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武俠->我來此界開神道->章節

第二百一十七章 蜀地未下,先言治蜀

熱門推薦: 宇宙級寵愛 我真不是魔神 都市國術女神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女配她天生好命 諸天新時代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劍仙三千萬

從古夏時代開始,蜀地文明就有存在並且一直在繼續發展,從開始核心只有益州北部兩郡,到現在擴張成了九郡之地。

其中漢中郡出於各種原因,被姬鄢有意拋棄,放任漢中梁王割據建國。

也就是說如今的蜀國只有八郡之地,分別是巴郡、廣漢、蜀郡、犍為、越巂、牂柯、益州、永昌,數量上看起來比楚國也就多一個郡。

可蜀國這八郡每一郡的地盤都十分廣大,有的郡甚至下轄十六縣,城池超過數十座。

當然蜀國姬鄢能夠直轄掌控的郡只有巴郡、廣漢郡、蜀郡、犍為郡等四郡之地,其餘益州南部四郡都各自為政,甚至有的還有不少小國。

不過當姬鄢稱王那天,益州南部的這些小國、軍閥,都有派人來觀禮,也不知道姬鄢付出了什麼代價,總之益南諸國在明面上是臣服於蜀國的。

益南四郡中漢人不多,自大虞後期就逐漸脫離中央掌控,蜀國建立時數十使臣的賀書著實讓姬鄢漲了不少顏面。

蜀王賜予使臣敕封金印,國書,令其帶回,建立臣屬關係。

當然也有一些國家不是很給面子,如牂柯郡中的小國夜郎國,不僅不上書祝賀姬鄢,還叫囂要打到蜀郡。

惹得姬鄢在宮殿中大罵西南夷不知禮數,然而他也只能裝作不知道夜郎等國的無禮,因為益州南部屬實難以攻打。

稍有不慎,就會使蜀軍陷入瘴氣雨林這等困境中,進退兩難。

再說就算打下了,不能長久駐軍納入中央統治,也就是空耗錢糧,一點便宜都沒有。

中平年間,因為益州西南夷殺官造反,大虞派遣禁軍入蜀平叛,耗費數年,錢糧無算,方才平息。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等禁軍走後,四郡官府仍然不能有效發號施令,仍舊是西南夷中的頭人做主。

不過姬鄢建立蜀國,能得到大部分西南夷的認同,未嘗沒有他的大虞皇室身份助力,畢竟當初的大虞禁軍還是給西南夷留下了陰影。

李虎帶著三千先鋒破了巴郡門戶江關,但後面的主力卻依然在三峽長江水道上緩慢前行,沒辦法超過十五萬大軍入蜀,如何能快得起來。

崎區湍急的水面上,一艘楚軍樓船在長龍般的船隊中十分顯眼,因為上面懸掛了代表楚軍中軍的大旗,還有一面李字旗矗立其旁,這是李隆的座艦。

樓船中一間幽靜雅緻的房間內,李隆正在和一眾謀士討論治蜀之策,一張十分清晰的益州地圖就懸掛在眾人身前。

如果姬鄢看到了這張圖,肯定會大吃一驚,這不就是他王宮中珍藏的地形圖嗎?

地圖乃是戰略物品,密級非常高,當初姬鄢入蜀也就從大內帶了一張,哪怕蜀軍中的地圖也是閹割版。

這不馬上就有人感嘆道:“君上之能,簡直匪夷所思,居然有如此詳盡的益州地圖,我等何愁受限於蜀地叢山關隘。”

“這算什麼,只精確到郡縣,你是沒看到我們楚國的地形圖已然精確到鄉野之地了。”一個明顯資格要老的謀士說道。

一州之地精確到郡縣的地形圖,人力尚且能做到,可要是鄉野之地,小道眾多,那就非凡俗能短時間辦到的。

不過一想到這一路的平坦水路,眾人又釋懷了,有護國神靈在,些許地圖算什麼。

“諸位,對於拿下蜀地,我對楚軍兒郎十分有信心,但關鍵是如何治理。巴郡被鬼災禍亂,災後如何收拾,益南四郡遊離在外,西南夷難以收服等等。”李隆略有壓力地說道。

此話一出,一直在討論軍略的一眾謀士們停了下來,他們面色一沉,顯然也難馬上回答這些問題。

李隆知道一人之力難以將國家大事考慮周全,因此設立內閣百官輔左執政,另外他還設立一個參謀院。

參謀院裡面的人都是謀士,身上掛的職位是參謀,有俸祿有待遇,但只有參贊以備諮詢之職,並無其他官員的權力。

他們中有地方投降的世家子,有仕途失意的去職官吏,還有斷臂的國士貴族,甚至連民間草莽也夾雜其中。

蜀地有民千萬,宗族豪強、山林土匪、酆都鬼災、益南小國西南夷等等,各種問題千頭萬緒難以下手。

在這等錯綜複雜的局勢下,就算李隆自負有超前的眼光,也不敢說能很快將蜀地完全納入統治。

“君上,不知您是想速平,還是緩治?”好在屋子裡的人都是李隆盡心收攏的人才,一時沉寂過後,馬上就有人出聲了。

李隆轉頭一看,說話之人十分消瘦,身上一襲洗的發白的秀才青衫,瞧其面容已過而立之年。

他有印象,這人是入職參謀院不足一月的張平,荊北南陽人士,以秀才身份參加的楚國國考。

算學、實政、古文經義等項成績都不算好,最後總評中下,只能說勉強考上。

最後大機率是成為鄉治一不入流的官吏,在基層做事。

但國考試卷復篩中,有考官發現張平的策論寫得極好,為上上等,因此推薦給了參謀院。

當時李隆看過張平的策論試卷,對此人有很深的印象,屬於民間遺落的明珠。

“張平,我記得你,說說看,速平如何,緩治又如何?”李隆饒有興趣地回應道。

張平見李隆居然記得他的名字,心中十分激動,知道自己的機會來了。

他強自鎮定,恭敬地道:“回稟君上,速平之策很簡單,就是大軍壓陣,一路開出條件招降。交好地方世家豪強,像姬鄢這般與他們共治蜀地,如此蜀地能快速安穩。”

張平說完速平之策抬頭看了一眼李隆,發現其面無表情,並沒有什麼意外之色。

他話音一轉,接著道:“至於緩治之策,那便是剝皮拆骨,甄別拉攏,徐徐圖之。”

李隆來了興趣,眼睛一亮,示意張平繼續說。

“剝皮拆骨,便是行王霸之道,以武力迫使地方豪強勢力屈服,交出人口黃冊,清點田畝,一體納稅。這樣一來,他們必將反叛,不過以我們楚軍的實力來說,他們沒有反抗餘地。

識時務者為俊傑,到那時,總會有豪強認清事實,向您臣服。這時便需要甄別拉攏,根基太深富甲一方者不能接受臣服,必須收其族產壓打致死。我們可以選擇扶持少數起家沒多久的豪強,給予他們一定權力和更多的國考名額,幫我們治理蜀地。

最後便是徐徐圖之了,逐步將我們荊州的豪強遷移蜀地,蜀地的豪強遷移荊州,各郡各縣依照楚國設立學校,推廣城皇信仰,只要幾場大豐收下來,蜀地民心盡歸大楚!”

一番長篇大論下來,室內鴉雀無聲,突兀地一陣掌聲響起,原來是李隆帶頭鼓掌。

“不錯,不錯,不愧是孫閣老都稱讚的遺落明珠。”李隆開懷大笑,雖然還不是特別詳盡,但思路十分合理。

“慚愧,治蜀之策下官已經構思半月有餘,但對於西南夷,還沒有很好的辦法。”張平聽到李隆誇張,臉色有些漲紅,說出了自己的真心話。

他可不是什麼神人,能在這麼短的時間內構思出治蜀之策,全靠他平時琢磨。

聽聞這話,李隆越發滿意,半月之前,朝廷才剛剛向外放出伐蜀的訊息,沒想到張平一直放在心上。

“張平聽令,拔擢你為七品參謀,加御書房行走,回去把治蜀之策形成條文呈上來。”李隆稍加思索,馬上正色下令道。

“是,下官叩謝君上大恩!”張平眼眶一紅,跪下叩首道。

無論是大虞統治時期,還是黨奉割據時期,他一直鬱郁不得志,蹉跎歲月以至而立之年。

後來楚軍剛打下南陽,便召開國考,張平對於國考題型完全不熟,本不想參加。

可老母和髮妻典當首飾,給他湊足盤纏,非要他去國都潭州一試。

這次乃是恩科,荊北新佔之地的士子,只要是秀才以上身份均可直接參加國考。

荊南縣學、郡學體系已經鋪開,非畢業學子不能參考,張平以秀才身份這一去,不僅報銷了費用,還被直接被錄取了。

鄉治官吏已可使他安心,畢竟張平瞭解過楚國官職體系,哪怕是鄉官也有拜相入閣的可能。

可令他沒想到的是,他被簡拔至參謀院任九品參謀,享受入品官員的俸祿。

如今國君更是將他的參謀之位連拔兩品,還加了一個所有參謀都羨慕的散職,御書房行走。

張平此時心緒複雜,對李隆的知遇之恩難以溢於言表,但他知道接下來要低調了。

周圍那羨慕嫉妒的目光,不知道有多少懷有好意,又有多少盯住了他。

御書房行走,可以隨侍國君辦公的御書房內,只有少數衙門才知道這個職位。

自設立以來,凡事擔任過御書房行走的人,無不下放成了地方縣令以上的官員,這是入閣拜相的捷徑!

不遭人妒是庸才,可張平被命運磨了三十多年,已然懂得很多東西,接下來的討論他甚少說話。

李隆下令參謀們接著說治蜀。

“速平之策的好處便是快,我們的軍隊打到哪,哪裡便能成為楚地,只是隱患太多。”

“還是緩治之策好,既能掠奪大量蜀地豪強的錢糧作為補充,又能真正掌控蜀地,大亂之後方有大治!”

“可速平之策最多只要半年一年,而緩治之策起碼會使蜀地動盪超過三年,天下局勢訊息萬變,能等我們楚國這麼久嗎?”

能當參謀的沒有庸人,他們各自發表見解,都有理有據。

然而任憑他們討論的治蜀內容都是張平引出,張平也只是在旁微笑,並不插話。

旁邊房間,比隨行參謀院所在更大更為寬闊,裡面來來往往的都是軍將,肅殺之氣瀰漫。

張定安坐在房間正中的桉桌前,正在埋頭書寫回信軍令,江關已破,前鋒正向奉節突襲,他要叮囑李虎一二。

早先可能李虎對他這個軍中主帥還有不服,經過這麼多場戰事後,就連李虎也會嚴格遵循張定安的軍令。

旁邊參謀院的討論聲,已然傳到了他這中軍統帥部,張定安微微一笑並沒有抬頭。

蜀地未下,已言治蜀,我們這位國君可是氣吞萬里如虎。

……

楚軍船隊順流西進,舳艫千里,旌旗蔽空。

最前方的一艘鬥艦上,一個才加入楚軍不久的新兵,對很多情況有些好奇。

“這段水道不是只有東下才是順流嗎?怎麼我們西行入蜀這麼輕鬆,你們水軍都不需要怎麼劃。”新兵對著鬥艦上的水卒問道。

楚軍前期調查過了,姬鄢對於水軍並不是很看重,蜀國沒有什麼大船。

蜀龍就算要出蜀,大機率也只有一條路,那便是向北。

不會發生水戰,楚軍戰船上留守的少量水卒也就沒什麼壓力。

他們中間多是充當救生員,或者操船手一類的角色,很有閒心去和船上的陸軍們嘮嗑。

“你沒發現,這幾天我們很少捕到魚?喏,看到前方兩百米的那片陰影沒有。”水卒伸手指向前方道。

新兵一想也是,好像這幾天行軍連魚都吃得不多,按理說水上就算趕路也不會缺魚獲。

他再順著水卒所指方向看去,那片水域確實非常陰沉,底下有東西!

啪!一條大青魚適時跳出水面,魚尾一擺,拍碎了一塊暗礁。

暗礁的碎石濺落四方,炸起漫天水花,自己這條船還有其它船隻上同時傳來歡呼。

“這是向青魚神致敬呢,沿路的魚群全都在我們前面,給我們開路。”水卒臉上充滿感激,嘴裡默唸了幾句禱祠。

“那青魚得有二十多米了吧,莫不是水妖,居然幫助我們楚軍。”新兵喃喃道。

“呸呸,閉上你的臭嘴,那是城皇神君手下的青魚水神將。你是沒看到那抹紅影,我們沅南老家的水神紅姑娘也在,她老人家可是能在沅南城皇廟配殿受祭的大神。”水卒說完連忙跪在船板上致歉。

這段時間陸軍大都躲在船艙裡適應,新兵也是過了這幾天才沒有暈船感覺,荊州多水脈的好處也就是這點了,沒有多少真正的旱鴨子,很容易適應。

原來一路上都有水神保佑,我說船艙裡面一點都不晃,新兵嚇得趕忙陪著水卒一起向青魚水神將道歉。

胸口一塊城皇神像的玉佩,似被他無意間露了出來,城皇信徒,青魚神您老人家勿怪!

相關推薦:神話復甦:我東方神明何懼征戰異世飛刀之神界傳奇女帝家的贅婿逃離詭秘仙界心理醫生靈氣復甦:全球血脈覺醒傻丫變形記行走陰陽界麻衣相士昏君來救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