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玄幻->我家個個是皇帝->章節

83、母子論政

熱門推薦: 女配她天生好命 宇宙級寵愛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都市國術女神 劍仙三千萬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諸天新時代 我真不是魔神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大郎被噎住了, 不就是地圖麼?這話說的……說的大郎心梗, “母親先畫出來再說。”

“你們下午不去上課了?”史瑤問。

大郎:“父親不知, 母親也不知?父親請的老師教不了我們, ”

“行吧。下午不去了。”史瑤道。

三郎提醒道:“母親, 這個時期祖父已在西設酒泉郡, 在西南設益州郡, 正南抵達南海,東至東海, 在東北設遼東郡,北至漠北。”笑看著史瑤, “母親可不要畫錯嘍。”

史瑤張了張嘴, 試探著說:“漠, 漠北是龍城所在地嗎?”

“龍城已歸漢。”三郎道。

史瑤試想一下, 驚得張大嘴,“這,這也太大了吧?”

三郎想說什麼,往四周看了看, 見沒外人, “母親以前不是調侃過衛青是霍去病的舅舅, 是父親的舅舅,是母親的舅舅,也是天下人的舅舅?母親沒想過自己為何這樣說?”

“威震天下,功勳卓著啊。”史瑤道。

大郎突然想到,“母親好像還說過衛青和霍去病乃帝國雙壁, 匈奴如果還在龍城,他們二人如何擔得起雙壁?”

“這倒也是。”史瑤點點頭,忍不住吸氣,“這麼大的疆域,我不太敢畫啊。”

二郎聽得雲裡霧裡,望著史瑤道:“又不是讓母親去打仗,一張圖,母親為何不敢?”

“想到疆域這麼大,激動,手抖啊。”史瑤說的是真的,一看到三郎夾肉吃菜,忽然心中一動,“三郎,遼東是你老家吧?”

三郎點頭:“是的。”

“三郎以前是遼東人?”大郎忙問。

三郎轉向大郎:“很奇怪嗎?”

“你一個關外人,居然能攻佔中原?”在大郎之前是沒有的,如何不奇怪。

三郎:“關內禮樂崩壞,官逼民反,前朝大勢已去,我上輩子的祖先兵強馬壯,治軍有方,取而代之乃順應時勢啊。有何奇怪?”

“三郎,你祖先是何時入關的啊?”二郎突然開口。

史瑤下意識看二郎,見他臉色很奇怪,無法形容,“二郎怎麼了?”

“他是明朝人。”三郎解釋道,“你死後近二十年吧。”

二郎忙問:“你沒騙我?”

“你知道吳三桂嗎?”史瑤問。

二郎:“沒聽說過。怎麼了?母親。”

“他領三郎的先祖入關的。”史瑤道,“吳三桂十分有名,婦孺皆知,你不知,說明你死後很久吳三桂才得勢,三郎沒騙你。”

二郎聽到這話,不知為何突然松了一口氣,“嗯”一聲,給史瑤夾點菜,“母親,我們用飯吧。”

“兒子,別想以前的事了。”自二郎出生,史瑤見二郎笑過哭過鬧過委屈過,從未見過他神色黯然,摸摸二郎的頭,“明朝後期主弱臣強,你祖父帶著他的左膀右臂到明朝末期,想改變頹勢也得費好一番功夫。別說你只是個木匠。”

二郎望著史瑤,欲言又止,“母親……”

“阿兄,母親說得對,你不是祖父,也沒有舅公這樣的帥才。”三郎放下箸,“明朝後期宦官專權,有舅公這樣的人,你住在深宮之中也見不到。

“即便你偶然得知舅公的存在,你身邊的小人發現你想重用舅公,也會想法設法詆譭舅公。你如果想收拾他們,他們極有可能先一步把你毒死。”

二郎臉色驟變。史瑤看著心疼,“三郎,別嚇唬你二哥,明知道他膽子小。”

“孩兒說得難道不是實話?”三郎看一眼二郎,轉向史瑤問道。

史瑤傾身捧著二郎的小臉,柔聲道,“別怕,都過去了。”

“我聽三郎說明朝皇帝也煉丹。”大郎道,“皇帝身邊的小人想毒死皇帝,皇帝日防夜防也難防。不說旁人,就說祖父,如果不是三郎發現的及時,後果只有兩個,祖父認為神丹沒用,不再吃神丹,改吃別的,身體慢慢痊癒。再有就是繼續服用神丹……”

史瑤:“大郎說得對。一個小人想糊弄君主很難,一群小人想糊弄一個人,精明如你祖父也會入套。對了,剛才說到哪兒了?”

“地圖啊。”大郎道。

史瑤:“用過飯我們就畫。”

“孩兒給母親磨墨。”三郎道。

大郎跟著說:“孩兒給母親浣筆。”

“我,我……”二郎忙說,“孩兒給母親遞紙。”

史瑤笑了,“謝謝兒子們。”

飯後,史瑤領著三個孩子去她和太子的臥室。

史瑤先畫一隻肥胖的大公雞,就是把漠北那塊圈進去,然後才問三郎,“西邊要畫到哪兒?”

“母親真畫出來了?”二郎忙問。

三郎使勁眨了眨眼睛,白紙上面的胖雞沒有消失,望著史瑤不敢置信,“母親,這張地圖幾乎和孩兒上輩子的一模一樣。”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你上輩子疆域才這麼大?”大郎問道,“你不是明君嗎?”

三郎瞪一眼大郎。

史瑤笑道,“大郎有所不知,三郎登基時可以說是天下動盪不安。關外有草原鐵騎虎視眈眈,關內還有幾個藩王心懷叵測,其中一個便是我們吃飯時說的吳三桂。當時三藩佔據半壁江山。”在紙上畫一道線,“三藩在得知三郎想削藩時,就一起反了。那時三郎才二十出頭。”

“母親,三藩反的那一年,孩兒剛剛二十歲。”三郎道。

史瑤驚訝:“你那時候這麼小?”三郎點頭。史瑤眼珠一轉,調侃道,“我兒以前真厲害。”

“母親!”三郎瞪一眼史瑤。

史瑤樂了,“好好好,你以前不是我兒子。言歸正傳,二十歲的三郎也沒有怕,和三藩耗了十來年——”

“母親,又錯了,沒那不久。”三郎道,“不過七八年。”

二郎驚呼:“不過七八年?”

史瑤笑了,摸摸二郎的腦袋瓜,“別激動。三郎熬死了三個藩王,收了他們的殘餘勢力,才有了這些。”指著雲貴地區,“沒過多久又收了流求,在流求設府時你多大?”

“三十歲。”三郎道。

大郎眼中閃過驚訝。

史瑤不意外,繼續說:“再後來收了北面這一塊,真正意義上統治這片疆域時,三郎還沒到四十歲,對吧?”三郎點頭。史瑤又說,“其中運氣佔了很大一部分,比如吳三桂是自己死的,北面的噶爾丹也是自己死的,不是三郎的人殺的。

“話又說回來,三郎如果不堅持跟他們耗到底,也等不到吳三桂和噶爾丹病死,就被打回遼東老家了。”說完看向大郎和二郎,“能把人熬死,也是實力的一種吧?”

大郎一開始想說三郎比他運氣好,可是一想到如果換成他……大郎點頭,“孩兒不如三郎。”

“不要妄自菲薄。”史瑤道,“你是將軍,三郎是皇帝。讓三郎帶兵打仗,肯定不如你。就像你祖父,很厲害,讓他親自帶兵和匈奴打,可能還不如李廣。”

三郎不贊同:“母親錯了,一對一,祖父打不過舅公,兩軍對壘,祖父不見得會輸。母親忘了劉邦和項羽嗎?”

“是我錯了。”史瑤仔細想想,“主帥會用人就行了。”

三郎:“是呀。主帥要做的事穩定軍心,知人善用。像母親剛才所說,除了噶爾丹,三藩也好,流求也罷,孩兒都沒親自去過戰場,都是孩兒手下的將軍打下來的。”

“阿弟是個明君。”二郎說著,轉向大郎,“現在服了吧?”

大郎點頭,“服了。”停頓一下,又說,“母親,繼續畫吧。”

“我來吧。”三郎接過史瑤手中的毛筆,又往西畫一塊,“母親,祖父現在已經在大月氏旁邊設郡了。”

史瑤定睛一看,不敢置信,“這,這豈不是已經到了洋人的地方?”

“是的。”三郎道,“朝廷現在要做的不是開疆拓土,而是同化這些人,讓這些人真心歸順朝廷,別再三天兩頭起兵。。”

二郎看了看三郎又看看大郎,“同化是不是比開疆拓土還要難?”

“是的。”史瑤點頭道,“如果能讓北方草原上的人安心養馬,長江以南和遼東的百姓老老實實種水稻——”

二郎迫不及待問:“會人人有衣穿,人人有飯吃,敵人還不敢來犯?”

“等一下,母親,遼東也能種水稻?”大郎忙問,“遼東不是苦寒之地?”

三郎笑了:“遼東的大米非常非常美味。”說著,突然一頓,“母親,宮中大米來自哪兒?”

“我還真不知道。”史瑤道,“待你父親回來,我問問他。”

二郎:“母親,父親回來後,母親要把地圖給父親嗎?”

“現在不行。”史瑤看著地圖,嘆氣道,“我怕嚇著你父親。三郎,畫一份詳細的,我臨摹一份放在箱子裡,等你父親自己發現。”

大郎:“父親明天就能發現。”

“你父親閒得無聊時才會翻我的箱子。”史瑤道,“他年前都沒空翻箱倒櫃。”

三郎聽她這樣說,讓大郎去把書籍拿過來,按照現在的地名標註。史瑤照著畫一份,把三郎畫的燒掉。正燒地圖的時候,母子四人聽到藍棋的聲音。

大郎走到門口,就聽到杜琴問藍棋,太子妃忙完了沒。

“有事?”大郎問道。

杜琴:“椒房殿來人了,請三皇孫過去一趟。”

“我?”三郎跑出去,“祖母只召我一人,不是我們仨?”

杜琴:“來人是這樣說的。”

“不是雲圓?”史瑤走出來。

杜琴:“是個臉生的女官叫蘇方。”

“此人和宣室黃門郎蘇文有何關係?”大郎問道。

史瑤笑道:“你問杜琴,杜琴哪裡知道。藍棋,今日誰隨殿下出去的?”

“黨帛和聞筆。”藍棋道,“莘墨和翟硯在長信宮。”

史瑤:“讓莘墨隨三郎過去,翟硯去查查蘇文和蘇方。”

“母親,天快黑了。”三郎道,“父親快回來了,孩兒等父親回來和父親一起去。”

作者有話要說:  月半每天九千+,擔心水文,又想寫得輕鬆,又不能太扯淡,寫的就有些費勁。最近都是夜裡安靜的時候有靈感,導致早上起得很晚。月半儘量調整,爭取上午十點,晚八點

相關推薦:異化獵殺者九天帝尊北宋第一奸臣立地蠻太歲王子的綠茵鬥魂師職業規章手冊我在鎮魂司當稱魂師我在修真界朝九晚五側妃上位:讀心王爺寵上天被讀心後,作死女配洗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