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都市->我有科研輔助系統->章節

363 里程碑性質的突破(求訂閱)

熱門推薦: 劍仙三千萬 宇宙級寵愛 都市國術女神 諸天新時代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我真不是魔神 女配她天生好命

有機光伏的小會結束後,眾人開始工作。

裡間實驗室,田晴在配製溶液,莫文琳和韓嘉瑩在測試器件,外面辦公室,陳婉清和鄔勝男在辦公桌前碼字。

許秋也留在辦公室,首先把之前兩天激子擴散距離的測試結果,擬合成為模擬實驗室的結果,也就是ITIC、IDIC分別為13.0奈米和19.2奈米的結果,既然知道了多次重復資料下擬合的結果,他沒打算讓田晴再在現實中再測試一遍。

畢竟這兩個最終結果都是透過模擬實驗室中大約500個資料擬合出來的,加起來就是1000個資料,如果在現實中再測試一遍的話,至少要花費十天以上的時間。

其實,不願意進行重復性實驗,這也是國內很多課題組的想法。

國內的大組還好,小組的話,基本上重復性實驗能按照最低的標準來,就按照最低標準來。

比如有機光伏,很多組都是採用“5批不同批次的器件,20個以上的器件點”這樣的條件,包括許秋剛開始的時候也是這樣。

現在的話,許秋做的最優體系通常採用的都是“10批次、50個以上器件點”的條件,而且還會去NIM送樣第三方檢測,資料可靠性高上了不少。

而老外做實驗,重復性的實驗一般都會超過最低標準不少,而且資料的穩定性,誤差棒的長度都比較短。

這也引申出一個論文造假的評判問題,假如是因為自身實驗重複度不夠高,而導致其他人無法重複出來,這該怎麼判呢?

你說他沒造假吧,這個結果確實重複不出來。

但你說他造假吧,這個結果就是當時測出來的,而且沒有人工修飾的痕跡。

就很難判斷。

這也是為什麼現在發表高質量文章越來越重視第三方檢測的原因。

是真是假,一測便知。

之後,許秋許秋給光源負責分配機時的老師發了封郵件,申請了九月份的GIWAXS機時安排,以及R-SoXS測試的緊急機時。

在郵件裡,他吹了一波自己的工作,“有望發《自然》大子刊,非常緊急,文章都已經快寫好了,現在就差光源資料了”。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雖然文章其實還沒開始寫,甚至實驗表徵資料還差十多項沒有完成,但該吹的時候還是得吹一波的,不然怎麼要機時呢。

搞定這兩項後,許秋聽到實驗室方向傳來學妹和莫文琳的歡呼聲:“效率突破13%啦!”

許秋聞聲,走進裡間實驗室。

“師兄,最高效率13.11%啦~”韓嘉瑩的笑容洋溢在臉上,開心的說道。

隨後她又補充了一句:“測試的是J2:IDIC-4F體系,遮擋板面積0.01平方釐米。”

有機光伏領域保持了近四年12%的效率,今天被學妹成功打破並向上跨越了一個臺階,邁入了13%,而且其中J2給體材料還是她親自合成出來的,她不激動才怪呢。

“不錯,不錯。”許秋鼓勵了兩句,輕拍了學妹的肩膀,隨後目光看向電腦上的J-V曲線。

J-V曲線是先平後升,非常的標準,旁邊的光電引數,效率數值13.11%,開路電壓0.93伏特,短路電流密度19.58毫安每平方釐米,填充因子很高,達到了0.72。

‘填充因子很高……’許秋靈機一動,聯想到之前測試的激子擴散距離結果,腦海中產生了解釋這個現象的一個思路:“IDIC體系具有較長的激子擴散距離,可以製備厚膜、大尺寸器件,表明其對有效層薄膜的形貌容忍度較高,有利於提高填充因子。”

在有機光伏領域中,開路電壓和禁帶寬度直接相關,短路電流和光吸收範圍直接相關,也和禁帶寬度間接相關,填充因子是一個綜合的標準,主要受到有效層形貌的影響。

這裡,許秋將激子擴散距離和填充因子聯絡到了一起,算是他提出的一個觀點,用來相互解釋這個實驗現象,不算嚴格意義上的證明,觀點可能正確,可能錯誤,但不管正確與否,只要能夠自圓其說就行,每一個新觀點都可以為文章加分。

在非大佬灌水的情況下,想要讓自己的工作衝破AM、JACS這等層次頂刊的壁壘,達到《自然》大子刊或者S主刊,就是靠文章中一點一滴的積累,到這個地步,之前套模板,在普通一二區期刊灌水的方法就很難使用了。

韓嘉瑩見許秋只評說了兩句“不錯”後就沒聲音了,忍不住轉頭說道:“師兄你好淡定呀,這可是13%呀……也是,之前師兄你都已經預測到這樣的結果了。”

“學妹繼續測試吧,說不定另外IDIC-M體系的效率更高呢。”許秋笑著轉移了話題,並沒有解釋他淡定的原因是之前暑假的時候已經激動過一次了,那時候模擬實驗室裡的數值比現在還高呢,達到了13.52%。

“噢,那個IDIC-M體系已經測過了,最高效率只有12.89%。”韓嘉瑩慶幸道:“我本來還以為今天上不去13%呢,結果回頭就給了我一個驚喜。”

又和學妹她們聊了幾句,許秋離開實驗室,前往218,高效率是這個工作的最大亮點,他決定把這個訊息告訴魏興思,同時和魏老師溝通一下這個工作該投什麼文章。

許秋進入218房間時,發現魏興思正在打電話。

魏老師臉色變化了一番,感慨道:“說曹操到曹操就到,遠江啊,許秋正好過來了,我來問問他。”

說話間,他開啟了擴音,揚聲器中傳來龔遠江的聲音:“好啊。”

魏興思向許秋問道:“龔遠江他們那邊說需要一批ITIC,咱們現在這邊ITIC還有多少,200毫克有嗎?”

許秋略作思索,回應道:“200毫克,應該是有的。”

ITIC屬於標準體系,作為一個標準體系,就意味著每種給體材料被合出來,首先都要和ITIC組合做一批器件作為標準來進行比較。

因此,許秋之前讓鄔勝男一次性合成了2克多ITIC,到現在還剩下1克多沒有用完,分200毫克出去對課題組裡也沒太大的影響。

許秋大概能明白龔遠江的來意,就是為了搶佔先機,完成工作的越快,發表好文章的機率就越高。

同時,許秋也不得不說,龔遠江的動作還是蠻快的,他之前發表的AM和學妹的那篇JACS,兩個ITIC體系都剛proof(校驗)完成沒多久,文章才剛剛能在網上檢索到,龔遠江就出現了。

200毫克的ITIC應該足夠龔遠江他們正常製備一兩個月的器件,等到一兩個月後,他們肯定能自主把ITIC給合成出來,畢竟他們都已經模仿開發了I單元衍生的ADA受體材料,現在只需要把中央的IDTT合成出來就可以,而且還有現成的文獻可以參考。

大課題組一旦全速開動,研發能力可不容小覷。

只是,他們肯定沒想到,許秋這邊的材料都已經迭代好幾代了:

窄帶隙ADA受體材料包括IT-4F、IDIC、IDIC-4F等等;給體材料也從H22到H43,再到J1、J2;近紅外的受體材料,有學姐的IEICO、IEICO-4F、IEICO-4Cl,還有博後學姐的FN-4F。

效率資料也從10%、11%、12%,一步步的突破到了現在的13%。

龔遠江他們想要追上許秋的進度,至少得花費大半年甚至一年多的時間。

魏興思:“那明天許秋你讓莫文琳寄200毫克ITIC給遠江他們過去。”

龔遠江:“好嘞,謝謝。許秋應該找你有事吧,我就不多打擾你們了,拜拜。”

魏興思:“不用和我客氣,拜拜。”

結束通話電話後,魏興思笑著對許秋說道:“ITIC的影響力還是比較高的,自從前幾天你那兩篇文章proof過後,我最近收到好幾個國內的課題組給我發的郵件,向我們詢問ITIC的情況。”

許秋“嗯”了一聲,魏興思隨口問道:“對了,你過來找我是什麼事?”

“就是剛剛測試器件,效率超過13%了。”許秋回應道。

“13%?!”魏興思本來想把手機放在無線充電器上,結果一個沒拿穩,手機一滑,掉到了地上,好在下面有地毯緩衝,手機沒事。

許秋看著魏老師彎腰撿手機滑稽的樣子,一邊憋著笑,一邊解釋道:“沒錯,具體數值是13.11%,J2:IDIC-4F體系。”

“13%,13%啊……”魏興思沒有看出來許秋的古怪,自顧自的不住重複感慨著,到後來他甚至閉上了雙眼,深深的呼吸著,平復著心情,像極了那種突然收到驚喜時,渾身血液直衝腦門的樣子。

這個資料,對許秋、韓嘉瑩他們來說,其實感受還沒那麼深,畢竟他們入行時間滿打滿算也就一年多,而且一直以來都順風順水的,沒有過那種憋了半年、一年,結果工作絲毫沒有起色的經歷。

但對魏興思這個做了小半輩子光伏,起起落落的研究者來說,意義非凡,也讓他感觸良多,沒想到自己的課題組竟然能夠走到這一步。

效率從12%到13%的突破,已經能夠稱得上是有機光伏領域的里程碑事件。

這標誌著非富勒烯體系從最初的遠遠落後,到之前的旗鼓相當,再到現在實現了對富勒烯體系的全面超越。

同時,這個進展在經過第三方檢測機構認證後,肯定將會登上NREL的“最高太陽能電池器件效率圖”。

NREL是漂亮國的國家可再生能源實驗室,每隔一段時間會更新各種太陽能電池效率的世界記錄,一旦上榜的話,就將永久性的成為折線圖上面的一個點,同時註明該世界紀錄誕生者所在的工作單位。

在回國前,魏興思就是在NREL裡面一個大佬手下工作,但自己主要是做PDI的,效率最高值也只有5%、6%,平常都是看著其他大佬們的名字在上面掛著。

今天,魏興思他終於這個有機會了。

相關推薦:神級輔助和她的野王網遊之女輔助都市最強輔助系統嬌妻難追:寶貝,爹地求輔助!星際之有容則霸我有一個功法升級器我能提升功法玄幻:這個功法太棒了全職法師之開局覺醒時間雙系天道之子輔助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