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都市->我真不是山野大家->章節

第153章:什麼叫海納百川啊

熱門推薦: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我真不是魔神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諸天新時代 宇宙級寵愛 劍仙三千萬 女配她天生好命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都市國術女神

十幾米長的旗艦寶船,一旦開始緊急制動,那畫面相比於小巧的龍舟來,可是相當壯觀的。

兩排船槳,總共十二枚,反方向的划動著江面,它們所激起的水花,比來時更加激-烈。

整艘旗艦也以可見的速度,明顯的減緩下來。

這時,李子夜調整船舵,利用艦船的慣性,往河岸碼頭駛去。

在所有人的通力配合下,最終旗艦寶船平穩的停靠在岸邊。岸上的眾人,也得以近距離欣賞這艘源自明朝的寶船。

“我去,之前還以為不是很大,等離進了一看,貌似也不小呀!比我之前乘坐的輪渡船還大上一些,工藝更是沒話說了,非常漂亮!”

“這旗艦寶船也太帥氣了吧?當初我們老祖宗,就是駕馭著它們馳騁西洋的嗎?老祖宗的智慧,可真是厲害呀!在沒有數學、物理的基礎上,硬是靠著自己摸索,建造了旗艦,並且還掌握了高階的航海技術!”

“所以說,明明我們華夏民族,有著傑出的智慧,還有吃苦耐勞的毅力。為什麼近百年來,我們總是沒有自己的文化自信?幾乎所有東西,都要向西方看齊,好像沒有他們洋人的認可,我們就一無是處似的!”

……

現場眾人,在欣賞旗艦之餘,也漸漸認識到一個問題。那就是當初如此先進的旗艦,外加馳騁西洋的航海技術,領先西方整整一個世紀。

明明我們華夏的文化,比西方燦爛那麼多。甚至老祖宗,在第一次遇見金髮碧眼的洋人時,他們的第一反應不是自卑、懦弱,而是覺得這些洋人,很適合做陪葬品。

沒錯,就是墓裡的陪葬品。早在商朝時期,我華夏歷史第二個奴隸制國家。殷墟古墓中,考古專家就挖出土大量文物。特別是殷墟王陵區祭祀坑中,發現了大量人骨,都帶有高加索白人特徵。

事後調研發現,原來是商朝時期,許多企圖入侵我中原的洋人,被我國將領以各種戰術,外加先進於他們的青銅器造詣,抓到了許多洋人俘虜。

那時候,我們還是奴隸制。所以這些白人俘虜,生前需要對主人百般伺候,待主人或重要人物離世,他們還得過去陪葬。屬於是陰曹地府,都要一直服侍下去……

看看華夏老祖宗,是怎麼對待洋鬼子的。再看看我們這幾代,比開歷史倒車都不如。

甚至有些二鬼子,見到洋人就跪下了。一直跪到現在,都不敢起來。斯德哥爾摩綜合徵了,屬於是。

……

隨著旗艦寶船的停港靠岸,船員們放下船板,然後紛紛跟著李子夜走下船。

一時之間,現場所有攝像機,手機鏡頭,都聚焦在李子夜和船員們身上。反觀各地區的龍舟隊伍,則一下子遭遇到了“冷落”。

僅見隊員們無奈的搖了搖頭,露出一絲苦笑。沒辦法,誰叫李子夜的知名度,擺在那兒。大多數媒體、遊客,就是奔著他來的。

換句話說,如果沒有李子夜出場,那麼今天的龍舟比賽,也不會聚集這麼多關注。

所以龍舟隊員們,也懂得其中的利害關係。即使他們此時,成為了配角。但這個配角,也比原來的主角,更香一些。

由於是特邀嘉賓,李子夜在出場後,官方自然也安排了一些環節。比如簡單的現場問答,問問關於銀色龍舟,關於旗艦寶船方面的問題。

李子夜回答得很好,也很簡短。他是來參與龍舟比賽的,所以個人問題方面,儘量不佔用龍舟隊伍的時間。

在一系列官方流程都走完後,主持人笑著對李子夜說道,“李先生,那麼接下來的環節,由您來敲響我們面前的這只圓鼓,您看可以嗎?”

主持人說的打鼓,功能類似於發令。

“可以啊。”李子夜欣然的接過鼓棒,然後來到圓鼓跟前。

全國各地的龍舟選手們,見到李子夜即將敲鼓,於是眾人紛紛繃緊神經,做著最後的心理準備。

而現場的觀眾們,此時為了不妨礙比賽,免得聲音蓋過鼓聲,讓隊員們無法聽見。於是眾人漸漸安靜下來的,等待鼓聲響起。

“全體預備!”

“3!”

“2!”

“1!”

“冬!”

隨著嘹亮的鼓聲,響徹在江面,只見來自全國各地的八支隊伍,立馬拼命的劃動手中船槳。都爭取在第一時間,取得一個有利於比賽的先發位置。

其中,蘇城的銀色龍舟,拔得頭籌。隊員們在爆發之餘,還配合得相當默契,整齊劃一的划動船槳,使得龍舟宛如魚梭那樣,曾的一下就衝了出去!

“加油!加油!加油!”

河岸兩邊的觀眾們,紛紛為龍舟隊員吶喊、打氣。不管他們來自哪個省份,哪座城市,大家都是華夏人。

所以對觀眾來說,現場的每支隊伍,都是好樣的。只要賽出了精神,賽出了毅力,那無論輸贏,每個人都值得被尊重。

在這樣的氛圍下,河道兩岸的加油聲,越發熱烈起來。

蘇城龍舟隊,作為本輪比賽的主戰場,他們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加上李子夜為他們打造的銀龍龍舟,如果不贏得比賽,那真的愧對鄉親父老。

於是,蘇城龍舟的隊員們,紛紛使出吃奶的力氣。哪怕今天手臂劃斷了,也要拿下比賽。

坐在船首,負責助威的領隊,把嗓門都快喊啞了。他不斷觀察著隊員們的狀況,觀察著隔壁隊伍的追趕進度。

每當其他隊伍,有趕超的跡象時,領隊就像被老虎追碾了一樣,拼了命的嘶吼,為隊員們吶喊鼓勁……

賽龍舟,不僅僅是我們華夏的傳統賽事,它還有著一股不屈不撓,勇敢爭第一的挑戰精神。

在這樣的精神下,駕馭銀色龍舟的蘇城隊,最終不負所望,贏得了此次比賽的冠軍。

當隊員們站在領獎臺上,他們全身上下已經沒了力氣。別看劃龍舟,好像用的是手臂,但其實它需要全身發力。

腿部的支撐,腰部的轉動,手臂的划動,身體各部都得配合發力,才能爆發出強大的力量。

“恭喜蘇城隊,拔得頭籌!”作為特邀嘉賓,李子夜負責給龍舟隊員們頒獎。

這次的獎盃,也是特別製作的。並非之前慣用的金色獎盃,或者水晶杯。而是由一整塊玉石凋刻的騰龍獎盃,外加若干龍行獎牌。

玉石雖然不是什麼名貴的料子,但這對龍舟隊員來說,卻是一份至高無上的榮耀。

“謝謝李先生!”隊員們向李子夜表達感謝。

頒獎完後,第一至第三名一起在臺上合影留念。眾人本來是想讓李子夜站在中間的。但李子夜委婉拒絕了。

他不是那種搶風頭的人,雖然人家龍舟比賽,他和弟子們搞了一艘古代旗艦出來,把關注都拉滿了。但那也是為了比賽效果嘛……

如果不是這艘旗艦寶船,相信龍舟比賽,最後頂多被媒體報道一下。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不像現在,頒獎儀式還沒結束,網路上關於“全國龍舟比賽”和“李子夜旗艦寶船”的影片,已經傳飛了。

在這人人都有手機的時代,只要輕輕地點開影片錄製,每個人都能成為生活的導演。

所以河岸邊的觀眾,在電視臺、報社都還沒來得及報道前,就已經把影片錄製下來,並且上傳到朋友圈、微博、抖音、小破站了……

以至於李子夜這邊,剛跟隊員們合完影,那邊他各大平臺的評論區+私信,就收到茫茫多的粉絲留言。

“子夜大神!聽說你去參加龍舟比賽了?而且還開去一艘鄭和寶船?現在外面都是你的影片呀,請問官方賬號何時更新哈?我們想看第一視覺~”

“大神,我已經是您一年的老粉啦!根據我們對您的瞭解,知道您那邊有錄製旗艦寶船的影片,別藏著掖著啦,趕緊發出來給大家欣賞欣賞吧!”

“超想看寶船的製作過程!大神啥時候更新呀?我們等到花兒都謝了……”

……

對於河邊觀眾拍的影片,網友、粉絲們雖然驚豔於旗艦寶船的英姿,但那些都是路人視角。而且拍攝質量欠佳,肯定沒有官方影片,來得賞心悅目。

所以粉絲們,紛紛化身老六,很熟練的蹲點在李子夜賬號下。沒事就跑過來重新整理重新整理,看看他有沒有更影片。

在眾粉絲的不斷期盼下,當天晚上9點,李子夜的官方賬號,終於更新了相關影片。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於是粉絲們“呱”的一聲怪叫,紛紛湧入頻道。接著便迫不及待的點開觀看。

只見畫面剛一開始,就是李子夜帶著工匠組的新老成員們,來到江邊,準備搭建船塢。

李子夜和成員們,有的拉著板車,車上載著竹板和繩索。板車不夠用了,則乾脆肩扛竹筒、木料,負重前行的來到江邊。

瞧見這一幕時,有些觀眾們心裡閃過一個疑惑。那就是搭建船塢,靠的只是竹子和木頭……?不應該是水泥,或者鋼鐵嘛……再不濟也得搞些石塊吧……

由於李子夜的旗艦寶船,是先出現再有的影片過程。所以那些觀眾,即便心裡困惑,也不好意思直接說出來。畢竟李子夜他們是成功了的。

所以觀眾們只好把疑惑,都埋在心裡,靜靜的看影片後續。

僅見不辭辛勞的工匠組成員,連續勞作的將各種竹竿、木樁定在江邊的泥地上。

為了使木樁能牢固的插入大地,李子夜指導眾人深挖地樁,要求至少半米深,然後灌入水泥,壓上石塊,讓木樁和竹竿能牢牢的嵌進土裡。

打完地樁後,組員們開始一層一層的組建船塢。方式按照腳手架那種,搭建完下層搭上層。

總高度接近六米,長度十五米,中間留有七米左右的空隙,剛好能把寶船上上下下,都囊括在內。

眾人花了近一天的時間,把簡易船塢建造完成。影片中用的是快進,觀眾們把這看完也只需要一分多鍾。

但哪怕就一分多鍾的時長,網友們也能體會到建造不易。紛紛感嘆李子夜和工匠組的技藝與努力。

“雖然比起船廠那種,動輒幾十萬噸級別的船塢。子夜大神和匠人們建造的竹筒船塢,看起來有億點簡單。可是大家別忘了,這是還原的古代技藝,古時候可沒什麼大型起重裝置,靠的都是人力+智慧。”

“好傢伙,才開始一分多鍾,差點就把我給看傻了!這六米多高的船塢,估計我是建不出來,而且也想不到!我本來以為是那種挖坑填水的,現在看來大神的方法更加聰明呀!”

“回覆那些質疑說,‘為什麼老是建造古代的過時玩意兒’,放著現代那麼多便捷科技不用。嚴重懷疑他們不是傻,就是來釣魚的。那古董為什麼這麼貴啊?現代花瓶,都不怕碎,豈不是更香?”

……

從李子夜走紅以來,陸陸續續會有一些聲音,覺得古人的東西,大多都很笨拙,遠沒有現代好用。搞不懂為什麼李子夜,會有這麼多人愛看。

其實他們不瞭解的是,喜歡李子夜的粉絲,關注的並不是古代東西,好不好用。而是出於一種向老祖宗致敬的情懷。順便還能瞭解古代歷史、知識,開拓眼界。

在7000年的歷史長河中,跟我們處在同一時期的文明、王朝,如今都已消失了。而我們華夏歷史上,也有好幾次差點被外族所覆滅。

比如,五胡亂華。比如,元朝時期。每一次,外來異族入侵我中原,總想把我們的文化、語言,也一同消滅,換上他們的烙印。想使華夏文明,就此消失在世界上,方便他們統治。

然而,華夏大地的先祖們,一句“王相將侯,寧有種乎?”用他們的毅力與勇敢,一次又一次的在關鍵時刻,守護了文明的火種。

並且智慧的他們,不但沒有因此排斥外來異族,反而海納百川的包容各種文化。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從而使得我們的文明,變得非常多元化。彌補了各方面的短板與不足。

相關推薦:大明國賊大國之巨匠重生之大明國公無盡塔防遊戲科技大玩家女配一心修仙快穿女配逆襲炮灰山地合成營到北宋諸天萬界聖騎士我的異能是孕育分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