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都市->我有科研輔助系統->章節

404 國獎答辯,成績第一名!(求訂閱)

熱門推薦: 劍仙三千萬 宇宙級寵愛 都市國術女神 諸天新時代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我真不是魔神 女配她天生好命

許秋追問:“那後來呢?”

穆雪偏過頭看了眼許秋,答覆道:“去了清北大學,大一就是正常入學,大二我參加了清北大學的‘闖世界計劃’,到MIT(麻省理工學院)交流了一年,基本上是去那邊的實驗室過了一年的柱子,最後發表了一篇SCI文章,二區的小文章。”

頓了頓,穆雪繼續說道:“大三把剩下的課程修讀完,同時寫了一篇綜述文章,發表在了AFM上,暑假跨校保研到了魔都綜合大學這邊,大四的時候,我又以交流生的身份來到魔都綜合大學這邊做畢設,在我叔叔那邊發了幾篇文章。”

許秋聽完之後,終於明白穆雪是怎麼進國獎答辯的了。

同時心裡暗暗感慨,出身好資源就是多啊,大學四年跑了三個地方,還都是頂級高校。

像清北大學那個“闖世界計劃”,許秋之前也是有所耳聞。

這個出國交流計劃需要自己去聯絡國外的學者,而不是學校安排的。

對於學生來說,既然都已經進了世界排名在二十左右的清北大學,要交流肯定也是去世界前十的大學,比如MIT,Stanford(斯坦福),Berkeley(伯克利)這種大學。

可如果是一個普通的大學生,沒什麼人脈,怎麼可能聯絡的上這種頂尖名校的大佬呢,很多機會對他們來說就不存在。

國外的人脈文化雖然沒有國內這麼歷史悠久,但也是存在的。

比較典型的就是推薦信制度,要去漂亮國讀研的話,都是需要推薦信的。

而寫推薦信的人的身份,會對最終的結果造成很大的影響。

比如,你拿著幾封諾貝爾獎得主或者名校校董的推薦信,和她拿著隔壁王叔叔寫的推薦信,份量自然是不同的。

穆雪突然問道:“對了,你答辯準備的怎麼樣,可以看看你的PPT嘛?”

“可以啊。”這個沒什麼避諱,許秋隨意點開了桌面上的答辯PPT,翻動了幾頁。

穆雪看著PPT上兩篇大滿貫的AM文章和一篇《自然》子刊,加上後面列的一大堆學術成果,直接驚呆了:

“這些都是你的工作?!”

“嗯。”許秋淡定點點頭。

“厲害,厲害,”穆雪讚歎道:“我在清北大學和MIT交流的時候,都沒有遇到過像你這麼強的本科生。”

穆雪又開玩笑道:“還好我是13號,在你前面,如果我是15號,我肯定要和你換號牌,不然壓力太大啦。”

許秋笑了笑作為回應,然後指了指穆雪的電腦,說道:“你的呢?”

“那……我就獻醜啦。”穆雪猶豫了一下,最終還是開啟了自己的答辯PPT。

許秋看了看,穆雪的PPT和他的格式相近,也是放了三篇代表作。

最後面列出全部的學術成果,一共三篇一區一作,兩篇一區二作和一篇二區三作。

她的三篇代表作,其中一篇是那個AFM綜述,文章正式發表的時間是在一年內,因此可以用於評獎。

另外兩篇文章,都是以第一作者身份發表在Appl. Surf. Sci.(ASS)上的。

ASS這個期刊,就是之前吳菲菲吐槽過的那個大類二區,小類有一區有二區有三區的,因為和材料相關的小類是一區,所以就按一區算的期刊,這也是材料系承認的,為數不多的低影響因子(影響因子3-5)的一區期刊。

雖然AM和ASS同為一區期刊,但它們檔次上的差別還是非常大的,論影響力,AM肯定是遠遠強於ASS的。

很簡單的道理,AM《先進材料》這個期刊,混材料領域科研圈的人九成以上都知道,甚至大多數化學、高分子領域的研究者也都或多或少的聽說過它,知道AM是材料領域的一區頂刊。

而ASS這個期刊,要不是院系評獎時認定他為一區,包括許秋在內的很多材料領域學者,壓根聽都沒聽說過這個期刊。

當然,許秋肯定不會當場揭人短,說ASS不如AM之類的話,還是鼓勵道:“加油吧,預祝你能拿獎。”

“謝謝,一起加油。”穆雪禮貌回應了一句,心裡不斷的聯想:

‘國內真是臥虎藏龍啊,我的兩篇ASS一作,實驗雖然自己做的,但是從選題到實驗設計,再到最終文章的潤色和修改,穆正川叔叔出了非常大的力。’

‘另外,許秋都已經這麼強了,一作文章就有九篇,還都是AM、NC這麼高質量的文章,剛才和他一起過來的兩個同課題組的學姐會不會更加厲害?’

‘穆正川叔叔說我三篇一區的文章,按照往年的慣例,肯定是能穩拿國獎的,可現在這種情況,真的能穩拿嗎?’

‘叔叔肯定是不會騙我的,那問題出在哪裡了呢……’

這時,高翔老師的聲音傳來:“13號,你們哪位是13號。”

“我是。”穆雪舉了舉手,而後做了兩下深呼吸,將狀態調整了過來,看的出來,她的心理素質還是比較好的。

穆雪把膝上型電腦留給許秋照看,然後跟隨高翔進入401。

下一個就輪到許秋答辯,因此他沒有開啟《焦耳》草稿檔案繼續撰寫,而是看了下當前的時間,現在才一點出頭,國獎答辯比預定的時間快了不少。

教室裡面除了他以外,還剩下一個人,是個男生,應該就是抽籤抽到15號的那位。

許秋瞅了對方兩眼,發現並不認識對方,於是便在心中默默說道;“Oh,lucky dog.(幸運的小家夥)。”

過了幾分鐘,穆雪從401房間出來。

許秋進入會場,打量了一番。

材二401房間是會議室的佈局,有一個演講臺,下面是一個長方形的桌子,類似材一301會議室,不過材二401的面積要小上許多,大約只有40多平米。

十多位老師正目光炯炯的看著許秋,高翔為各位老師簡單介紹了一下許秋的資訊:“許秋,直博生,一年級。”

包括魏興思、周數學在內的幾個材化老熟人,都衝著許秋點頭示意。

其他幾位老師,在聽到高翔講出許秋名字的時候,也是眼前一亮。

他們有的人或許不認識許秋這個人,但現在基本都知道許秋的名字。

畢竟,許秋和韓嘉瑩在本科期間,發表了這麼多高質量的文章。

兩人“傳奇本科生”的名頭已經在材料系內部傳開了,成為了一段佳話。

尤其是許秋,單論學術成果,都已經能夠碾壓材料系一小半的老師了。

除錯好裝置後,許秋落落大方的開始答辯演講:“各位老師大家好,我是許秋,材料物理與化學專業的直博生,一年級,我的學號是1x11030001,我的導師是魏興思,我的主要研究方向是有機太陽能電池……”

自我介紹完畢,許秋操作鐳射筆,“譁”的一翻頁,封面文章、高被引文章標識、熱點文章標識就映入眾人眼簾。

“接下來,我將介紹這一年來,我的三篇代表作……”

“第一個工作,我們開發了一種高度結晶的聚合物給體材料,名為PCE11,這個工作被選為AM的封面文章,是當前高被引、熱點文章,實時被引用次數超過60次……”

“第二個工作,我們開發了一種3D-PDI分子,發表在《自然·通訊》上,打破了當時PDI領域的效率世界紀錄,並用TRPL等手段揭示了……”

“第三個工作,我們開發了一種ADA型非富勒烯受體ITIC,文章正式接受兩個月,同樣被選為AM的封面文章,也是當前高被引、熱點文章,實時被引用次數已經達到38次以上……”

臺下,孫一凡的導師萬有聲和魏興思坐在一起。

他們兩人的關係還不錯,當初都是“青千”回國,不過萬有聲的科研能力比較強,是帶著幾篇《自然》大子刊回國的,現在已經評上了“長江”。

萬有聲看了看許秋,又看了看魏興思,低聲詢問道:“你們組的這些工作?”

魏興思攤了攤手:“主要的工作都是許秋自己完成的,我沒出多少力。”

“厲害啊,”萬有聲豎了一個大拇指,隨後感慨道:“感覺你們組今年能拿三個國獎啊。”

魏興思神采奕奕:“那必須的,而且說不定是四個國獎,等下碩士那一場,我還有一個學生呢。”

“老魏你這還真是不謙虛啊。”萬有聲笑著回應了一句,他這次是為組裡一個博士生和一個碩士生過來的,本來以為組裡兩個人拿國獎都十拿九穩。

但現在聽了前面的報告,他感覺組裡那個博士生不是那麼穩了,因為那個博士生只有兩篇Small,一篇JMCA和一篇AFM,按照學校的演算法就是一篇一區,三篇二區,不一定能穩進前八。

此時,臺上許秋已經介紹完他的****作,耗時兩分鍾左右,進入最後的成果展示頁面。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許秋在成果第一頁,也就是主要列舉他一作文章的頁面多停留了一會兒,然後切換到成果第二頁。

最後,他又把PPT切換回成果前一頁,說道:“以上是我國獎答辯的主要內容,請各位老師提問。”

臺下沒了聲音,眾人左右看看,都沒有人主動提問。

最終還是周數學出面:“許秋同學,請談一談對於有機光太陽能領域的展望吧。”

許秋最近剛好在撰寫《焦耳》綜述,因此這個問題對他來說就是送分題,他侃侃而談道:“我認為有機光伏領域將來要實現應用,亟待解決的問題包括……”

洋洋灑灑講了兩分鍾,直接把提問時間給消耗完了。

周數學點點頭,評價道:“講的非常好……其他老師如果沒有問題的話,我們就請下一位同學吧。”

許秋也不知道周老師聽沒聽懂,反正自己是講的挺痛快的。

“謝謝各位老師。”許秋禮貌的鞠了一躬,隨後直接離開401,到隔壁402房間取了電腦包,返回材一216,等待結果的公佈。

國獎的評選還是比較迅速的。

在下午碩士生答辯結束過後,參與評審的老師們現場討論,直接按照分數排名,給出公示名單。

除開裝備院博士、碩士各有一個名額,且不需要答辯外,材料系碩士一共七個國獎名額,田晴分數排第二,成功獲獎,博士一共八個國獎名額,許秋第一,吳菲菲第二,陳婉清第四,穆雪第八。

魏興思組裡四人入選國獎答辯,四人均以高分成績獲得國獎!

許秋更是以直博生新生的身份,斬獲博士生第一名的成績!

相關推薦:神級輔助和她的野王網遊之女輔助都市最強輔助系統嬌妻難追:寶貝,爹地求輔助!星際之有容則霸我有一個功法升級器我能提升功法玄幻:這個功法太棒了全職法師之開局覺醒時間雙系天道之子輔助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