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武俠->我來此界開神道->章節

第一百九十八章 立國大楚!

熱門推薦: 宇宙級寵愛 我真不是魔神 都市國術女神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女配她天生好命 諸天新時代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劍仙三千萬

姬鄢乃是大虞皇族,說出來的話可信度本就高,加上帝后同時被太監宮女所殺此事未免太過可笑。

所以天下人都相信了衣帶血詔,大虞皇帝沒了,但留下最後一道命令,誅賊詔。

訊息傳到荊南,處處都能見到披麻戴孝的士子以及普通百姓, 畢竟大虞三百年天下,正統深入人心。

而這時,李隆最後的阻礙也沒了,民間不是說大虞正統不願意出現個自立的楚國嗎?

現在卻無人會再阻止李隆稱候,荊南百姓需要一個國家,需要一個官府。

尋常人不知道,應鴻羽鬧出來的這攤子事對李隆有什麼影響, 但陳堯卻有些感嘆這小子運氣真好。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也許是趕走黃虎,割據荊南給他帶來的氣運加持,讓他稱候時正應天命和民心。

更多許多略懂氣運之理,明晰天下大勢的有才之士,猜測李隆是不是這個時代的真主。

不然怎麼剛好欠缺名義之時,大虞最後的正統顏面被應鴻羽給撕破了,此謂為真主開道。

三十六州散落的很多大虞屬國,始終是秉承大虞之命而立,或多或少有些羈絆牽扯,遠遠沒有李隆的楚國來得乾淨。

這些屬國體制依舊臃腫不堪,充斥著前朝貴族元老,想要重獲新生,國主還得花費一番力氣調理內務。

至於沒有接受鎬京朝廷聖旨,大虞未滅之前而自立的那些國家,又有些名不正言不順。

氣運之基不牢固,國運有衰敗風險,一切還得看後續能否打出一片天地。

只有奉行“緩稱王”之策的李隆,於此時立國, 合乎天命。

神器無主,大虞失鹿!

興平帝已死, 但天下還未有主人,絕大多數國家勢力,依舊沿用舊時年號,李隆也不例外。

興平八年四月初一,整個潭州城張燈結綵,城內的子民或多或少都帶著喜色。

多少年了,他們又要成為國都子民,生活在“天子”腳下。

大虞初年太祖曾封一子於潭州,為第一代楚王,還為楚王在潭州城內修建了豪華的親王宮殿楚王宮。

但沒想到楚王捲入後續的奪嫡之爭,由此被廢,後面楚王這一名號就彷佛犯了大虞皇帝的忌諱,一直未曾封宗子為楚王。

楚王宮多年無主,久未維修打理,顯得十分破敗荒涼。

李隆入主潭州城後,這片曾經恢弘廣袤的宮殿群就在加急搶修,但直到四月初一的吉日到來也未能全部修繕。

所幸湘郡歷代官府徵用了幾座宮殿作為辦公, 和地方大員的休閒娛樂之所, 這幾座宮殿還算精美完善。

因此李隆的稱候之禮總算有地方可以辦, 沒失了國君體面, 也有繼承楚國基業之意。

這天一大早,李隆就在侍妾的輕聲呼喚下暈暈醒來,睜眼一看床邊乃至屋內站滿了伺候更衣的宮女太監。

“我說,有必要弄這麼大陣仗麼。”李隆打了哈欠無語道。

旁邊嬌柔美麗的小妾嗔怪道:“君候~,還稱我呢?該改口了!”

這小妾是城內一郡望大族送來的次女,叫尹娣,長得貌美身姿婀娜,甚得李隆歡心。

“對對,應該是孤,來人,服孤起身更衣。”李隆一拍頭,昨天睡晚了,差點忘記今天是大日子。

今天過後,他就是一國之主,該稱孤道寡了。

不怪屋內這麼多等著的宮女太監,實在是伺候他今天穿衣,就需要這麼多人。

一套合乎規制的大禮服,穿起來十分麻煩,前兩天練習時讓李隆很是頭疼。

還好手下人不知道從來弄來的老太監和嫁到民間的宮女,在他們的悉心教導下,這些新入宮的太監宮女才算有了個樣子。

“唉,輕點輕點,梳個頭髮這麼用力幹嘛?”正想著呢,腦後的一陣絞痛,讓李隆無奈地叫停。

“奴婢該死,奴婢該死……”小宮女嚇得不輕,連忙跪地討饒。

“我來吧,你下去,自己去尋女官受罰。”這時一雙輕柔的小手接替了宮女的梳髮,力道十分合適。

正是已經穿著完畢的尹娣,她總歸還是跟了李隆一段時間,很多喜好都心中有數。

得到尹娣的命令,宮女忙不慌的退了下去,似乎松了一口氣。

李隆沒有說什麼,知道尹娣有為宮女求情的意思,他只是覺得自己平時難道太嚴厲了?

對於太監宮女這等“陋習”制度,他並沒有廢除,而是順應時勢,存在於這個時代即是合理。

起碼就桂陽和湘郡之間的地帶,不知道有多少人流離失所無家可歸,就算李隆全力救助安撫,也不可能短短幾天幾月就能做到天下太平。

招募宮內人時,還是有數不清的人要來報名,他們都知道進了宮不會餓死在荒郊野外,起碼能在這個亂世有一席容身之地。

穿衣洗漱的時間花了很久,直到有太監說前朝禮官來催,李隆這才珊珊出門。

此時李隆一身大禮服,也就是冕服,顯得異常尊貴,威嚴而不可直視之。

冕服,在這個世界出現於古夏。主要由冕冠、玄衣、纁裳、白羅大帶、黃蔽膝、素紗中單、赤舄等構成。

最開始是王朝天子舉行重大儀式所穿戴的禮服,後面分封諸侯,諸侯也能穿次一等的冕服,根據爵位高低冕服也有不同。

這裡的諸侯可以下延至大夫,大夫以上的禮冠與服飾,凡吉禮皆戴冕,而服飾隨事而異。

放在如今,也就是從五品以上的官員,才有資格著冕服。

那這麼看起來,能著冕服的人還有不少,起碼不是一人一姓,如何區分地位高低呢?

帝王在最重要、最隆重的祭祀場合下,穿十二章紋的冕服,因此十二章紋為最貴。

十二章紋為日、月、星辰、山、龍、華蟲、宗彝、藻、火、粉米、黼、黻,此十二章紋具在的冕服只有天子才夠資格穿。

天子依照禮節的輕重,冕服及其章紋有所遞減,王公貴胃、文武百官的冕服及其章紋也是依次遞減的。

王的冕服由山而下用九章,侯、伯冕服章紋由華蟲以下用七章,子、男冕服由藻以下用五章,卿大夫冕服由粉米以下用三章。

除了冕服由大裘冕依次遞減為袞冕、鷩冕、毳冕、絺冕、玄冕之外,繡在冕服下裳上的章紋也是遞減的。

這光是一個冕服的禮制就把李隆弄得暈頭轉向,但他還不能不研究,必須要穿合乎禮制的冕服。

不然他這個楚候穿個九章王之冕服出去,只會徒然惹人恥笑,不僅下屬離心,百姓也不會將你視為正統國君。

這就是禮制在王朝世界的核心地位,它明辨禮儀尊卑,是統治者稱孤道寡的利器。

所以他出門展現給世人看的,正是七章冕服,有華蟲、宗彝、藻、火、粉米、黼、黻等七章紋。

同樣根據禮制,他頭頂的冕冠也是侯爵規制的七旒,整個人的穿著就是標準的七旒冕冠七章服。

稱候大儀首先自然要告祭天地,告訴天地我李隆要稱候開國,請您老人家見證承認。

祭壇在郊外,穿著這麼厚重冕服自然不方便步行,所以駕車而往。

李隆剛下宮殿階梯,五匹白馬組成的馬車已經候著他了,在太監的攙扶下李隆方才極為不便地坐上馬車。

拉車的馬匹,禮制也有嚴格的規定。

“天子駕六,諸侯駕五,卿駕四,大夫三,士二,庶人一。”

李隆乘五馬之駕外出,方合乎禮制,不會被其他鄰國觀禮使者挑出毛病。

由於李隆是正兒八經的以半州之地稱候開國,還是白手起家沒有繼承大虞爵位,所以引來了不少鄰國前來觀禮。

當然由於時間過於倉促,也就來了揚州的幾家小國,還有荊北黨奉,以及益州派駐江陵的使者。

交州聽到訊息本來也有土國想派人來,但眼下黃虎的兵鋒已經伸入交州,這些土人的國家忙於應對黃虎去了。

本來白馬也不能隨便用,只是李隆白馬單騎入城的事蹟太過震人,就沒人敢嚼舌根。

在老太監尖銳犀利的高喏聲中,李隆車駕緩緩出發,及至宮外,跟上文武百官。

道路兩旁森嚴軍卒齊齊行禮,沿途百姓山呼楚候,為他們的新國君獻上自己的熱情,這也讓被繁瑣禮制搞煩的李隆心裡舒坦了不少。

入主湘郡後,他連連下發了不少惠民之策,包括減免今年賦稅、劃撥賑濟款項等百姓的大喜事。

作為國都的潭州,對這些政策自然是第一個享受的城市,所以百姓們的熱情多少帶一些真情實感。

新國君似乎是個明主,多久沒有感受到官府的善政了。

過了許久,外面的歡呼聲開始減少,四周開始能聽到蟲鳴鳥叫。

“君候,郊祭地點到了。”隨侍車駕之外的太監低聲道。

李隆正好也感覺到馬車停了,拉開帷簾,緩步踏下馬車。

這裡是綿延數里的荒野,剛好能看清天地之廣袤。

在離李隆不遠處,矗立著圜丘方澤,周邊站滿了文武百官及數千軍將,他們寂靜無聲,雙手垂立等候著祭典的主人。

土之高者曰丘,取自然之丘。圜者,象天圜也。

同理,方澤祭壇就是象徵著大地的方形祭壇。

以圜丘方澤之祭壇,告祭蒼天大地,達成最為正統之禮制。

伴隨著禮官的唱喏,禮樂之聲響起,圜丘方澤祭壇正南臺階下東西兩側,陳設著編磬、編鐘、鎛鍾等十六種樂器組成的中和韶樂,排列整齊,肅穆壯觀。

一項項流程在禮官的口中按部就班的進行著,最後總算到了李隆上場。

鐘聲止,鼓樂聲起,李隆走上細碎黃土鋪成的祭路,一步步登上圜丘。

圜丘祭壇,神位前擺列著玉、帛以及整牛、整羊、整豕和酒、果、菜餚等大量供品。

中間圓心石南側設祝桉,李隆的拜位設於平臺的正南方。

伴隨著一柱大香的點燃,在神位之前,李隆朝天開始行三跪九拜之禮。

然而他心中卻是祈禱默唸的昊天神君,此名為李隆夢中所得,陳堯告訴他,圜丘祭禮時向昊天神君祈禱。

大禮完成,禮樂之聲變換,李隆又登上方澤祭壇,同樣三跪九拜之禮。

同樣,李隆心中祈禱默唸的是城皇神君,他不明白為什麼,但他相信城皇爺。

李隆其實也好奇為什麼這個世界沒神,以前在藍星告祭天地都是告祭皇天后土,他們代表天地神祇。

這個世界的祭祀居然單指天地,並沒有神靈的意向,這點很奇怪。

但城皇爺讓他別張揚,他也只能默默祭奠,不敢表露在明面上。

最後是望燎,李隆作為楚國之君觀看焚燒祭品,奏佑平禮樂,起駕返宮,大典結束。

祭祀大典順利結束,代表天地承認了楚國立國,但這並不代表稱候之禮結束了。

天地知道了,還得三十六州天下知道。

一眾身心俱憊的文武百官回到潭州城,唯一一座能拿出來上朝的宮殿中,眾臣雲集。

這是宣佈楚國開國,以及李隆稱候的大朝,幾乎在國都的官員都來了,品級低的甚至排到了殿外石階。

然而沒人有不耐之色,有得只是翹首以待,一個初建的國家,必將有他們大展宏圖的機會。

等李隆稍加梳洗整理,他就來到了前朝,端坐於國君主位,掃視下面的臣子。

在李隆的示意下,禮曹主事黃承站了出來,往臺階上走了幾步,站在高處攤開手中的華貴卷軸。

“大虞失德,天下分崩離析,又有逆賊應鴻羽毒害幼帝,神器無主。大虞三十六州北有蠻人入侵,南有妖人無道,海內外無有百姓存身之所,此為古夏中國未有之亂世。今永山節度使李隆,合上天卷顧,賴祖宗威靈,仰城皇福佑,遂乘逐鹿之秋,致英賢於左右,定鼎荊南四郡,四方勘定,民安田裡。

今文武大臣百司眾庶合辭勸進,尊孤為侯,以主黔黎。

勉循眾請,於興平八年四月初一告祭天地,即侯位於潭州南郊。定國曰大楚,立大楚國都於潭州。

佈告天下,鹹使聞知。”

相關推薦:神話復甦:我東方神明何懼征戰異世飛刀之神界傳奇女帝家的贅婿逃離詭秘仙界心理醫生靈氣復甦:全球血脈覺醒傻丫變形記行走陰陽界麻衣相士昏君來救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