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我在春秋不當王->章節

第136章 女叔齊的雄辯

熱門推薦: 都市國術女神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我真不是魔神 宇宙級寵愛 劍仙三千萬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女配她天生好命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諸天新時代

原本李然的一番精彩論述,已然讓晉國上下就會盟之事達成了一致共識。

可萬萬沒想到,晉國十大夫之一的女叔齊的突然出場,竟讓這個事情再度出現了反覆。

隨著他“虢地之會,絕不可拒”的話音落下,靈臺宮內頓時起了一片私語。

“司馬大人這究竟是何意?!”

“不知道啊,莫不是司馬大人當真老湖塗了?此等會盟,我晉人如何能去?”

女叔齊由於當年貴為晉國三軍司馬,地位雖是不及六卿,但作為十大夫之一,輩分又長,所以其個人威望卻是極高。便是晉侯親見了他,那也是要客客氣氣的。自然就更別提這些個大夫了。

他們雖對他此番言論皆是困惑不解,但也只能是在底下竊竊私語,不敢當堂放聲議論。

而子產與李然又對視一眼,又各自搖了搖頭,也都對女叔齊所言感到不解。

“女侯,此言何意?還請明言。”

晉侯也有些不悅,語氣不由變得低沉起來。

女叔齊聞聲拱手,目光再度掃過在場一眾卿大夫。

“稟君上,楚自武公初興至今,已歷八世,國力日增,兵車已及萬乘,其北進東擴之勢,日漸彌彰。”

“臣聞之,‘天欲取之,必先予之’。而如今王子圍欲會盟於虢,這或許是上天要讓他以此得意,又或是要以此來加重他的惡行。此間之事,皆未可知也!而他如今派來遊說我晉國的使者,將來能否得到善終?這也未可知也。所以,我晉國與楚國,都只能看上天的意思辦事,絕不可同他兩相爭執。君上何不直接答應他的請求?並以不斷修養我們自己,來等待他們楚國的命運呢?”

“倘若他王子圍是嚮往的德政,那我們日後說不定反過來還要服從他們呢?更何況是其他的諸侯國呢?如果上天是要要放縱他們,讓他們國內荒唐到虐亂的地步,那楚國自然就會被諸侯們所拋棄,又有誰還能與我們爭霸呢?”

女叔齊的這一番話,也不可謂是不精彩。

不過,核心思想就是一條:要想真正的成為一方霸主,唯有一國的德行才是最關鍵的,這一點來說,對晉國是如此,對楚國就更是如此。

楚國如今要蠻橫,就讓他蠻橫好了。只要我們能做好我們自己該做的,他蠻橫到最後,終究還是自己吃大虧。我們又何必在這替他瞎操心呢?

晉侯聞聲皺眉,臉上陰沉之色漸重。

“女侯所言,倒也有些道理。”

他不得不承認這一點。

“然則,若如此做,我晉國終究還是顏面無光啊。”

“況且,寡人以為,我晉國有三方面的條件可以抵禦其威脅,寡人如果拒絕他的話,楚國又能拿我晉國怎麼樣呢?一來,我晉國地形險要,二來,我晉國產有大量馬匹,兵車萬乘也不足為奇。三者,如今齊國和楚國又逢多難之際,寡人如今便是拒絕了楚國的會盟之邀,晾他也不敢在此妄動一二吧?”

晉侯所言倒也不差,畢竟,晉國的表裡山河便是晉國最大的底氣。

一國的德行,的確很重要,可是那又怎麼樣呢?

我不去便是不去,難不成他王子圍還敢幻想著領兵前來,再來一出飲馬黃河?

李然在一旁聽得這話,神色不由漸漸低沉,眉頭緊鎖。

“不好!晉侯的這一番話可站不住腳啊,這下當真是掉進了女叔齊的彀中了。”

人家是來建議你修德以靜待天日的,你居然要跟他來硬剛?

那女叔齊聞聲,卻又是發出了一陣蒼老,嘶啞,卻又顯得極為深沉的笑聲來。並朝著晉侯再度躬身一揖,而後繼續言道:

“稟君上,若我晉國想依靠地形險要和馬匹眾多,又對於鄰國的內亂而幸災樂禍,這可並非我晉國的三利,而恰恰是我晉國的三處最兇險的地方啊!君上請細想一下,四嶽,三塗,陽城,大室,荊山,終南等名山,都是九州境內的險要之地,但這些地方可從來都不是由一個姓氏連續統治下來的。而我們晉國的北方也確實是良駒甚多,但那一帶在我晉國統治之前,也沒個像樣的國家。所以,由此可見,險要的地勢以及馬匹眾多的地利,這兩個條件並不能作為一個國家的基礎,自古以來便是如此!”

“所以,歷來各國的國君,一定要修養仁德用來祭享神靈並安撫好黎民百姓。侯卻還沒有聽說過一個國家的基礎是要依靠地形險要和馬匹眾多的!”

“另外,君上所謂‘鄰國的患難’,那也是靠不住的。有的國家患難很多,卻反而能夠鞏固這個國家,而且日後還能開疆擴土,增添民眾。而有的國家,始終是處於沒有患難的境地,但最終大都喪失了國家。像這樣的事情,自武王分封天下以後,比比皆是,不勝枚舉。故此,為什麼要因為鄰國的患難而感到高興呢?”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想當初,齊國的公孫無知為奪取政權,齊國由此而發生了內亂,但也正因為由此,因而有了之後齊桓公的崛起,以至於齊國到現在還在依賴著桓公的霸業。而再看看我們晉國,當年裡克,丕鄭為亂,但最後卻讓我晉國最終得到了先君文公的霸業,以至於我們晉國時至今日,仍然是這天下的盟主。所以別人的患難,是不值得我們高興的。”

“君上若想只依靠此三者,卻不想著去修養政教仁德,又如何能夠復興我晉國之霸業呢?”

“所以,還請君上答應楚王子圍會盟的請求。君上若還是想不通,就不如想想為何商紂王如此荒**亂,周文王卻反而要與之和善友好?殷商之所以滅亡,姬周之所以興盛,想通了這些就該明白,做天下之主的,卻哪裡用得著去爭奪諸侯呢?”

女叔齊對晉侯的三點進行逐條反駁,當真可謂也是字字珠璣,句句在理。饒是李然聞聲也是不由歎服。

孔子雖尚未“修煉成功”,仍在鑽研德仁的路上。然女叔齊的這一番話,卻已可堪稱儒家治國的典範。以仁政而觀他亂,不爭不搶,以德政養育百姓,不怒不喜,如此方為大國之道,方為千年霸業之基。

晉侯臉色極差,但他卻再沒有任何反駁之言。

靈臺宮內的一眾卿大夫也相繼沉默,各個面色沉重,以致後來都只得嘆息點頭。

“是啊,司馬大人所言在理啊,既有宋盟在先,我晉泱泱大國,又豈能不修明德呢?”

“修養明德,方為立國之本啊。”

“還請君上三思!”

一時間,原本還反對前去參加會盟的卿大夫們,此時盡皆朝著晉侯拜倒,請求他贊成前去參加會盟,剎那之間,形勢陡轉。

子產再度與李然相視一眼,兩人皆是微微搖頭。

並非李然無話可以反駁女叔齊,而是站在道德至上的角度來看,他已不能再進行出言反駁。

要想一個國家根基深厚,修養明德顯然是第一位的,他此時若是出言反駁,那便是有了戕害晉國之嫌,搞不好,還終會為晉國上下所厭惡。

“經一事,長一智,又給我學到了啊。”

李然不由對這個女叔齊心生佩服,畢竟在而今的晉國,還能說出這番話來的,恐怕也就只有他一人了。

晉侯沉默良久,面對朝堂之上的形勢倒轉,思索再三,最終還是答應了下來。

晉侯也知深淺輕重,他並非楚王,自然不會過於剛愎自用。

所以,無論是出於形勢,還是出於對晉國長遠發展的角度來看,女叔齊的這一番話都是極為在理的,令人無法反駁。

------題外話------

原文:晉侯欲勿許。司馬侯曰:「不可。楚王方侈,天或者欲逞其心,以厚其毒而降之罰,未可知也。其使能終,亦未可知也。晉、楚唯天所相,不可與爭。君其許之,而修德以待其歸。若歸於德,吾猶將事之,況諸侯乎?若適**,楚將棄之,吾又誰與爭?」曰:「晉有三不殆,其何敵之有?國險而多馬,齊、楚多難。有是三者,何鄉而不濟?」對曰:「恃險與馬,而虞鄰國之難,是三殆也。四嶽、三塗、陽城、大室、荊山、中南,九州之險也,是不一姓。冀之北土,馬之所生,無興國焉。恃險與馬,不可以為固也,從古以然。是以先王務修德音以亨神人,不聞其務險與馬也。鄰國之難,不可虞也。或多難以固其國,啟其疆土;或無難以喪其國,失其守宇。若何虞難?齊有仲孫之難而獲桓公,至今賴之。晉有裡、丕之難而獲文公,是以為盟主。衛、邢無難,敵亦喪之。故人之難,不可虞也。恃此三者,而不修政德,亡於不暇,又何能濟?君其許之!紂作**,文王惠和,殷是以隕,周是以興,夫豈爭諸侯?」乃許楚使。——《昭公四年》

PS:這一段論述於歷史上,原本是昭公四年“申之會”的名場面。但是由於小說劇情需要,此處提前。而由於昭公四年,王子圍已弒君篡位,所以已被稱為“楚王”。

相關推薦:拐個將軍做備胎極品備胎男超能悍妻:拐個總裁當備胎影客之西域唐門至強高手在都市迦娜星辰大海從小破船開始演以戲亂娛島主的種田日常重生六零團寵小福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