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我主法蘭西->章節

第三百零七章 制憲成員

熱門推薦: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我真不是魔神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都市國術女神 女配她天生好命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宇宙級寵愛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諸天新時代 劍仙三千萬

伏爾泰在成為內閣大臣後,同時也提名了其他空餘的職位人選,最終是將內閣重新組建了起來。新進入內閣的人,幾乎全部都是貴族,其中包括了黎塞留公爵孔代親王等。不過,這套內閣也只是虛有其名,因為真正的實權,卻全部在路易和他的顧問手中。

伏爾泰的學生羅謝爾費爾奈,經濟學家杜爾哥內克爾,權謀外交的人才諾埃伯爵,以及一批出身大學學識淵博者,他們才是真正的權力中樞,只不過,因為所有的內閣官員都必須是貴族或教士的身份,他們才沒有辦法被授予實職,只能以攝政王顧問的身份,出入宮廷。

內閣重組後,新的內閣辦公地就遷到了伏爾泰的住地巴黎皇家宮殿。這座宮殿是路易借給他的,畢竟論規模,宏偉的巴黎皇家宮殿更適合作為法蘭西權力中樞。至於路易居住的愛麗捨宮,則完全成為了相對於內閣這一外朝存在的內朝。內閣透過的所有政令,必須再一次在路易和他的顧問討論後,才能夠獲准通行,或是再度發回重新審議。

伏爾泰身為內閣第一大臣,很快就依靠自身的威名震懾住了整個內閣。事實上,內閣的大臣們,特別是有勢力的如舒瓦瑟爾公爵黎塞留公爵等,都是伏爾泰的朋友,以這一層關係,內閣的相處實際上是前所未有的和諧。

聖誕節的前一夜,伏爾泰也遞交上了一份由他草擬的制憲會議的參與成員名單。除去路易所指名的盧梭孔蒂親王以及教會的一部分人外,其餘皆是歐洲著名的學著。

其中包括了法蘭西國籍的狄德羅達朗貝爾霍爾巴赫等,他們是著名的百科全書派的成員,同時也是反教會的學者。

當然,以伏爾泰的交遊廣闊,以及路易的招攬天下才子的策略,還有一部分非法蘭西國籍的學者。德意志的哲學家康德,不列顛的哲學家大衛休謨,同為不列顛人的經濟學家亞當斯密等皆是榜上有名。最令路易驚奇的是,伏爾泰居然還寫上了一個北美人本傑明富蘭克林。

拿到這份名單後,路易的手是顫抖的。名單上的人,哪一個不是名動一方的思想領袖,隨便某一個人的思想,都有著破除舊有功能的爆炸性影響。將這些人全部請來法蘭西,路易的心情既是激動,又有些緊張。

名單上的大部分人都很好邀請,因為他們都在歐洲,唯有富蘭克林,他是一個美洲人,居住在北美。北美和歐洲隔著一個大西洋,最快的船穿越大西洋,至少也需要三個月的時間。因此,當邀請函發出後,再等到富蘭克林前來,少說也需要半年時間。

半年的時間可以做很多事,也許一部憲法便已經在此時寫成了。邀請富蘭克林前來參與憲法的制定,若是錯過了時間,那等於是白來一趟。

路易先不去想富蘭克林的事,而是在看名單上的其他名字時,突然覺得有些有趣。

這份名單,籠統的說可以算是有三類人。孔蒂親王為首的原第一第二等級,也就是貴族教會一級人。伏爾泰盧梭為代表的哲學家。亞當斯密為代表的實業家。

但是,若是系統地按照派系來劃分,又是三類人。伏爾泰為首的君主立憲派,孔蒂親王盧梭等為首的反伏爾泰派,康德富蘭克林等外國人若是自成一派,那又可以稱為中立派。

在人數方面,這份名單上一共有50餘人,其中一大半是路易劃定的貴族和教會人士。他原以為伏爾泰會不加挑選地將全歐洲的學者請來,而伏爾泰又肯定不會去要求教會人士,因此,為了造成一種看起來的公平形勢,他才會加上包括紅衣主教在內的許多教士。結果,當發現伏爾泰的人沒有太多時,路易便拿起羽毛筆,大筆一揮,將五分之四的貴族教會人士劃除,只留下了孔蒂親王紅衣主教等大貴族教士。另外,為了增加制憲會議中貴族的比例,路易又決定將效忠於他的孔代親王寫了進去。因此,當最後確定名單後,總人數為32人,而且,完全是以啟蒙思想家,或者百科全書派為主。

確定名單後,路易便透過秘密管道,責成迪昂的密探去邀請。

這一次的制憲會議,若是修訂出了一份深受啟蒙思想的憲法,那麼就將成為全世界第一部近代民主憲法,其意義非常巨大,對舊有的君主可說是一個巨大的衝擊。

現在的歐洲,君主仍然佔據主流,前不久的瑞典政變便可以看出。

路易知道,若是以政府渠道,公開訊息,必然會導致歐洲的震動,最後免不了令全歐洲的君主與他為敵。因此,路易才需要秘密行事,至少要先制定出一份憲法,免得連憲法都沒有制定出,這個計劃便胎死腹中。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路易制定憲法,並非是為了遵守憲法,因此,他也無所謂憲法能否實行。他的目的,第一是為了繼續製造他的開明君主的樣子,第二是為了緩和政變之後的國內矛盾,第三是為了以法律形式鞏固自己的統治。

至於憲法,即使文字再美妙,也需要有人來解釋。憲法能否透過尚是一個未知之數,即使透過,如何實行也需要看統治者的策略。路易一方面可以製造這份憲法,另一方面也有把握鑽它的漏洞,成為玩法者。只要這份憲法,是擁護君主制度,那就足夠了。

制憲會議由於是秘密籌備的,因此在冬季的巴黎,並沒有太多人對此瞭解,所以,伏爾泰盧梭等人,也是在文壇上進行論戰。

文壇的論戰中,伏爾泰寶刀不老,繼續以犀利的筆鋒令他的敵人無法招架。年輕一些的盧梭,卻在這一方面顯得黔驢技窮,非但無法對伏爾泰的言論提出有效的反擊,甚至連自己身上的一些弱點,都無法來阻擋掩飾。

一場自1772年聖誕節,至1773年第一個月月底的論戰,最終由伏爾泰取勝。

伏爾泰取勝的原因,是因為另一方的退出。

盧梭再一次離開了巴黎,遷居到城郊的鄉村。他的合夥人孔蒂親王似乎也厭倦了他,因此以較為和緩的方式,將他趕出了孔蒂宮,同時又減少了對他的資助,因此他不得不憤憤而走。

更多到,地址

相關推薦:重生之都市仙帝重生之都市仙帝輕易放火至此終年一釐米的陽光法蘭西之花法蘭西第一帝國榮耀法蘭西法蘭西1789終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