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科幻->我在沒電的末世學黑科技->章節

234章:彗星撞擊

熱門推薦: 宇宙級寵愛 劍仙三千萬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女配她天生好命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諸天新時代 我真不是魔神 都市國術女神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火箭被發現的速度遠遠超過了預計,按照原來的計劃,應該是需要等火箭主動發射探測訊號之後一段時間,這個文明才能發現恆星軌道最邊緣的火箭。

“黃院士,你怎麼看?”

“主動探測我們的訊號,來自於哪裡?我們火箭直徑不大,在這麼大的宇宙中,不發熱不發射電磁訊號,不應該能被人發現啊。”

不出黃泉所料,探測過來的訊號是從發射訊號波的那顆行星發射過來的,只是一晃而過,估計反饋了部分訊號回去,不過反饋的訊號也會被他當做普通的流浪隕石。

“還好,虛驚一場。”

“李老師,華科院太空局傳來訊息,不停發出的電磁波資訊,根據破譯,大致是‘你好’‘我在這裡’‘愛比蘭星’其他的還是無法破解。”

“我看看。”

剛剛覺得虛驚一場的李院士,就收到了人工智慧得訊息,同步黃泉也收到了提示。

“派離得遠的那艘火箭,登上傳送電磁波的星球,看看發射電磁波的裝置,以此判斷這個星系的五十年前的科技程度。”

“說起來都五十年了,這個裝置都在正常執行,雖然只是簡單的重複頻率,也還是很了不起了。”

李院士想想對方放在這顆行星上的訊號發射裝置,居然已經運轉了五十年就感覺不可思議。

接到黃泉的命令,離蟲洞最遠的火箭露出引擎,向那顆行星飛去。

……

愛比蘭星,一艘鋼鐵戰艦正在離開母星,飛向星空。

……

七十萬公里,對於曲率引擎飛船來說,不過是二十多秒的事,可對於還是使用固體燃料的火箭來說,卻是兩個小時的距離。

隕石包裹的火箭,再加速到最大距離後就關閉了發動機,讓飛船在重力的牽引下,持續加速衝向目標行星。

……

愛比蘭星,一個小時前,愛比蘭人突然接受到一份古奇星探測的彗星報告。

有一顆直徑大概一百米不到的彗星,受邊際古奇星重力的影響,將會在四十分鍾後撞擊到宇宙訊號發射器區域。

這顆隕石在不久前才被主動探測射線發現,加速起來後,更加明顯,這才引起警報。

“將這份資訊發給第二礦星隊,古奇星那座訊號發射塔會在十五比蘭後,被彗星擊中附近區域。

讓他們去把那顆彗星收集回來,看看有沒有研究價值,說不定那是幾十億年前的東西。”

“好的長官,具體情況我已經安排下去了,預計需要三萬比蘭,需要重新建立訊號塔嗎?”

“那倒是不用了,這麼久都沒有外星人過來,看來這整個宇宙,也只有我們愛比蘭人了。”

……

隕石包裹的火箭很快飛行到了古奇星,面前的古奇星,是一枚正常的遠日星,沒有大氣層,白茫茫的一片全是凝固的晶體。

火箭持續不斷的還在瘋狂傳輸對射訊號回蟲洞方向,因為對射的原因,訊號沒有溢散到古奇星。

遠離恆星八十多億公里,導致這顆恆星的可視度低的可怕,就是照片經過處理,也才能夠看清上面的顏色和山川溝壑。

“火箭距離目標行星預計剩餘一千公裡,開啟自動分離。”

人工智慧的語音還沒有播報完,隕石外殼就擊中了行星,而飛船卻穩穩的停在空中,隨後緩慢的下降到正在無聲震動的星球表面上。

“降落成功,與計劃相符,現在距離目標,訊號發射裝置兩百公裡,正在準備釋放無人工程車車前往。”

降落成功的火箭,艙門開啟後,一輛無人工程車跑了出來,開向遠處。

與此同時,火星的指揮中心也收到了轉接資訊,那個電磁波發射裝置已經中斷功能了。

“能被八級地震影響,這說明這個文明五十年前放這的裝置也不怎麼樣嘛。”

黃泉的分析讓李院士也點點頭,現在華夏的訊號發射塔最起碼也能扛個百公裡外的大地震吧,這外星人的訊號塔怎麼做的和玩似的。

“黃大,是否傳送訊號切斷行星上火箭的通訊途徑?”

“不用,正常對射就行,將所有資料進行最快速轉接。”

火箭從飛往古奇行星就已經是單邊通訊的了,一直都是它在向蟲洞邊的火箭發射訊號,現在工程車下來後,他都是直接向蟲洞發射訊號的。

所以古奇星上的訊號發射塔,發射射電波時沒有發現從蟲洞發射過來的訊號。

如果現在蟲洞邊的飛船發射一個訊號,反而會直接暴露。

保持著高速定點行駛的小車,靠著飛船降落前拍攝的高畫質圖片進行導航,一路避過路上的坑道向前疾速飛馳。

[資料反饋收集中,當前行星自轉方向為向日面,當前火箭所在位置為行星半日半夜面,行星公轉速度為一5800年一圈,行星執行速度27公里。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當前行星表層物質為固態甲烷,二氧化碳,以及碳合物,暫未發現水源,行星重力為地球1.4倍。]

實時影象傳輸起來,讓黃泉他們清晰的看著四處的地礦,零下兩百多度的環境下,除了冰晶還是冰晶。

也許這個星球曾經也有大氣層,後來在宇宙深空被凍消失了,也許從形成以來就一直在這,從來沒有獲得過陽光的溫暖。

“工程車距離目標剩餘五十公裡!”

李院士突然指著螢幕右上角的位置,工程車正在一個拐彎出進行轉彎,以避免地圖標記的一公里長的深溝。

整整兩百多公裡,時速一百五十公裡的工程車,卻足足在這顆行星上賓士了三個小時,一大半時間都在路上七拐八扭的避溝。

之所以採用傳統的電動工程車,而不是採用火箭裡的飛車,是因為飛車飛行時會有強烈的電磁訊號溢散出來,到時候飛車就會像螢火蟲一樣,在這個行星被直接發現。

被李院士指出來的地方,隨著工程車逐漸開近,越來越大,一個兩百多米的圓球露出視野,因為強烈的震動,被冰層擠壓,一半的面積都已經陷入冰層。

“開始行動。”

黃泉親自戴上了虛擬現實頭盔,70萬公裡的距離下,量子通訊產生了足足四秒的雙向延遲。

相關推薦:我不可能會錄這種自述我在殺戮中變強末世最終殺戮[綜]個性是穿越我的末世模擬器豪門棄婦的日常修仙:從一巴掌拍死元嬰開始王的朝鮮美人我遊戲巨佬的身份被曝光了我招魂天師的身份被曝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