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我岳父是李世民->章節

第五百九十九章 不收規矩的棋局

熱門推薦: 劍仙三千萬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都市國術女神 我真不是魔神 女配她天生好命 宇宙級寵愛 諸天新時代

徐孝德暗暗自語,收拾自己的包袱,將帶來的一些細軟,都整理開來,再將這個宅院打掃一遍。

傍晚時分,上官儀便讓村子裡帶著包袱與生活用具來了。

三兩村民很熱心,幫著徐孝德擺放傢俱,甚至還帶來了新做的被褥。

徐孝德正要上前說不用這般麻煩,上官儀攔住他低聲道:“徐御史有所不知,因為是縣侯留下的人,村子裡的人都會善待。”

“是……是嗎?”徐孝德遲疑道。

“當初的武士彠和歐陽詢老先生都是一樣的,還有河間郡王,村民都會善待的。”

有道是村民的熱情擋不住,這種好意是最難拒絕的。

再者說武士彠與歐陽詢在驪山的事情,徐孝德都是有所耳聞的,作為御史還要查證風聞,歐陽詢老先生在村子教書,教孩子們寫字。

而武士彠除了給村子裡的孩子們講課,還要管著這裡的許多雜事。

他們都是為了驪山在做事。

可是自己是來監察驪山的,徐孝德一想到被村民誤會了,心裡很是過意不起,若是縣侯想要貪圖一些酒水,瞞報了對不住自己的良心,要報上去又覺得愧對這些村民。

跟著鄭公辦事,徐孝德覺得自己向來是恪守本心的。

送走了這些村民,上官儀介紹著村子裡的規矩。

“村子裡一般勞作到傍晚,人手調動都是按需,過了夏天肥皂的需求不大,而且還有庫存,就可以分出大部分的人手去做其他事情,先安排農忙。”

徐孝德跟著上官儀走在村中。

“村子裡一直都是集中生產,銀錢和糧食都是各家分配,驪山的規矩中還有技術層,還要專門的人手來專研技術的改進,不過他們絕大多數時間都不勞作。”

“這麼說來不勞作也能得到工錢與糧食?”

上官儀穿著打著補丁的粗布衣,可眼神有許多的驕傲,這片村子就是這五年來的建設成果。

“徐御史想錯了,村中負責技術建設的人,他們不直接參與勞作,可倘若有所技術突破,可以讓村子裡的生產水平提升一個臺階,那也是巨大的收穫。”

上官儀帶著他一路在村子裡走著,“就像是棉布的針織手藝,當初的棉布針織手藝改良之後,我們的棉布生產便可以再上一個臺階。”

“棉花之物大家都可以得到,但若沒有驪山的技術,得到了棉花也無用。”上官儀面帶笑容,“這便是驪山的立身之本,驪山的棉花紡線與紡布技術都是獨一無二的,外人很能看懂其中的門道。”

一邊聽著上官儀的講述,徐孝德繼續看著村子,傍晚時分,村民們也都回到了村子。

以往在長安城看不到這種場面,那是家家戶戶勞作一天後,勞作一天的歡聲笑語。

孩子們嬉鬧著而過。

徐孝德笑道:“現在總算明白太上皇與歐陽詢老先生為何喜歡驪山了。”

“為何?”

徐孝德又道:“在長安城聽不見這種歡聲笑語,也沒有這樣的場面,朱雀大街兩旁的坊市雖說也是千家萬戶,可在高聳的城牆下與擁擠的街巷中,這種令人心中寧靜的場面都被擋住了。”

“或許是這樣的。”上官儀停下腳步,“驪山沒有高聳的城牆,也沒有官兵出沒,當天下太平之後,中原許多村縣也是這般,只不過驪山更寧靜一些。”

徐孝德沒有否認上官儀的想法,不過他更想將此地的祥和歸結於縣侯與公主殿下。

他低頭神色慚愧,苦澀笑道:“但有土地,皆有縣丞,若是封地都是權貴管轄,卻很少會有驪山這般,汝南公主與縣侯為造福一方而建設,封地的王侯權貴卻以索取當地鄉民為生。”

“拿得多了鄉民的日子就不好過了,但拿得少了權貴們不願意。”

徐孝德不住點頭,“以前驪山村是個破落的小村子,窮困潦倒,縣侯與汝南公主建設封地,卻不像鄉民拿一文一物,嗯……”

心中思量半晌,他嘆道:“很有意思,下官已經想到了大唐強盛之法……”

話語到了嘴邊,徐孝德又將話咽了下去,他知道這很難,一個小小言官如何指點宗室王侯,乃至那些權貴。

夜裡,徐孝德一個人回到了住處,他執筆將心中的想法寫了下來,寫好一篇奏章還要好好讀幾遍,以免陛下會誤解自己的意思。

就算是這件事多半不會有結果,甚至陛下只是看一眼,便會丟在一旁,徐孝德還是覺得自己該寫下來,交給陛下。

第二天一早,因為張陽時常要批覆朝中各部送到中書省的奏章。

人雖說在驪山,可還是要處理政務。

因此李泰安排了自己的侍衛,安排人幫助姐夫將奏章送去長安城。

徐孝德來到魏王府的宅邸前,村子裡的魏王府邸並不大,距離村子很遠,倒是最靠近的村口。

李孝恭正和李泰下著棋,眼看對方的將跳出了區域,吃了自己的卒子。

李泰大喝一聲,“王叔!為何你的將可以出九宮!”

李孝恭冷哼道:“老夫打仗作為大將從來都是帶頭衝陣,哪有躲在後方的道理。”

“這是棋局,這是將!”李泰再次強調,對王叔這種不講規矩的行為很憤慨。

“放屁!”李孝恭吐出一口濃痰,“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憑什麼要守規矩。”

“這是遊戲!這不是打仗!”

“棋盤如戰局!”李孝恭板著臉,沉聲道,“不可兒戲!”

對付王叔這種耍賴的方式,李泰只能痛苦地撓頭,看著棋盤咬牙忍下,將自己的馬往前推。

只見李孝恭的手拿自己的將棋直接略過楚河,將自己的相給吃了。

李泰瞪大了眼珠子,“這……”

李孝恭點頭道:“為將者,當勢如破竹,小小楚河豈能畏懼不前?”

聞言,沉默良久。

終於李泰將棋盤一掀,“不玩了!”

李孝恭還意猶未盡,他覺得老夫下棋就該這樣才是。

看徐孝德站在一旁,從棋局開始爭執這人就在一旁看著,李泰掃興地又將棋子撿起來,“你來做什麼?”

徐孝德拿出一份奏章,“聽說我魏王殿下的人,時常會幫縣侯向朝中遞交奏章。”

李泰將玉石做的棋子放入木盒子中,這可是母后讓人做出來,賞賜給自己的,少了一顆都心疼。

將棋子收攏好,瞧了一眼他手中的奏章,“交給本王的侍衛,他們今天正好要幫姐夫送奏章,順路送去便是。”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先是恭敬行禮,徐孝德將手中的奏章遞給一旁的侍衛,“多謝魏王殿下。”

李泰拿著兩盒棋子與棋盤離開了。

李孝恭邁著大步去找村民閒聊。

只有徐孝德還站在原地,他看著的奏章與縣侯批覆的奏章放在一起,侍衛將其裝在包袱中策馬送去了長安城。

接下來的日子,每到午時他都會在村口等待,每每有侍衛從長安城送奏章交給縣侯,他總是會問自己的奏章朝中是否看過了。

事情就如徐孝德預想的一樣,奏章送入了朝中就像石沉大海沒了迴響,朝中就連些許的議論都沒有。

這是心中早有預想的場面,但得到這個結果心中多少覺得苦澀,氣餒一嘆,他來到村子裡的另一頭。

從糧食發酵到現在,終於開始正式釀酒,他來到村子另一頭的酒廠,有不少村民在忙碌。

這些村民能夠在工廠中忙碌,現在又能釀酒。

莫名讓人覺得這些人很厲害。

他再仔細一看,就發現了其中的奧妙,村民都是分工合作,一人只負責其中步驟的一個小環節,每個人只要掌握其中一個過程就可以,掌握得很快,手腳也很麻利。

在驪山的徐孝德收穫很大,他記錄著有關驪山的一切,上官儀當年顛沛流離時,也去過很多的地方,從揚州一路到長安城,他的見識與閱歷自然很高。

用他的話來說驪山的生產模式與中原很多地方不同,這種生產模式最直觀的效果就是效率高。

徐孝德手中坐在釀酒廠前不斷記錄著,他見到有上官儀命人講究分開擺放,便好奇道:“這是做什麼?”

“這些是頭鍋酒,這種酒水不能喝的,縣侯吩咐說有它用。”上官儀又解釋道:“也沒說要做什麼用,先分開存放。”

徐孝德低著頭繼續記錄。

驪山上,今天孩子們回宮的日子,李治還依依不捨,他抱著姐夫的腿委屈道:“我不想回宮裡,宮裡很沉悶,很沒有意思。”

張陽耐心對他道:“驪山以後一直都可以來,要是晉王殿下覺得宮裡不舒服,想要來驪山便徑直來便是,若是你父皇不準,我去宮裡罵他,不要害怕宮裡,受了委屈姐夫會幫著你們的。”

“嗯,要是父皇再與姐夫吵架,我們也會幫著姐夫的。”東陽在一旁言語堅定地講道。

李治緩緩抬頭言語道,“姐夫放心,我會懂事的。”

看他的模樣,張陽心中感慨,天可汗在教子方面也該上點心。惡毒的天可汗吶,你看看你的兒子多懂事,多純真的孩子。

老天瞎了眼,讓你有這麼懂事的孩子。

看著孩子們穿上了皇姐所做的新衣裳,棉布做的衣裳很保暖,一個個穿著漂亮的新衣裳,從屋中出來,她們的笑容給這個秋天帶來了生命力。

嬸嬸稟報道:“稟縣侯,稟公主殿下,皇宮裡的人已經安排好了馬車,在山下了。”

孩子們從高到矮站成一排,張陽搖著手中的蒲扇笑著。

孩子們也被笑容感染,都笑了起來。

“報數!”

張陽一聲大喝,孩子們站得筆直,從一報數到十一。

這種事情每天都要進行一次,只是今天孩子們報數的聲音格外響亮。

“要開開心心地來驪山,高高興興地回長安,明白了嗎?”

“喏!”

孩子們齊聲回應。

稚嫩的嗓音在華清池邊迴盪,這些孩子們眼中有旺盛的生命力。

張陽領頭帶著孩子們往山下走去。

李玥走在後方與李麗質說著對弟弟妹妹們的囑咐。

驪山下,王公公行禮道:“縣侯,陛下旨意讓老奴帶孩子們回去。”

張陽揣手道:“王公公,最近氣色又好了不少。”

“是嗎?”他的老臉帶著笑容,“最近宮裡的人辦事也得力,陛下讓老奴多休養。”

孩子們陸陸續續上了車駕,張陽皺眉壓低自己的嗓音,“王公公真的不打算來驪山嗎?”

王公公向長安彎腰行禮,“老奴此生都會侍奉在陛下左右。”

張陽一手搭著他的肩膀,“王公公忠心,我也不好強人所難,就當是交個朋友。”

他看皇子與公主們都上了馬架,又道:“老奴這就帶著孩子們回去了。”

“王公公慢走。”

幾次三番被他拒絕,張陽還是笑容以對。

反倒是讓王公公面露難色,只得抱歉一笑,帶著車駕一路離開了驪山。

夫妻兩人重新回到了山上,再看眼前的華清池顯得空空蕩蕩,孩子們在這裡時候,到處是她們身影。

現在她們不在了,又覺得新家空落落。

小熊叼著女兒的後襟,將她放在屋簷下,多半是她又想去廚房拿吃的了。

小清清一臉的不服氣,“娘!為何它總是這樣。”

女兒指著小熊,對她來說這頭熊與其他的五頭小奶熊都已經成了家人,有時候就和這些小熊睡在一起。

嬸嬸每每找不到她了,熊在哪裡,她就在哪裡。

李玥對女兒道:“以前這頭熊還小,那時養在長安城的小家裡,還是冬天的時候,它喜溫暖,做飯的時候總是喜歡往廚房鑽,那時候就被火燒了一片毛髮,到現在它一直覺得那是一個危險的地方,才不讓你去的。”

小清清縮在母親的懷中,低聲道:“那也不能總是攔著我。”

李玥笑道:“它這是保護你。”

聞言,小清清瞪了一眼小熊,這頭熊若無其事地倚牆側躺著,優雅地用爪子著撓著肚皮,並且十分享受地打了一個哈欠。

王嬸用熊毛做了一個披肩,給小清清試了試,“嗯,大小很合適。”

“我不要這個。”小清清推脫著,“不然它會以為我也是熊的。”

相關推薦:木葉:輝夜家的記事本美漫之磁場武神我的武道修行靠加點世界那麼大:總有大佬在圍觀我從射鵰開始的諸天直播大唐風華路蜀漢之我是關興三體:從ETO走出來的面壁者紅樓之林氏長兄異界之悟空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