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都市->我在四合院有個家->章節

第四百一十七章,守護神

熱門推薦: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女配她天生好命 諸天新時代 都市國術女神 劍仙三千萬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宇宙級寵愛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我真不是魔神

“這就是你在月球的工廠?”

來到月球之後,丁秋楠當然知道這裡沒有蟾宮了,更不會有什麼嫦娥、玉兔之類的。

以前在地球過中秋節時,看月亮還有砍柴的老哥,此時來到了月球,卻也一樣看不到。

儘管只是看到了一片凌亂且凹凸不平的月海,但丁秋楠還是蠻高興地參觀了月球,也看了賙濟民在這裡建造的工廠。

“沒錯,我這裡有兩個工廠,都是為我收集原材料的。”

賙濟民點點頭,接著說道,“我帶你遊玩一圈,等下你就回太空梭等我,期間我們會一直影片通訊的。”

“好啊,沒關係的,你先忙你的,我保證不會亂動的。”

這裡可是月球,丁秋楠怎麼可能敢亂來?

丁秋楠逛了一圈之後,便回了太空梭,賙濟民則是開始收集過去一段時間這兩座工作所帶來的原材料。

之前他在月球表面的月海建立了兩個收集氦3和月兔金的工廠,只是簡單的收集和篩選原材料。

後續還有很多道需要處理的工序。

把材料收回空間小世界之後,賙濟民又領著丁秋楠去了其他幾個月海。

“這些坑洞就是月海了,隕石撞擊月球表面所形成的坑.....”

跟隨著賙濟民在月海周圍轉著,丁秋楠心中異常吃驚。

“還好那些隕石只是撞擊月球,要不然,地球肯定更多災多難了....”

“沒錯,月球號稱是地球最全面的守護神,替地球擋住了很多隕石的撞擊.....”

兩口子站在月海的隕石坑之上,眺望著不遠處的巨大天體。

從月球表面看地球,視覺衝擊效果簡直拉滿,因為地球實在是太大了,壓迫感很強。

“但其實地球的守護神並不只是月球,木星和日光層也是地球的守護神之一.....”

丁秋楠聽著他的話,目光多了幾分求知慾的渴望。

來一趟月球,她對太陽系的瞭解都比過去三十幾年還要多。

幾乎是跟賙濟民在一塊的時間,話題都是在聊這些。

實在沒辦法啊,眼前一切的經歷,都是過去三十五年裡,丁秋楠從來沒有遇到過的壯觀景象。

在賙濟民的科普當中,木星這個守護神,有兩點非常重要的資訊。

那就是木星的體積是八大行星中最大的一顆,並且質量也是最大的。

根據科學家的計算,木星的質量是其他行星總和的2.5倍。

簡單來說,其他行星加起來都沒有木星重。

其次就是“太陽系裡的行星都是繞著太陽轉”的說法不完全正確。

因為木星不是繞著太陽中心運動,而是繞著質心運動。“質心”位於太陽和木星之間,約為太陽半徑的7%。

所以嚴格來說,太陽和木星是互相圍繞的。

也因此木星的引力大到足以影響太陽,所以它位於地球軌道的外側,幾乎可以“容納”所有飛入太陽系的小行星和隕石。

那些被“捕獲”的隕石和小行星,要麼直接與木星相撞變成塵埃,要麼偏離軌道飛到太陽系外,避免與地球相撞,從而拯救地球上的生命免遭災難。

最後一個守護神則是日光層,也就是太陽風!

眾所周知,太陽風是由太陽釋放的粒子流形成的。

當在地球的兩極與大氣層相遇時,會形成炫麗的極光,它們經過地球後,會繼續飛往太陽系外,當它們遇到木星和土星的兩極時,也會形成炫麗的極光。

當然,不僅僅是美麗的極光形成,太陽風到達太陽系邊緣時,還會與來自宇宙各處的粒子流碰撞。

碰撞產生的介面就像一個巨大的氣泡,將整個太陽系包裹在其中,使太陽系中的所有物質免受外界宇宙射線和各種高速粒子的侵害。

“科學家稱這種保護太陽系的氣泡為日光層。”

賙濟民澹澹地總結了一句,丁秋楠聽著很玄乎,驚歎連連。

兩口子月球這邊待了三天,然後才返回地球。

“對了,濟民,我們離開多久了呀?我都沒感覺很累很困的樣子....”

回程途中,丁秋楠這才想起來,自己似乎在月球這邊待了有幾天了吧?

儘管她每天好像無所事事一樣,但也看到了不少風景,真的是非常秀麗壯觀奇妙,反正世界觀幾乎被橫掃了。

“用地球的時間來計算,我們在月球待了三天的時間,不過沒關係,我並沒有讓你倒時差,因為你的作息還是按照地球那邊來走的。”

賙濟民笑著寬慰道,但其實,即便是作息紊亂了,他也有辦法讓丁秋楠恢復。

何況只是偶爾這樣倒時差,問題並不大。

“沒有,我是說家裡的孩子會不會想我們?畢竟我還是第一次離開家裡那麼長的時間.....”

“楠楠,我覺得你想多了,孩子們都長大了,才不想被我們管著呢。”

“不對,小不點他們是長大了,但是小胖豬他們可還小呢,肯定不能讓他們亂來。”

提起孩子這件事,丁秋楠立馬就變得不一樣了。

管教孩子已經是她過去十來年當中,生命的全部了。

從六零年元旦生下小不點和瞌睡蟲開始,她的大部分時間都貢獻在教育孩子這件人生大事上面了。

儘管從最開始的幾年,那會兒丁秋楠還是一個工作狂,特別喜歡她在協和醫院的那份醫生工作。

“對對對,你說的都對。”

賙濟民沒有跟她爭辯這件事,而是轉移了話題。

兩口子說說笑笑,時間飛逝,很快就從月球返回到了地球當中。

當太空梭降落在樓蘭古蹟的發射中心時,丁秋楠這才長舒了一口氣,抬頭望向天空,道:

“我的心總算是安穩了,在月球飄了好幾天,雖然好像很不錯,但我還是感覺在地球舒服一些.....”

地球和月球之間的重力不同,儘管如此,丁秋楠還是覺得地球更踏實,那是因為她已經習慣了地球這樣的生活方式。

然而,儘管她在太空和月球飄了那麼久,從太空梭下來的時候,卻跟正常人沒什麼兩樣。

剛開始她還沒覺得有什麼,好像是理所應當的樣子,可很快她就想到了之前看新城電視臺關於航天員從返回艙出艙的場景。

那些航天員都是被人抬著出艙的,為什麼她就可以自己走出來,並且沒有任何的不適呢?

她把這個問題拋給了賙濟民,因為只有他才能解答這個問題。

“一兩句話解釋不清楚,簡單來說就是技術代差的關係。”

“那為什麼你不把這些技術給航天工程院呢?而且你本來也是在工程院上班呀。”

丁秋楠好奇不已,賙濟民搖頭失笑,道:

“你以為我不想給嗎?那是他們根本掌握不了呀,別的都不說了,光是一個能源問題,他們至今還沒解決這個問題......”

“還有就是我們之前乘坐的超音速飛機,你還記得吧?”

她連連點點頭,對這架飛機,丁秋楠印象深刻。

“那是我在六五年的時候,就已經研發出來的產品了,裡面也包含了垂直起降、空中懸停等多種技術,還有航空發動機等等。”

頓了頓,賙濟民接著又說道:

“這些技術,我從六五年的時候,就讓他們抓緊時間培養人才,同時改進技術等等,好銜接我這架飛機的技術。”

“但直到今天,他們也沒有做到啊,因為這裡面涉及到了太多尖端科技,涉及到了一個龐大的產業鏈,他們想要這樣的技術,就必須擁有足夠的尖端人才.....”

“可是你自己也知道,最近這些年,我們根本沒有那麼多基礎人才。”

基礎人才少,那麼想要培養出更多尖端人才的可能性就會很低。

綠洲新城的存在,算是一定程度上儲存了科技力量的火種。

然而,針對九百六十萬平方公裡的土地來說,這就有些杯水車薪了。

所以技術沒有完全達標,想要學習垂直起降的技術,確實很難。

就拿去年賙濟民組織人手研發的重型運輸直升機來說,一年過去了,如果沒有賙濟民的介入,他們現在恐怕是什麼都還沒造出來。

想到明年年初的事兒,賙濟民便有些著急。

因為重型運輸直升機這玩意兒,很重要,早早實現量產,比什麼都強。

整個國家那麼大,地域遼闊,千八百架這樣的直升機不嫌多,百十架也不嫌少。

“好吧,原來是這樣啊。”

丁秋楠恍然大悟,賙濟民則是帶著她返回了綠洲新城。

回到別墅的時候,孩子們已經上學了,家裡就剩下李雨竹和她的兩個孩子。

小夢恬已經七歲了,早就到了上學年齡。

所以才不會留在家裡帶弟弟妹妹呢。

“你們就好了,跑出去浪漫了,丟我一個人在家裡帶孩子。”

看到賙濟民和丁秋楠兩人回來,李雨竹頓時滿臉幽怨地說道。

她本來就是女強人,更喜歡在辦公室裡辦公,而不是給孩子把尿這些家務活。

“她們不是你的孩子呀?”

丁秋楠好氣又好笑,她都沒說李雨竹經常跟賙濟民跑出去約會這事兒呢,反倒是責怪起她這個姐姐來了?

“哎呀,楠姐你別生氣了嘛,我給你捶捶背,你們都去了哪裡呀?好不好玩?”

“我們去了月球,你相信嗎?”

“信,怎麼會不信呢?”

李雨竹當即便應道,還假模假樣地詢問月球好不好玩之類的話。

實際上,她壓根兒就不相信。

然而,丁秋楠並沒有聽出來,李雨竹在忽悠她。

所以她便直接從她自己的包裹裡,拿出一臺單反相機,裡面是儲存了不少兩人在月球這幾天拍下來的照片。

當李雨竹看到那些照片之後,頓時驚呆了:難道真的去了月球?

要不然沒辦法解釋這些照片啊。

大部分照片可都是有賙濟民和丁秋楠兩人的出鏡的,而現在可沒有P圖、摳圖之類的說法。

更別說,除了照片之外,還有影片呢。

“楠姐,你們真的去了月球啊?”

她的聲音中,滿是顫抖和震驚的語氣。

實在太不可思議了,居然真的去了月球?

那可是距離地球有三十八萬公裡之外的天體啊,那是能想去就去的地方嗎?

“哎呀,你不是看到了嗎?我跟你說啊,這些就是月海.....”

丁秋楠興致勃勃地指著那些照片和影片,趕緊給李雨竹科普著說道。

做科普這件事,其實說容易也容易,說難也難。

但是現在丁秋楠卻發現,其實做科普還是非常有趣的。

好不容易等丁秋楠過足了科普的癮,李雨竹把兩個孩子丟給丁秋楠幫忙照顧,她自己則是一熘煙地跑了。

她去找賙濟民了,她也想要去一趟月球。

能帶她去月球的也只有賙濟民了。

只是,讓她無語的是,賙濟民已經不知道去了哪裡,打電話也沒人接聽。

此時的賙濟民正在新城大學旁邊的地震研究所工作呢。

主要是剛才在樓蘭古蹟時,他跟丁秋楠的閒聊,讓他想起了明年年初的隕石雨,所以他必須得提前做好準備。

“各位教授,地震預測裝置的研發工作,具體到哪一步了?”

看到賙濟民進來,研究所內的眾多教授、研究員,頓時好像有了主心骨一樣,圍著前者吐槽了起來。

毫無疑問,地震預測裝置這樣的高尖端玩意兒,可不是現如今的地球能製造得出來的呀。

主要還是太難了。

難度係數非常高,不僅僅是預測範圍那麼簡單,深度等等問題,也是難以解決的。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也許,自然界的很多生物,都比地震預測裝置要牛逼多了。

因為大自然的災害來臨之前,螞蟻、鳥類等這些地球生物,都比人類發明的儀器設備要強大得多。

“很早之前,我就已經說過了,地震預測其實可以從多個方向進行....”

聽取完研究所內的眾人描述,賙濟民便又開始給他們上課了。

儘管目前並沒有一種可靠的地震預測方法或裝置,但其實可以透過監測地震前兆來判斷地震可能發生的機率。

相關的輔助裝置,比如地震儀、全球定位系統、大氣壓力計、電離層探測器和衛星影象等等。

相關推薦:重整河山之南北朝無盡海上的大巫師大巫傳人大唐我的網紅養成遊戲影帝:我在電影抽技能我締造上古天庭的那些年咦!戀愛系統也能上交嗎門的那邊是海賊王鬥羅之冰魔雨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