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我在大明長生->章節

第八章 秦淮河畔,說書的女先生

熱門推薦: 我真不是魔神 都市國術女神 宇宙級寵愛 諸天新時代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劍仙三千萬 女配她天生好命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觀止堂

清風感覺,他今天經歷的怪事情,比之前一輩子都要多。

先是太子老師、太史公宋廉登門拜訪周先生。

又是皇帝身邊兒的太監登門傳旨,邀請周先生去金殿召對。

不論這兩件兒中的哪一件,都是祖墳上冒青煙的大事情。

不料在今天居然接連發生了。

最離譜的是,在金殿中回來的周先生,像是身上被附上了邪魂,圍著觀止堂的院子,前前後後,左左右右地轉個不停,甚至還上了五次房頂。

周易當然沒有邪魂上身,圍著觀止堂轉圈兒,想法很簡單,只不過是在模擬錦衣衛來人時。

選擇進入的路線,所作的行為判斷,是否有現在就要連夜逃出南京城的必要。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周易轉了幾圈,心中大概就有了定數。

暫時,還不太需要轉移。

周易做完了他意識中所有可以防止錦衣衛窺探的措施。

重新坐回到書房之中,拿出那張塗滿硃紅色符號的紙張,繼續思索給大明王朝挖墳掘墓的相關事宜。

在目前階段,朱元章還是我們的朋友的,至少在朱元章進墳墓之前的這二十年,是這樣的。

周易思索片刻,便定下了近二十年一切行為的總基調。

倒不是周易太過從心,而是反動敵人的實力太強大,而且在目前階段,是存在一定共同利益的。

比如,開啟民智。

和很多穿越的前輩,需要急匆匆地攀爬科技樹不同,得到長生道果的周易,有著更從容的時間佈局。

在結合洪武朝穩定的政治環境,和朱元章本人的性格。

還有周易因為《古文觀止》而起的文壇聲名。

文化下移,開啟民智,是周易能想到的最優解。

雖然朱元章沒有支援周易,在全國範圍內普及基礎教育,但同意周易教授太學中諸位學生使用白話寫作公文,也令周易十分興奮。

開啟民智,文化下移,承載文化的物質符號——語言文字的通俗化,是非常重要的一方面。

可能在朱元章看來,使用白話寫作公文,只不過是批閱奏章的時候更加省心省力,但朱元章不會知道,這對於文化界來說,是一個非常重大的變革。

這件事情在四百年左右之後會發生,史稱“白話文運動”。

周易穿越之前,在小學學古文的時候,曾經有過一個天真的想法,就是古代人學古文會非常簡單容易。

在看書多了之後,周易才知道“言文分離”的現象,是長期存在於歷史中的。

對於秦朝之後的人來說,解讀之前的文章,已經就需要註解了。

廣大民眾生活中使用的語言一直是隨著時代的發展而變化,但讀書人寫作使用的文字,卻是一直在模彷先秦時期的經典。

甚至在宋朝時期,發生了一個這樣的笑話:

一個老婦人央求村子裡面最有學問的書生,替他寫一封家信,寄給遠在外地的兒子,書生答應了老婦人的請求,決定為她寫一封家信。

可當書生聽到了老婦人說出的內容時,卻愣住了,他發現,老婦人說的每一句話都能聽懂,但一個字也不會寫在紙上。最終只好羞愧地和老婦人坦誠他的無能。

“奉天承運皇帝,昭曰,告訴百姓每準備好刀子,這幫傢伙來了,殺了再說。欽此。”

明朝朱元章寫作的詔書畫風如此,讓人看著親切,大抵是因為,朱元章所使用的語言更接近口語白話,而非模彷先秦的經典。

在明朝,白話文實際上已經得到了長足的發展,元末明初,四大名著其二《三國演義》和《水滸傳》都是在彙集了說書人的經典話本的基礎上,使用白話文進行書寫的。

“白話文運動”,看起來只是簡單的語言變革,但對歷史發展的影響,在某種程度上和宗教改革後,歐洲諸民族使用民族文字而非使用拉丁文有些類似。

傳播知識的工具——文字,從一種複雜的、需要長時間專業學習的“先秦文字”,退化成為了日常使用的“語言”。

這樣以來,對文字學習的時間大大減少,更多的時間可以學習其他知識。

對社會變革產生的影響,無疑是天翻地覆的。

最重要的是,這件事情能夠極大地提高朱元章的工作效率,朱元章還算是支援。

抱一抱朱元章的大腿,在開啟民智這件事情上走出一小步,不丟人。

可是,這件事兒,可能只有朱元章這個沒有讀過書的人,才會支援。

變革是需要群眾基礎的,至少要很多人能夠見識到白話文的好處,才能夠推行……

周易揉了揉眉頭。

讓大多數中下層文人,對白話文有一點兒接受,小說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在明初這個時代,大多數小說不過是流傳許久的故事的集合。

換句話說,這個時代的大多數作品,在一定意義上都可以稱為集體作品。

也就是說,施耐庵、羅貫中可以把市面上的作品整合一下,整體發表。

在穿越之前圖書館裡當管理員,閱讀並寫作過一些小說的周易,自認為也能將這個時代的小說整理的非常好看。

雖然距離著《四大名著》可能差些意思,但也不會相差太多,至少在這個時代“流行”,還是有信心做到的。

不如便把市面上的流行的評書集合起來,在宋師兄的書肆裡面刻好凋版,印刷發行天下。

甚至可以找些落魄畫師,繪製印刷精美,有插畫的《三國》、《蕩寇志》。

周易越想越覺得這個生意值得做。

從俗文學入手,印刷小說,打著賺銀子的幌子,實際上一方面賺銀子,另一方面讓更多的人接受白話文,為推行白話公文造勢。

周易打定了主意,在白紙上用抽象的符號記錄下來,大大方方地放在了書櫃之中,又小心翼翼地做了暗記。

既然如此……

找尋什麼小說,在現在最是流行,變成了當下最要緊的事情之一。

調查市場嘛……那便先探尋一下勾欄裡面流行的書目。

那麼,這幾日。

便要去拜訪一下,秦淮河畔,說書的女先生們。

相關推薦:宮主他只想獨美幹掉萬人迷的一百種方法綜漫大幻想大海賊的時代嬌華萬界劍尊寫實派瑪麗蘇小師妹瘋狂作死後,全師門逆天了拯救魔物孃的我真不是渣男穿越之我是良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