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武俠->我來此界開神道->章節

第一百五十四 郡朝,建國之說

熱門推薦: 宇宙級寵愛 我真不是魔神 都市國術女神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女配她天生好命 諸天新時代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劍仙三千萬

群龍無首,本來就體力和精神都到達極限的守城士卒哪裡會有過多的抵抗,在幾場小規模的碰撞後,紛紛放下武器投降了。

全城戒嚴一晚,第二天郡城的居民們起床後,小心翼翼開門看看外面的情況,發現一切如常。

甚至氣氛要比以往輕鬆了很多,各縣的商人帶著大批貨物入城,物價緩緩回降。

街道上重新恢復生機,奸商一夜之間消失不見,重要的糧食、粗鹽精鹽售賣馬上恢復到戰爭開始之前的價格。

是他們不想賺錢麼?實在是李隆狠啊,幾家有明顯抵抗慾望的大戶被一夜殺絕,本來將近枯竭的官倉又被填滿。

還有菜市口的血跡可還沒洗淨,那是昨晚趁亂混水摸魚的地痞賊人,被砍得人頭滾滾。

本以為迎來了一個大善人,誰料是個狠人,還想憑藉開門功勞和李隆討價還價的幾家大戶都默不作聲了。

曾經的郡守衙門,現在已經被改換成了團練使鎮守府,一大早城內有頭有臉的人物就被請了過來。

鎮守府大堂,李隆高居主位,下面是烏壓壓一片官紳,他們面色恭敬低眉順目。

這怎麼有種皇帝上朝的感覺?李隆感覺舒坦極了,俯視大堂中的所有人,這些人從此以後都要仰起鼻息而活。

“參加使君!”上一任郡丞溫敏博十分懂事,帶著眾人拜見李隆。

參拜之聲如同山呼海嘯,包裹著李隆,他成為了這一郡之地事實上的主人,這一刻他覺得自身在發生什麼蛻變。

陳堯浮於半空,雙目神光內斂,還能有什麼蛻變,自然是氣運之變。

在陳堯眼中,李隆頭頂的氣運波濤滾滾,本來還是赤紅之色的外運,現在卻是多出了很多黃色雲氣。

半是赤紅,半是淡黃,之所以還不是全部黃色,想來應該是郎陵還未徹底穩固。

只待李隆冊封官吏,頒佈政令,將新立的體制融入到郎陵各地,到時自然名正言順地統管郎陵,獲得一郡氣運加持。

如果說縣令只是百里侯,那郡守可就跨越了一個臺階,幾千裡之地如同一個小型王國都是郡守說了算。

要不然為何在郡中官吏口中有郡朝的說法,因為每次郡守召集眾官吏議事,都如同皇帝召開朝會一般,氣勢恢宏規模龐大。

根據陳堯所知,在元衍界的歷史上,曾經出現過好幾個亂世。

比如中古時期,很長一段時間都沒有大一統的人道王朝,各國之間相互征伐,綿延不休。

哪一個國家能佔據中原才有資格稱正統大國,而這個中原大國卻無力統一其他國家,一旦擅起刀兵就會惹來其餘眾國群攻,最後國滅主亡。

強大點的國家有兩郡三郡之地,但也有很多小國只有一郡之地就稱王稱霸,甚至國祚能有幾代人。

郡朝之稱就是從那時候傳承下來,意思就是說你郡守大人在一郡之內,都是你說了算,生殺榮辱全掌於你手。

李隆如果想,甚至能以郎陵郡為一國成為開國之君,只是這樣在如今可能就會成為一個笑柄了。

古夏以來共有公侯伯子男五等貴族爵位,在上古中古男爵就能開國,成為一個諸侯國之主。

比如許國國主就是以男爵之身開國,一直綿延二十四世才為大國楚所滅,而許國所據之地連一郡都沒有。

但自從近古人道大昌以來,就有了個約定俗成的規矩,只有伯爵之上的貴重之爵才能開國。

哪怕是最弱的伯國也要據有兩郡之地,不然就會被世人所恥笑,為諸侯國所不容。

就算你強行以一郡之地立國了,別的鄰國也不會承認,反而會認為你太弱,時時欺辱想要兼併你的國家。

王朝更替不是幾年能做到的事情,近古時期大一統的理念已經深入人心,但想要迎來新的大一統王朝,都會有綿延數十年乃至百年的分裂時期。

這個分裂時期在古夏幾萬裡的土地上就會出現眾多國家,伯候公等小國數不勝數,稱王而得以開國之主往往是較為強大的潛龍。

甚至在六百年前,由於久未有雄主出世,分裂時期綿延了近兩百年。

所以現在大虞病入膏肓,分裂時期即將到來,很多熟知歷史的“有識之士”都會擇主而投。

就說現在手握一郡之地的李隆,難道沒有成為一國開國之主的潛力嗎?

只要再佔據一郡,手握兩郡,李隆就能有資格開一伯國,到時他就是名副其實的人主。

而且荊南這等地形複雜之地,山脈江河眾多,地理優勢絕佳,不出意外一心閉門自守,傳承數代不成問題。

大堂之中這麼多低眉順目的大戶大族之主,很多人其實在心底都已經想真效力於李隆了,投資尚需趕早。

吼~

一聲似牛非牛,似蛇非蛇的嘶吼從李隆的氣運雲海中傳出,陳堯微微一笑。

全據郎陵,這可是真正的一郡之地,怎麼說李隆的氣運之蛇也該進化了。

隨著李隆不斷冊封官職,一道本來細小瘦弱的黑影在氣運雲海中翻轉騰羅,體型慢慢變大。

“命管宗為團練使鎮守府長史,正六品,兼管郎陵民事;命張定安為行軍司馬,正六品;設立虎豹都,以李虎為都指揮使,從六品;設立驍騎都,以蘇唯勇為都指揮使,正七品;設立水師,以孫良材為操船校尉,正七品……”

“設立吏、戶、禮、兵、刑、工六曹,以溫敏博為六曹判官,正六品;以李文軒為吏曹主事,從六品,掌官吏任免、考績、升降等;

以王全雲為戶曹主事,從六品,掌土地、戶口、賦稅、財政等;以黃承為禮曹主事,從六品,掌典禮、科舉、書院等;

以李故為兵曹主事,從六品,掌軍政、招募新兵等;以劉興思為刑曹主事,從六品,掌刑法、獄訟等;以詹任為工曹主事,從六品,掌工程、營造、屯田、水利等。”

……

直到各縣縣令、縣長,以及從七品之上的佐貳官宣讀完畢,以李隆為核心,以鎮守府為核心的新官制才算是初步建立起來了。

“遵使君之命!”無論是得到官職,還是沒得到官職的官紳都只能接受這種結果。

畢竟這個任命說實話還是挺公道的,凡是跟著李隆起家的基本上都得到了合適位置,並且李隆也並沒有把之前郡府的官吏全都換乾淨。

比如溫敏博因為識時務,並且算是個為民做主的官,就受到了李隆的重用。

在六曹中的刑曹、禮曹主事也都拿出來給了黃劉兩家,這兩家是郎陵的郡望家族,在獻城過程中有功,需要李隆拉攏一二。

黃承是黃家家主,年輕時在大虞禮部任過六品主事,後面因為一直沒受重用才辭官回鄉歸隱。

雖然這次的禮曹主事沒有黃承曾經的禮部主事品階高,但黃承卻是非常高興,下定決心讓家族支援李隆。

因為在黃承當禮部主事時,頭頂還有什麼員外郎、郎中、侍郎等一堆高官,平時就只能打打下手。

現在不同了,一郡禮儀之事全歸他管,可謂是大權在握,他甚至覺得自己花甲之年煥發了第二春。

還有劉興思是個“年輕人”,不過而立之年是劉家獨子,他不喜讀四書五經而喜讀律法案例,考了個秀才就沒再繼續科考。

李隆在龍匯時就曾聽聞過他的奇怪名聲,劉興思很喜歡幫人訴訟,哪怕請他的人是平民拿不出錢,只要符合律法規定,他都會寫訟狀在衙門據理力爭。

所以李隆沒有任命當代的劉家家主,而是任命劉興思,人盡其才。

哪怕他只有秀才功名,但李隆認為做實事的人不需要懂太多大學問,而這個時代喜歡枯燥律法的人太少了。

“另外,沒有被選中的人也不用氣餒,一月之後我將在鎮守府召開鎮守府屬官考試,只要有童生功名以上者皆可參與。”李隆注意到很多士紳面色黯淡,旋即丟擲了一個驚雷。

此言一出,下面議論紛紛,沒人知道這是個什麼考試,難道考中就可以做官?

隨後李隆宣佈“退朝”,幾個文吏拿著一張公告貼在了鎮守府外,眾多郎陵郡有頭有臉的人物都擠在一起圍觀。

上面的意思就和李隆說的差不多,說是郡城包括各縣鄉很缺官吏,特舉辦一次大考,只要考中者就可稱為鎮守府屬官。

根據考試成績錄用,共分三等。

一等留在鎮守府做官,八品到九品不等;

二等下放到各縣,成績靠前者可自主選擇縣域,都從九品做起;

三等錄用規模最大,但要下放到鄉治,初時不授官,半年之後考核,政績達標者再授縣鄉一級的官職。

李隆這樣其實就是掛了個鎮守府屬官的另類科舉考試,只是他現在明面上還是大虞的官,如果真弄科舉那豈不是冒天下之大不韙。

除了國家中央,誰有資格舉行科舉,李隆缺人只能這樣做。

他想把體制鋪到鄉甚至村這一級,這就侵佔了各地鄉紳的權益,所以李隆就想在政權剛開始建立時就打好基礎。

現在各縣還大都是留用的原有官吏,透過一場考試淘汰更換一部分人,起碼能保證下級官場不是鐵板一條,能有忠心於他的官吏。

在城內剛剛掀起對這場考試的討論熱潮時,李隆已經開始簽發第二條政令,那就是建造城隍廟,將城隍信仰普及到全郡各地。

陳堯一直在觀察李隆的氣運變化,親眼目睹李隆對他的尊重,他也有些欣慰,不枉費自己投資耗費如此巨大。

從李隆還沒誕生之前,他就在佈局,為了就是李隆成為人主之後不會排斥城隍信仰。

那一道融入李隆本身的殘魂時時刻刻都在影響著他,讓他對陳堯有親近感,而不是掉頭就被人道裹挾,翻臉不認人。

他李隆的潛龍之命都是陳堯給的,被陳堯所修復的虯龍龍脈自然不會對陳堯有惡感。

偽造的前世記憶,更是讓他對穿越者深信不疑,一個二十一世紀穿越者最相信的自然是超凡力量,當一世皇帝反而弄丟自己的大靠山當然不被所取。

不過李隆也不是心胸狹隘之人,他在推廣城隍信仰的同時,重用管宗這等排斥鬼神的傳統士人,足以顯示他的人主氣魄。

誰還有資格說他為人主,當遠鬼神。

李隆轄下年年大豐,除非管宗是瞎子,這才看不到,等李隆入主郎陵第二年全郡大豐,那所有人都可以閉嘴了。

在他任命的官員開始工作,體制緩緩運轉後,氣運龍象終於完成了蛻變。

一條長約五尺的黃色大蛇從氣運雲海中探頭而出,罩著蛇身的雲氣散去,黃蛇盤縮著,蛇信伸縮之間,不僅沒有蛇類的陰毒反而充滿了堂皇大氣的儀態。

果然潛龍的潛力已經在激發了麼,剛剛一統郎陵,居然就長到了五尺,要是等統治再穩固一年半年的,起碼能長到七尺。

再繼續進化就是成蟒,而蟒形龍象差不多就可以割據一方了,哪怕是立國也有足夠氣運根基為憑。

在亂世到來之際除了潛龍,總會有一些人傑英豪出世,他們同樣可以和潛龍爭個一時長短。

只是亂世梟雄最多也就止步於蟒形,沒有潛龍的先天根基,難以度過化龍之關。

這郎陵一郡之地要是給之前的郡守田奉割據,那他無論將郎陵治理得多好,顯化出的氣運之象也最多是三尺小蛇。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因為田奉沒有李隆的先天根基,他的氣運蛇象中龍性不足,再攻下幾郡也最多成蟒而不能化龍,除非有大能幫他逆天改命。

陳堯判斷李隆的黃蛇能長到七尺,就是因為李隆有潛龍之命,有先天之基。

李隆是當初七裡湖小龍脈誕生的後人,天生就是潛龍,有人主之格。

即使這小龍脈的龍氣含量只能撐起虯龍之格,但虯龍也是龍,只要突破化龍之關那就是質的飛躍。

虯龍,古代傳說中的有角的小龍。

這小龍也能給李隆帶來先天的領先,別小看這四尺的領先,一步領先步步領先,只要再有突破,那就是蟒。

甚至不需要李隆打下第二郡,只要李隆將自己擴張的通道開啟,就能夠化蟒。

陳堯望向郎陵的南方,那裡是永山郡,而永山的門戶就是定南關。

第一百五十四 郡朝,建國之說

相關推薦:神話復甦:我東方神明何懼征戰異世飛刀之神界傳奇女帝家的贅婿逃離詭秘仙界心理醫生靈氣復甦:全球血脈覺醒傻丫變形記行走陰陽界麻衣相士昏君來救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