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都市->我真是超級明星->章節

第183章 鄭謙故里

熱門推薦: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我真不是魔神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劍仙三千萬 女配她天生好命 宇宙級寵愛 都市國術女神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諸天新時代

《人民日報》是每日一刊,相關採訪將會在當天編輯整理完畢後印刊,效率極強。

報紙總共有20個版,一至五版為要聞版,六版為視點新聞版,七版為理論版,九至十六版為新聞版,十七至二十版為週刊、專版和副刊。

鄭謙的採訪內容就在第十八版的人物專訪板塊中,整個版面只有鄭謙一人。

在採訪後,僅僅間隔一日,關於鄭謙的人物專訪便出現在了《人民日報》中,起初還沒有太多人知道,可是當央視新聞頻道也提及此事後,再加上粉絲們喜大普奔,奔相走告,於是輿論場瞬間驚呼一片。

“《我的祖國》登上人教版教科書啦!小學生們也太幸福了!”

“鄭謙被《人民日報》特約專訪,厲害了!”

“鄭謙說我們即將成為現代化強國!”

“努力的人從不會被辜負,鄭謙的才華終於被官方看到了!”

相關討論、報道,遍布整個網路。

行業內外幾乎都為之震動。

也不是沒有藝人被《人民日報》專訪過,但像是鄭謙這樣年輕的藝人,而且還是用幾乎大半個版面來報道的跡象,卻是從未有之。

這麼明顯的風向標……

一時間甭管是歌壇還是影視圈,都是為之側目。

甚至湘南衛視的晚間新聞,也援引了相關報道,為此番熱度更是添磚加瓦。

鄭謙徹底名聲大噪。

魏葉紅、張愛民等原空政單位的同事,以及副團長崔正義,都接連打來電話,祝賀鄭謙喜登《人民日報》。

按照幾位大佬的說法,鄭謙登上《人民日報》,那幾乎就等同於有官方背書的文職幹部,往後升職加薪都會考慮到這些因素,在同等級的幹部晉升中,鄭謙有極大優勢能取得晉升名額。

除此之外,鄭謙寫的《咱當兵的人》、《當那一天來臨》也都被黨內提名表揚,並且還入選了《經典紅歌100首》,這些都將成為鄭謙在體制內的晉升資本。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鄭謙也特高興。

他第一時間讓王剛去訂購了《人民日報》,倒沒有真的訂個百十來份,那樣炫耀的意味就太濃了。

不過從這天起,悅享娛樂的員工上班時,都會發現,有郵政的送報員,每日都會來送上幾份《人民日報》,供公司員工閱覽。

與此同時,在南方粵省,公明街。

賣早茶的二叔公騎著腳踏車晃晃悠悠的去城裡採買些食品包裝袋,路上路過一家報亭的時候,突然有人大喊道:“二叔公,你等一下。”

但二叔公置若罔聞,依然慢悠悠的踩著踏板繼續前進。

那人急了,連忙跑過去,大聲說:“二叔公,聽得到嗎?”

這麼大聲,二叔公再耳背也聽到了,他回過頭,看到對方的模樣,便訝然的下車說:“許主任啊?你喊我嗎?”

“是啊,二叔公!”

許主任跑了幾步,額頭汗都下來了,笑著說:“您這是去哪啊?”

“去買點食品袋,店裡不夠用了。”

二叔公推著車子,看著眼前的許主任,心裡有些納悶。

這許主任是新來的街道辦事處主任,說起來,上個月國務院剛剛下發通知,公明鎮剛剛被更名為光明區,轄下被劃分了光明、新湖、公明等六個街道。

而這位許主任,也是新官上任,剛剛被調來擔任街道辦事處主任,可能是臉嫩,看起來三十歲出頭,年輕有為。

許主任並非下來鍍金,此次調動過來,也是有任務在身。

公明鎮部分老舊建築物需要拆除重建,相關動遷方案已經準備就緒,許主任的到來,就是站在相對公平的角度上,勸說被拆遷使用者同意動遷。

當然,政府對此也會有鉅額補貼,有許多賠償方案可供選擇。

因為拆遷費,相對這個時代的人均收入來說,的確很高。

而且政府不但給拆遷費,還給好幾套安置房,有的原住房面積就很大,堪稱巨型別墅,所以補償的時候,甚至能一連給十幾套房。

雖然是從大院搬到了筒子樓,空間狹窄了,但時代要發展,這也是大勢所趨。

所以很多拆遷戶對此都很滿意,爽快簽字。

原本,許主任覺得這次的任務很輕鬆。

不過,當看到公明鎮市民鄭先生竟然出現在《人民日報》上後,他的想法頓時就有了巨大的轉變。

鄭謙是誰?

最近簡直如雷貫耳啊!

可萬萬沒沒想到,能跟我許某人扯上關係……

此時,許主任手裡拿著一份報紙,攤開來,指著其中的一個版面說:“二叔公,您認識鄭謙嗎?”

“鄭謙?”二叔公搖頭,但他總覺得有些熟悉。

隨後,當看到許主任手裡報紙上的照片後,二叔公頓時瞪大眼睛,詫異道:“這不就是多多嗎?鄭多多!鄭偉家的孩子!”

這下輪到許主任傻眼了。

但畢竟是年輕人。

旋即他也想起來了,鄭謙大概是鄭多多的藝名?

看二叔公的反應,這鄭謙肯定就是咱們公明街道的人啊!

“對,就是鄭多多!”

許主任笑道:“二叔公,多多現在可是了不起的明星啊,您看,這可是《人民日報》,連《人民日報》都對多多進行了專訪,你看這內容,鄭謙創作的歌曲《我的祖國》,都被收錄到教科書中了,昨晚的新聞聯播您肯定沒看吧!新華社都點名表揚了啊!”

許主任其實也是後知後覺,剛剛被調任過來,一切都還需要摸索和熟悉。

可每天慣例收看的《新聞聯播》,在昨天播出時,卻讓許主任一顆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在央視主播的敘述中,鄭謙不但是深城人,可不正還是我們公明街道的的嗎?

許主任緊盯著新聞畫面,得知鄭謙明天會登上《人民日報》,所以一早還沒到單位,就迫切的在附近的報亭裡查閱起來。

這一看,就瞬間入迷了。

萬萬沒想到,小小的公明街道,竟然臥虎藏龍!

如今紅遍大江南北的唱作歌手鄭謙,原籍竟然是公明鎮人。

昨晚上他其實就已經確認了這件事,但如今在《人民日報》上看到,那心情自然是截然不同。

堪稱激情而澎湃。

同時,許主任腦袋瓜子也是飛速的運轉。

一夜時間,就讓這位國際貿易專業出身的街道辦事處主任,想到了許多鬼點子。

特別是看到《人民日報》的專訪後,許主任更是激動的像是打了雞血一樣。

鄭謙如今正當紅,粉絲何其多,話題也足夠,絕對是整個公明鎮的驕傲。

那麼,是否可以以此為賣點,打造“鄭謙故里”的概念,吸引大批的粉絲來參觀和旅遊呢?

這種事情並非不可能。

因為是有先例的,比如魏葉紅走紅後,她的家鄉就成為了許多粉絲接連旅遊打卡的熱門地點,為當地旅遊業創收做到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我們“鄭謙故里”完全可以效仿嘛!

對比魏葉紅,鄭謙現在的人氣也絕對不差,甚至猶有過之。

他甚至想到要找寫手把鄭謙的事蹟寫出來,出版成冊,加以宣傳了!

二叔公見許主任興奮的直翻白眼,也很是感慨。

這位許主任雖然年紀輕輕,但看來還真是個關注民生的熱心腸啊!

不過,鄭謙都上《人民日報》、《新聞聯播》了,也是讓二叔公頗為驚訝和高興。

“我就知道這小子有出息,你看看,都上《人民日報》了,哈哈,是金子總會發光啊!”

二叔公拿著手裡的報紙看了一眼便不鬆手了,想必是不打算還給許主任了。

許主任原本還想拽回來,看著二叔公崛起的眼神,便無奈作罷。

唉,一份報紙九毛錢,都能吃兩個肉包子了。

“二叔公,關於咱們街道的發展規劃,你作為街道的長輩,也要多多參與一下嘛!”

許主任走在二叔公旁邊,“我是這麼想的,鄭謙既然現在已經是名人,那麼名人效應就能為家鄉帶來經濟效應,市裡雖然下了檔案,要動遷一部分居民的住宅,但是鄭謙家的情況就很特殊,我們可以適當的保留鄭謙家的住宅,供遊客來參觀,我們公明鎮,也是要發展旅遊經濟的嘛!“

二叔公詫異了,這也能行?

他想要嘲笑許主任異想天開,可下一刻,就看到前方有幾個高中生模樣的少年、少女,各自揹著雙肩揹包,熱情洋溢的討論著什麼,一看就是外地來的。

此時他們手裡撐著一幅地圖,不斷的來回打量,向路人詢問:“大哥,這裡是公明鎮嗎?”

“您知道鄭謙嗎?小名叫鄭多多!”

“對,我們是他的粉絲,很喜歡鄭謙,特地來參觀鄭謙的家鄉!”

“我們很想要瞭解鄭謙的過往呢!”

二叔公傻眼了。

這也能行!

就連許主任都震驚了,深深被自己的遠見所折服,他連忙走上前,愉快的打招呼:“你們好啊,朋友們,歡迎來到——鄭謙故里!”

……

聽說街道要拆遷的事情,梁蓉和鄭偉的反應並不大,兩人顯然不知道拆遷意味著什麼。

如今,兩人事業煥發第二春,多旺鮮奶乳業如今已經成為粵省排名靠前的鮮奶乳業,雖然與常溫奶的勢頭無法相比,但每日盈利數額也相對可觀。

特別是在承包了空降部隊的鮮奶供應後,多旺鮮奶的發展開始勢不可擋。

但常溫奶企業給予的壓力,也迫使鄭偉向華北地區進發,在當地收購了一家牧場,雖然只是一家小牧場,但也有五十多頭奶牛。

鄭偉要在這裡試驗常溫奶市場。

這是未雨綢繆,為以後考慮,萬一哪天鮮奶市場因為各種政策原因慘遭滑鐵盧,有這一手後路存在,也不會瞬間賠個底朝天。

當然,常溫奶市場常年被幾大巨頭壟斷,鄭偉現階段根本無法與這些巨頭們抗爭,所以他的主戰場,依然還是鮮奶行業。

而為了開疆擴土,把鮮奶的運輸速度保持一個較高的水準,鄭偉還斥巨資收購了一家物流公司近半的股份,開發了一條從華南到華北的專屬物流線。

鄭偉的想法很簡單,華北地區的鮮奶份額被常溫奶市場擠壓的沒有喘息之力。

在粵省,鮮奶還能佔據10%以上的市場。

但在華北,雖然這裡有最多的牧場,但許多地方的鮮奶市場份額,只有可憐的3%。

而且大多都是散戶運作,無法形成有效的管理和利益鏈。

多旺鮮奶就是想要提高華北地區的鮮奶市場,這是一項艱難的任務,最關鍵的反而不是銷售渠道,而是物流線是否能夠正常運轉,甚至是說,在正常運轉的情形下,提高時速和效率。

這就是多旺鮮奶現階段需要攻克的難題。

除此之外,鄭偉最近這段時間,走遍大江南北,也逐漸瞭解到兒子鄭謙在當下的人氣是有多麼火爆,他非常欣慰和喜悅。

因為這就可以省下一筆產品代言費了!

不過,因為鄭謙正在參加《中國偶像》,而節目的冠名商是同行火牛乳業,按照節目合同協議,鄭謙在節目結束前,是無法代言多旺鮮奶的,所以還需要等節目結束,鄭偉才能狂薅兒子的羊毛。

另一邊,梁蓉開辦的教育機構“安新教育”,在經歷了兩個月的磨練和業務開展後,勉強維持正常運轉。

不過現階段,依然還是處於小幅度的虧損狀態。

雖然待遇和薪資在行業內都算中上,但現階段規模不大,很難吸引到真正的有才之士加入。

所以現階段,公司主打的依然還是中小學基礎教育和學前教育,至於其他業務,像是外語培訓、出國諮詢,甚至是圖書出版等專案,依然無法有序的開展。

不然的話,虧損的就更多了!

鄭謙瞭解過老媽梁蓉的想法,其實心底也很吃驚父母的這份事業心。

梁蓉顯然是想要做前世的“新東方”。

現階段,國內教育市場魚蛇混雜,不得人心,許多所謂的教育機構不過都是小作坊,交了錢跑路的比比皆是,所以引發了一定程度的信譽危機。

許多人寧願請專業性不太強的個人家教,也不會考慮專業性極強的教育機構。

而安新教育,目前就面對這樣的窘境,任憑營銷說的天花亂墜,也沒多少人敢輕易嘗試。

梁蓉也知道,這必須需要一個非常強大的營銷案例才行,比如在安新教育走出去的孩子,考上了京城大學、水木大學,或者香港大學等等。

而安新教育起步時間太短,這樣的營銷根本是不可能的事情。

所以只能熬時間。

而教育機構想要做大做強,也並非易事。

要麼建立一種模式,保證老師不會輕易流失,要麼建立一種模式,降低教師的重要性。

而安新教育現在,做的是第一種模式。

不僅需要保證老師不會流失,還需要更豐厚、優越的條件吸引更優質的體制外教師加入。

這都需要時間的累積。

另外,梁蓉和鄭偉也都在這段時間,陸續知道了兒子多多在娛樂圈是如何興風作浪了。

即便工作再忙,每周五晚上,也都會準時收看《中國偶像》。

從起初的不敢置信,到每次看電視的緊張,再到晉級時的喜極而泣,在短短的兩三個小時的時間裡,兩位爸媽的情緒真是忽高忽低,大起大落。

直到今天,從《人民日報》上看到兒子鄭謙的專訪後,那種發自骨子裡的欣慰和驕傲,讓得分居兩地的梁蓉和鄭偉,在電話裡說著說著就笑著抹淚。

“這可是我的寶貝兒子!果然是虎父無犬子……”

“呸,你靠邊站,明明是我的寶貝兒子!”

“嘿嘿,我養的……”

“我生的!”

“……我也出力了好吧?”

“嘟嘟嘟嘟——”

本书作者其他书: 重生:天王巨星 從前有位藝術家 演員請就位 帝國巨星 重生之神級明星
相關推薦:贅婿出山教父的榮耀我是老祖九零後天師21世紀的死靈法師艾澤拉斯之遊俠傳奇軍火之王在修仙界努力崩劇情英雄無敵之亡靈法神姑娘她戲多嘴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