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科幻->我在沒電的末世學黑科技->章節

156:火星種菜大棚

熱門推薦: 宇宙級寵愛 劍仙三千萬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女配她天生好命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諸天新時代 我真不是魔神 都市國術女神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機器人從登入火星開始,就從飛船內搬出預製好的碳合金鋼,無人工程車輛精準的打孔埋柱,起重機又將超輕複合輻射阻隔板鋪設好,一個長兩百米,寬一百五十米,高二十米的種植大棚只用了兩個小時就建設好了。

看起來速度很快,實際上前期火星的探測器已經工作了一週以上,將各項土層數據傳輸到月球的數據中心,月球的人工智慧又透過資料進行模擬,設定最佳的埋柱基點。

最後又開始分配各個工序給每個機器人,讓機器人能夠沒有任何停滯的狀態下,行雲流水的完成每一步建設工作。

大棚建設好之後,無人機器人開始吊頂安裝熱輻射燈,飛船的核聚變發電站也遷出了電源線接入大棚,制氧機,淡水製造裝置也同步搭設。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火星表面就富含豐富的水資源,之所以沒辦法直接使用,需要先收集,是因為火星的晝夜溫差極大。

火夏天時白天赤道溫度可以達到35度以上,可以說和地球的夏天都沒區別了,可他的南北極卻只有零下幾十度。

而晚上的赤道溫度直接降到了零下幾十度,沒有足夠的大氣層,讓火星的溫度調節能力幾乎為0,也就一些大氣塵埃較多的區域溫度變化會比赤道區域低一丟丟。

極寒的情況下,火星上沒有任何的大型植物可以生存,不過探測車還是在火星土層檢測到了藻類生物。

沒有植物生存,土壤就沒有鎖水能力,這就造成了火星白天看不到水,水都被土壤吸收了,晚上卻到處都是冰,空中的水汽和其他氣體也在超低溫下降落結晶。

在制水裝置鋪設好之後,定點探測的地下河被鑽開了口子,由裝置將水中的元素進行分離之後,和地球一樣的淡水就潺潺流出。

大棚內,拿著平板的黃泉,身邊跟著張興國,這次過來黃泉的主要目的是實驗能量盾,由於能量盾距離失敗會產生極強的電離輻射和異變的中子射線,所以在技術穩定之前,都還是在火星實驗比較靠譜。

而宇航員隊的目的就簡單多了,施展祖傳技能,對火星的土壤進行改造,以達到在火星種菜的目的。

火星的土壤與月壤的區別就是,火星土壤含有一定的有機物,這就給了火星創造生命的可能性。而探測器待著的這片區域就是有微生物和青苔存在的。

火星擁有生命這一點現在已經得到了證實。

火星土壤表層因為含有極高的金屬成分,想要直接種植也不現實,還需要進行分解才能變成可以種植的土壤,不過這也比月球好多了,快有地球一半的重力環境,對於作物的生長影響也不會特別大。

“土壤改造什麼時候可以開始?”

“智腦已經確定了改造方案了,預計從今晚開始就能進行,機器人正在建設聚變發電站,等聚變發電站通電後,就可以正常供應基地了。”

張興國將後裔號的智腦反饋的資料傳遞給黃泉。

“那行,你們一切都按計劃來就好,我要去遠一點的地方做實驗,對了,我做實驗的時間表你們要安排好,千萬不要出現我做實驗時你們同時在抗輻射設施外的情況。”

“放心吧,所有任務安排都是智腦排表,我們又自己確認過一遍,不會有問題的。”

種菜這種事,黃泉機不和專業隊伍摻合了,已經電滿了技能的兔子,在智慧的輔助下,別說火星,月球都能改造得可以種地。

在火星的飛船休息了一晚後,大棚的地面重力設施也鋪設完畢,現在的大棚才有了健康的種植環境,不過張興國他們沒有選擇直接將所有作物種在大棚。

而是將改造好的土壤分出一部分在外面,同時移植了一部分火星的表面藻類進行培育,分析基因和細胞性質。

“老闆,火星的藻類分析資料,和地球的藻類DNA資料有百分之91的相似度,可以說兩者就是同一種類的不同進化形態。”

已經在火星待了三天,隨著測試數據的完善,一份分析資料被管家擺在黃泉面前。

“也就是說,火星和地球的物種起源可能是相同的?”

“是的,而且根據最近幾天的探測,火星上還有很多不明痕跡,這些痕跡與自然痕跡有細微差別。”

黃泉坐在凳子上看著報告,其實從火星上發現了藻類生物的時候,有外星人這種存在就已經是註定的了。

外星人不一定是地球人一樣的碳基生命,甚至可以是能量體,所以宇宙中必定有其他文明的痕跡,只是受限於宇宙的變化太大。

以及文明成長需要的時間,很多文明可能還沒有發展到星系移民,就已經在原生星球毀滅了。

“繼續勘測,掘地機全功率啟動,我們先去將能量盾做出來。”

“曉得了,飛船已經在準備了,那邊的聚變發電站也準備好了。”

暫時沒有方向,黃泉就把這些放著,先把能量盾的問題解決了再說,至少太陽系現在是一定沒有外星人的。目前八大行星都已經有了凌霄火箭搭載的探測器。

各種超低溫工業探測器傳輸的資料現實,除了木星和土星因為氣態星無法進入探測,其他星球都已經有了環繞飛行。

乘坐飛船來到距離赤道點六百多公里的北極,這裡現在能看到一點點太陽的影子,地面全是冰塊和紅紅的氧化鐵土壤。

機器人建造的小聚變發電站就在中央。

“還說千年內人類都不愁能源了,我看要不了五十年就得開發新的聚變材料,月球的氦3可不夠這麼多。”

“以前的科學家預算的是地球使用,別人也沒想到,離子引擎需要核聚變發電站,太空航行要用,月球基地要用,就連能量盾都需要,你說這月球怎麼頂得住?”

黃露白了黃泉一眼,廢話,太空航行使用的裝置,全是燒電大戶口。

“不過沒事,再過段時間,等原子核研究方向突破後,就可以直接改造氫離子成氦和氦3。氦還可以進行組合發聲反應成為氦3,完美。”

人類的可用資源想要一直可用,就只能在創造上動腦筋,不過能量守恆定律下,還得想辦法控制成本,要不然製造一組氦3的能量用了兩組氦3能產生的能量,那怎麼玩。

相關推薦:我不可能會錄這種自述我在殺戮中變強末世最終殺戮[綜]個性是穿越我的末世模擬器豪門棄婦的日常修仙:從一巴掌拍死元嬰開始王的朝鮮美人我遊戲巨佬的身份被曝光了我招魂天師的身份被曝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