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我是趙括,人在長平->章節

第三百三十九章 五國互盟結戰端

熱門推薦: 宇宙級寵愛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女配她天生好命 劍仙三千萬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我真不是魔神 都市國術女神 諸天新時代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傳命:立公子子楚為太孫,行監國之權,凡軍政諸事,皆由太孫總理之!”秦王語不驚人死不休地丟擲了一枚核彈,瞬間將眾人擂暈在地。

饒是極力支援子楚的範睢,也是頗感意外!只能說,幸福來得太突然了!

幾乎一瞬間,範睢就要應諾下來前去傳達王命,可幸福的感覺還是讓範睢沉醉的同時,也讓他慢了白起一步。

“稟我王!”白起尚未將自己反對的意見說出來,卻又被秦王給堵住了話頭。

“愛卿所想,寡人知之!然,觀安國君幾日所為,可有半點足以稱道乎?於內,無半點孝悌之義;於外,不得穩定軍心朝情,如此之人,寡人安敢以大秦這千鈞重擔託付之?”秦王怒氣衝衝的說道。

此話一出,白起也無法為安國君辯駁什麼。畢竟安國君在朝堂之上頗為得意的表情,白起也是歷歷在目,更有甚者,就連看望昏迷的父王都還要自己來提醒,實在是令白起這個孝子看不下去。

但這並不意味著白起就會支援公子子楚——一個皇孫

“可是......”白起還待辯駁,卻又被秦王再度打斷道。

“可是,子楚畢竟是孫輩!”秦王將白起想說的話給說了出來:“愛卿所慮可是因此?”

“吾之王位,得之吾兄,兄終弟尚能及,豈寡人之親孫兒不可承襲寡人之王位乎?”秦王反問道:“至於另一點,孫輩子楚年紀尚幼!”

秦王說著竟笑了起來:“那就更是不值一提了!寡人即位之時,年僅一十又九而已。適時,我大秦內有惠文後之阻力,外有義渠之反覆,可謂難矣。寡人不一樣走了過來?”

“今,我大秦文有範睢,武有你武安君,帶甲之士數十萬,而子楚自己文才武略,也是出眾,朝局、戰局之分析,每每皆能出人意表,此皆你武安君之親眼所見也。縱觀寡人之子孫輩,更有何人可與之相匹焉?”秦王再度反問道。

白起很想告訴秦王,這一次次看似突如其來的奏對與問答,極有可能早被您的好相國給漏了題了——都是假的!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可是白起知道,自己毫無證據。狡猾如狐的相國大人也不會在這等事情上,給自己留下任何的馬腳。而沒有證據就在秦王面前訴說此事,那叫做找死!所謂“疏不間親”的道理,白起還是懂的,尤其自己要告的可是秦王最為親近和信任的兩人。

可是,若是不告知秦王?

不待白起有所回應,秦王的語氣隨即平穩了起來,竟好似朋友般勸導白起道:“寡人知武安君之憂慮也,更明白主少國疑需要一位王上付出多少心血才能彌補,只是武安君不要忘了,寡人還活著呢!”

說著,秦王又笑了起來:“寡人也怕所託非人,便趁著寡人還能堅持個幾年,吾等一起考驗他一番,如何?有寡人在後面掌舵,武安君總該放心了吧?”

白起可不知道秦王的身體已經崩壞,只當日連日來的憂慮,又加上睡眠不好,這才惹下的昏睡債。殊不知,睡眠不好往往是大病的前兆,而失眠後的昏睡更是身體危殆的訊號。

聽了秦王的話語,也覺得有些道理。將子楚推到臺前,眾目睽睽之下,是騾子是馬很快就能現原形。而早現行總好過晚現行,更何況還有秦王在後面兜著,大秦亂不了!

而且轉念一想,不管範睢是否漏了題,總歸在秦王昏迷的兩日裡,子楚衣不解帶的伺候著秦王是真,孝悌之義總歸好過安國君;甚至於子楚能夠進入秦王的視野,能讓範睢下重注,這本身也是他自己的一樁本領。

想通這些的白起,隨即雙手抱拳對著秦王一禮,說道:“微臣謹遵王命!”

看著一貫一根筋的白起終於叫自己給說服,秦王的內心有說不完的激動,隨即一絲絲的紅暈再度爬上了秦王的臉龐。

“相國,汝,意下如何?”秦王轉過頭對範睢問道。

那還有啥說的,自然是舉雙手雙腳地贊成呀!但為了掩飾自己和子楚之間的關係,範睢還是壓制住心中的竊喜,微微沉吟一番後,對著秦王一禮道:“微臣!謹遵王命!”

只是這一禮,在秦王的眼中,卻是另一番的意味。

這滿秦宮之中,誰不知道子楚與你範睢交好?甚至根據黑冰臺的彙報,子楚私下裡更是以師傅相稱,而擬對子楚那也是關懷備至,光是美女就送了不止一名了吧!

如此大事,如此好事,作為子楚的師傅居然還要略略沉吟,裝作不情不願的樣子?!裝給誰看?

如此舉動,只有兩個解釋!要麼你範睢力挺子楚是假,但從自己昏迷之事的情形來看,顯然不是如此;那麼就只剩另一種可能,你範睢害怕我知道你與子楚之間的良好關係!

要怎樣“良好”的關係而能令我忌憚呢?自然不僅僅是師徒和力挺之類的關係!深入的合作者,甚至......這是要再續穰侯之故事焉?!

秦王眼睛微微眯起,心中暗暗為自己的好孫兒盤算了起來。

智子疑鄰,自古從來如此!

當然,秦王也明白此時得到了朝中文武領班大臣的認同,最重要的是趁熱打鐵,將子楚太孫的名號做實!

隨即,秦王便站起身來,對著眾人說道:“子楚之臨朝便從今日始吧!諸卿且隨寡人同往前殿!”

“諾!”白起與範睢齊齊應諾道。

......

很快,秦國立下太孫的訊息隨著五國的會談進行,傳遍了廣袤的戰國大地。

當然了還有個小道消息說的是秦國原本幾乎鐵板釘釘的太子人選安國君聽聞此王命後,竟然當朝拒不跪拜太孫,更是因此大鬧朝堂,最終被秦王一怒之下圈禁雍城,秦王也因此暈倒不起;

當然,也有人說安國君直接瘋了的!

自然,身為秦之相國,又是五國會談的秦國代表,範睢根本不屑於駁斥這樣的訊息。更是放出話來:“某些國家,不要妄想用一些虛假的訊息抹黑我大秦,更不要妄想因此而影響我大秦談判之底線。”

一番有禮有力有節的回應,雖然沒有止住流言的傳播,卻無心插柳柳成蔭地居然將談判的程序向前推了一大步!

秦國放棄對周王畿(洛陽城)的需求,轉而同意由趙國提出的諸國共管的提議。諸國共管,顧名思義,城池不再駐軍,而是將城池劃分成若干個部分,由各國分而治之。只是這豬肉尚有肥瘦之分,何況是一座不算小的城池。

城東多田地,城南多貧民,城西多商鋪,城北多貴宅,再加一個荒廢的城中王城!

誰願意要那以為廢土的王宮,誰又捨得放棄那城東的多金和城北的華美呢?更何況,秦軍咬死了,必佔半城!如此一來,等於是四國分三地,如何能分呢?!誰又願意出局呢?!

什麼?讓韓、楚國出局?憑什麼?雖然兩國出的兵是打光了,可人家國裡頭還有兵,並不比你魏國少?這場戰裡怎麼說也損兵三萬,卻一點好處都沒有?你要讓人家出局,信不信人家轉過頭就跟秦國一路去!

至於趙國和魏國,那更是不可能了!一個是真正能與秦國抗衡的大老,一個是大老推出到前臺的傀儡,怎麼可能出局!

秦國?你也好意思提!

總之,利益啊!從來是最難平衡的!

於是,儘管秦國有所讓步,可是接下來對於洛陽城共管的比例分配,卻更成問題,又令諸國好是商討了好一陣子。

一場曠日持久的談判,從初冬談到了末冬,眼見著就要過年了,各國就是死不鬆口!

隨著年關將近,各國的心態也悄悄發生著微妙的變化。秦、魏兩國自然是無所謂,畢竟除了洛陽一城,他們還佔著不少的地盤;

韓、楚兩國心情就不是那麼美好了,雖然一開始也沒有想過能夠真的取得什麼利益,畢竟他們也知道自家就是來打醬油的。可後來隨著談判的深入,韓、楚兩國居然發現兩極爭端,自己或許還真的有利可圖,可談著談著又變得沒了,心情糟糕可見一斑。

而最糟心的卻是趙國,若是因為一座被去武裝化的城池而令自己的兩個小弟心生嫌隙,那就有點兒得不償失了,可是如今的情形又被秦國給架在那兒了,便是趙國想要退讓,也不敢退讓!否則定會讓人覺得趙國怕了秦國。

一時之間,負責談判的呂不韋更是有些麻爪了,畢竟頭可斷、血可流,對敵不能軟!若是此時退讓,恐怕自己回不到邯鄲就會被百姓和將士的口水給淹死!

解鈴還須繫鈴人!

一力促成如此場面的趙括只得出面收拾殘局,你們四國想要周王畿是吧!想要它帶來的賦稅是吧?想要在這天下之中插下自己的一面旗幟,佔據有利態勢是吧?

巧了,這些都不是我趙國所重視的!

我趙國要的從來只有一樣——人口!開疆拓土是為了有更多的土地,從而養育更多的人口;攤丁入畝的新政是為了解放生產力,進而養育更多的人口。

在這封建社會,只要你的人夠多!地盤也好,金錢也好,自然就有了!

這邊是趙括的底層邏輯!

所以,你們要地盤是吧!可以,咱趙國退出!

但是,周邑願意來趙國的百姓,你們不能攔著,並且每國給趙國一千戶,以示補償。

一千戶?各國賞賜給打了打勝仗的臣子也不只這個數量。至於周邑的百姓?故土難離懂嗎?更何況還是肥沃、富庶的周邑?有幾人願意背井離鄉地去往趙國?

所以,這樣看似愚蠢的提議很快得到魏、楚、韓三國的認可,秦國雖然也擔心趙國有所陰謀,卻一來想不通趙國的邏輯,畢竟流民在他們的眼中,真的什麼也不是;二來,國內外的局勢也迫使著範睢儘快結束談判。

於是,趙括的提議很快得到透過,而作為置身事外的趙國,又在諸國的邀請下作為中人,對周王畿的四塊地盤進行分配。

呂不韋也當仁不讓,大刀闊斧地就進行了劃分,城東和王城被劃給了秦國,城北被劃給了魏國,至於城南和城東則被楚、韓兩國拿下。

城西是洛都的商業中心,自然是最為貴重的,城北華宅較多,商業自然也是不差,此兩地自然是最好的兩處。作為當今的霸主,自然要享有最好的城東,而作為趙國的代言人,拿下僅此於城西的城北也是應有之意。

當然,趙國在秦之北,秦軍若是自周邑而發兵,城北雖然不設防,但總歸至少能起一個示警的作用。當然,這樣的安排應該、或許只是巧合而已。

而佔了最好的商業中心,自然不能再給秦軍人力或是地利,所以,城南大量的貧民和城東的千頃良田自然不能落入秦國的手裡。

楚國地廣人稀,所以給他們有人口的城南,而且周邑對於楚國來說於飛地無異,相信不久這些人口就會在有心人的幫助下漸漸往趙國而去。

韓國在失了上黨之後,國力已經不值一提,給他們城東的良田至少能夠讓韓國在苟活一時。

當然如此的分配,當然不能盡如人意,比如魏國就覺得秦國拿了兩塊地,其中還有一塊是城東這塊最為富庶的地盤,不公平!秦國呢,也不滿意,我要著滿是瓦礫的王宮作甚!而韓楚不敢對秦國有意見,卻認為魏國佔了僅此於城東的城北也不合適!

呂不韋也知道這樣的分配是不可能讓各家滿意,人總是不知滿足的,國家亦是如此,這樣的的安排或許並不公平,但卻是最符合趙國利益的。

而此時的呂不韋更是已經接收了各國補償的戶民,一心想著迴轉邯鄲過個好年去,哪裡還會聽他們的扯皮,隨即便告知四國使者,讓我分就只這麼分,要麼你們自己討論去!

話已至此,諸國還能怎樣呢?

一封五國互盟就此出爐!

------題外話------

河內之戰至此結束,這幾章在秦國埋了好幾個伏筆,不知道大家看出來了嗎?

嗯,另外,接下來的路,還有人和我趙括一起走嗎?

兄弟們用你們的打賞告訴我下,謝謝!

Ps:本書快一百萬了,說好的打賞,某位兄弟不要忘了啊!(希望他還在看吧!)

相關推薦:綜武世界的宋青書同時躺在萬界的我竟成了二五仔七步之內又準又快史上第一法海二次開局,我哥是方寒洪荒:開局簽到十萬大羅金仙協議結婚後我離不掉了全民御獸:我的寵物能無限進化重啟狼生:我能望見進化路線都市異能偽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