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我在大明長生->章節

第八十三章 朱允炆的畏懼

熱門推薦: 我真不是魔神 都市國術女神 宇宙級寵愛 諸天新時代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劍仙三千萬 女配她天生好命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山東,曲阜。

周易心中因為朱標的死,存著一肚子氣,這些天都成功地發洩在曲阜。

其實也算不上公報私仇,故意洩憤。

實在是曲阜孔家,這千年來,剝削這片土地上的勞苦大眾。

太順手了!

以至於周易清理過一遍又一遍。

可只要是回頭看,就一定還有,可以懲戒的人。

周易知道,這並不是治本之策。

對朱元章嚴格執行《大誥》的行為,也不認為這能夠長期地改變剝削百姓的形勢。

不過周易下手卻絲毫沒有留情。

《大誥》雖然無法解決永世的問題,更多是依靠朱元章強硬的實力。

但在現在,能夠砍一批地方惡霸,便能拯救數百個勞苦大眾。

這樣的行為,還是非常值得做的。

周易在曲阜的行為,很快傳到了大明朝各地。

曲阜孔家的影響力,雖然被周易踢了場子。

但在大明朝的各個地方,還是非常大的。

在周易報刊等資源的加持下,曲阜之地,新編《大誥》的執行。

幾乎傳到了大明疆域的每個角落。

若說是皇城內,因為朱標的死亡,一片愁雲慘澹的景象。

那麼皇宮之外,各地的貪官汙吏,土豪惡霸。

聽著曲阜的同行們,在新編版《大誥》的執行下,生不如死的樣子。

心中也是非常忐忑,一片愁雲慘澹。

周易雖然執行完了朱元章的任務,但也並不急著回到南京城。

周易在外面一邊兒旅遊、一邊兒在各地傳播著新版《大誥》,懲治一下貪官汙吏。

同時,也在搜尋著天下各地,產量高,質量好的高粱種子。

緊鑼密鼓地為沂蒙山的根據地,做著糧食上的準備。

周易也不敢在這個時間,回到南京城,撞到朱元章的槍口上。

畢竟,根據歷史記載,在朱標死亡之後。

朱元章開啟了新一輪的朝堂清洗。

雖然說,朱元章的這一輪朝堂清洗。

主要是針對以藍玉為首的武將,但周易作為和朱標接觸比較密切的文臣,心中也是多加了十萬分的小心。

尤其是周易在得知朱元章生病的訊息後,更加謹慎了。

不過,周易心中還是有一絲喜悅,畢竟朱元章的時代馬上就要落幕。

而且,朱標的死亡,雖然在歷史上是一個非常大的遺憾。

華子在歷史中,缺少了一個有朱明王朝,引領的時代。

但周易重生在大明朝,又有著長生道果加持。

一定能夠將這個遺憾,彌補過來。

甚至說,老朱家的衰敗,才是周易真正的機會。

退一步說,若是每一個皇帝,都有朱元章一樣能力。

周易即使是有長生道果,也無法主導時局的興衰更替!

……

皇城。

朱允炆踢踏著步子,低著頭,從朱元章的宮殿中走了出來。

朱允炆看著皇爺爺朱元章的臉色。

自知他的回答不是十分完美。

但卻是朱允炆的心裡話。

朱允炆回想著方才,朱元章最終點頭,並且對朱允炆的回答表示了支援,心中長長出了一口氣。

朱允炆是讀過歷史的,他知道:

漢朝中期,曾經發生了七國之亂。

吳王劉鼻聯合楚王劉戊、趙王劉遂、濟南王劉闢光、淄川王劉賢、膠西王劉卬、膠東王劉雄渠等劉姓宗室諸侯王。

以“清君側”為名發動叛亂。

由於梁國的堅守和漢將周亞夫所率漢軍的進擊,叛亂才在三個月內被平定下來。

地方上的諸位藩王,是一定會暴亂的。

以己度人,皇宮裡面,金鑾殿上,那把龍椅,誰又不想坐上去嚐嚐,是什麼滋味?

朱允炆走出後宮,到了東南角,黃子澄迎面走來。

迎接著未來大明朝的皇帝。

朱允炆看著黃子澄,心中感到了安定。

黃子澄是洪武十八年的探花。

曾被朱元章選來,伴讀東宮。

朱標在朱允炆稍長的時候,又讓黃子澄教授朱允炆學問

按照官位來說,在任太常寺卿。

朱允炆上前兩步,問黃子澄道:

“黃先生。諸王地位尊貴,又都擁有重兵,多不法,怎麼辦呢?”

黃子澄聽著朱允炆問話,心中猜測,可能是朱元章曾經和朱允炆說過什麼。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黃子澄回答道:

“諸王的護衛兵只足以自守,倘若有變。

發六師出征,誰又能抵抗呢?

漢朝叛亂的七國並非不強,還是滅亡了。

勢力的大小強弱不同,而順逆之理也不同啊。”

朱允炆點了點頭。

黃子澄話語中的核心,便只是一件事情。

那便是按照歷史大勢,皇帝的中間軍隊,不論是人數還是質量,都遠遠勝過地方藩王的軍隊。

漢朝能夠平定的七國之亂,為什麼在明朝不能平定呢?

聽了黃子澄肯定的話語,朱允炆對削藩一事,充滿了信心。

雖然朱允炆和黃子澄,對削藩一事,充滿著信心。

但至少有兩個人,卻是和朱允炆的想法,完全不同。

一個是在病榻上纏綿的皇帝朱元章。

另一個便是尋找天下最大最好高粱的周易。

周易站在局外。

對朱允炆的削藩的動機,相比朱元章,有著更深的瞭解。

其實,這件事情,和朱允炆的成長環境非常相關。

朱元章在北方設立藩王,主要是認為:

保障北方邊疆無事,靠的不是消極防守,而是積極的進攻。

對北方的戰事,持著積極的態度。

自洪武登基,到如今的洪武二十五年。

為北方的戰爭,輸送了不知多少糧草物資,以支援北方軍事行動,深入大漠。

朱標雖然被人們成為仁慈的太子。

但畢竟是在軍營戰陣中成長起來的,再加上和武將們關係十分密切。

對父親的理念,非常贊同。

可朱允炆卻是出生在和平年代的皇孫。

對開疆擴土這件事情,並不是很感興趣。

並且對這些年長孔武的叔父,有著天然的畏懼。

朱允炆在看著叔父們對北方殘元,華麗的戰果時。

心中第一個想到的不是這樣,能給大明朝帶來的安全感。

而是害怕有一天,叔父們對抗北方殘元的實力。

有一天掉轉矛頭,將這些實力,用在他朱允炆身上。

相關推薦:宮主他只想獨美幹掉萬人迷的一百種方法綜漫大幻想大海賊的時代嬌華萬界劍尊寫實派瑪麗蘇小師妹瘋狂作死後,全師門逆天了拯救魔物孃的我真不是渣男穿越之我是良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