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我家後門能到明末->章節

第一百三十五章:崇禎的豐功偉績

熱門推薦: 宇宙級寵愛 女配她天生好命 我真不是魔神 劍仙三千萬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諸天新時代 都市國術女神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明末的官員大多都有一個很明顯的特點。

凡是不辦事的人,大部分都很能說。

陳新甲就是這樣一個人,一人懟的吳襄和祖大壽連連敗退,臉色大變。

尤其當陳新甲把大凌河之戰的老黃歷翻出來時,祖大壽整個人瞬間就變了。

“你說什麼?你這是什麼意思?”祖大壽胸口不斷的起伏,怒視著陳新甲,處在暴走的邊緣。

如果這裡不是暖閣, 崇禎沒在面前,誰也不知道祖大壽會不會把陳新甲暴揍一頓。

“我說的難道不對嗎?大凌河一戰,你本來已經被皇太極俘虜了,怎麼又回來了呢?”

陳新甲的語氣又開始譏諷。

語不驚人死不休。

“你這個窮酸舉人!”

祖大壽忍不可忍,指著陳新甲的鼻子,破口大罵。

陳新甲翻他的老底, 那他就翻陳新甲的老底。

陳新甲舉人出身, 如果沒有楊嗣昌的話,怎麼可能做到兵部二把手?

讀書人很重視功名, 陳新甲更是如此。

因為沒有進士出身,所以對這方面非常敏感。

陳新甲微微一愣,他沒想到祖大壽會這樣說。

身子開始抖動,這是因為太過憤怒。

本想再次厲聲喝罵,可被楊嗣昌拽了拽衣角,用眼神制止。

陳新甲氣未消,湊到楊嗣昌耳邊,低聲問道:“大人,您這是為何?!”

楊嗣昌朝著崇禎方向努努嘴,示意陳新甲看看。

陳新甲看向崇禎,看到了優哉遊哉的崇禎。

他左手杵在下巴上,胳膊肘支著桌子,右手緩緩且有節奏的拍打著桌子,腦袋還在不斷的清點,嘴裡不知道在唸叨著什麼樣的唱詞, 這幅優哉遊哉的模樣,讓陳新甲有些茫然。

“陛下可能是故意的,咱們吵得越厲害, 陛下就越開心。

現在不是吵架的問題,是先把對孫杰的賞賜談妥當。

孫杰的賞賜不談妥當,咱們的功勞就名不正言不順。”

楊嗣昌小聲的解釋著。

儘管陳新甲對祖大壽剛才那番話異常憤怒,但也無可奈何。

事實就是如此,楊嗣昌說的很對。

陳新甲心中不服氣的瞪了一眼祖大壽,旋即偃旗息鼓,不再言語。

祖大壽本來還等著陳新甲的反擊,可見到他已經偃旗息鼓了,也沒再說什麼了。

暖閣一下子平靜下來,崇禎看向眾人,有些意外的道:“怎麼了?怎麼不說了?商議的怎麼樣了,有沒有拿出什麼章程?”

陳新甲朝著崇禎行了一禮,說道:“陛下,孫將軍與京營的勝利,是從萬曆三大徵之後,朝廷最大的一場勝仗,蕩清我大明幾十年來的疲敝,此乃大勝, 更是天下大治、大明中興之預兆,臣以為, 當重賞!”

必須要重賞,只有重賞孫杰,他們這些人的功勞才能跟著水漲船高。

楊嗣昌自然也明白這個道理,緊隨陳新甲其後:“陛下,臣以為,陳大人所言極是,當重賞!”

張之極這些勳貴,也紛紛表態。

崇禎並未當下同意,看向了周延儒:“周愛卿,你以為如何?”

周延儒滑如泥鰍,怎麼可能會把自己混進去?

他行了一禮,小心翼翼的說道:“陛下,臣不知兵事,但將軍打了勝仗,就應該獎賞,這是千古的規矩。可吳、祖兩位將軍所言亦有道理。

其中各事,臣以為陛下心中已有決斷!”

說了一句萬金油的廢話,誰也不得罪。

崇禎也沒計較周延儒,目光從眾人的身上一一劃過。

道:“諸位愛卿言之有理,不過,有功勞就應該賞賜,這是千古以來不變的道理。

若是這次不封賞,那以後遼東兵馬要是立下功勞了,是不是也可如同今日這般?

如果兩位愛卿覺得可以,那朕就會撤銷對孫杰的封賞!”

一句話,把吳、祖兩人的後路說的死死的。

封賞肯定是要封賞的,功勞這麼大要是不封賞,以後誰還會為朝廷立功?

和孫杰站在一起的還有京營,以及三個國公。

不封賞孫杰,怎麼封賞他們?!

這些人要是鬧起來,可不好收場。

“此事就這麼定了,遼東兵馬不遠萬里而來,一路上風餐露宿,這次就先在京城附近歇息幾天吧!”

崇禎輕飄飄的說道。

吳襄連忙道:“陛下,這次大軍開拔,花費不小……”

意思很明顯,就是要錢。

遼東兵馬幾乎每次出兵,都會向朝廷索要一筆錢財。

以前的時候,哪怕遼東兵馬未立寸功,崇禎也不得不給。

可這次,崇禎腰桿子硬了許多。

輕飄飄的看向吳襄和祖大壽,臉上帶著淡淡的笑容,“兩位愛卿,遼東兵馬可立功勞了?!”

吳襄和祖大壽兩人對視一眼,皆從對方的眼中看出來無奈和失望。

崇禎又道:“朝廷有功必賞,有錯必罰。遼東兵馬未立功勞,要是隨意賞賜,豈不讓天下覺得朝廷有失公允?!”

雲淡風輕的模樣讓吳襄和祖大壽徹底死心了。

話都說到這份上了,還能怎麼辦?

硬要?孫杰剛剛打了勝仗,再加上京營。

風頭盡在朝廷這邊,他們還能怎麼辦?

要是硬要,不僅沒有任何好處,反而適得其反。

兩人朝著崇禎行了一禮,悻悻的離開。

看著他們離開的背影,楊嗣昌臉上滿是譏諷。

“此事,就交給你們兵部商議吧,兩天之內,拿出來一個賞賜章程,且先退下吧!”

崇禎朝著楊嗣昌他們擺擺手。

沒什麼事,幾人行了一禮一一告退。

崇禎看著正準備離去的周延儒,忽然想到了什麼。

語氣一轉,忙道:

“周愛卿,且先留下!”

周延儒正準備走,聽到這話後,連忙止住腳步。

只是不清楚崇禎為什麼讓他留下。

等到眾人離開後,崇禎站了起來,走到周延儒面前。

語氣平緩,說道:“馬上就是年關,今年江南之地的秋稅似乎並未押送朝廷?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還有漕糧,今年比往年少了三成。”

看著周延儒,目不轉睛。

何止是今年的秋稅,歷年的秋稅就沒足額過。

不是拖欠就是缺額。

想把江南的稅收上來,開什麼大玩笑!

千算萬算,周延儒沒算到崇禎會說這話。

本來以為,只是讓自己做一些沒有意義的事,萬萬沒想到,竟然還有這一茬。

想想也能明白,崇禎最缺的就是錢。

自他登基之後,就沒寬裕過,到處用兵,朝廷用度捉襟見肘。

之前的戶部尚書畢自嚴有幾分能力,節流的手段冠絕朝廷,可沒有開源,再怎麼節流都無濟於事。

這麼多年以來,稅收大部分都壓在了北方,江南之地的稅收,根本收不上來。

崇禎的本事沒有他的祖宗朱元璋厲害,可當了這麼多年的皇帝,也能明白很多事。

北方災害不斷,兵荒馬亂,要是再行攤派,只會適得其反。

這個道理他很早就明白了。

明白有什麼用?江南大儒們不交,帶頭抗稅,他能有什麼辦法?

天啟皇帝派人去江南收稅,結果引得蘇州百姓暴動,打死稅官,燒燬衙署,這才過去了幾年?

就這,還被張溥寫了《五人墓碑記》,指著他老哥的鼻子罵,最後也只是不了了之。

朝廷的退讓,以及邊事層層敗退,威信盡失,更加重了南方士紳抗稅的聲勢,時不時還用漕糧作為威脅。

崇禎二年的乙巳之變後,朝廷威信盡失,很難從江南士紳手中收上錢來。

這次孫杰打了勝仗,一掃朝廷頹勢,日月重開青天,崇禎那顆已經沉寂的心,再次被喚醒。

錢,得要!

周延儒心中毫不慌亂,這麼多年收不上稅,都成定局了,早就有一套固定的搪塞話術。

他不急不緩,說道:“陛下,今年夏四月,揚州府海水倒灌,淹死人畜無數,七月,淮安府洪澤湖氾濫,大堤坍塌,兩岸人畜盡失……”

巴拉巴拉一大堆,各種羅列。

這些說辭,崇禎聽的都不想聽了。

“莫要饒舌,朕問你,這漕糧,何時能補齊?稅款,何時能解押京城?!”崇禎臉色冷了起來。

周延儒搖了搖頭,一副為難模樣,“陛下,朝廷事大,臣竊以為,應當及時納稅,可天下災禍不斷,實難繳納啊!”

“那天下疲弊至此,該如何?!”崇禎逼問。

周延儒卻道:“陛下,如今北方漸平,流賊與建奴皆敗退三千裡,若是能招攬流民,於陝西、山西以及直隸屯地,可解朝廷燃眉之急。

天下戰事漸平,北方百姓可安居樂業,糧食產量亦可上升,臣竊以為,可以向北方百姓每畝田地加徵一釐稅金,加上屯田所得,定然可以解決朝廷之難!”

無恥,無恥之尤,無恥之極!

崇禎雙手死死的緊握,牙齒咬的嘎吱響,恨不得把眼前這個平時“頗為順服”的首輔當場打死。

這說的哪裡是人話?簡直滿嘴噴糞!

合著整個天下,只有你江南是大明百姓?北方人就是天生的奴隸?

崇禎失望的搖了搖頭。

這次把他從家裡撈出來,為的就是替自己排憂解難,可結果呢?

諷刺,諷刺啊!!!

崇禎硬生生的忍下了這口氣,朝著周延儒擺擺手,道:“愛卿下去吧,此事,朕已經有了打算!”

周延儒連稱告退,飛一般的溜了出去。

走出暖閣,長出一口氣,旋即喜上眉梢,為自己的機智感到高興。

可崇禎,會聽周延儒的話嗎?

那是否定的!

崇禎轉過身子,看向身後的曹化淳,道:“剛才周延儒的話,你可聽見了?!”

儘管不知道崇禎葫蘆裡賣的什麼藥,但曹化淳還是連連稱是。

“回皇爺,聽明見了!”曹化淳回道。

“你想辦法把他剛才說的那些話,往陝西、山西以及直隸附近傳,記住,傳的越狠越好,越快越好!”崇禎胸口起伏,聲音粗了幾分。

一股火氣在他的胸口中竄起,發盡上指冠。

從他爺爺開始,江南大儒便是這般作態。

事到如今,不僅一成未變,還愈演愈烈。

萬曆時期,自張居正死後,江南稅收連年走低。

有一年,整個江南茶稅,僅僅只收了二十六兩銀子。

荒唐,簡直荒唐!

曹化淳倒吸一口冷氣,萬萬沒想到崇禎竟然會這麼做。

“皇爺,這樣做,會不會,會不會造成南北割裂?重現南北榜舊事?!”曹化淳一臉擔心。

崇禎臉色徹底的陰冷了下來,“南北割裂?!南北榜舊事?!呵呵,若是朕有太祖高皇帝之權威,定殺的江南人頭滾滾。

萬曆、天啟乃至崇禎,江南大儒,可把北地百姓當人看?東林做大,秦晉之人何在?

當初朕以為,東林盡正人君子,可後果呢?!

且看如今朝中,有幾人是北方戶籍?!之前,朕沒有辦法,只能眼睜睜的看著,可如今……”

崇禎心裡也恨,當初他年幼,被東林哄著玩。

連翻失利的現實狠狠抽了他幾個大嘴巴子,他也明白了,可是已經來不及了。

崇禎說到這裡,閉上了嘴。

看向陝西方向。

用孫杰的軍功,來震懾朝臣。

亦或者,用孫杰,來震懾江南。

類似的事,歷史上的崇禎還真的幹過。

崇禎十四年的時候,他讓鎮遠侯顧肇跡南下金陵,領金陵右軍都督府,提督操江,編練兵馬。

編練兵馬事假,震懾江南為真。

要知道,那個時候的金陵,幾乎是魏國公一脈的後花園。

他家不交稅,甚至還會庇護江南抗稅士紳。

魏國公一脈掌金陵兵權,金陵五軍都督府,幾乎是他家的一言堂。

天啟年間的蘇州暴動,和他家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

讓顧肇跡南下領右軍都督府,提督操江,就是為了解除魏國公一脈的軍權。

只可惜,顧肇跡剛上手沒多久,便被江南士紳給攆回去了,再不久,京城被滅。

京城遍地腥羶,金陵歌舞昇平。

北方的災難,和江南繁華,又有什麼關係呢?!

顧肇跡不行,那換做現在的孫杰呢?

崇禎並不知道孫杰的真實實力以及兵馬狀況,只知道他手中有兵,而且還很厲害。

加上曹化淳和楊嗣昌拿人手短,不斷的在崇禎身邊說好話,渲染孫杰的忠心。

這讓崇禎那顆沉寂的心,再次活了過來。

“陝西總兵,領右軍都督府,提督操江,南下金陵,整備軍務……”

一個又一個短句,從崇禎的口中說出。

只是,曹化淳已經出去了,這話只有他能聽到。

崇禎畢竟是皇帝,世上最敏銳的權利生物。

孫杰既然能震懾遼東,為何不能震懾江南呢?

遼東建奴和流賊現在大殘,正是趁機收稅的大好時機了。

這次終於騰出手來,崇禎如何會手軟?

把孫杰扔到江南,崇禎也可以趁機往陝西安插眼目。

即便現在用不上,以後也能用的上。

讓孫杰沉冗在江南瑣事中,讓他無法經營陝西。

倘若邊事有變,再行調回也不差。

心裡想的倒是挺美,若是真的把孫杰調到江南去,那可真如了孫傑意。

正愁沒有出海口,不知道怎麼發展海貿,崇禎就送上門來了。

崇禎胸口的怒火漸漸平息。

不過,事要一步一步的做。

如今建奴和流賊已經漸漸平穩,不著急,慢慢來。

崇禎又回到了龍椅上,想著中興大明的豐功偉績將從自己手中實現,一抹笑容從稀稀疏疏的鬍子下面滑出。

以孫傑震懾遼東、震懾江南,再以遼東和江南反挾孫杰。

從江南搞出錢糧,再行練兵……

他看到了自己中興大明的那一天,看到了萬國來貢的場面……

相關推薦:傾城孃親妖孽寶貝異界經營手冊鍛仙回到明末搞基建天降橫財一百億佛寺修行十六年,出山已無敵我十世帝王身份被曝光,靈氣復甦模擬人生:我神明身份被曝光了抱住我的小太監從先天功開始縱橫諸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