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五代興唐->章節

十九、北苑

熱門推薦: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諸天新時代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女配她天生好命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宇宙級寵愛 都市國術女神 劍仙三千萬 我真不是魔神

同門下平章事韋說作為洛陽朝堂的使者在四月底抵達晉陽,準備迎歸太子回京師繼承皇位。對此,李岌只能是“稱病不起”,聲稱重病在身,暫時無法還朝。

不過,他現在也不想與李嗣源公開撕破臉皮,以太子的名義釋出諭令,算是承認了其“監國”的地位。另外,他命人寫了一封言辭懇切的書信,請求發還父皇李存勖遺骸,歸葬於代州晉王李克用的建陵附近。

歷史轉了一圈,又回到了李存勖當初剛繼承晉王時的形勢:河東大部及關中一部分聽從李岌這位太子的命令,而原來的梁地甚至包括幽州都是監國李嗣源的勢力範圍,此外,蜀地由西川節使使孟知祥、東川節度使董璋和漢中的兩川招撫使張筠各據一地。

情況比李岌在興平時所預料的要好許多,當初自己是打算如果無法順利回到晉陽,就直接跑路,找個犄角旮旯先躲起來,佔山為王,徐圖發展。

而現在,最起碼李嗣源名義上還承認李岌的太子身份,雙方只是在汾水關進行了一場小規模的戰鬥。

其實李嗣源手上能動用的兵馬,就是其原來任節度使時本部的牙軍萬餘,另外還有李紹真、李紹虔、李紹英等梁國降將也紛紛投靠,加起來只有三萬多兵馬。鄴城留後趙在禮本是叛將,而且這些魏博軍時而反叛,李嗣源也不敢輕用,以免引為燒身。

李嗣源成了監國,才知道做皇帝的難處,到處都是伸手要錢的,這朝廷開支,供養軍隊,每日花銷巨大,而國庫空虛,本就沒有餘錢,和遠在太原的太子李岌一樣,也是整日裡都為籌措錢糧發愁。

當初李繼岌、郭崇韜伐蜀後,從蜀地搜刮了一百五十餘萬緡銀錢。李繼岌回師時,帶回了三十餘萬銀錢,除了犒軍用掉了一部分外,尚餘百萬緡銀錢留在蜀中,為坐鎮成都的西川節度使孟知祥所得。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現在李嗣源也是急需用錢,於是派太僕寺卿趙季良入蜀,為三川轉運使,意圖將剩餘錢帛運回京師。

孟知祥坐鎮成都,掌握著一半的伐蜀大軍,擁兵自重,這到手的錢財哪裡還肯再吐出來,百般推脫,並把趙季良強行留在蜀中,不使其回京覆命。

李嗣源拿孟知祥也沒什麼辦法,蜀地剛剛平定,又成割據之勢。

……

韋說一行在晉陽呆了十來天,每天都要跑到晉王府探視“染恙”的太子一番,可把李岌給鬱悶壞了。

每天都呆在王府裡,除了後院正在建設中的實驗工坊,哪裡都去不了。

謝天謝地,總算是把這號瘟神給打發回了洛陽。

這韋說一行前腳出了晉陽,李岌也是坐了馬車出了晉陽北面的大夏門。

晉陽以北,有座小湖,名作晉池,晉水流經晉池,其後再匯入汾水。晉池周邊,是唐代的皇家園林,佔地廣闊。晉水上築有堤壩,蓄水以供晉陽城中使用。這座堤壩建於先秦時期,北朝時期又經過大的重修,因其北面有紀念晉陽城最早的建造者,晉國上卿董安於的祠堂,所以稱之為董祠堤。

這座小水庫蓄積的河水,經過晉渠引水晉陽城內,以供生活及灌溉使用。

古代的城池,都是保留有許多農田的,不過,由於城中人口越來越多,晉陽城內所保留的官田現在還只剩下了兩千多畝,並沒有多少了。

晉池莊園本是皇家園林,名作北苑,一直歸晉陽宮管理。在前河東監軍張承業去逝,李存勖稱帝後,晉陽宮包括北苑就被納入皇室,成了李家的私產,於是北苑晉池就成了李家最大的一處皇家莊園。

李岌在晉陽宮監張樞的陪同下,帶著十幾人沿著晉水巡視。

快到五月,去年播下的冬麥已經接近成熟,青翠的田野表面開始泛起一層金黃。可以看出,晉池莊園耕種的田地還是太少,李岌在心裡略微估算了一下,晉水兩岸,從董祠堤到晉池,整個北苑可供開墾的荒地足有數千頃之多。

晉陽北苑是皇家園林,嚴禁私人砍伐林木,儲存有大片的人工森林。這裡的草木繁茂,土質不錯。可惜因唐末以來,園林中的水利設施年久失修,一眼望去,到處是荒蕪的殘破景象,倒也顯得原始。

策馬沿著晉水而行,可以看到河岸兩旁一些原來修築的渠池痕跡,不過這些溝渠多年沒有維護,渠壩坍塌,基本上算是徹底廢棄了。如果將這些渠道重新疏浚整修,完全可以在這一帶開墾出大片的良田出來。

“這一帶如果重新整修溝渠,再招募些軍民開墾出來,都是些上好的田地啊!”李岌感嘆了一句,“我準備重建禁軍,在晉陽城東、南、北三面實行軍屯,羽護皇城。”

張樞道:“太子這是不準備回洛陽了麼?”

李岌點了點頭:“洛陽現在就是狼窩,我過去純粹是自投羅網,今後很長一段時間,這晉陽一帶就是我的根據。先穩定形勢,發展生產才是要務。”

自中唐以後,這天下的局面失控實際上是由於府兵制敗壞,軍隊失去控制開始的。

這唐末五代,藩鎮割據,軍兵為鎮將所有,這才造成如今政令不行的混亂局面。李岌要想撥亂反正,就也得從做軍閥開始,把自己變成國內最大的軍閥。

自塗水河麓台山水庫大壩開工,對工程進度最上心的人除了李岌外,就屬晉陽都水監少承盧煥了,甚至這傢伙比李岌還要關心大壩的建造質量和安全問題。

也難怪,在這個破時代裡,只要能把旱田變成水澆地,糧食畝產就能夠增加一倍。民以食為天,這等關乎民生的工程,對於他這樣負責水利的官員來說就是天大的頭等大事。

晉陽城裡就有很多的農田,這是這個時代所有城池的特點。而晉陽城內,農地面積最大的,就是晉陽宮。由於李氏父子的優待,這座前唐時期所遺留下來的龐大宮殿建築群並沒有被強行侵佔,依然保留著前唐時期的規制。

晉陽宮裡還生活著四百多名前唐時期所遺留下來的宮人,大多是內侍,也有一些是年老體衰的老宮女。大唐都已經沒了,這些人還躲避在唐朝所留下的皇宮裡,過著幾乎與世隔絕的生活。

晉陽宮監張樞就是這幫人的保護神。

作為原河東監軍張承業的義子,張樞也是從小在晉陽宮裡面長大的,對於裡面的人也很有感情。

李岌把北苑皇家園林,作為屯田地,開始進行軍墾試驗。

相關推薦:宋朝提刑官首領大人有被害妄想症極品醫仙永恆之書五代群英八零:瘋了!剛穿書就生崽我的委託人都不是人狙擊從亮劍逃殺期開始權傾盛世我是朱由校我喂自己袋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