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我真是大昏君->章節

第三百零一章 兵敗如山倒

熱門推薦: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諸天新時代 女配她天生好命 我真不是魔神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都市國術女神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劍仙三千萬 宇宙級寵愛

兵敗如山倒,不知道是兵書所寫,還是俗話所說。

海城大敗,建奴損失近半,發動時的五萬多人馬,回到遼陽時已不足三萬。

而明軍的進攻不止,步騎炮穩步推進,發揮火力優勢,接連擊敗斷後的揚古利、薩哈廉。

鑑於敗勢難挽、軍心搖動,代善連鞍山都不敢守,直接退到遼陽,想利用城池的優勢阻擋明軍。

當然,守城的任務用不著他。代善也沒派自己的兒子嶽託和薩哈廉,而是留下了朔樂岱薩哈,正黃旗的大將,率領部分人馬守衛。

隨後,代善率主力繼續後撤,退往瀋陽。撤退的同時,代善還命令遼陽的女真人盡數遷移。

這樣的舉動,已經表明建奴對堅守遼陽不抱希望。留下部分人馬守城,倒不如說是阻擋遲滯明軍的推進。朔樂岱薩哈等守軍,就是死兵。

也不知道是老奴迴光返照,腦袋突然清醒了。知道慘敗後,後金已經不具備再與明軍大舉交戰的實力。

抑或是代善已經喪失了信心,在人力損失嚴重、物力已經極為匱乏的情況下,還要強撐著守住遼陽、瀋陽等城池,純屬自取滅亡。

而從目前後金的綜合情況來看,比之薩爾滸大戰時,還要惡劣,還要危險。

要知道,薩爾滸大戰雙方的兵力應該是相當的。

按照史料推算,明軍有七萬多人,加上葉赫部和朝鮮的僕從軍,實際參戰兵力也不超過十萬。

而建奴面臨生死一戰,全力以赴是肯定的。當時八旗精兵約有六萬,進行總動員後傾巢而出,兵力應該也有八九萬。

現在呢,建奴幾年來接連損失,且多是精壯。此次總動員後大舉發動,卻又遭慘敗。

所以,總兵力加在一起,也只剩下六萬餘,且是拼湊起來的,算不上是精兵強將。

況且,總兵力還要加上在建州的兩旗,遠水不解近渴,就算集結起來,恐怕也無濟於事。

拼不過了,這差不多是代善等後金高層的共識。還能打出薩爾滸那樣的傷亡比嗎,看明軍的火槍火炮,鬥志戰意,便知道不可能。

當然,建奴就此完全放棄抵抗,也不可能。他們還是要負隅頑抗,大踏步後退,拉長明軍的補給線;天氣越來越寒冷,也會增加明軍的困難。

時間,建奴在儘量爭取時間,以便得到喘息。如果明朝的政策或用人突然有所變動,那更是意外之喜。

希望有些渺茫,但還沒到完全絕望的時候。建奴自然是不知道,他們的對手是誰。

而大明皇帝在平遼之戰中是不會出錯的,從廣寧挫敗建奴開始,便步步先機。建奴的籌謀行動,幾乎是全落在了皇帝的算計之中。

再加上攀爬科技樹,可勁兒猛摟錢,平遼大戰能夠比皇帝預期的提前一至兩年,也不算奇怪。

如果從這方面考慮,建奴早在數年前就已經是敗局已定。只要皇帝不死,建奴再怎麼折騰,也難逃滅亡的命運。

代善率人馬和遷徙的女真人還在向瀋陽行進,訊息卻早已經透過快馬急報,送到了瀋陽的莽古爾泰手中。

大軍慘敗,父汗受傷,代善被任命為輔政大臣,全權管理後金的軍政。

同時,代善發出命令,一是讓莽古爾泰組織瀋陽的女真人遷出城池,向建州遷徙;二是給在建州的阿濟格和杜度,讓他們抽調人馬,加強薩爾滸的防衛。

薩爾滸是建州的門戶之一,是瀋陽、撫順通往建州的必經之路。經薩爾滸向北,還可以退往海西之地。

海西一名始見於元代,即今松花江。

後來明朝所稱的海西女真,卻並不是其發源地的原因,而是按地域劃分女真人。

在今俄羅斯遠東庫頁島一帶的女真人被稱為“東海女真”,即野人女真;而生活在他們西邊的女真人,自然就成了海西女真。

要知道,明朝時所指的遼東,也就是現在的吉林遼寧的大部。而再往北的海西,也就是後世的黑龍江和松花江流域,當時真的是林海雪原,荒僻苦寒之地。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尤其是建州女真滅掉了海西女真四部後,吞併其人口以充實兵力,南遷其部民,海西之地就更是人煙稀少。

顯然,代善或是老奴,已經做了最壞的打算,連建州都要放棄。

在他們想來,海西之地原是明朝羈索之地,又荒僻苦寒,明軍已得遼東,再繼續深入追擊,困難很大,且明廷未必會對勞師遠徵感興趣。

代善派出的信使前往建州和瀋陽,而兩個秘密信使卻悄然離開大隊,前往薩爾滸報信。

“汗王傳位於十四貝勒,大貝勒輔政,實是自取內亂。”范文程和李永芳又湊到了一起,低聲說話。

李永芳搖了搖頭,說道:“四貝勒雖然聰明大度、騎射嫻熟,但到底有葉赫血脈。值此危難之時,汗王心有疑慮,也是正常。”

停頓了一下,李永芳繼續說道:“兩黃旗給了十四貝勒,正白旗早歸十二貝勒,有些實力,縱有人不服,也無濟於事。何況形勢危急,再起內亂,亡無日矣。”

范文程輕輕嘆了口氣,說道:“所以,咱們只是通知四貝勒一聲,並未攛掇他爭位。”

“關鍵還是大貝勒的態度。”李永芳望向前方的大旗,眯了下眼睛,說道:“既然已是輔政,想必他不會有別的念頭。”

代善有兩紅旗,縱有戰損,亦是三大貝勒中實力最強的。皇太極和莽古爾泰已不是旗主,光桿老哥,想和十四貝勒多爾袞爭位,根本就不可能。

但從努爾哈赤最後的安排來看,代善不大可能與幼弟爭位。在實力上,也比不上得到汗王親軍和兩黃旗的多爾袞。

所以,儘管范文程和李永芳都和皇太極交好,也都認為皇太極更有能力領導後金,但也知道爭位的希望不大。

還有一點,就是二人都不希望後金內亂而加速滅亡。儘管身為漢人,可這兩個傢伙已和後金是相同的命運,聯絡緊密、不可分割。

後金若亡,他們這兩個大漢奸豈能倖存?他們自己犯的罪孽,明廷是絕不可饒恕的,自己心裡更加的清楚。

海西雖是苦寒之地,卻還能苟延殘喘,保全性命。

二人也都清楚,明軍趁勝繼續進攻,遼瀋很難保住。即便是建州,也正在遭到東江鎮的猛攻,形勢已是岌岌可危。

本书作者其他书: 逆天換明 南宋英豪傳 一個人的抗日Ⅱ 一個人的抗日
相關推薦:我在東京真沒除靈大明之雄霸海外異位面冠位寶具之主僱我吧崇禎洪荒之石磯帶著農場混異界周宋十代掌門紅樓庶長子神級美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