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我是三國一謀主->章節

第一百八十章 許濟阻殺俘 上

熱門推薦: 劍仙三千萬 宇宙級寵愛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都市國術女神 我真不是魔神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諸天新時代 女配她天生好命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主公,袁紹的大軍已在我大營南面十里處紮營,隨軍軍師乃是許攸、郭圖、辛評,至於沮授,則被袁紹命其領軍三萬駐紮鄄城。”此時的程昱正向曹操稟報斥候探來的訊息。

“哈哈……”曹操聞言之後,便是長聲大笑:“那沮公與行軍小心謹慎,若是他在,只怕這袁紹即使來襲我大營,亦會有兵馬安守營寨,但沮公與未至,以操對袁本初的瞭解,其人若是襲營,必會傾巢出動。”

“想不到攸放棄這鄄城,還能有如此奇效。”此時荀攸從旁開口,自袁軍退去後,荀攸便領著守城的後續兵馬來到曹操新營,與大軍會和。

而眾人聞荀攸此言,亦是開口附笑。

而許濟則在旁心中深嘆,沮授雖有大才,卻不識主,袁紹初其雖禮賢下士,雄心壯志,但待其發展之後,其袁紹“外寬而內忌、多謀而少斷”的性格弱點,便是顯露無疑。

沮授跟隨袁紹極早,算的上是袁紹早期的主要謀士,但是其在和袁紹朝夕相處之中卻並未發現袁紹的諸多缺陷,或者說發現了袁紹的缺陷卻並不能幫助袁紹改正,最後只能採取激怒袁紹、甘心赴死這樣的做法來補全自己的名聲。

其實這一點而言,沮授完全敗給了真正的頂級謀士。

以郭嘉的故事舉例,郭嘉在天下大亂之前,就已經提前做好準備,四處尋找明主。

郭嘉透過潁川派系的關係一度找到袁紹門下,但是透過郭嘉的近距離觀察,袁紹並不是所謂的明主,於是郭嘉做出這樣的決斷後,迅速退出袁紹團隊,去尋找其他人。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直到郭嘉遇到了曹操,才覺得曹操才算是當世英雄,為這樣的人服務才不算埋沒自己的才華。

所以同同時期頂級謀士郭嘉相比,沮授沒有迅速看出袁紹的本質,或者說只看到袁紹當時勢大,對未來判斷不明確,所以說沮授缺少知人之明。

雖然許濟為沮授可惜,但現在沒有他於前陣,便有機會徹底將袁紹擊敗,這也是許濟樂意看到的。

這時又見郭嘉說道:“如今袁紹陣前,那郭圖其人處事極為圓滑,且善於揣摩袁紹心思,故而能深得袁紹的信任,但其人卻無大才;

而那辛評即無高智,又無良謀,其人只因當初為袁紹奪冀州而受其用,此人同那郭圖一般,亦只會遵循袁紹之意;

而剩下之人便是那許攸了,至於此人,我想伯雅應當比嘉曉得多些。”

見郭嘉將分析袁軍陣前軍師中的最後一人,讓自己分析,於是在思索許攸其人後,許濟這才接著開口:“許攸雖有智謀,但卻是兇淫之人,性行不純,自私自利;

且此人行軍,多與那袁紹一般,喜一戰來定勝負,其人更喜用奇,若是濟所料不差,若是我軍此刻假裝斷糧,那第一個建議袁紹傾巢襲營的,必是此人。”

曹操坐在主位將頭輕點,然後朝著許濟問道:“伯雅,我大軍何時可假扮那斷糧?”

許濟先是沉思,在仔細思考了一番後,這才接著開口:“主公,我大軍經過一夜奔波,早已是兵疲馬乏,我大軍當應休整兩日,待第三日再去假扮糧草已盡便可,不過主公,還需每日深夜派輕騎往許昌而去,催促糧草,故意讓袁紹截獲此信。”

“好,操待會便把這求援書信寫下,今夜就給那袁紹“送去”!”只見曹操嘴角笑著說道。

這時又見程昱開口:“主公,白日我軍俘那袁軍六七千騎,不知主公欲如何處置?”

只見曹操捋了捋鬍鬚,過了良久才問道:“這些人家小俱在冀州,不可能真心降吾,但是放了又如放虎歸山,且留在營中,萬一生反,亦是後患無窮。”

曹操說完,又是沉思一陣,隨後臉色變得陰狠,口中言道:“且如今,我大軍還需假裝無糧,要是我等將這袁軍降卒歸於帳下,難免會為袁紹所疑,操決定,將六七千降卒,盡殺之。”

戰爭,不論是古代,還是現代,對於戰後的俘虜問題,一直是戰勝方頭疼不己的事情。

這涉及到一個人要活著所必需的物質生活資料,即使是最低限度的供給,也要保證。所以,成千上萬人的糧草消耗,不是件輕易的事情,長此下去,問題就越來越多。

遣散吧?這又不可能,收編倒不失一種辦法,留下的隱患卻是不可預料,隨時有“變化“的可能,為了徹底消除這種麻煩,不消說,屠殺是種解決辦法。

秦昭王時的白起,他會打仗,殺的人多,殺的俘虜比正面戰鬥中殺的人還多。

長平之戰少說四十萬趙軍被坑。原因是怕趙軍“心不服“,坑了一切了結。

白起坑殺過好幾回六國俘虜,他可以說是中國古代的“千古一坑“將軍。

項羽在新安城外坑秦兵二十餘萬,還是怕“心不服“,坑了絕後患,至於城破後的“雞犬不留“,那就更常見了,逢戰爭就有的再平常不過的事。

而歷史上便有曹操殺俘之事,在陳壽的《三國志》中,其取材較為嚴謹,史料的取捨經反覆核實斟酌後才予採用。

袁紹官渡失敗後,僅帶八百餘人逃回冀州,而剩下的袁軍兵卒盡被坑殺。,以陳壽良史品質,應是直錄實書。

當時情況,曹操殺降不得已而為之。官渡戰後,曹操糧缺兵疲,對投降的八萬人即要保障他們的生活,又擔心譁變,且戰埸上已殺紅了眼,不如“盡坑之”一了百了,而且古代戰爭沒有“優待俘虜”法則。

但許濟乃是穿越之人,雖然已經在這個世界漸漸同化,只是見得曹操欲將這六七千兵馬屠殺時,心中還是有些震驚。

雖然曹操曾經答應自己不再行屠城之舉,也是從那以後,曹操便依諾言,再未屠過城,但這屠俘一事,許濟卻並未同曹操說過。

其他文臣聽得曹操之言,都未曾勸阻,畢竟曹操所言乃是事實,萬一兩軍交戰,這些人於後方生亂,就將徹底影響戰局。

待程昱、毛玠、賈詡等人附議後,只有許濟、郭嘉、董昭三人還未開口。

而許濟也知道,直接勸說曹操放過俘虜已不可能,需要從旁側擊,讓曹操自己徹底明白,殺俘乃是錯舉。

於是只見許濟起身,朝著曹操拱手說道:“濟想問主公,是志在這一戰的勝利,還是志在天下。”

只見曹操眉頭微皺,之前便猜測許濟會阻止自己殺俘,只是如今這許濟開口,卻問起了這個問題,於是口中回道:“操之宏願,便是平定亂世,重振大漢。”

雖然曹操早就確定了自己人生目標,且早已與天子生仇,但此時嘴中,依然將自己標榜為忠義之臣。

許濟見此,知道曹操目標未變,於是再次拱手:“主公若是要平定天下,那就萬萬不可殺俘。”

“這是為何?”

相關推薦:剩女重生剩女不淑媚尊天下錦鄉里諸天篡改大亂鬥快穿:在冷漠的她懷裡撒個嬌變態解構師別人覺醒我修真災厄眷者聽說我下輩子是滅世魔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