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都市->我有科研輔助系統->章節

401 同行們共同做出的選擇(求訂閱)

熱門推薦: 劍仙三千萬 宇宙級寵愛 都市國術女神 諸天新時代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我真不是魔神 女配她天生好命

國獎答辯的時間只有三分鐘,因此PPT不用做的太浮誇,只需要把重點羅列出來就可以。

於是,許秋花費了三分鐘時間,完成了答辯PPT,一共五頁。

首先,他列舉了****工作,包括PCE11和ITIC兩篇AM大滿貫文章,再加上發表在NC上的那篇3D-PDI的文章。

這三個工作,許秋都從原文PDF中擷取了帶有標題、作者和期刊LOGO的圖片,然後再各自放一張對應的TOC圖片(圖片版摘要),右下角掛上文獻的引用格式。

兩篇大滿貫文章,許秋也把對應的封面圖片放了上去,並把wos上代表熱點文章和高被引文章的小皇冠和小火苗圖案掛了上去。

剩下的兩頁,許秋列舉他一年來所有的學術成果,並把自己的名字加粗標記出來,沒有算上在龔遠江那邊掛名的幾篇,一共是25篇。

本來,許秋是想把這些學術成果放在一頁PPT裡的,結果發現一頁根本列不下,除非把字型縮的特別小,但那樣有些影響別人的觀看體驗,最後沒有辦法,只能列兩頁了。

三分鐘時間講五頁PPT,時間還是有些吃緊。

因此,答辯的時候,許秋決定自己隨意講一講三篇代表作的主要亮點就好,剩下的就讓答辯老師們自己品吧。

搞好答辯PPT後,許秋開始著手撰寫《焦耳》的綜述,標題暫定為“ITIC系列有機光伏非富勒烯受體的近期進展”。

這個標題顯得是有些樸素,不過畢竟是綜述不是實驗工作嘛,想要起一個噱頭滿滿的標題,還是有些困難的。

在正式撰寫文章前,許秋首先打算瞭解了一下《焦耳》這個期刊的基本資訊。

像平常發的ACS、RSC、Wiley模板基本都長的差不多,如果是同一期刊公司內部同一系列的期刊,模本更是一模一樣。

比如Wiley旗下的“先進”系列,AM、AEM、AFM、AELM、Adv. Sci.之類的,就是用的同一個模板。

而像《焦耳》這樣的新刊,可能會搞一些“新”的東西出來,要求可能也和平常投的期刊不一樣。

尤其是參考文獻部分,基本上每個期刊公司都有一套自己的參考文獻格式:

有的要求把引用文獻的所有作者全部列出來,有的要求作者只列舉三個或三個以內的,其他作者統一用et. al.(等等)略去;

有的要求作者的姓在名的前面,比如Xu Qiu,有的要求作者的姓在名的後面,比如Qiu Xu,有的要求把名省略,比如Xu Q.、Q. Xu;

有的連線不同作者之間用的是逗號,有的用的是分號;

有的要求參考文獻中不帶文章標題,有的是可帶可不帶,有的要求必須帶標題;

而帶標題的期刊中,有的要求標題每個單詞的首字母都大寫,除了個別不需要大寫的單詞,包括4個和4個字母以下的短介詞、冠詞、不定式代號to、並列連詞,有的要求所有字母都小寫;

大多數期刊要求引用時頁碼需要寫全,比如388-392,有的只需要寫首頁碼,比如388;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有的年份要把放在括號裡面,還有的是期號放在括號裡;

大多數期刊可以省略期號,只標出卷號,而有的期刊必須標出期號;

另外關於年份、卷號、期號的斜體、加粗的規則也不一樣……

總而言之,非常的煩人。

即使用專業的ENDNOTE文獻處理工具,也不能保證可以得到完全正確的文獻格式,基本上都需要手動一個個修改過去。

如果參考文獻數量非常多的時候,可能搞參考文獻格式就得花費大半天,一整天的時間。

因此,還是把這些細節提前瞭解透徹為好,能夠一步到位,這樣就不用再走彎路了。

於是,許秋在MEDSCI網站上查詢了一下《焦耳》這個期刊。

最值得關注的還是期刊的影響因子。

雖然影響因子有時候會失真,且不少計量學專家或組織提出了各種各樣不同的演算法,包括CiteScore等來衡量期刊的影響力,但影響因子仍然是目前為止最為常用的評判標準。

現在,《焦耳》的實時影響因子已經達到了29.1。

從這點來看,《焦耳》編輯團隊運營的還是不錯的。

如果這個影響因子可以穩步提升,達到40左右,那就可以拉開《焦耳》和AM、JACS這個級別的一區頂刊之間的差距,在《自然》大子刊這個級別裡站穩腳跟了。

許秋繼續檢視,《焦耳》和《細胞》同屬Cellpress(生命科學研究出版社)。

而生命科學研究出版社從屬於Elsevier(愛思唯爾)旗下,這也是組裡首次接觸到愛思唯爾旗下的期刊。

平常組裡會把愛思唯爾稱為“樹葉子”期刊,因為他們的LOGO就是一棵樹,而且還會把這個LOGO放在文章首頁的左上角,配色也有些復古,非常的引人注目。

不過,魏興思從來都沒有投過Elsevier旗下的期刊,許秋之前也沒有問魏老師具體的原因。

後來,許秋自己在文獻閱讀的過程中找到了答案——這其實是有機光伏領域同行們共同做出的選擇。

許秋統計了近兩年來250篇有機光伏發表的一二區的文獻,其中ACS、RSC、Wiley三大期刊公司基本平分秋色,每個期刊公司旗下的文章數量都在50-100篇不等。

而其他期刊公司旗下的文獻,加起來也只有14篇,有5篇是《自然·通訊》(NC),1篇《自然·材料》,8篇是Elsevier旗下的Nany,Nany也是一區文章,影響因子10+,地位差不多和AM相當。

算下來,與ACS、RSC、Wiley並稱為世界四大期刊公司的Elsevier,旗下文章的佔比只有4%不到。

著實有些慘淡……

許秋推測,大概是和Elsevier主要側重於醫學生物領域有關,比如它的代表期刊《細胞》和《柳葉刀》,就是醫學生物研究領域中最出名的期刊之二。

也有風言風語流傳出來,Elsevier旗下和有機光伏領域相關的期刊,包括Nany、er等,現在圈子現象非常嚴重,編輯“認人”,不是圈內人直接拒稿,也不知道是真是假。

當然,就算這些流言是真的,也和許秋無關,畢竟現在是《焦耳》主編主動約稿嘛。

在瞭解《焦耳》期刊目前的影響力後,許秋開啟《焦耳》的官網,直接下載了幾篇最新的文章,開始製作模板。

一般期刊公司會提供一個簡易的模板,但那個模板真的非常簡單,相當於啥都沒有,還不如直接下載一篇原文進行套用呢。

一番檢視過後,許秋發現《焦耳》這新刊弄的確實挺花裡胡哨的,槽點滿滿。

首先是期刊風格,放眼望去,一片綠色:

期刊LOGO是綠色的,摘要文字是綠色的,小標題是綠色的,超鏈接是綠色的,包括右上角CellPress(生命科學研究出版社)標識的右邊還有一個綠色的大方塊,不知道是幹嘛用的……

要解釋的話,大概由焦耳能想到能源,能源又延伸到新能源,最後新能源聯想到綠色新能源,因此就是綠色的……

邏輯雖然有些強行,但也勉強算是合理吧。

其次,《焦耳》文章首頁是一張賊大的TOC,佔了大半個頁面,下面是一段對TOC的文字描述,右側是“亮點”欄目,要求列出三條文章的亮點,此外還有類似於EES期刊的“p; Scale(背景和規模)”,對摘要和引言的補充。

怎麼說呢,整的挺全乎的。

但說真的,許秋覺得這樣搞意義並不是很大。

讀者讀起來費勁,作者寫起來也費勁,需要把同樣的內容換五種不同的表達方式給表達出來……

再次,摘要的位置它也不老老實實的起名為“Abstract(摘要)”,而是改名為了“Summary(總結)”,結論部分的大標題直接省略掉,但內容還在。

正文是雙欄的,左邊正文,右邊備註,空間佔比2:1。

但由於大多數情況下都沒有備註,因此在右邊留下了大量的空白,相當於是單欄。

平常其他期刊都是1:1大小雙欄的,看慣了1:1的雙欄,再看這種2:1的雙欄,還真有些不習慣。

分欄和期刊公司有關,《自然》和《科學》的標準文章都是三欄的,ACS、RSC、Wiley包括Elsevier的大多數期刊都是1:1兩欄的,CellPress雖然從屬於Elsevier,但相對獨立,因此搞一些花活出來也不奇怪。

另外,類似於《自然》子刊,要求列出詳細的實驗步驟、作者貢獻等。

最後,重點來了,作為《自然》大子刊級別的期刊,《焦耳》稿件處理速度非常快。

其中一篇稿件的幾個關鍵時間節點如下:

Received: April 25, 2015(投稿:2015年4月25號)

Revised: May 22, 2015(修改:2015年5月22號)

Accepted: June 5, 2015(接受:2015年6月5號)

Published: July 3, 2015(正式發表:2015年7月3號)

這是許秋沒有想到過的,從投稿到接受只用了40天,而且還包括一次修改。

之前他投《自然·能源》的文章時,也查了幾篇《自然》大子刊稿件的關鍵時間節點,它們沒有列出稿件修改的時間,不過大多數文章應該都是有修改的,其中一篇是這樣的:

Received: 22 November,2015(投稿:2015年11月22號)

Accepted: 16 March,2016(接受:2016年3月16號)

Published: 23 April,2016(正式發表:2016年4月23號)

從投稿到接受花費了四個月的時間,這是《自然》大子刊的平均稿件處理時間。

而且,許秋翻了五篇文獻,這個時間就沒有低於三個月的。

當然,如果是NC這樣的非《自然》大子刊的子刊,審稿速度就比較快了。

像之前他和學妹各發了一篇NC,審稿速度就是比較正常的,和AM、EES相當,大概一個多月時間。

因此,許秋估計這篇《焦耳》文章只要他寫的足夠快,可能發表的速度會比之前那篇《自然·能源》還要快。

PS:由於劇情需要,文中出現新刊的時間和現實中不是完全對應的,現實中《焦耳》是2018年創刊,《自然評論材料》和《自然·能源》創刊於2016年。

相關推薦:神級輔助和她的野王網遊之女輔助都市最強輔助系統嬌妻難追:寶貝,爹地求輔助!星際之有容則霸我有一個功法升級器我能提升功法玄幻:這個功法太棒了全職法師之開局覺醒時間雙系天道之子輔助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