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我真是大昏君->章節

第一百八十一章 樹英雄、立榜樣

熱門推薦: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諸天新時代 女配她天生好命 我真不是魔神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都市國術女神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劍仙三千萬 宇宙級寵愛

“萬歲!”皇后張嫣小心翼翼地把趴在她身上睡著的小娃娃交給宮人,輕聲喚著,想是要告辭而去。

朱由校看著女兒胖嘟嘟、水嫩嫩的小臉兒,不知怎地便想到了瀋陽航運,想到了滅奴平遼。

“寶珠可隨意,朕再呆一會兒。”朱由校回過神,笑著點了點頭。

張嫣的肚子微微隆起,可不近前細看,卻是看不出來。她常來長春宮看小孩兒,一是喜歡,其次也是想學學育兒經驗。

自從有了身孕,皇帝的寵幸便不重要,她還怕皇帝夜宿坤寧宮,說得好好的只是睡覺,可老是動手動腳地不老實!

“臣妾先行告退。”張嫣起身微施一禮,在宮人的殷勤扶侍下,出宮而去。

張裕兒送到門外,施禮拜別,才回到殿內,乖巧地立在皇帝身旁。

朱由校笑著伸手,拉過孩兒她娘,坐在自己旁邊。摟著裕兒的腰,在腰臀間的軟肉上捏摸。

成為母親的裕兒散發出成熟的味道,貓完月子能洗澡了,也讓她回覆了女人的清香。嗯,身上還有一種乳香,聞起來令人愜意。

“皇爺。”裕兒還是喜歡當奴婢時的稱呼,把頭輕輕靠在皇帝的肩上,低聲求懇道:“臣妾不想老吃油膩了,少鹽無味的,太難吃了。”

奶媽是肯定要請的,兩個小丫頭的飯量越來越大,光是裕兒餵養,怕是要把她吸乾了。

朱由校點了點頭,摟著裕兒躺倒在床榻上,笑道:“兩個小丫頭啊,難為愛妃了。奶媽已經讓人請了,以後你就輕鬆些了。”

張裕兒咯咯一笑,湊過來親了皇爺一口。

你親我,我不能吃這虧,能加倍親回去。朱由校還上下其手,弄得張裕兒臉熱心跳,嬌喘吁吁。

裕兒突然伸手止住了皇帝的衝動,掩住春光已洩的衣裳,用眼神向皇帝示意。

朱由校轉頭一看,一個小丫頭睡醒了,吃著手指,睜著大眼睛,望著熱火朝天、翻來滾去的父母。

才四十來天的小孩子懂個什麼,看也白看。可人的心理就是這樣,被望著就感覺怪怪的。私密的事情有人參觀,應該沒幾個人有處變不驚的鎮定。

朱由校翻了下眼睛,伸手拔弄了一下女兒的臉蛋兒,嗔道:“不好好睡覺,眼睛瞪那麼大瞧啥?”

咯咯咯,小娃娃發出清脆的笑聲,隨後,把指頭吃得更香。

朱由校無奈地笑著,心裡一點也不生氣,這麼可愛的女兒,看著就高興。

“皇爺,您——”張裕兒整理好衣裳,試探地看著萬歲。

朱由校摸了摸愛妃的臉,說道:“嗯,朕晚上來長春宮用膳就寢。”

“是,臣妾恭候聖駕。”張裕兒欣喜地施了一禮,臉上的紅暈還未全部消退,既羞赧,又興奮。

……………………….

回到乾清宮,朱由校便看到了遼南送來的加急軍報。

由於時間差的關係,這份軍報上寫的是遼南三協以精兵為誘,在丘陵地帶與代善所部展開激戰並獲勝的訊息。

勝利是不用置疑的,但遼南三協的傷亡也不小,特別是作為誘餌的一千八百精兵。最後算上從死人堆裡扒出來的,也不過活下來六百二十三人。

而這六百二十三人中,能繼續當兵服役的,只有四百多人。傷兵中能夠生存下來的,數量可能還會減少。

用損失過半已經不足以形容,這還是精兵,最為敢戰的勇士。沒有他們的奮勇廝殺,沒有他們的牽制吸引,明軍想要獲勝,恐怕會很困難。

朱由校看著戰報上並不長的描述,能夠想到敵我血戰的激烈和殘酷。

那個時代的戰鬥,沒有驚天動地的地毯轟炸,沒有機關槍射出的如潑彈雨,但血腥和殘酷卻一點也不遜色於現代戰爭。

鮮血迸濺,血肉橫飛,殘肢斷臂,屍體枕籍,兩軍士兵揮舞兵器在你死我活中進行著瞬間的選擇。沾染著汙血的臉上,是瞪得要迸出眶外的眼睛……

朱由校捏著這份簡短的軍報,久久沒有放下。

勝利是值得欣慰的,也是他最想得到的。可如果只是賞金賜銀,厚加撫卹,朱由校認為是遠遠不夠的。

英雄不該這樣對待,哪怕不是對每一個為國捐軀的烈士都能使其青史留名,但這絕對是值得用濃墨重彩來書寫的壯烈事蹟。

現代有象話叫“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

而戰爭中對於英雄的歌頌和宣揚,也是司空見慣,並不鮮見的。

一個榜樣,就是一本鮮活的教科書,使抽象的思想和行為變得具體生動,看得見、摸得著,使人可信、可敬、可親、可羨、可學。

豎起一面高高的旗幟,就是在人們心目中確立一種思想和行為的導向。

對於輿論宣傳和教育的方式,朱由校不僅不陌生,還記憶深刻。比如***、***、***等英雄事跡,可謂是永遠不會忘卻。

思索到此處,朱由校把軍報放在桌案上,沉聲吩咐道:“來人,召倪文煥前來。”

御用筆桿倪文煥,自魏廣微高升後,便成了第一筆桿。但皇帝對他還是有些不滿意,提出了新的要求,他最近也在努力學習,讓萬歲更加看重。

時間不大,倪文煥便趕來覲見。《大明論壇》編輯部就在乾清宮門東側的房內,皇帝不知道啥時來了靈感,便來宣召。

進入殿內施禮拜見,皇帝也沒多說,把軍報讓宮人轉遞給倪文煥。

倪文煥看過一遍,約略明白了皇帝的心意,但還不是十分確定,便試探著讚歎道:“如此壯烈之戰鬥,讀起來令人蕩心迴腸,恨不能插翅飛往遼東,與建奴血戰一場……”

朱由校翻了翻眼睛,心說:哪裡看出蕩心迴腸了?就你那熊樣兒,還與建奴血戰,嚇也嚇死你了。

不過,這倪文煥還真是善於揣摩聖意,朱由校就是那個意思。

“倪卿找人多加潤色,一定要寫得蕩心迴腸,令人血脈賁張。”朱由校開口說道:“最近聽書可有收穫,就是要寫成那樣,讀沒讀過書,都能聽得明白。”

倪文煥趕忙躬身答道:“萬歲指點,微臣敢不遵從。近日聽說書,也是頗有禆益。大明子民不論賢愚,都喜聽說書,原來不是沒有道理,確實是雅俗共賞、老少咸宜。”

“宣傳司呢,準備得如何了?”朱由校點了點頭,追問道。

倪文煥再次恭謹答道:“回萬歲,微臣在京師已經物色了幾個人選,其中有柳麻子、趙鐵嘴……”

柳麻子不錯,朱由校聽到這熟悉的名字,不禁露出微笑,頜首道:“抓緊辦好,朕就外派你個差使。”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倪文煥大喜過望,嘴上卻謙辭道:“微臣不想外放,只想在萬歲身邊,效犬馬之勞。”

佞臣,諂媚。不過,朕還是要用你,也相信你會不折不扣地把朝廷政策落實好。

朱由校擺了擺手,說道:“朕知你的心思,不必口是心非。”

停頓了一下,朱由校又告誡道:“朕恨什麼樣的官員,你是清楚的。可不要明知故犯,掉了腦袋。”

倪文煥心中一凜,趕忙躬身答應,並表示了自己的堅定信念。

“沒別的事兒了,倪卿告退吧!”朱由校揮退倪文煥,又思索了片刻,叫來王體乾,命他去吩咐皇家織造作坊,製作一面旗幟。

除了歌頌英雄,給英雄的團隊一個榮譽也是必不可少。什麼老虎英雄團,什麼這個那個英雄連,朱由校拍腦袋就能想出好幾個。

既然是在數倍建奴的瘋狂圍攻下還不潰不逃,命名“磐石”應該是恰如其分的。

朱由校並不滿足賜旗賜名,還要以倖存下來的勇士為基礎,擴編其為混成協。步兵全騎馬,還要配備相當數量的火炮,以及配屬一定數量的飛騎。

這樣的話,步、騎、炮、輜齊全的混成協,可以作為獨立作戰單位,進行各種軍事行動。

劉愛塔反正成功了,遼南擊敗了代善,科爾沁部估計也難逃覆亡,建奴的戰略形勢更加惡劣是可以確定的。

但越是這樣,朱由校越是要壓制住內心的急迫,不能驕傲自大,把滅奴平遼穩穩當當地進行到底。

要知道,建奴的機動兵力大概是六萬,但卻不是建奴真正的總兵力。如果進行動員,建奴拼湊出十萬左右的人馬,還是能夠做到的。

所以,屢經傷亡消耗的建奴,實力被削弱不少,可要一舉蕩平,還是比較困難的任務。

關鍵是各個方向的明軍,包括遼西明軍在內,在兵力上都不具備優勢。如果冒進的話,很可能遭到建奴的全力打擊。

今年的戰事差不多到此為止了,要發動的話,明年開春之前,應該是個不錯的時機。

而限制明軍繼續展開大規模戰役的因素,還有武器裝備和物資。緊著造,緊著運,對於遼東十幾萬的明軍來說,能分到的也是有限。

熱兵器的消耗果然巨大,朱由校咧了咧嘴。在心裡大致估算了一下,認為遼東明軍該是結束軍事行動,專心練兵,加緊裝備,並囤積彈藥糧草的時候了。

現代戰爭有彈藥基數這個概念,古代沒有這方面的專業術語,但也有彈藥物資的計算方法。

很顯然,遼東明軍還不具備持續大戰的後勤供應和物資囤積。可要囤積準備個半年左右,就正好是朱由校計劃中的大反攻之期。

連續作戰、持續消耗,需要很大的物資儲備,這是難以避免的。儘管和後世戰爭消耗的海量彈藥沒法比,可也要看到當時在製造和運輸上的巨大差距。

所以,朱由校不能操之過急。儘管後金已經被削弱,並在戰略形勢上陷入了被動。但要徹底平滅,還不是那麼容易。

現在,留給朱由校的兩大難題一是保證後勤,保證糧彈的供應;其次則是力爭把建奴趕出遼瀋更好,還是先掃外圍,把建奴最後聚殲於遼瀋。

第一個難題比較好解決,大力發展海運,並在遼西安置遼民,能夠就地獲得糧草物資。

第二個難題,朱由校也有了初步判斷,並有了兩個選擇,也是要根據建奴的行動來進行調整。

如果建奴死佔著遼瀋不放,連所謂的“龍興之地”都不要,那就圍而殲之;

如果建奴放棄遼瀋,退到老巢建州。那就沒什麼說的,你棄我取,繼續壓迫和進攻就行了。

甚至於不用進攻,只是封鎖就會令建奴陷入物資匱乏的窘境,再加上小冰河期的災害,餓也能餓死建奴。

但那不是朱由校的標準,一勞永逸才是解決問題的辦法。等到災害來臨,大明內部的問題,以及北方遊牧民族的躁動,都是大麻煩。

生活啊,就是在不斷出現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渡過的。

朱由校已經踱至沙盤,開始冥思苦想,尋找著最快最好的解決問題的辦法。

………………………

皇帝還在千里之外的皇宮內冥思苦想,遼東戰局卻已經逐漸平靜下來。

遼南明軍以沙河、畢裡河為屏障,在兩河之間構築防禦工事,將復州收入囊中。

擊敗了代善所部,迫使其倉惶北逃,並成功地接應了劉愛塔的反正,奪得了復州和蓋州。儘管又棄掉了蓋州衛,但建奴守之無益,多半還會主動放棄。

而遼南兩衛在手,可以說是根基穩固,並對遼瀋形成了更加有力的威脅。同時,登州作為四方佈置的重要一環,就顯得遠了些。

盡遷蓋、復二州十數萬遼民,又使得明軍有了補充的兵源,土地有了耕種的勞力,實力不僅能很快恢復,還能更勝從前。

在鎮江堡,皇太極遇挫撤退,明軍趁勢前出佔領險山堡和湯站堡,使鎮江堡有了預警和屏障,對敵態勢進一步扭轉。

有苟真懷、陳繼盛、毛承祿三協軍隊,東江本部的戰鬥消耗也不大,牢牢牽制住了皇太極和杜度的兩旗人馬。

因為有鴨綠江可供防禦和運兵,對後金統治區的襲攻,是皇太極和杜度所難以防範的。

他們最怕的就是明軍沿鴨綠江而上,攻襲“龍興之地”,不得不將部隊北移,以便就近保護,或是能儘快援救。

…………………………

本书作者其他书: 逆天換明 南宋英豪傳 一個人的抗日Ⅱ 一個人的抗日
相關推薦:我在東京真沒除靈大明之雄霸海外異位面冠位寶具之主僱我吧崇禎洪荒之石磯帶著農場混異界周宋十代掌門紅樓庶長子神級美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