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我在春秋不當王->章節

第252、253章 諸樊之死

熱門推薦: 都市國術女神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我真不是魔神 宇宙級寵愛 劍仙三千萬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女配她天生好命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諸天新時代

諸樊死了。

在吳國士兵們那句“吳國男兒,絕不乞降”中,在這悲壯與嘹亮的吶喊聲中,在面對伍舉這一通羞辱中,諸樊最終還是選擇了拔劍自刎。

還是那句話,他不能辜負他的“身份”,更不能辜負了吳國數百年的名譽。

吳國人,寧死不屈!

這是諸樊所能想到的,他所能擁有的最好的歸屬,也是他這一生最好的結局。

而隨後,一千多吳國士兵也不約而同的是拾起了戈戟,盡數切腹而死。但見其紛紛倒在寒雨之中,場面一時令所有楚人都為之駭然。

饒是孫武見得這一幕,也不由得是為他如今這一對手而感到欽佩不已。

或許在多年以後,他仍能想起今日發生的一切,想起諸樊那一幕寧死不降的英雄氣概。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相較之下,此刻李然眼中,卻是縈繞著無盡怒火。

他當然知道以諸樊剛烈的性子是絕對遭不住伍舉的嘲諷與羞辱的,這也是他為何讓孫武領兵生擒諸樊的原因。

可是伍舉的偷摸到來,卻是攪亂了他全盤的計劃。

諸樊一死,中原諸國姬姓之邦必然視他為首敵,而鄭國也會成為中原諸國唾罵的物件,於是他李然在中原的聲望也勢必會一落千丈。

屆時,若讓豎牛、豐段和盤踞齊國的那一股與他一直暗鬥著的勢力給利用了的話,那日後他該如何自處?

所以,對他而言,諸樊可不能死啊!

李然猛的轉頭看向伍舉,凌厲鋒銳的目光好似要將伍舉活剮了一般。

“哈哈哈哈,諸樊小兒今日命絕於此,實乃我楚國之大幸事啊!”

“先生立此奇功,還請受舉一拜!”

而此時的伍舉,卻直接把李然給再度架了起來。

他不但對李然凌厲憤怒的目光是視而不見,甚至還直接把諸樊之死的功勞全部都給算到了李然的頭上。

是你李然殺了諸樊,是你李然為我楚國立下了這一不世之功!

你李然就是我楚國的大福星啊!

“大夫!”

李然猛的怒吼,眼框內的憤怒已然再也藏不住,瞬間噴湧而出。

“哦?先生這是怎麼了?”

伍舉故作不明的皺眉看著他。

“怎麼了?”

“大夫為何會出現在此處?又為何要出言逼死吳王?大夫難道不知我李子明之計為的就是生擒吳王麼?!”

在李然的原本計劃裡,“生擒諸樊”其實本也是假的,但讓其認清現實,讓他就此罷兵回去休養生息,乃是最終的目的,也是他唯一目的。

“呵呵,先生所言差矣。”

“今日吳王不死,我楚國東陲便永無寧日!”

“他難道不該死?舒鳩之戰,我楚國多少人因此而葬身?這些年來,他又三番五次的前來我楚國襲擾!他若不死,難道先生還希望……先生請自重,先生如今乃是我楚國的客卿啊!既是客卿,便該知道哪些事做得,哪些事做不得!”

你一楚國的客卿,怎麼能幫著吳國說話?還是幫著這場戰爭的始作俑者諸樊說話?

這不是吃裡扒外麼?

伍舉也沒給李然好臉色,而是用最為鋒利的言詞對他進行了反擊。

可是這一下,便算是徹底激怒了李然。

只見他神色忽的陰沉下來,一雙眸子火光四濺,整個人霎時間殺氣凜然!

“今日大夫逼死吳王,吳國上下必定以楚國為世仇,來日楚國有難,吳國趁亂而起,吳楚兩國戰火重燃,不知還會死多少黎首,也不知道會有多少人因此而流離失所,這便是大夫希望看到的?”

“再有,今日諸樊之死,中原諸國姬姓之邦,必定將這筆帳算在楚國頭上。然而‘古之為戰者,不重傷,不擒二毛’!楚國如今剛得了這盟主的位置,如今卻又硬生生將一國的國君給逼死了,這等下作的手段,豈不叫天下人所不齒?”

“大夫難道不知今日大夫雖是逞得一時之口快,卻已然是為楚國釀下百年之禍?!非但是為楚國釀下了百年之禍,甚至是大夫一族屆時亦不能倖免!”

站在李然的角度為吳國說話,顯然是不成的。

可是站在楚國的角度,甚至是從伍舉的角度上去說話,那便是理所應當的。

今日諸樊之死,看上去乃是楚國大勝而還,好似自此以後楚國東南邊陲,吳國將再難起勢。

可轉頭一想,此事當真如此簡單麼?

是的,諸樊之死,中原諸國肯定會怪罪李然,唾罵李然,認為李然背棄了姬姓之邦,伸手幫了外姓蠻夷之邦。

可中原諸國的君臣們也不是傻子,他們當然知道吳國最大的敵人乃是你們楚國。

是因為吳楚大戰,諸樊才會因此而喪命,這筆帳翻來覆去,最終還是會算在楚國頭上。

身為天下的盟主,討伐不臣也就算了,但是從古至今,卻還從未聽說過討伐不臣之邦,卻最終把對方國君給殺了的。

做出這樣的行徑,楚國的這個盟主之位還能得到中原諸國的認可麼?

別說是認可了,甚至可能將來你們楚人所說的每一句話,他們都不會再信了。不聯合起來共同抵制你楚國,就已算得是不錯的了。

還有,誰又能擔保你楚國以後就不會再出事?

日後一旦你楚國發生了內亂,中原諸國難道還會坐視不管嗎?如果不趁機把你給撂倒,那他們會不會成為下一個吳國的國君呢?

更何況,還有如今結下了吳國的這一世仇,難道他們會就此罷休?

不懂得“克己復禮”,日後你們楚國所要面對的難題也終將會接踵而至,甚至是這數百年的基業恐怕也將要毀於一旦!

而這,也正是未來伍子胥與孫武所做的事情。

事到如今,李然也算是看明白了伍舉的膚淺之處。

原本他以為伍舉已然足夠老謀深算,在陽謀這一塊兒,也可謂是佼佼者。

可是今日,伍舉的所作所為卻是徹底將楚國置於危險的懸崖之上,堪稱蠢不可及!

“先生乃一心為的姬姓之邦,又何須是在此危言聳聽呢?”

“不過一吳國罷了,待來日,覆滅吳國只在舉手之間!”

伍舉現在可謂自信心爆棚,他甚至忘記了前不久剛剛發生的舒鳩之戰,甚至忘記了在江淮流域被吳國遛狗一般遛著玩的慘痛經歷。

諸樊一死,他甚至認為楚國已經有足夠的實力可以覆滅吳國了!

此時的他,卻比諸樊還要自負!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這是我這輩子聽到過的,最可笑的笑話!”

“大夫事到如今還不自省,伍氏危矣,楚國危矣!”

李然不再多言,他只需要等待歷史事件繼續發生,那麼今日他說的這一切就會順理成章的變成現實。

於是,他與孫武快速離開了巢邑,簡單的收拾了一番後,便匆忙趕回了郢都。

伍舉當然不知李然今日所言,將來有一天會真的變成現實。所以,他對李然今日的反應還是歸結於李然心向姬姓。

而他在給楚王的捷報中也故意是提及了這一點,讓楚王在接見李然時能夠對他好生的敲打一番,好讓李然是徹底斷了這些個妄念。

得勝凱旋,班師回國。

至此,伍舉立下這等蓋世奇功,理所當然的,他們一行也將要迎來楚國上下君臣的恭賀了。

——

第253章_班師回朝

諸樊,史上第一個戰死於沙場的一國之君。

他的死,也將直接導致吳國在接下來的十幾年中都不敢再染指楚國之地。

如此,楚王熊圍便可以放下心來繼續展開他的宏圖霸業,而不用再需要擔心東南邊陲的吳國了。

對於楚王而言,這自是喜事,天大的喜事!

訊息傳回郢都,本就十分關注前線戰事的楚王,在聽得如此的捷報,頓時喜若狂,連下三道王命乃告示全國,大赦有罪。

他楚王熊圍,即位僅一年,便重創了東邊的勁敵苦主——吳國,而且還取了吳國國君諸樊的項上人頭!

這是何等的神武?!

而他楚王又如何不要炫耀一番?

當然,這裡面肯定也有楚王意欲震懾那些暗中反對於他的舊貴族的意思。

畢竟他得位不正,國內一些舊貴族,譬如被他打壓甚嚴的蒍氏一族,還有那些若敖氏的殘餘,這些人仍舊以先王郟敖死得不明不白為由,對他是有頗多的腹誹之辭。

此番他即位之初便能取得如此的功績,若非是真有天命加持,又豈能是如此的順遂?

既然他是有天命的,那想來應該是可以堵上這些人的嘴了吧!

而隨著楚王的告示,楚國上下也都知道了吳王諸樊已死,所以對於李然,伍舉,孫武三人也是一時讚不絕口。都認為楚國有著這三人,他們楚國稱霸天下也將是易如反掌。

可是他們並不知道的是,正在返回郢都途中的李然,此時此刻心情卻是低沉到了極點。

諸樊之死,他的一切計劃盡皆落空,他從未感到如此的挫敗感。

以往的他,可謂算無不準,計無不中。

可是這一次,他的計策卻功虧一簣,甚至還直接是影響到了整個天下的局勢。

這讓原本一直堅守天下安定的他,心中被備受創傷,好長一段時間都是令他寢食難安。

“長卿,事已至此,莫不是為兄我還是太過自作聰明了麼?還是說,為兄太小看了其他人?”

李然如今已能夠理解諸樊為何要自刎而死,也能夠理解吳國士兵們為什麼會一起隨主赴死。畢竟在這個上古時代,身而為人的尊嚴才是他們的重點,至於他們自己的性命,反倒顯得是那麼的微不足道。

可是李然無法理解的是,伍舉為何就一定要逼死諸樊呢?

在那緊要關頭,但凡伍舉能夠彎下腰來,與他和孫武保持一致,諸樊想來也都不會由此而自盡。

屆時,諸樊罷兵而去,與楚國休戰言和,那豈不要比現在的情況要好得多?

他伍舉到底是為了什麼才如此魯莽的逼死的諸樊?

僅僅是為了戰功?

李然不能相信,伍舉他好歹也是通些“周禮”的,難道真會不懂得這些個“克己復禮”的妙用?

然而他此刻相不相信已不重要,重要的是,伍舉或許還真就是這樣想的。

因為,吳王諸樊的生死,對於他伍氏一族而言,便是開宗立業的最大籌碼!

前面已經說了,伍舉毛遂自薦自請出戰,為的便是獲得戰功,提高伍氏在楚國的地位,從而鞏固他們伍氏一族的權勢,甚至是成為超越薳氏一族那樣的超級世家,為了他的兒孫們鋪路。

所以,在面對諸樊的這顆項上人頭,這等的不世之功時,饒是一向老謀深算,通曉周禮的伍舉也會變得如此的急功近利,也愈發的莽撞起來。

由此也不難看出,“禮壞樂崩”的罪魁禍首,究竟是什麼呢?當眼前的既得利益足夠強大到令人瘋癲的時候,那些個“看不見,摸不著”,卻又往往是真實存在的“遠慮”便會猶如形同虛設一般,不再為人們所關注。

伍舉便是如此,他根本就沒有考慮到諸樊之死將會給吳楚兩國帶來什麼樣的災難,又會給他伍氏一族帶來什麼樣的隱患。

只因為諸樊的腦袋,對他現在而言,實在是太重要了。

不過事已至此,李然的計策可謂是全盤落空,而接下來他所要面對的狂風驟雨,顯然要比吳楚兩國的這一場兵禍還要嚴重。

孫武顯然也是知道這一點的,所以對於李然所問的問題也甚為明了。

“先生何出此言?先生所計,天衣無縫,若非是那伍舉魯莽,橫插了一腳,此事絕不可能會發展到如今的這個地步!”

“要怪,便只能怪那伍舉實在太過智淺,生生的將吳國變成了楚國的宿敵,從此天下恐無安定矣。”

作為整件事的直接參與者,孫武看得最是分明。

然而李然卻是自嘲的笑了笑。

只聽孫武接著道:

“當此時刻,先生若再思自責,只怕已是無益。”

“以武之見,先生當思如何回應子產大夫,以及中原諸國的責問。”

“吳王之死定會牽連到先生,成為那些人對先生口誅筆伐的由頭!”

孫武眉頭緊皺,顯然也在思考這一問題。

畢竟諸樊以死,無法挽回,如何面對中原諸國君臣的口誅筆伐才是李然此時最需要考慮的。

可誰知李然卻是長嘆一聲,掀開車簾朝外看去。

寒雨淋漓的楚地之上煙霧繚繞,四下一片陰沉寂靜,不聞雞鳴,不聞狗叫,人煙稀少。

望著這樣的世界,李然沉默不語。

他原本以為,以他數千年的歷史經驗以及現代人的邏輯思維,他完全能夠在這樣的世界裡遊刃有餘的應對任何事情。

所以當他第一次在曲阜參加鄉校集會時,便將所有人都看作“學渣”。

簡而言之,在他李然看來,這時代沒有任何一個人能夠成為他的對手。

可是事到如今,他這才發現當初的他是有多麼愚蠢,有多麼的自大。

任何一個時代,都有這個時代無法改變的特質,即便他李然是後來者,是集上下五千年歷史經驗的第一人,他也無法改變這一時代的特質。

而且,在這樣的時代裡,還有許多事是他無法做到的,是他無法透過他想要的途徑去完成的。

常言道,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可是現在,李然卻十分懷疑這句話的正確性。

他始終只是一個人。

一個也同樣是血肉築成的人,並非是不食人間煙火的聖人。

平凡之於他,等於平凡之於芸芸眾生。

……

經過半個月的顛簸,李然與孫武終於是一起回到了郢都。

而等待他們的,乃是楚王的郊勞親迎。

章華臺下,楚王難得一見的從數百階梯上走了下來,率領著楚國一眾文臣武將,親自迎接李然與孫武。

這場面,堪稱壯觀。

數千名楚王的侍衛將章華臺是圍了個水洩不通,楚國上下一眾卿大夫,並排兩列立於楚王身後,而楚王頭戴冠冕,身著華服,英武不凡的臉上掛著至今尚未褪去的興奮。

“恭迎子明先生得勝歸來,君臣同禮,寡人拜謝先生於楚之功德!”

隨著王子棄疾的聲音響起,章華臺前,楚國君臣同時朝著李然行了躬身拜禮。

這等的榮耀,即便是王子棄疾也是羨慕不已,一雙陰沉的眸子裡盡是說不清道不明的眼神。

而李然面對楚王的禮遇,那自是要回禮的,只見他快步來到楚王身前並是拜跪於地。

------題外話------

原文:

十二月,吳子諸樊伐楚,以報舟師之役。門於巢。巢牛臣曰:“吳王勇而輕,若啟之,將親門。我獲射之,必殪。是君也死,疆其少安!”從之。吳子門焉,牛臣隱於短牆以射之,卒。——《左傳·襄公二十五年》

相關推薦:拐個將軍做備胎極品備胎男超能悍妻:拐個總裁當備胎影客之西域唐門至強高手在都市迦娜星辰大海從小破船開始演以戲亂娛島主的種田日常重生六零團寵小福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