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玄幻->我家個個是皇帝->章節

86、努力造人

熱門推薦: 女配她天生好命 宇宙級寵愛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都市國術女神 劍仙三千萬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諸天新時代 我真不是魔神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大郎臉色煞白煞白, 彷彿天塌了一般。

三郎長嘆一口氣:“是他寫的。”

“大兄還會寫詩?”二郎第一次看到又狂又傲的大郎露出害怕神色, 很是稀奇。隨後一想, 很是不對, “母親還說自己沒好好看書, 不知孩兒是誰, 可你都會背大兄的詩?!”

三郎:“阿兄, 你少說兩句吧。”

“你真是他?”史瑤望著大郎艱澀道。

大郎“嗯”一聲,卻不知該說什麼, 猶猶豫豫道:“母親……”

“母親以前很喜歡大兄?”三郎瞧著氣氛不大對,開口道, “這首詩和大兄的其他詩相比不是很, 不甚出名, 孩兒聽母親說出來才有些印象。”

史瑤看了看大郎, 又看看眼睛鼻子通紅的二郎,沉吟片刻,道:“二郎,不準哭了啊。想哭也得等我把話說完。”

“不, 不哭了。”二郎吸吸鼻子, 可憐巴巴望著史瑤等她說。

史瑤頓時覺得腦殼痛, 道:“我上學的時候書上沒有那首詩,我的老師講‘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時曾提到過,這首詞借鑑我剛才念的那首詩。好像還有一個人,也曾借鑑過大郎的那首詩。

“我們都很好奇那是怎樣一首詩, 老師就把那首詩寫下來,我順手抄了下來。每次背書時,順便念幾遍,才能記到現在。”說完,看向二郎,“還哭嗎?”

“母親說的另一個人叫秦觀。”三郎仔細回想,“他有一首詞很是有名,孩兒忘了是上闕還是下闕,最後一句如果孩兒沒記錯,正是‘斜陽外,寒鴉萬點,流水繞孤村’。”

二郎驚呼道:“這是借鑑?明明就是抄襲。”

“還怪我不知道你是木匠皇帝嗎?”史瑤問。

二郎搖了搖頭,很不甘心,看向大郎,“你又是帶兵打仗,又是修河,怎麼還有空作詩?”

“那首詩不過是我以前一時感慨之言。”大郎仔細回想,也沒想出是何時作的,“就像我說這碗麵很好吃——”一看二郎瞪著他,不禁皺眉,“你又怎麼了?”

三郎樂了,摟著大郎的肩膀,“你一時感慨,他絞盡腦汁也寫不出來啊。你也少說兩句吧。小心他又哭給你看。”

“再哭我揍他!”大郎瞪一眼二郎,“堂堂男兒,比柔弱女子還會哭,吃過飯我讓你哭個夠!”

史瑤揉揉額角,道:“吃飯把。”說著話把二郎放在席上。

“吃飯?”三郎愣了愣,“現在就吃飯?”

二郎跟著問:“母親真沒聽說過我的名?”

“你弟弟比你有名。”史瑤真不想說實話,她更不想騙二郎,因為她確實不知,“我上學用的歷史書上沒有提到你是木匠皇帝。”

二郎臉色變了,癟癟嘴又想哭。

三郎趕在他的眼淚出來之前問:“母親知道魏忠賢嗎?”

“知道啊。”史瑤想也沒想,“我家鄉有很多關於魏忠賢的話本。”想說電影電視劇,解釋起來麻煩,“有《英雄》,有《龍門客棧》,還有《繡春刀》等等。”說完意識到不對,大郎和三郎忍著笑,二郎又哭了,“我又說錯了?”

二郎擦擦眼淚,哽咽道:“母親,魏忠賢就是孩兒身邊的大太監。”

“我記得他是朱由檢身邊的太監啊。”史瑤皺眉道,“等等,每次話本開頭都寫著,天啟年間,所以天啟是你……”

二郎點點頭,想哭又想笑,“謝謝母親還知道天啟。”

“噗!”三郎再也忍不住,“母親就別說了,再說下去阿兄能哭到天黑。魏忠賢是朱由檢處死的,孩兒不猜也能想到,話本開頭是天啟年間宦官專權,魏忠賢云云。緊接著是崇禎元年,崇禎怎麼怎麼著魏忠賢,是不是?”

史瑤回想一下,“大多數是這樣。”

“所以孩兒在整本話本裡只出現在開頭?”二郎不敢置信地問,“還只有兩個字?”

大郎笑道:“看起來是的。”

“你不準笑!”二郎指著他,“都怪你和母親說我出身很好很好,不然母親也不會知道我以前是皇帝。”

大郎:“不是你自己多嘴,母親怎麼可能會懷疑你不是木匠?你別多嘴,母親也不會猜到我以前是皇帝。”

“你還知道你們以前是皇帝?”史瑤腦殼痛,“看看你們仨,二郎鼻子眼睛通紅,三郎坐沒坐相,大郎你跟個鬥雞似的,有點皇帝樣?”

三郎鬆開大郎坐直。大郎低眉垂眼。二郎看看他倆,哼一聲,拿起汗巾擦擦眼淚,鼻涕跟著出來了。

史瑤頓時覺得她養了三個熊孩子,起身走到門口,衝西偏殿喊,“阮書,打盆水來。”

阮書早已打好一盆熱水,一聽史瑤喊她就端進來:“婢子剛剛聽到二皇孫嚎啕大哭,出什麼事了?”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犯錯了,我數落他呢。”史瑤努努嘴,“盆放下,讓他自己洗。”

二郎洗乾淨,就讓阮書把水端出去,隨後就說:“母親——”

“飯菜快涼了。”史瑤上午就有感覺二郎上輩子不簡單,雖然沒懷疑大郎,她潛意識認為二郎和三郎特別,大郎也不是普通將軍,聽到大郎承認,史瑤倍感意外的同時又覺得理所當然,“你們不餓我還餓呢。”

三郎看了看兩位兄長,又看看史瑤,見她很淡定,“母親不會以前就猜到了吧?”

“沒有。”史瑤夾一點菜。

三郎:“母親真沒什麼想問的?”

“想問?”史瑤認真想想,“歷史上說你原本意屬十四皇子胤禎,老四胤禛能上位是改了詔書,是不是真的?”

三郎眉頭緊鎖:“當然不是,母親聽誰說的?”

“說的人有很多。我猜也不是。”史瑤道,“你熟讀史書,應該知道扶蘇的死,真想傳位於十四,不可能讓他當什麼不倫不類的大將軍王,明知自己身體不好的情況下還讓帶兵出征。”

大郎忙說:“母親且等等。母親是不是說錯了,母親口中的老四和十四不是同一個人嗎?”

“他上輩子生的兒子太多,名不夠用,只能取同音字。”史瑤笑著打趣。

三郎的臉刷一下紅了。

大郎嘖嘖稱奇,“你居然會臉紅?你上輩子到底生了多少?”

“有人統計過。”史瑤輕咳一聲,“總共有——”

三郎慌忙道:“母親,飯菜涼了。”

“好好好,我不說,我不說成了吧。”史瑤道。

二郎上上下下打量一番三郎,就轉向史瑤,“母親真偏心,連阿弟有幾個孩子都知道。”

“真不是我偏心。”史瑤笑道,“你阿弟以前的那群兒子個個是人中之龍。隨便拎出來一個都比你最喜歡的四叔父強。”

三郎很是不好意思:“沒有那麼誇張。”

“二郎,你的那個大侄子也挺厲害的。”史瑤想起二郎以前說的話就想笑,“他登基後搞個高薪養廉的法子,好像還廢除了賤籍。幾百年過去了,我家鄉的人提到清朝好皇帝,先說三郎,其次說老四。不過,每次提到勤政的皇帝,最先說的是三郎上輩子的兒子。”

三郎不由得人笑了,又有些不好意思,“那孩子……”

“孩子,別美了,吃飯吧。”史瑤道,“二郎,大郎的事我知道的也不多,多半是道聽途說。”

二郎癟癟嘴,不甘心,“孩兒也想母親道聽途說孩兒的事。”

“你的事蹟少,我認為還是因為你沒他倆活的久。”史瑤道,“像三郎上輩子活了快七十歲,大郎——”

大郎:“孩兒就算五十。”

“你才二十出頭。”史瑤傾身捏捏二郎的小臉,“別不高興了。以後大郎再說你笨,你就說沒他活得久。”

二郎大喜,“謝謝母親提點。”

大郎瞥一眼二郎,嗤一聲繼續喝湯吃麵。

二郎見他低著頭,衝他扮個鬼臉,才繼續吃。

史瑤見狀,假裝什麼也沒看見。飯後史瑤就把仨孩子趕去偏殿。偌大的殿內剩下她一人,史瑤望著淅淅瀝瀝的小雨,聽到隱隱傳來的童音,有些哭笑不得。

晚上,史瑤沐浴後,看到太子坐在榻上,靠著憑幾在看書,“殿下不累?”

“現在還不困。”太子道。

史瑤走過去,抽掉他手中的書,“既然殿下不困,咱們做點事吧。”

“何事?”太子挑眉問道。

史瑤眼珠一轉,道:“再生個孩子吧。”

“啊?”太子以為沒聽清,“再說一遍?!”

史瑤站起來繞過他,“不願意就算了。”

“願意,願意。”太子伸手一拽,把人拽到懷中。

翌日清晨,太子醒來看到史瑤還在睡,掖掖被角,躡手躡腳走到外間喊內侍進來伺候。隨後太子到正殿把昨日當值的幾人叫到殿內,“藍棋,昨天沒出什麼事吧?”

“沒,沒有啊。”藍棋想了想,很肯定,“沒有。”

有一次太子和史瑤聊到孩子,史瑤曾說過三個兒子很能鬧。昨晚主動提到再生一個,太子盯著藍棋,“真沒有?”

“二皇孫哭了算嗎?”藍棋試著問道。

太子肯定道:“又和大郎打架了?”

“好像是。”藍棋道,“阮書說二皇孫哭得一把鼻涕一把淚,太子妃抱著二皇孫哄。”

太子揉揉眼角,不禁嘀咕,“孤就知道又是他們鬧了,阿瑤想再生一個乖巧的。”

“殿下說什麼?”藍棋沒聽清楚。

太子擺擺手,“沒事,你們退下吧。等一下,太子妃今日累了,別去打擾她。”

“諾。”藍棋應一聲,帶人慢慢退出去。

卯時五刻,兄弟三人來到長秋殿,見殿內只有太子一人,很是意外。得知史瑤沒起來,二郎關心道:“母親病了?”

“是呀。”太子想數落他,話到嘴邊轉個彎,“你們昨日氣的。”

二郎:“孩兒昨天——”

“那讓三郎去給母親看看。”大郎打斷二郎的話。

三郎跟著說:“好啊。父親,孩兒現在就去。”

“去吧。”太子接道。

三郎不動了。他和大郎上輩子都有許多女人,稍稍一想就知道昨夜發生了什麼,也只有二郎個懶得動腦子的才會認為一夜之間,史瑤就病得起不來,“孩兒餓了,飯後再去吧。”

“大兄……”二郎衝大郎眨了眨眼,母親沒生病啊。

太子瞧見二郎的小動作,嘆氣道,“趁著飯菜還未做好,孤和你們說一件事。”

“父親直說便是。”三郎剛才進來發現太子臉上沒有一絲笑意,便知道太子有事,沒想到和他們有關。

太子:“我和你母親商議過,打算再生一個。你們知道孤是什麼意思吧?”看向大郎。

史瑤不知道大郎前世身份的時候,大郎還可以和三郎商議一下,把皇太孫之位讓給他。現在史瑤知道了,大郎想起上輩子最後幾年幹的荒唐事,萬萬不敢和史瑤提。

史瑤剛來到這邊就敢使計弄死欒大,他還聽說史瑤前世救人而亡,憑這兩點大郎可以肯定,史瑤看起來很傻,也沒什麼脾氣,對身邊人也挺和善,但是這些只是表面,狠起來一定比他父親狠。大郎不敢和史瑤對上。

還有一點,一旦和史瑤對上,三郎會站在史瑤那邊。二郎雖然怕他,也會向著史瑤。這些都無需思考,在太子的注視下,大郎笑著說,“孩兒知道,孩兒也想要個弟弟。”

“三郎,你呢?”太子問。

三郎笑道:“現在孩兒最小,都沒人喊孩兒兄長,孩兒也想要個弟弟。”

太子眉頭鬆開,笑道:“去問問藍棋飯菜好了沒。”

“父親為何不問問我?”二郎望著太子眨巴著大眼問道。

太子:“我知道二郎喜歡弟弟,天天讓三郎喊你阿兄阿兄,還用問嗎?”

二郎笑眯了眼,滿意了,“父親好瞭解孩兒啊。”

“當然,你是我兒子啊。”太子笑著說。

二郎咧嘴笑笑,去外面喊藍棋。

大郎嗤一聲,小聲嘀咕:“真是好騙。”

“我騙二郎?”太子盯著大郎問,大有大郎敢點頭,他就要揍人的意味。大郎忙不迭道,“沒有,沒有。孩兒是說父親很瞭解二郎。”

太子瞥他一眼,沒再說什麼。飯後,太子就穿上蓑衣往外走。

大郎望著太子的背影小聲說,“聽父親的意思,母親沒把咱們的事告訴父親。”

“母親不會說的。”三郎道,“母親雖然從未說過,我能看出她很緊張父親。我們不講,母親會把咱們三人的身份帶進棺材裡。”

大郎嘖一聲,沉吟片刻,“父親也值得她這般對待。”

“當然啦。”二郎道,“父親是全天下最好的父親。”

三郎笑了,贊同道:“你說得對。”

“你們以前的父親究竟多沒父親樣? ”大郎好奇道。

三郎:“邊走邊說,別讓老師等了。”

二郎往外走,突然想到一件事,“阿弟畫的馬掌呢?”

“晌午再給母親。”三郎道。

史瑤晌午收到兒子給的圖,晚上就給了太子。史瑤畫出來的東西太多,太子已懶得問,第二天就把圖交給聞筆,命他去置辦。

八月三十,休沐日,天氣晴朗,這一日郭昌帶兵前往朔方。同時還帶走兩輛腳踩的水車和七幅曲轅犁。與此同時,曲轅犁和水車的圖紙陸續傳到各地,當地縣丞收到後,第二天就命木匠和鐵匠趕製兩輛車和兩幅犁,同時把圖畫在紙上,每個鄉派發幾份。

一年後,連位於西南的益州郡也用上了曲轅犁和水車。不過這是後話,暫且不提。

九月十三日下午,衛青進宮教三個小輩騎馬,聽到“噠噠噠噠”聲,衛青想也沒想就問,“馬蹄怎麼了?”

二郎驚訝道,“舅公一聽就知道馬蹄不對勁?”

三個孩子待衛青一片赤誠,較為聰慧的大郎和三郎十分黏衛青,以致於在三個小輩面前衛青很是放鬆,直接說:“我以前是騎奴。”

二郎望著衛青,見其臉色很複雜,像懷念又想傷感,誤以為又說錯話了,拉住衛青的手道:“舅公別難過,我母親說過,英雄不問出處。”

衛青低頭看著面前的小兒:“太子妃真這樣說?”

“下面一句是‘富貴當思原由’。母親說即便舅公沒聽說過,也經常這樣做,才有如今成就。”史瑤並沒說過後面那句。這話是三郎說的,佯裝好奇道,“舅公,母親說得對嗎?”

衛青不禁感慨道,“你們有位好母親。”

“我也覺得母親是我見過最好最聰慧的母親。”三郎咧嘴笑著,彷彿是誇他,“舅公,我們看到馬蹄磨破了,就給馬蹄穿一件鐵衣。我們管那個東西叫馬蹄鐵,舅公要看看嗎?”

衛青好奇道:“馬蹄鐵?”說著走到小馬駒旁邊蹲下來,撫摸幾下小馬,拿起馬蹄看到上麵包著一圈鐵,“沒有流血?”

“外面那層就像人手上的繭。”三郎道,“給小馬駒裝這個的時候,它都沒掙扎,應該不痛。”

衛青對馬很是瞭解,聽三郎這樣說,也想起來了,用手按一下馬蹄鐵,小馬果然沒抬腿踢他,“這個東西是你們想到的?”

“二郎和三郎想到的。”大郎開口道。

衛青盯著馬蹄鐵看好一會兒,道:“今天不學射箭,我教你們騎馬。”

“好啊。”二郎跟著說,“祖父明年去南方巡狩,我學會騎馬,就可以騎馬去了。”

衛青看向大郎:“皇上要帶你們仨一同前往?”

“祖父有這個意思。”大郎道,“還不知道何時去,如果是六七月,祖父要帶我們去,我們也不會去。”

衛青:“不會的。每年六月到八月初,皇上恨不得呆在甘泉宮不出來。”說著話把二郎抱上馬,把韁繩給侍從,讓侍從牽著馬走幾圈。

大郎和三郎有心理準備,衛青看到馬蹄鐵以後會試試馬蹄鐵能不能保護馬蹄。事實也不出他們所料,下午半天只學騎馬,旁的一概沒學。

到傍晚,小馬蹄沒磨破,衛青才開口問:“這個馬蹄鐵是不是太子給你們做的?”

“不是的,是聞筆送來的。”二郎老實交代。

衛青很是溫柔的笑了笑,就放三個小孩回去。待他仨走遠,衛青就去長信宮,同時讓家奴去找太子和聞筆。

九月二十四,休沐日,衛青騎馬入宮。休沐日,衛青很少進宮,劉徹一聽他來了,就令李夫人退下。

衛青步入宣室,李夫人也正好出去。衛青目不斜視,直直地向劉徹走去,一直走到案几前才停下來,把包裹遞給劉徹。

劉徹還以為什麼寶貝,拆開一看是幾片鐵塊,很是失望,“仲卿這是做什麼?”

衛青先說鐵片的用處,然後才說,“臣的馬就在殿外,”

劉徹好武也好馬,聽他這樣說立刻起身往外走,看到衛青的馬蹄上有一圈鐵,又聽衛青說,這幾日每天騎三四個時辰馬,頓時喜不自勝,就在殿外當著好些人的面把衛青好一頓誇。

衛青笑著應下來,到殿內示意劉徹屏退左右,才說馬蹄鐵是二郎和三郎做出來的。

劉徹下意識揉揉耳朵,問道:“你再說一遍?!”

“皇上沒聽錯。”衛青向太子詢問馬蹄鐵時忍不住誇二郎和三郎幾句,太子誤認為史瑤交代的,太子就順著衛青的話說,馬蹄鐵是兩個孩子做出來的,“皇上要賞應當賞二皇孫和三皇孫。”

劉徹看一眼衛青,道:“據兒知道此事嗎?”

“太子不甚清楚。”衛青道,“臣和太子解釋一番,太子才知道此物何用。”指著案几上的馬蹄鐵,“太子想向皇上稟告,臣怕二皇孫和三皇孫做著玩的,也怕皇上空歡喜一場,親自試過才敢向皇上稟告。”

劉徹滿意了,道:“朕知道了。”待衛青走後,挑很多東西,又讓宮人出去買一些,令黃門令親自送到長秋殿。

太子本身受寵,現在連太子妃和三個皇孫也得劉徹看中,東宮一時風頭無二。先前就得知東宮不喜歡小黃門蘇文的宮女和宦者開始明著排擠蘇文。

宣室小黃門蘇文在宮中多年,有好幾個“志同道合”的好友。從交好的人那裡打聽到太子妃厭惡他,而太子平日裡見到他也冷眼相待,蘇文便認為他命不久矣。

蘇文是個小人,還是惜命的小人,自然不甘等死,便開始和幾個交好的人合計,如何才能保住性命。巴結奉承太子?只會惹來太子更加厭惡。

三個皇孫年幼,從三個皇孫入手?和蘇文很好的常融覺得可行。元封五年冬,劉徹前往南方,大郎、二郎和三郎隨行。蘇文盯上了三兄弟中,最簡單好懂的二郎。

相關推薦:異化獵殺者九天帝尊北宋第一奸臣立地蠻太歲王子的綠茵鬥魂師職業規章手冊我在鎮魂司當稱魂師我在修真界朝九晚五側妃上位:讀心王爺寵上天被讀心後,作死女配洗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