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都市->我在農村修個仙->章節

第453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

熱門推薦: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宇宙級寵愛 諸天新時代 都市國術女神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女配她天生好命 劍仙三千萬 我真不是魔神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葉修絕不是個容易頭腦發昏的人,他看似魯莽的行為,其實蘊含著屬於他特有的智慧。

如果讓一百個人來處理目前的困局,只怕九十九個人都不會選擇當著這麼多人的面斬殺張勳。這樣做等於將明王和項總督兩方都得罪了,當今世上,能夠同時惹得起項總督和明王的人,只怕一隻手就能數得過來。

但葉修就偏偏這麼做了,他就是屬於一百人中那唯一的例外。

在一般人看來,當場殺掉張勳,等於同時將明王和項總督推到了對立面。但葉修卻不這麼想。

明王和葉修早已勢成水火,雙方結下的仇恨根本難以化解,多殺一個人,少殺一個人,都是不死不休的局面。所以明王那邊根本無需顧忌,張勳殺就殺了,沒什麼大不了。

關鍵是項總督這邊。按照常理猜度,如果誰當著主人的面殺了他的座上賓客,就等於是當面打主人的臉。葉修在項總督府的宴會上斬殺張勳,等於是削他的面子,擱誰身上也沒辦法接受。

但葉修卻能感覺到,項總督對明王也不怎麼待見。如果真拿明王當盤菜,他就絕對不會讓張勳和葉修同時赴宴,又當庭點破張勳的身份。依葉修看來,這老小子壓根就沒打算和明王結盟。他之所以留下張勳,純粹是為了利用張勳來試探葉修。

當場擊殺張勳,也許會讓項總督面子上有點難堪,但潛藏的好處卻更多。

首先,斬殺張勳,無疑是徹底斷了明王姜譽和項總督結盟的念想。

其次,斬殺張勳的最主要目的,就是為了向項總督展示自己的實力!

老子就是一塊滾刀肉,不怕明王,也不怕你項總督,誰敢觸我逆鱗,我就敢跟他白刀子進,紅刀子出!最妙的是,他殺了人,還要站在道德和律法的制高點上,讓人無可指摘!流氓不可怕,就怕流氓有文化。葉修就是個有文化的流氓,這樣的流氓,連項宇這樣的大老虎都拿他無可奈何。你跟他講道理,他就跟你耍流氓,你跟他耍流氓,他就和你講律法,你跟他講律法,他就跟你比拳頭……遇到這樣的人,你崩潰不?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第三,這也是葉修看得比較遠的一步。既然明王和項總督結盟不成,那麼將來自己和項總督是不是有結盟的可能性呢?葉修認為是有的,在政治鬥爭層面,沒有永遠的敵人,也沒有永遠的朋友,有的只是永恆的利益。一旦雙方利益訴求一致,很有可能就會結成短暫的同盟。

即便雙方沒有結盟的可能性,葉修也要讓項總督意識到,做不成朋友,也最好別和我做敵人。

最後,也是最直接的目的。斬殺張勳,既成全了他欽差的威名,又狠狠地捅了明王一刀子,如此一箭雙鵰之事,何樂而不為?

殺掉一個張勳,既能向項總督示威,又能向明王報仇,同時還能維護帝國的律法尊嚴,像這樣送上門的好事,葉大官人怎麼會白白錯過呢?

如果有人鑽到他心裡,知道他在瞬息之間就有了這麼多想法,一定會為之驚歎的!他才多大?竟然能夠在最短的時間內想到了一條最極端,最危險,好處卻最多的應對之策!

葉修相信項總督應該能接收到他給出的訊息。因為這個老小子絕對不像他的外表那樣粗豪,事實上,項宇的智慧遠比他的武力更加可怕。

葉修斬殺張勳之後,大廳內陷入死一般的寂靜。所有人的目光齊刷刷地看向項總督,自從他入主蜀州以來,還從來沒有哪個人膽敢在這頭大老虎面前殺人,在眾人的心裡,只有大老虎吃人的份,哪有人敢在大老虎面前沾血的?

他們都想看看,項總督究竟對此事會做出怎樣的反應。

項宇留著張勳,本來的目的就是為了給葉修出難題。你不是欽差大臣嗎?東華法典明文規定,內臣不得和外將私自結交。老子就弄個內臣的使者和你同席,我看你這個欽差大臣能把我怎麼樣?

想到了葉修會很強勢,但沒想到他會如此強勢。這傢伙什麼花招也沒使,居然直接砍掉了張勳的腦袋!就這麼暴力,就這麼直接!

項宇想到了無數種可能,唯獨沒想到這種可能。因為他不認為葉修會有這麼大的膽子,在一個坐擁雄兵五十萬,連朝廷都頭疼的大老虎面前,就敢殺了他的座上賓!

可他發現自己還是低估了葉修。

所以當張勳的頭顱被腹腔裡爆出的血泉衝上半空的時候,項宇和其他人一樣,目瞪口呆!

不過他畢竟是見過大場面的一方諸侯,短暫的失態之後,很快回過神來,心念電轉間,將葉修的心思猜了個七七八八!

越想越覺得這個年輕人深不可測,可以肯定的是,張勳的出現,對於葉修來說絕對是個意外,他事先不可能知道。然而在這麼短的時間內,他就做出了這麼快速的反應,看上去這個對策是最愚蠢的一種,但越是細細品味,越能體會到其中的好處。項宇自問,如果是他面對這種情況,能不能在這麼的短的時間內做出這麼犀利的決定,這個還真沒有把握。

葉修打了趙隆父子,他無話可說。誰讓你們爺倆犯賤被欽差大臣當場抓個正著?葉修的徒弟打了他的下屬,他無話可說。誰讓你當著一個歸元境強者面前,辱罵他最敬重的恩師呢?葉修當著他的面殺了他的座上賓,他同樣無話可說。誰讓你嘴巴賤,非要挑明張勳的身份呢?每次都是你主動將臉蛋湊上去給人家抽,還能怪人家下手狠不成?

當然,如果這個欽差大臣不是葉修,而是另外一個人,即便項總督將那張大臉送上門給你抽,你也得有那個膽子啊。打了人家的臉之後,順帶把小命丟了,那就太不划算了。歸根到底,葉修敢抽項總督的臉,不僅僅是因為膽氣壯,最重要的是他有這個實力。

項少宇見葉修在自己的家中如此囂張霸道,說打人就打人,說殺人就殺人,完全沒把他們父子放在眼裡!本身看葉修就不順眼,現在就更火大了!他怒視著葉修,像一頭隨時都要擇人而噬的雄獅!

葉修是欽差大臣,而且是執掌‘尚方劍’的欽差大臣。他絕對有權力當場就給人定罪,掌握生殺大權。當庭斬殺張勳,從律法程式上說沒有任何問題。真要因此對付葉修的話,就和反叛無異了。項宇並不想反叛,但項少宇就不這麼想了。反了就反了,東華帝國大好江山,憑什麼就該姓姜的一佔到底?皇帝輪流做,明年到我家。項少宇對此是蠢蠢欲動的,如果不是項宇一直壓著,恐怕他早就豎旗稱王了。

總而言之,他是不怕造反的。所以他也沒有父親那麼多顧忌。

常言道知子莫若父,項宇從項少宇的表情中感受到了他的怒意。事實上,葉修這一系列動作蘊含的訊息,項宇大部分都收到了。至少他弄清楚了一件事,葉修這樣的人,即便不能做朋友,也最好不要和他成為敵人。有了這樣的認知,項宇自然不想兒子和葉修發生重大衝突。

“殺得好!”項宇一巴掌拍在几案上,朗聲喝道:“護國公公正嚴明,不徇私,不枉法,當庭誅殺罪臣,彰顯帝國律法之威嚴。如果帝國多一些你這樣的官員,何愁中興大業不成!”

心想小家夥,你跟我講大道理,難道我便不會講嗎?

話音輔落,他便揮揮手,幾名僕役將張勳的屍身頭顱抬下去,然後忙碌的擦拭沖洗現場的血跡,過不多時,曾經流過血的地方光潔如鏡,像是什麼都沒有發生過。

無論出於何種目的,項宇這麼一說,無疑是等於公開支援葉修的行為了。這也讓蜀州的官員士紳結結實實吃了一驚。王爺話說的冠冕堂皇,可實際上誰都知道,這就等於變相向葉修低頭了。

人家在你的家宴上殺了你的賓客,你不僅毫無怨言,還帶頭鼓掌,堂堂西域三郡之主,還有什麼尊嚴?

項宇自然能從下屬的表情之中,看出他們的疑惑,但這些人看的是眼前的局面,而他看得是未來。彼此境界不同,他也沒指望這些人會理解他。也許過了十年八年,這些人就會恍然大悟:看來當初幸虧沒和葉修作對,項總督高瞻遠矚,早就看到了葉修非池中之物……

在項宇眼中,世上只有兩種人,一種是可以隨便欺負的人,另一種是絕對不能得罪的人。而葉修顯然就屬於第二種。

項少宇見父親公然附和葉修,一張臉彷彿要滴出血來,如果這不是大庭廣眾之下,只怕他就要跳起來和父親翻臉了!這算什麼?這特麼究竟算什麼?人家都囂張到你家裡來了,你還要為對方鼓掌叫好?要不要這麼賤啊?

即便面對自己的父親,項少宇也忍不住在心裡罵娘了。

“項總督果然是個有大智慧的人。”葉修豎起了大拇指。

“護國公雄才大略,帝國得此棟樑,中興有望啊。”項宇哈哈大笑。

葉修和項宇對視了一眼,彼此心照不宣。既然項宇公然稱讚葉修的做法,就意味著他接收到了葉修的訊息,並沒有和他為敵的意思。葉修稱讚項宇有大智慧,並不是諷刺,而是真正這麼認為的。

葉修的心思,豈是常人能猜得透的?既然項總督能夠領會精神,就足以證明這個老小子不簡單。

“長江後浪推前浪,護國公年紀輕輕,就有如此手段,看來我們這些老家夥,真的要準備退下來安享清福嘍。”項宇這句話也是由衷之言,葉修展現出來的急智,果決,狠辣,讓閱人無數的項總督感到不寒而慄。如果不是親眼所見,他絕對不會相信一個二十多歲的少年會有這麼可怕的手段。

張勳被殺,徹底斷了他和明王結盟的念想。

所以他只能退而求其次,最起碼不要和葉修成為敵人。

“其實急流勇退,也不失為一種明哲保身的方法。”葉修接著項宇的話茬,若有深意地說道。

“哦?護國公此語,莫非另有所指?”項宇是何許人物,自然能聽得出葉修的弦外之音。

葉修哈哈一笑,說道:“我就隨便這麼一說,你也就當笑話聽聽。切莫當真。”

項宇笑道:“護國公但說無妨。”

葉修淡淡道:“我說個故事吧。在無盡虛空處,曾經有一個王朝,叫作明,到了末代的時候,社會矛盾激化,民不聊生,天下大亂,有一個有勇有謀的將軍,名字叫吳三桂,鎮守在山海關……”葉修給項總督講的是吳三桂的故事,前半部分的故事基本略作敘述,後面被康熙削藩的內容著重講述,並且對於吳三桂悽慘的下場描述地很詳細。

項宇內心一凜,他說的這個吳三桂,倒和本王有幾分相似啊。

“王爺,你怎麼看吳三桂這個人呢?”簡單講完這個故事之後,葉修笑眯眯地問道。

“我有一個疑問,葉大人所說的這個吳三桂,是曾經存在的真人真事嗎?”

“王爺為何有此一問?”

“因為本王覺得這不像是你杜撰的故事,這個人物有血有肉,經歷如此曲折離奇,更像是真實存在的人物。”

葉修微微一笑,淡淡道:“你就當他是真實存在的好了。項總督聽完這個故事,有什麼感想呢?”

項宇沉吟了一下,說道:“此人的是非功過,暫且不說。本王倒對於他最後的起兵造反一事有點看法。如果他偏安於西南,不對大清江山存覬覦之心,也許就可以安然度過晚年了。只要封地和爵位不失,誰也不能拿他怎樣。”

葉修知道項宇是代入到吳三桂的角色當中了,雖然前面的經歷不盡相同,但是成為封疆大吏之後,項宇的做法和吳三桂有頗多相似之處。同樣擁兵自重,同樣不服朝廷管轄,經營國中之國。

項宇這麼說完全在葉修的意料之中,他淡淡一笑,繼續說道:“王爺,常言道樹欲靜而風不止。即便吳三桂沒有反意,可是那位大清的皇帝就會任由他偏安西南嗎?一個強有力的帝國政府,是絕對不能容忍有人經營國中之國的。吳三桂之過,就在於他不識時務,如果他能早早交出領地和兵權,接受朝廷削藩,下半生應該可以做個太平王爺,一生享盡富貴榮華。可是,權力這東西就是毒藥,一旦沾上了,再想讓他放手,那可就難了。可以說,吳三桂明知道自己造反也不能成功,多半是死路一條,可他還是義無返顧地選擇起兵了。歸根結底,不就是放不下‘權勢’二字嗎?所以他死了,死得毫無價值。項總督覺得,身敗名裂和做個太平王爺,哪一種選擇更好呢?”

以項宇的智慧,自然知道葉修是借這個故事來影射他。其實這些道理,他自然是明白的,他也知道以女帝絕不會容忍西部三郡成為朝廷之外的獨立王國。如果繼續這樣下去,他和朝廷之間,遲早會決出生死。儘管坐擁雄兵五十萬,可是這些兵力自保有餘,真要起兵造反,估計失敗的可能性遠遠大於成功。北戎八十萬鐵騎都栽了,他能比銀都爾汗還厲害?

最好的辦法也許就是乖乖交出領地和兵權,回到京師去做個富貴王爺。以女帝的胸襟人品,如果他主動接受削藩,女帝肯定會給他一生富貴。帝王心術,有威也要有德。如果你把向你屈服的人都殺了,以後你的敵人都會和你玩命的。

可是,正如葉修所說,權力這東西就像毒藥,只要沾上了,就很難放下。他在西部三郡如魚得水,雖然不是皇帝,但在西域,他的權勢地位和皇帝無異,有不少人就只知道項總督而不知道女帝。

混到他這個份上,突然讓他把這一切都放棄,回到京師做個富貴閒人,這未免也太強人所難了。

“選擇……選擇……”項宇喃喃道:“這可真是個艱難的選擇……”

“其實我覺得,如果在前期不是那麼貪婪,局面還不至於如此糟糕,”葉修深深地看了項宇一眼,彷彿看進了他的心裡:“也有一些藩王,他們就不會像吳三桂那樣招帝王猜忌。想一想,藩王有自己的領地,有自己的兵馬,本身就容易引起帝王的猜忌,你還要掌控領地內的人事任免權,賦稅權,那你置帝國政府於何地?該陛下幹的事兒你全替他幹了,那你讓他幹什麼?回家抱孩子嗎?

“所以說,貪婪,才是禍患的根源。聰明的藩王,就知道進退。有兵馬,但不會太多,自保可以,但遠攻卻無力。賦稅權絕對分得清楚,該是自己的就是自己的,該是朝廷的一分不多拿。甚至還要主動吃點小虧。人事任免權絕對不能碰,朝廷愛派誰就派誰,不要隨意安插親信。帝王如果召見,絕對不會以任何理由迴避。也就是說,你得讓帝王想看到你的時候,隨時能看到你。讓他感覺你在他的掌控之內,不至於威脅到帝國的統治。這樣才能長治久安。你想想,如果吳三桂一開始就這麼做,帝王會毫無理由地動他嗎?也許終其一生,都會在西南做他的太平王爺。”

項宇微微一愣,隨即就明白了,葉修此行的任務,應該就是招他回京師了。他饒了這麼大一個圈子,用吳三桂的故事作引,就是為最後的目的服務的。這小子,真是成了人精了。

相關推薦:唐僧會武功農村丈夫美國超級牧場主非洲大牧場重生農村好媳婦恐怖時代:我有一個妖魔編輯器橫掃妖魔世界全球妖魔遊樂園妖魔當道無限諜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