹,把注意力轉移到了內部。

如果實在沒有了敵人,那就需要去製造一些敵人出來。

……

益州之地,沃野千里,自古就物產豐饒,人口眾多。

在唐末五代時期,這裡也是很少受到戰亂波及,當初李岌與郭崇韜伐蜀時,也沒怎麼打仗,幾乎是一鼓而下。蜀主王衍現在被他安置在京兆府,安心在當著國公。以成都府為中心的地區經濟發達,茶葉的出產更是佔到了國內將近三分之一的產量,其他的比如蜀布和蜀錦等紡織品在國內也很有名。

四川這個地名實際上是從宋代劃分為川峽四路後才開始慢慢被叫開的,而現在,李岌也把蜀地劃分成了四川之地,這個名稱不時在廷寄或是報紙上開始取代了蜀地這個稱謂。

東川節度使董璋在去年冬天終於是上書朝廷請求致仕,李岌命其子董光業接任東川節度使,並在其老家汴梁賜宅第一處,加封其為檢校太師,俸祿賞賜照給。

根據少府監的計劃,幾支勘探隊從晉陽被派到了渝州,前往渝州江南的綦江地界的山溝裡進行探礦活動。這些探礦隊差不多五十多人一組,當然會配有毛驢和騾馬等來馱運食物和工具。蜀馬個頭很矮,看起來比中原地區的毛驢大不了多少,但性格溫順,翻山越嶺的能力卻比北地的草原馬強了許多。

在一個冬天的勘探活動結束時,這些勘探隊已經在綦江周邊發現了六、七處煤鐵礦,顯示出當初在這裡開辦鐵廠的計劃並沒有什麼錯誤。

蜀地的好處是山多水多,降水量十分豐富,河流密佈,很適合發展水路運輸。

不過蜀地的河流險灘極多,這極大地限制了河道的航運規模。若是想大力發展航運,還需要加大力氣疏浚和清理航道。

如今的蜀地已經算是相對安穩,幾個軍鎮節度早已經打消了過去的野心,唯有川南節度使李仁罕奉命繼續向南不斷開拓。

他所面對的,是“大長和國”。

在唐朝鼎盛時期,南詔國能在大唐、土蕃兩大帝國之間而倖存,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受唐蕃戰爭的影響,兩大帝國都是無力顧及到這裡。

很奇怪的是,南詔國在唐末也是內亂自生,居然在大唐滅亡之前也是覆亡,現在變成了所謂的“大長和國”。而段思平所建的大理國還沒有出現,估計也是快了。

李岌是不準備讓這個世界,再存在一個所謂的“南天大理國”了……

相關推薦:宋朝提刑官首領大人有被害妄想症極品醫仙永恆之書五代群英八零:瘋了!剛穿書就生崽我的委託人都不是人狙擊從亮劍逃殺期開始權傾盛世我是朱由校我喂自己袋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