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我在大明當皇帝->章節

第567章 含義

熱門推薦: 我真不是魔神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女配她天生好命 都市國術女神 宇宙級寵愛 諸天新時代 劍仙三千萬

間諜之事,本就黑暗,身在黑暗中做事,非常考驗人性,往往很多事情為達到目的不得不做,身心煎熬不說,最怕就是身旁人的不理解。

“謝謝!”

能得人體諒自然再好不過。

“事成與否無所謂,不行就強行橫推,人活著最重要!”

朱允熥略顯無奈說道,“行了,不聊這些短時間沒影的事,接下來談談技校的問題,劉尚書你來開個頭,說完解縉你補充,剩下的就先耐心的聽一下!”

同樣的事情,談論場合不同,參與談話人的不同,所代表的含義,重要性的權重也會跟著上升。

技校,產業工人。

對此有認知的,其實並不多,至少算不上普遍認知。

內閣中,主動和朱允熥談過的目前就解縉一人,對此有認知的郭清算一個,畢竟其負責的是瓊海教育一塊,然後就剩下常年不出現在海口的羅貫中。

內閣才三個,更不要說下面。

其他人是否看到問題,是否重視過這問題,真的不好說。

或許存在私下的討論,探討,可就重視程度來說,明顯是不夠的。

這不是大家沒做事,沒思考,而是思維受限,不曾親身感受,感官不是那麼強烈。

如今問題被拋出去,那就不能忽略。

劉授業開口,江西舉子出生,授業與解開門下,別看劉授業這幾年臉變黑了,手變糟了,心裡的書生氣短了,但條理性更強,目的性更明確,大方向上的問題他能講,細節上的問題也不是不能說。

原本模糊的概念,伴隨著劉授業的講述逐漸變得清晰,幾度郭清想要打斷,但最終無不是忍了下來。

……

“我承認授業說的極有道理,但這一問題,更該做引導,而不是做強制!”

郭清中指敲著桌面,這一路聽下來,郭清越發感覺變扭。

不是他要奉行‘萬般為下品,惟有讀書高’的思想,而是瓊海人力缺口是全方面的,地方蒙學體系都沒完善,區域鴻學更是連到影子都沒看到。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哪來那麼多優秀的人才供人選擇?

大家都是分著來的,就是要特殊?

豈容你開口說兩句便做出傾瀉,郭清管的是教育,這兩年每逢實習季,畢業季,他家的門檻都要被人踩破。

真要順著劉授業的心思,今年畢業季他就跳海了。

“本就不是強制,但引導也需引子不是,空口白牙誰信啊?”劉授業強勢的回道。

“那引子你從工部內部挑選。

一個學院建立起來,不過三重要素,學府,教師,生源來源,這些你們工部完全可以自行解決?”

郭清又不是傻子,哪裡不知道劉授業打得是什麼主意,面朝朱允熥抱拳道,“三爺!

據3+2計劃,今年三亞弘學館就應啟用,分流瓊南地區的生源,此事從去年開始便已推動。

技校建立我支援,但和不能因為技校,而耽誤三亞鴻學館!

真的沒人,好不容易培養出一些老師,三亞都不夠,哪有份額分流給工部啊!”

說完,郭清的目光斜著看瞭解縉一眼,“要不三亞犧牲一下?”

大有一副,你惹出來的事,你支援,那就割你的肉,別指望我兜裡的那些。

“……”

被郭清怎麼一看,解縉面色不由一僵,變臉極快,“技校要不要辦,這應該不是一個需要討論的問題,今天要討論,應該是辦在哪裡,規模多大,投入多少。

地方上,我覺得石碌就不錯。

背靠石碌鐵礦,本地又是重工業定點城市,東南是三亞,哪裡是輕工業,目前又有兩條直道相連。

模式上,完全可以跟著現有教育體系來做。

入門,在三亞試點解決,透過一年的時間,對勞力進行基礎培訓。

一年之後,視天賦分出三批。

頭批,年齡較小,自我學習能力較強,對此進行重點培養,夜校後入鴻學,我相信有了頭一年產業技能培訓,加上親屬多從事產業勞作,進入鴻學後所學多會偏向於工。

第二批,年齡略大,但有不算太大的,則透過考試的方式,優者進入技校培養,及格者進入工坊,分配在老師傅手下,傳幫代的模式發揚一下,每年再給予一定名額,定個年限,比如二年,或二十五歲,選拔後再進入技校。”

“老劉,你覺得如何?”

解縉一臉笑意看向劉授業。

口中分三批,只說了兩批人,剩下的最後一批其實也很明確,就是一幫培養價值不高,同等情況下收益略差的。

不是不想公平,而是真的沒辦法公平。

有限的資源下,你總不能培養個三十歲的老農,不提培訓消耗,效率,培養出來都快三十五六歲了,在這平均壽命二十七八歲的十四世紀末,這種培養模式完全就是朝著水塘裡砸石頭,頂多也就聽個好名聲。

“這個方案不錯!

對廣大百姓進行引導,政策,人員,扶持,這些都是浮與表面的術,社會氛圍,環境影響才是道。

三亞,石碌,一個輕工業,一個重工業,加上對外出口的自由城都在瓊南。

只要從現在開始抓住宣傳,區域內不斷提高工商地位,勢必會產生巨大的效果!”

對於郭清來說,是劉授業,解縉要搞技校,產業工人培訓也好,還是朱允熥在背後推動,這都是支線,別動了目前好不容易樹立起來主線就行。

具體就工商階層的發展,社會地位的提升,講真,郭清真的不在乎,當年真要自恃身份,他就不會因“行知合一”四個字,放棄即將到手的吏部任免而跟著跑來瓊海,並主抓新學教育怎麼多年。

這就像是園藝一樣,根都沒在栽培好,上層修剪的再漂亮,那也只是表面光。

“老劉你覺得如何?”

內容是隨口討論,但講真思路不錯,只要往後控制好瓊北,瓊南的官場力量,端穩了這碗水就成。

瓊北為瓊海政治中心,瓊南為工業中心,風氣上北方嚴肅,南方靈活,這很好。

“三亞有港口,石碌也不是沒有,三亞可做試點,石碌為什麼不能?”

感受到背後的念頭,劉授業退了一步,先搶下肯定能到手的。

“那就和三亞一樣!”

相關推薦:人在奧特開局面對加坦傑厄奧特之英雄我的奧特人生碧血洗銀槍邊城浪子想當皇帝的領主大周第一暴君遼東鐵騎西涼鐵騎農場黑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