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我真是大昏君->章節

第一百五十一章 各方齊動,我娘好象姓葉赫納拉

熱門推薦: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諸天新時代 女配她天生好命 我真不是魔神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都市國術女神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劍仙三千萬 宇宙級寵愛

對於劉愛塔,嗯,或者叫劉興祚,他的反正歸明既有出於民族大義的成分,又有趨利避害的因素。

金無足赤,人無完人。朱由校對此並不苛責完美,在密旨中也闡明了自己的意思。以宋朝李顯忠激勵劉興祚,已是極高的評價。

從歷史上劉興祚的反正歷程上,朱由校可以相信他。儘管歷史有時不太可信,但總要加以懷疑,也不是朱由校的性格。

之所以把此事交給鎮撫司,交給袁老師,朱由校也是擔心自己的主觀思維導致錯誤的結果。

而袁老師和鎮撫司卻沒有什麼歷史的依據,只是從當時的形勢,當時人的思維特點來分析判斷。這應該更客觀,也更容易讓劉興祚相信。

建奴的幾次發動,都以失敗告終,損失的不只是人員、物資,還有軍心和士氣,並增長了統治區遼民的反叛之心。

反過來,明軍在勝利的鼓舞下,隨著武器裝備和軍餉糧草的充足供應,則在綜合戰力上,呈現出明顯的進步和提高。

這些,劉興祚不可能看不到,感覺不到。遼南沿海地區,隨著明軍的強大,更是建奴棄之可惜、守之難防的雞肋。

早晚要放棄的,自然不會駐有重兵,差不多都是由漢兵守衛,八旗則在外機動,抵擋明軍日益強烈的擾襲滲透。

這也是劉興祚生出反正之心的一個關鍵因素。在他想來,漢人多是仇奴的。只要他振臂一呼,不說應者雲集,有明軍的配合,成功也是大有可能。

儘管他做了最後一次努力的勸說,曹正華卻依然堅持反正的時間就在一個月後。

同時,曹正華嚴肅地告誡劉興祚,這件事情萬歲很重視。如果因貪功而致計劃洩漏,並導致大量遼民被殺,他和劉興祚都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金生魁和劉興仁也在旁相勸,既然萬歲已經關注,力保反正成功就是第一位的。可別因為胃口大而功虧一簣,非但無功,卻要受到處罰,甚至是皇帝的震怒。

劉興祚也猛然醒悟過來,這和他起初的設想已是大不相同。既已上達天聽,功勞大小已不重要,關鍵是要讓皇帝高興了。

“即便是復州,也要小心謹慎,對忠奴及貪婪刻毒之輩——”曹正華眯了下眼睛,做了個下切的手勢,“清除不可心慈手軟。”

劉興祚沉吟了一下,看向兄弟和金生魁,不太確定地說道:“備禦王丙貪暴淫毒,吾欲治其罪,可否?”

劉興仁輕輕搖頭,說道:“非是死罪,怕他挾怨誣告,倒不如殺之。”

金生魁用力點頭,說道:“正是如此。”

曹正華見劉興祚還有些猶豫,便開口說道:“劉大人若怕留下後患,惹建奴懷疑,便交給某家來做,只要將王丙引至府內,包管做得天衣無縫。”

劉興祚眸中精光一閃,咬了咬牙,拱手道:“那便有勞曹大人了。”

如果迴護王丙,難免引起曹正華懷疑,並讓人覺得自己沒有殺伐果斷的氣概。劉興祚也知道曹正華敢說大話,定是有些門道兒,能讓王丙死得神不知鬼不覺。

眾人又商議了半天,確定了反正的諸般事宜,認為不能動之過早。有十天半月時間,再聯絡發動,應是來得及。

計議已定,各人開始分頭行動,曹正華和兩名錦衣衛則留在總兵府,由劉興祚安排合適的身份。

……………………….

明軍如果現在發動,集合遼鎮、津鎮、登鎮、東江鎮的兵力,拿下遼南三衛還是有可能的。

但兵兇戰危,建奴打不過可以撤退,遭到戰亂屠害的總歸是遼民。都是漢家兒女,能多加保全總是好的。

何況,有可能的勝利,哪裡比得上必勝,或者是七八成的勝算。

反正定在一個月後,而參與此次行動的遼、津、登三鎮明軍,已經開始緊鑼密鼓地準備。

從登萊啟航的海船,來往不斷,把糧草物資運往旅順和皮島;天津港口也是忙碌的景象,運送的主要是槍炮彈藥、人員馬匹。

熊廷弼得到了密旨,立刻調兵遣將,派何可綱率四千守軍,在兩協明軍的保護下渡過大凌河,防守右屯衛。並在大凌河架設數座浮橋,保證援軍能夠順利透過。

同時,熊廷弼還調動覺華島水師,在右屯衛以南的遼東灣沿海登陸,以就近運輸物資彈藥。

而熊廷弼則親自坐鎮錦州,以便就近指揮。

再度東進右屯衛,就差光復廣寧,便與去年戰略收縮時似乎是一樣的戰爭態勢。

但此時不同彼時,雖然還是隔遼河兩軍對峙但有旅大明軍和東江本部的存在,形勢卻已是完全不同。

東江本部也接到了加緊襲擾,牽制建奴的命令。

儘管毛文龍並不知曉劉興祚反正之事,還是遵令行動,沿鴨綠江展開,藉助舟船之利,頻繁對建奴展開擾襲。

作為策應反正行動的最重要力量,旅大明軍也展開行動。以廣鹿島和大長山島為基地,海路突襲,接連佔領望海堡、歸服堡。

明軍的三方行動,規模雖然不大,但卻從三面對建奴進行了壓迫,迫使努爾哈赤分兵反擊,極大地牽制住了建奴的機動兵力。

古時候的通訊、運輸水平,一個月後的行動,準備工作卻是並不充裕。

這時就看出旅順的重要性了,參戰部隊可以提前在此集中,離復州也只是極短的近海航程。

海船不斷地入港出港,數萬明軍一下子湧入旅大,誰都能看出大行動就在眼前。

“哇,今天都沒得閒。”阿桃有些誇張地砸著腰,對英子說道:“明天我就不休息了,過了這段忙的時間再說。”

英子笑著說道:“你想休就休,我一個人就是忙不過來,還有別的夥計來幫手呢!”

阿桃歪著腦袋想了想,說道:“那我就休息啦,還真有點事兒。”

英子擺了下手,又忙著往貨架上補貨。

突然湧進來這麼多大兵,張柱子帶著後備軍也忙得夠嗆。海邊的封鎖更加嚴密,打漁的小船都不讓出海了。

英子能感覺到這從未經歷過的事情背後,肯定有著一場驚天動地的大仗要打。

在姑娘的猜想中,最後一下子把建奴滅了,天下就太平了,應該就能回到真正的家鄉。

雖然在這裡比島上要好很多,可姑娘還不時想起那遠離的村莊,不大的院子,村外的那條歡快的小河……

皇帝還下了聖旨,平遼之後,東江鎮官兵最少的也能分得五十畝田地。雖然田地還是屬於朝廷,可官兵有永佃權,還享有二十年的半賦稅。

這樣算下來,就等於白得二十五畝田地的產出。二十五畝地的收成啊,自己和柱子怎麼也吃不完,就是再加上幾個孩子……

英子的臉熱了起來,不敢再往下胡思亂想。

好在柱子哥已經拿到了五十畝地的票據,讓老爹瞅得眼都發直,對兩人的事情也算是默許,就等著柱子找人提親了。

呆頭鵝,一說到軍隊上的事情,就光知道傻幹,好幾天也不見個人影兒。

英子有些抱怨,嘴都微微噘了起來。

要是參加了後備軍,是不是就能常看見了?心裡又升起這個念頭,可英子還猶豫著,後備軍雖然也收女的,可好象沒看見哪家姑娘去呀!

“柱子哥,你怎麼來了呀?”

阿桃的叫聲讓英子驀地轉過頭,臉上是驚喜、錯愕等複雜交織的神情。

呵呵呵呵,阿桃惡作劇得逞,笑得捂著肚子往下出溜。

英子狠狠地瞪著這個壞丫頭。雖說村上那幾戶人家瞞不住啥事兒,可讓她取笑逗弄,還是羞惱交加。

要不是礙著店內還有人,非收拾她不可。對,她最怕呵癢,一定要呵得她求饒不可。

英子轉過頭,氣哼哼地擺貨,心裡定下了報復的計劃。

“柱子哥,你怎麼來了呀?”阿桃的聲音又響了起來。

壞蛋,不答理你。英子象沒聽見似的,可心裡有氣,擺放貨物時弄出的聲響也大,好象要把貨物摔壞似的。

“柱子哥,你拿的啥呀,英子不要,給我好了。”阿桃又說著話,還帶著幾聲嗤笑。

沒完了呀,英子翻著眼睛轉過頭,準備……

一張憨厚的笑臉出現在眼前,頭上戴著笠帽,不是張柱子又能是誰?

英子怔愣了一下,便立刻被湧上來的驚喜所包圍,兇巴巴的臉也變得柔和親切。

張柱子咧嘴笑了笑,把手裡的小包裹遞給英子,說道:“路過這裡看看你,馬上還得走。”

英子一時不知說什麼,吭哧著說道:“不能歇一歇嗎,看你滿臉滿身的灰。”

張柱子毫不在意地說道:“總在外跑,灰土是躲不開的。嗯,外面還有人等著,這就走了。”

英子抓著小包裹也不知何物,趕忙出了櫃檯追上去。出了店門,果然看見一隊後備軍在那裡等待,她趕忙叮囑道:“柱子哥,要千萬小心,注意安全哪!”

張柱子回身用力看了英子一眼,笑著點頭,說道:“放心吧,打仗還輪不到俺們。”說著,他便走到一隊人前面,大聲命令著,帶著後備軍行進而去。

英子立在那裡瞅著,直到那個有些顛簸的身影再也看不到,才帶著失落的情緒回到店內。

姑娘的眼裡只有張柱子,卻沒看到店門旁的房簷下站著個漢子,剛才也在目不轉睛地看著後備軍。

後備軍已經走遠,那漢子低頭看了看自己空著的半個袖管,苦笑著搖了搖頭,轉身進了小店,高聲說道:“來一小壇燒刀子,要最烈的那種。”

……………………

明軍的調動多從海路進行,訊息也封鎖得很嚴密。建奴只看到了明軍的四下襲擾,並不知道背後隱藏著巨大的行動。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皇太極率領正白旗,和新任正藍旗都統多羅貝勒杜度,分別駐防於鳳凰城和新奠,抵擋東江本部的襲擾作戰。

此時,他正拿著一份新送來的《大明論壇》報在仔細研究揣摩。

“……九邊抽調精銳三萬,已出關併入遼鎮,由遼東經略熊廷弼節制,將尋機光復廣寧,並向遼瀋推進,平遼指日可待……”

皇太極皺緊了眉頭,這難道就是明軍敢於在遼西向前推進的原因?

三萬精銳呀,確實不容小覷,怪不得熊蠻子的膽子大起來了,敢從城池中出來。

皇太極知道這份報紙是李永芳轉過來的,父汗肯定已經看到,和他應該一樣,也是感到撲面而來的壓力。

如果明軍推進到廣寧,父汗手中的四旗人馬,恐怕也不能守住遼瀋,會調各旗人馬返回助戰了。

皇太極做出了分析判斷,繼續翻看著報紙,尋找著能從其中獲得有益資訊的文章和報道。

目光停留在一篇報道上,看似不起眼,卻讓皇太極注意到了其中蘊含的有用情報。

明廷新封的建州衛指揮使納拉忠明已至皮島就職,其祖乃是葉赫部的金臺吉,誓滅建奴,為明盡忠,為祖復仇。

葉赫納拉氏,金臺吉的後裔?!

皇太極的眼睛瞪大了,緩慢地眨了一下,不由得倒吸了口冷氣。

葉赫部與建州女真的仇怨,皇太極太熟悉不過。當時圍攻葉赫城時,他年紀雖小,可還是去到城下勸降舅舅。

葉赫部雖滅,但只殺了金臺吉和布揚石等重要人物,部眾還是被收攏,成為了女真八旗所部。

明廷這是在分化瓦解呀!皇太極嗅到了濃濃的陰謀氣息,而且,好象還牽扯到了自己身上。

我娘好象就是葉赫納拉氏哎!這個什麼納拉忠明豈不是和我有著親戚關係,還是比較近的那種?

皇太極摸著下巴想了半晌,抬頭叫道:“來人,召羅先生速速來見。”

不對勁兒,很不對勁兒呀!

皇太極緊皺著眉頭,起身在屋內來回踱步。

父汗肯定也是知道了這個訊息,畢竟訊息情報來源匱乏之下,報紙是研究明廷動向的重要依據之一,李永芳等人不會疏漏。

按理說,父汗肯定也會猜想到是明廷在耍陰謀詭計。

阿敏之父是舒爾哈齊,是父汗的弟弟,被父汗幽禁而死,但阿敏未受牽連,依然是四大貝勒之一,統一旗軍馬。

連侄子都得不計前嫌而重用,何況是親生兒子。這一點,皇太極是肯定的。

但父汗不在意,別人呢?難道不會以此為攻擊自己的藉口?

本书作者其他书: 逆天換明 南宋英豪傳 一個人的抗日Ⅱ 一個人的抗日
相關推薦:我在東京真沒除靈大明之雄霸海外異位面冠位寶具之主僱我吧崇禎洪荒之石磯帶著農場混異界周宋十代掌門紅樓庶長子神級美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