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我是趙括,人在長平->章節

第二百三十一章 四人團,改革始

熱門推薦: 宇宙級寵愛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女配她天生好命 劍仙三千萬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我真不是魔神 都市國術女神 諸天新時代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或許,眼前之人不過是趙括的影子!

甚至,此人乃是趙括豎起來的靶子!

平原君正想著呢,趙括髮話了:“平原君與趙禹及呂卿隨寡人來,其餘愛卿可以散朝了!”

說著起身,便往偏殿而去。

眾臣們也紛紛或帶著疑慮、或有些失望,或在揣測著呂不韋的身份,總之各懷心思地離開了趙王宮中。

偏殿之中,四人圍坐一團。

趙括首先打破沉默說道:“呂卿,剛剛朝堂之上,不讓卿有所發揮,那是寡人故意為之,愛卿之能,寡人欽佩不已,切莫著惱才是!”

呂不韋連稱不敢,並感謝趙王的一片迴護之情。

趙括卻笑著說道:“愛卿應該著惱的!畢竟寡人可不是在迴護愛卿,而是特意在打壓愛卿之名聲也!”

“啊?”這會兒輪到平原君與趙禹二人驚訝了,人是你找來了,一邊給著令人豔羨的高官厚祿,一邊卻又對其名聲進行著打壓,這是要作甚?

倒是呂不韋頗有些見怪不怪地看著趙括,畢竟趙括連自己作為王的英明都不在乎,打壓下自己的聲名似乎也在意料之中?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趙括看著三人,對著他們說道:“去歲,我大趙實在太過耀眼了!先於長平敗秦四十萬大軍而取三郡之地,後敗燕師而得燕北與薊城所在!已令六國側目也!此固然是好事,也固然可喜焉!”

“然則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大趙空有威懾六國之聲名,卻無威懾六國之實力,莫說六國,單單一個秦國,我趙國便已吃不消!名不副實,此便是最大的禍患!”

眾人聞言點點頭表示同意。

趙括隨即繼續說道:“若此時,我大趙再有英明之主,再的賢能之臣,則必為諸國所忌憚者也!我大趙滅燕師奪薊城之後,諸國聯手干預便是明證!若是如此,寡人欲行強趙之改革必然因種種戰事而耽擱,乃至無法施行。

“若再來一次長平之戰,對上秦軍,寡人卻也沒有必勝之把握也。故欲改革變法者,必先攘除外患!而欲攘除外患,其最佳之途徑莫過於降低各國之警惕、轉移各國之視線!此所以,寡人欲自汙,而打壓呂卿之聲名者也。”

“試想之:若是寡人得志之後,便猖狂行事,憑一己之所好而任用私人,而所用之人又是名聲不顯,不敢進行朝堂論辯之輩,至於所行之政也頗多有離經叛道之舉。則諸國當如何想哉!”

“諸國必定以我趙國不足為懼,可自視我大趙之內亂者也!”平原君順著趙括的話繼續說道。

“然也!不僅如此,爾等還可以裝成不和的樣子,甚至不惜因為新政之時爆發矛盾衝突!如此一來,各國才能真正地放鬆警惕!而真正的威脅——秦國,也會伸出它之利爪!”趙括繼續補充道。

隨即,趙括又向三人描繪出之後的情景:“秦國在失去我趙國之制衡,才會大大方方地進攻魏國,而我國忙於改革的理由也能很好解釋無力支援之問題,待諸國再次感受到秦國的威脅之時,我大趙在從中說和,讓各國更加團結起來,一致抗秦!”

“而在他們打生打死之間,便是我大趙發展的機會!”趙括繼續說道。

“彩!”呂不韋不禁喝彩道。

平原君與趙禹二人也不住地點了點頭。

見三人都同意自己的想法,趙括於是最後總結道:“基於以上之事實與推斷,寡人給大趙近十年制定之國策為:高築牆、廣積糧、緩稱霸!”

隨即,趙括攤開案几之上的輿圖,環視三人,緩緩解釋著自己的意圖。

“其一,高築牆。指的是:在西南方向,採取守勢!具體做法為:對內加固汾水防線及野王城的城防。以地利的優勢,將秦國可能的進攻,擋在國門之外,延後與秦國的決戰時間;對外迫使秦軍將目光轉向魏、楚等地。在必要時予以魏、楚等國相應的援助。”

“此事,我意:軍事方面由廉頗將軍進行佈置,而在外交方面,趙禹,此事由你負責!一句話要讓秦國深陷在戰爭的泥潭之中!雖有奪地之勝,卻無糧秣、人口之積!”

“諾!微臣領命!”趙禹欣然應諾道。

“其二,廣積糧。此正是寡人欲行之改革核心是也。一是將土地收歸國有,二是開發幽州之地,將大片國有之土地核實清理後,分發給無地之農民,並以此收攏流民、吸引他國農民前來我趙國,此增人增糧之舉也!”

“為了儘快對幽州之地進行開發,寡人已令遷被俘之數萬燕軍往幽州,幽州一地皆如三郡之故事,行屯田之制!”

隨即趙括指著燕北幽州之地,說道:“如今李牧已率大軍北上進擊東胡,相信不日可克之。平原君,招納賢才,派遣官吏之事便由卿為主導也!求賢館與求賢詔準備如何?能否於十五復朝之後,開館並發出!”趙括對著平原君說道。

“稟我王,求賢館已然全部竣工,隨時可以開館;而詔書也已經準備完畢,隨時可以發諸四海!”平原君答道。

“既如此,此事便由平原君主持!於十五復朝後開館頒佈吧!”趙括吩咐道:“屆時本王也會親自參加,以示重視也!”

“諾!”平原君應諾道。

“至於國內之地,雖暫收為國有,然寡人可預見,分發至民眾之後,不出三五年,其土地又將為豪族所兼併,為減少土地之兼併,寡人欲行兩策!

“一曰:攤丁入畝,即不再按人頭進行收稅,而以田畝多寡進行收稅;二曰:士紳一體當差納糧,即縱士大夫,亦不免徭役及納稅之責!”

“寡人料想此二策者,推行之阻力應該頗大也!呂卿,可有信心接下此事?”趙括對著呂不韋說道。

“敢不從命!”呂不韋雙手一揖而道:“只是微臣初來乍到,恐怕......”

之所以選擇呂不韋來實行此策,不因其他,只因施行之人首要條件便是公平公正!而商旅出身,剛剛步入朝廷的呂不韋沒有那麼多的彎彎繞繞的關係,顯然就是最佳的人選。

更何況,呂不韋本人也需要一個足夠大的舞臺來證明自己!

只是,呂不韋也有天生的弱勢,那就是威望不足!

趙括顯然早已考慮到了呂不韋的顧慮,隨即笑著對呂不韋說道:“呂卿無需擔憂,朝堂內寡人、平原君及亞卿皆會相助於卿,朝堂外寡人已令羽林衛,也就是寡人新編之親衛軍副統領李毅,從旁協助於你!”

“呂卿只管放手施為,一切有寡人在後頭頂著!”趙括給呂不韋打氣道。

“如此!定不負我王所託!”呂不韋再次拜道。他知道趙王是下狠手了,連自己的親衛都派了出來!既然趙王捨得殺,自己肯定得捨得埋啊!

趙括見最為關鍵的事情已經吩咐妥當,心中稍稍舒了一口氣。

隨後又將身後幾卷竹簡分發給三位,並對著三人繼續說道:“為了減輕呂卿那邊的壓力,同時配合平原君這邊的選賢用能!寡人決議更新吏治!”

“首先便是重定官秩,自上而下,釐定官品九品之分,以一品為重,九品為輕,每一品有正、從之別,共成十八級焉!”

“其二,改革中央部署。置內閣,選能者五人,共同輔朝政,行相國事,居正一品。其首曰首輔,由平原君擔任,掌握票擬之權;其副曰次輔,由趙禹擔任;其餘曰群輔,廉頗與呂卿皆入閣也,空餘一名額,以待後人。”

三人聞言,相視一眼,皆曰:“諾!”

“設六部,曰吏、禮、兵、戶、工、刑,取代過往之九卿,以釐定權責,以廢冗員之制!各部設尚書一人,統管部務,居從一品;設侍郎二人,輔助尚書管理部務,位居正二品。”

平原君聞言,眉頭微微皺起,說道:“九卿之制由來已久,貿然廢止,恐怕會有人生出怨懟之心也!”

“不怕!六部之設,旨在劃分出明確的許可權與責任,從而將或可有無的冗員去除,而留將下來之人,其權勢更勝於九卿之任。當眾臣意識到此點,其心便有抵制改制,變成了爭取上位了!”趙括不慌不忙地解釋道。

平原君聞言,略略思考一會兒,隨即點了點頭表示同意。

接著趙括繼續介紹道:“吏部為眾部之首,為管理文職官員的機關,掌品秩銓選之制、考課黜陟之方,封授策賞之典,定籍終制之法。其職之重也,尚不弱於閣臣者也。暫由平原君兼任之!侍郎人選,平原君報於寡人,而朝堂共論之。”

“諾!”平原君欣喜地應諾道。

“禮部掌典禮事務與外交之事!求賢館開張之後,其人才考而試之,也由禮部一齊負責。同時寡人欲在諸城開設學館,以補人才之不足,亦由禮部負責!”趙括慢慢說道。

禮部最重要的職責實際上還應有科舉之事。然而,非趙括不願行科舉之事,實在是如今的讀書人太少了!若沒有紙張將讀書的價格打下來,便很難形成大規模的讀書風氣,而沒有大規模的讀書人,說要行科舉,還不如用九品中正制呢!

所以趙括只能含含糊糊地說開設學館之事由禮部負責......

當然,與趙括對科舉的重視不同,戰國之人更重視的卻是典禮之事,君不聞:國之大事,唯戎與祀焉?顯然,趙禹也是一樣,聽聞禮部負責典禮之務,眼睛都亮了!平原君剛剛兼了吏部之事,怎麼著禮部也該輪到自己了吧。

面對眼巴巴的次輔趙禹,趙括也沒有令他失望,隨即宣佈道:“次輔趙禹本就熟諳典禮之務,祭天等事情也是安排得頗為妥當,又兼多年負責外交事宜,禮部尚書由趙禹兼任再適合不過了!不知趙卿意下如何?”

“願為我王分憂!”趙禹當即領命道。

趙括點了點頭,隨即繼續說道:“兵部掌全國軍衛、武官選授、簡練之政令。然兵者國之大事也!未免外行指揮內行之事發生,兵部尚書及侍郎等重要職位之選,必須歷將軍之任,戰沙場之險,方可擔任。暫由廉頗將軍代之!”

三人點了點頭。

趙括繼續說道:“戶部掌全國疆土、田地、戶籍、賦稅、俸餉及一切財政事宜。呂卿,卿乃商旅出身,又將負責清丈田畝之事宜。此任,卿應當仁不讓才是!”

“諾!微臣定不負所托!”饒是呂不韋心中已經有所準備,還是忍不住欣喜地應諾道。既能身居高位,還能做自己所長,再合適也沒有了!

趙括點點頭繼續說道:“另外還有兩事要交代呂卿:一則寡人宮中財物用度之事,需另成立內務府,設主管一人,居正三品,所有排程花費需與國庫相對隔離開來,同時接受戶部對其監督之權!”

“二則,卿為商旅,當知商旅之利重也!今趙國疲憊,田畝稅收自改革後,幾年之內恐難以完善,故卿之第二項任務便是大力鼓勵發展商業,務必吸引各國商旅往來趙括之勢,待形成一定規模,收取商稅以充實國庫。卿可明白?”

話畢,一臉為難的呂不韋還未曾開口呢,一旁的平原君先不樂意了,勸諫趙括道:“我王容稟:商者,取利而無所產也,可抑不可縱也!今我趙雖有困境,然商旅之利者,其利在膚,而害入骨髓,萬萬不可輕縱也!”

趙括笑著看著平原君說道:“卿可知家中陶罐於邯鄲城中價值幾何?”

“不知也!”平原君有些莫名其妙地回答道。

“君上認為一匹駿馬之價,比之陶罐何如?”趙括繼續問道。

“匹馬可值萬罐而不止也!”平原君繼續答道。

“若是有人以一匹駿馬欲換君上家中十枚陶罐,君上可捨得?”趙括繼續問道。

“自然願意!可哪有此等傻子!”平原君有些無語道。

“有!”一旁的呂不韋插言道:“稟平原君:在大漠草原之上,匹馬十罐,牧民將蜂擁而至也!”

平原君有些瞠目結舌地看著呂不韋:“如此,豈非、豈非百倍之利焉?”

“百倍之利算不上,畢竟路上或有損耗,還有人工錢等,但數十倍之利,輕而易舉也!”呂不韋淡淡地說道。

趙括隨即笑著說道:“此便是商旅之用也!平原君還謂之無用耶?”

“若是如此暴利,豈不人人去做那生意,更有何人願種田產糧哉?”平原君又有些擔心的問道。

“此事卻非一般之人可為也!先不說其他,如何出關抵達草原,到了草原又在茫茫之途上何處尋找到飄忽不定的牧民,便是一道難以逾越之難關!更何況,一路上的盜賊強盜,隨時有可能導致人死貨無!”呂不韋繼續解釋道。

平原君這才點了點頭。

然而按下葫蘆浮起瓢,平原君剛剛認可,呂不韋卻又有些遲疑的問道:“我王容稟,若是要微臣發展起商業不難,要微臣收取商稅也不難,可既要發展又要收稅?需知商人逐利,今日吾收稅,明日他便離開了。”

“呂卿狹隘了!商業之發展,根源在於交換,交換之根基在於人口也!今吾以分田、屯田之策吸引民眾,又兼以政策吸引商人,必然促進物資交換之進行。”

“卿自蜀中運來一車錦帛,可得利百錢,邯鄲稅其十之二,得利八十,大梁無稅,得利百。然則一月內,邯鄲可售出兩車,得錢百六十,且可得蜀中緊缺之貨物,返回後得利又是百錢!而大梁一車尚不足,更無蜀中緊缺之物。以卿之明,會將此錦帛運往何處焉?”趙括為呂不韋解釋道。

“自然是運往邯鄲也!我王大才也!”呂不韋驚喜地說道。

“哈哈哈!”趙括大笑著說道:“卿且記得:做大市場,其利自來!”

“諾!”呂不韋欣然應諾道。心中對於趙國更加肯定了,也對趙括更加地敬佩了,畢竟能在商業上教導自己的,目前除了眼前大趙王還真沒有人好吧!

趙括將呂不韋終於應諾,心中也是滿意,隨即繼續說道:“刑部全國刑罰政令及稽核刑名的機構,寡人暫無人選,可令百官推薦或者自薦也!卿等從百官推薦中優選三人,以為票擬,呈報給寡人,隨後於朝上共議之。寡人只有一個要求,此人當為剛正不阿,刀斧加身而色不改之人焉!”

“諾!”三人再次一同應諾道。

趙括環視三人,繼續說道:“最後便是著工部!工部者,顧名思義百工之部也。掌土木興建之制,器物利用之式,渠堰疏降之法,陵寢供億之典!此部若是在他國,必定是附庸之存在也,甚至不能獨立成部!然,寡人不以為然,不僅要將其獨立成部,更要重之用之!”

“其因說來也簡單,若非拋石車之改良,將燕軍之攻城器械摧毀大半,寡人早沒於鄗城之戰中矣!區區二十部拋石車,勝卻一兩萬精銳大軍!此便是技工之用也!”趙括為三人解惑道:“更有上黨郡郡守鄭新回報:取農家之肥,可使農物增產三成許!”

“此部若用得當,於國不斥於十萬人口、萬石糧秣之增也、于軍則不弱於十萬大軍也!寡人於其有厚望焉!而為令工部吸引官員人才,寡人欲特批經費一筆,以資發明創造之術,工藝流程改良之屬!同時工匠之報酬、地位皆需提高!卿等務必為寡人選拔能人入部管理!”趙括語重心長地說道。

三人相視一眼,顯然對趙括的重視有些許的意外,但還是很快的應諾了下來。

趙括將三人神色,自然也是知道幾人並未真正上心。但趙括心中已經有了謀算,既然你們不想要這香餑餑,那就別怪我任人唯親了!

剛好河內大軍退至野王城,比鄰上黨,作為上黨郡的側翼保障,其糧草軍需皆從上黨郡進行調撥,縱然兩郡之間關係緊密,但若再由兩個郡守分別管理,顯然不太合適了。

趙括心中其實已經有了工部尚書之人選了。

至此,內閣、六部之事已經安排完畢,而接著就是......

相關推薦:綜武世界的宋青書同時躺在萬界的我竟成了二五仔七步之內又準又快史上第一法海二次開局,我哥是方寒洪荒:開局簽到十萬大羅金仙協議結婚後我離不掉了全民御獸:我的寵物能無限進化重啟狼生:我能望見進化路線都市異能偽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