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科幻->我在末世當司機->章節

第六百二十二章 異星起源

熱門推薦: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諸天新時代 女配她天生好命 我真不是魔神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都市國術女神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劍仙三千萬 宇宙級寵愛

喪屍末世降臨的六個月後,十一月,隨著陳眠的西進,中亞包括巨熊國度宣告淪陷。

十二月底,歐羅巴大陸淪陷;間隔一週後,也就是末世後的第一個新年,白頭鷹國也宣告淪陷。

至此,除了陳眠此行的起點——東方,仍有部分城市和深山基地被控制在倖存人類手上外。

全球剩下的倖存者不是被逼得逃到汪洋大海的荒島,就是被迫轉移到地下,藉以躲避喪屍和漸漸西進的核輻射。

而隨著越來越多的強國被弗朗西斯變成的鱗甲怪物攻陷,核彈一顆接一顆像放爆竹似的連綿不絕。

核爆之後,半個地球都陷入了無邊的黑暗。

大量核爆塵埃與煙雲注入大氣層,在吸收了大陽的光線後又厚厚地壓向地面,令地表空氣氣溫驟降,不見天日。

與此同時,太空中的衛星也因為無處不在的核輻射大受影響,除卻幾顆軌道比較高的軍事衛星外,其餘基本成了廢鐵一堆。

人類,被譽為萬物之靈的人類,終於在喪屍末世的逼迫下開啟了潘多拉魔盒,整顆星球都籠罩在一片令人絕望的灰暗雲層之下。

而透過浩瀚無際的星海與星系,在一顆足足比太陽這顆黃矮星巨大、明亮數萬倍的超級恆星附近,突然蕩起一圈圈真空漣漪。

那漣漪呈環形,包裹著那顆明亮的超級恆星,如同衛星似的繞著它緩慢作均速運動。

隨著時間推移與漣漪的震動,充滿冰塊、星埃的恆星光環像是忽然撞到了什麼東西似的,紛紛解體碎裂,化為真正的宇宙塵埃。

不出片刻,那巨大的環形漣漪扯動光線,露出一塊又一塊弧形的奇怪天體。

這些天體聚集在那顆超級恆星外圍,像“巨蛋”一樣包裹著恆星的光線與噴發物質,不停地將它們吸收吞噬。

如果有人類科學家能透過超級太空望遠鏡看到這一幕,一定會驚聲大呼——

“戴森球!!!這是能夠吸收吞噬恆星能源的戴森球裝置!!”

但可惜的是,這圈環形未知天體並不完全類似人類科學家的推測那樣,是呈“球體”環繞在恆星周圍的。

它其實是由數十個巨型弧形天體,組成的一圈比恆星光環更大的環繞結構,看起來有些像——被削掉的蘋果皮,圍繞在恆星赤道附近。

如果說這顆類似“戴森球”的裝置,會令人類科學家驚聲狂呼的話,那下來發生的事,恐怕就會讓他們呆若木雞了。

在這些巨型弧形天體出現後不久,這顆超級恆星不遠處的一處真空,突然又蕩起一圈更大的漣漪!

這回的漣漪就沒有造成剛才那般粉碎一切的動靜了,而是悄無聲息又像是在此存在了數萬年之久的——驀然出現!

出現的並不是什麼人類所幻想的巨型宇宙飛船,或是震撼人心的太空堡壘。

而是一團像是氣泡似的透明狀奇怪物體!

這物體的外層反射著遠處宇宙星光背景,像一隻折射著星芒的巨大氣泡,而其內部卻是一片黑暗,連一絲光點都沒有。

如此奇特的一幕定會令科學家們搜枯索腸,將它與腦中知識與幻想一一印證,試圖用物理天體學或天文學來解釋它到底是個什麼東西。

行星天體?

不對,它雖然有界限明顯的氣泡式外層,可卻並沒有天體的實體集聚,也就是俗稱的物質形態,看不見任何星體輪廓。

光斑星雲?

也不對!

星雲主要是由氣體或顆粒物質構成的,通常呈現瀰漫狀或發散狀,不可能形成這麼規則的圓形氣泡狀。

隕石?衛星?

抑或是超出人類認知之外的特殊天體......

而如果人類科學家們有足夠耐心和細節觀察力的話就能發現,在這只氣泡狀天體的外層中,反射出的星芒竟然形成了一個新月狀的光環!

並且,那光環的光線似乎在氣泡外層的牽引下,正被拉長變得扭曲,黯淡。

不錯!

如果此時人類的科學家們還有思考能力的話,就能判斷出來——這其實是一個無法被我們人類的視力所能觀察到的,黑洞!

一個小型黑洞!

其實從本質上來說,黑洞並不是一個洞,它也是一種宇宙中的天體,是由恆星坍縮而來。

但因為黑洞內部擁有的質量和密度遠遠超過了中子星,而且其引力又巨大無比,連光都無法從中逃逸出來。

所以在我們人類的視界中,它就像璀璨星空中的一塊暗斑、一隻漆黑無比的洞眼,無法描述其具體面貌。

這個像是氣泡的小型黑洞出現後,超級恆星附近的弧形天體便立即停止了吸收能量的動作,組成一條有規律的移動軌道,附著在黑洞氣泡外層之上。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最終,這些弧形天體包裹著氣泡黑洞,變成了一隻巨大的實體星球。

它在原位置停留了一小會兒後,突然又泛起一圈漣漪,徹底消失了蹤跡。

......

而與此同時地球,東方的天泉山山頂,正睡得酣甜的馬德彪,又做了一個夢!

這是一個無比虛幻、無比縹緲的怪夢。

夢中,馬德彪像個外來者一樣,見證了宇宙另一端發生的諸多奇異之事。

在茫茫的,不可觀測的複雜星系團中;

在無垠的,無數個多重宇宙週而復始,往復迴圈中——

一些由無數恆星塵埃以及白洞噴出的物質,漸漸形成了一團非常緻密的氣狀天體。

氣狀天體不停地旋轉增強引力、吸力,隨著更多的星埃、顆粒、冰塊、隕石的加入,這團氣狀天體最終擁有了可視實體,形成了一顆真正的星球。

不知過了多少時間,這顆星球終於孕育出了生命,一種原始的,由硼烷原子構成的硼基生命。

和我們人類所屬的碳基生命不同的是,這種硼基生命體並沒有單一且不可改變的形狀外貌。

它們或呈球體、多面狀、柱狀體;或可以隨需要變換形狀,隨心所欲。

但最終,為了適應這顆由多物質構成的原始星球環境,它們大多呈現出一種類似鳥的形態,就像那塊神秘巨石中被困的那只生物體一樣。

又不知過了多久,這些生物透過個體的摸索與群體碰撞,漸漸產生了意識和溝通。

它們多變的外形決定了溝通上的障礙,於是,隨著時間和智慧的干涉,它們最終進化出了一種獨特的溝通方式——生物電活動。

也就是馬德彪所熟知的,腦電波!

相關推薦:吃雞奶爸修仙傳洪荒之我為姬發貞觀小財神滿香江重生後我有了錦鯉運重生南非當警察舊日主宰重生之仙神紀元一夜鎖情,總裁先生請溫柔帶著軍需來大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