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玄幻->我家個個是皇帝->章節

115、主動請纓

熱門推薦: 女配她天生好命 宇宙級寵愛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都市國術女神 劍仙三千萬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諸天新時代 我真不是魔神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史瑤慌忙拉住太子, “殿下別急, 全軍覆沒的意思為首的將軍也被匈奴捉了去, 或者死了?黨帛。”

“是的。”黨帛偷偷瞟一眼太子, 見他太子真被史瑤拽住了才說, “剛才來的小黃門以前經常被常融欺負, 皇上因常融誣陷殿下而處死常融, 他就當咱們救了他,皇上那邊有點風吹草動都來告訴奴婢。”

史瑤看向太子, “父皇知道此人嗎?”

“父皇大概不知道。”太子道,“知道也不在意。”怕史瑤不信, “父皇對身邊的人十分寬容, 只要別太過分。”

史瑤:“大軍開拔前, 父皇有找舅父商議嗎?”

“父皇這幾年有些小瞧匈奴, 誰也沒商議。”太子道,“趙破奴以前時常隨霍將軍出征,父皇認為他很瞭解匈奴,此次才命他為將。”猶豫一下, 又說, “舅父可能也是這樣想的。”

史瑤:“這是近些年大漢輸的最慘一次吧?”

太子點點頭, 長嘆一口氣,“孤去宣室。”

“別提此事。”史瑤道,“父皇主動提到朝中無人可用,殿下也別提舅父。”怕太子誤會,“父皇這會兒應該已被趙破奴氣得神志不清, 待父皇冷靜下來,殿下再提醒父皇可以找舅父商議一下。”

太子覺得史瑤想多了,怕史瑤跟著擔心依然說,“孤知道。”說著就往外走,腳邁出去突然想到,“別告訴大郎。”

“不講也瞞不住啊,這麼大的事。”史瑤提醒太子。

太子:“瞞一天是一天,省得大郎小小年紀又惦記著領兵出征。”

史瑤答應下來。然而,夫妻倆忘了小四郎。午時兩刻,四郎看到三位兄長回來,跑出去衝大郎招招手,趴在大郎耳邊小聲說,“大兄,我和你講,父親,母親,有事瞞你。”

“什麼事?”大郎沒當回事,配合四郎笑著問道。

過去太久,四郎忘得差不多了,“匈奴,還有說,說全,全沒,我忘了。”

“是不是全軍覆沒?”三郎忙問。

四郎仔細想想,使勁點點頭,“阿兄好聰明啊。”

大郎和三郎相視一眼。三郎道,“用上全軍覆沒,肯定是說大漢軍隊。”抱起四郎道,“母親現在何處?”

“母親?”四郎往四周看了看,蹙眉道,“不在了。”

大郎:“別問他了。四郎只顧告訴我們,沒注意到母親。”

“四郎,父親為何要瞞著大兄啊?”二郎問道。

四郎搖了搖頭,“忘了。”忍不住看一眼大郎,擔心他為此生氣。

三郎:“四郎記下這麼多已經很棒。父親是不是不在宮裡?”

四郎點點頭:“阿兄厲害,父親去找祖父啦。”話音剛落,史瑤從殿後出來,隱隱聽到四郎提到太子。

史瑤一邊向四個兒子走去一邊問:“四郎在說什麼?”

四郎抱住三郎的脖子。三郎拍拍他的屁股,示意他莫怕,“母親,聽說朝廷出大事了,領兵的趙破奴也被擒了。”

“你聽誰說的?”史瑤忙不迭問道。

三郎不過是猜測,沒想到是真的,臉色驟變,抬手把四郎遞給史瑤,“母親,孩兒去宣室。”

“站住!”史瑤拔高聲音。

三郎僵住,轉身看向史瑤:“母親,旁人不瞭解孩兒,母親還不瞭解麼?”往四周看了看,見院裡全是人,小聲說,“孩兒上輩子也稱得上是馬背上的人,可以說整個大漢,除了舅公孩兒是最瞭解匈奴人的人。”

“你們現在才十一歲。”史瑤提醒他。

三郎:“孩兒知道。如果孩兒沒記錯,今年趙破奴帶了兩萬騎兵出關,連一個人也沒逃回來,孩兒總覺得有些蹊蹺。”

“進屋說。”史瑤抱著四郎往正殿內去。

二郎抓住三郎的胳膊,小聲問:“你的意思有奸/細?”

“我感覺有。”三郎道,“兩萬人不是少數,哪怕趁亂突擊也應該能突擊出來幾個。”

史瑤:“三郎,前方來報,全軍覆沒,意思是除了死的全被匈奴抓走了。奸/細不要家了?”

“母親,不是所有將士都是錚錚鐵骨好男兒。”三郎道,“在一些人眼中父母遠遠比不上高官厚祿。至於妻兒,妻可以再娶,兒子可以再生。更何況現在我們根本不知道有沒有奸細。沒有更好,有的話我們不知道是誰,也沒法把他們父母抓起來,逼他們反匈奴。”

史瑤仔細想想,“聽你這樣一說,真有內/奸?”

“孩兒只是這樣猜。”大漢的鐵器比歷史上鋒利,百姓生活也比歷史上好,對朝廷的怨恨也少了許多,在得知劉徹像歷史上一樣派趙破奴出征匈奴時,三郎才沒攔著,“大漢兵強馬壯,咱們的馬現在有馬掌,論長途奔襲,匈奴的良馬比不上咱們的馬,趙破奴居然還和歷史上一樣全軍覆沒,孩兒才覺得奇怪。”

史瑤:“你們去宣室吧。”

“我也去。”四郎忙說。

史瑤瞪一眼四郎:“你別添亂。”

“母親,讓四郎去吧。”三郎道,“他早點知道也好。”

史瑤張嘴想問好什麼,話到喉嚨眼猛然想到不出意外四郎就是太孫,“到宣室不準鬧啊。”

“我聽話。”四郎衝三郎伸出手,“阿兄抱抱。”

大郎攥住四郎的小腿,“要這個幹什麼用的?”

“走路啊。”四郎道。

大郎:“那你為何不下來自己走?”

“我喜歡阿兄。”四郎摟著三郎的脖子,恐怕三郎把他放在地上。

宣室離長秋殿有些遠,三郎和大郎、二郎輪流著抱四郎也會覺得累,便命內侍備車。兄弟四人到宣室,宣室大門敞開,劉徹坐在案几後,太子坐在劉徹右側,父子倆相顧無言。

四兄弟進去,宣室內靜的掉根針都能聽見,只有四郎沒發現氣氛不對,大聲喊:“祖父,父親。”

“你們也知道了?”太子說他知道兩萬騎兵全軍覆沒,震驚又失望的劉徹也懶得問太子聽誰說的,但他知道太子來宣室的時候,三個大孫子還在長信宮,“誰告訴你們的?”

大郎:“此時恐怕已傳遍長安。”

劉徹動怒,隨即又想到兩萬人無一生還,哪怕他下禁令,邊關百姓也會到處傳,“你們過來就是告訴吾這件事?”

“不是。”大郎以前看過《史記》和《漢書》,然而許多細節早已忘得七七八八,便看向三郎讓他說。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三郎沒提他懷疑軍中有細作,直接說:“祖父,此次損失慘重,下次匈奴來犯,孫兒建議派舅公迎戰。”

“你說什麼?!”劉徹以為聽錯了,“再說一遍!”

太子忙說:“父皇,三郎還是個孩子,他的話當不了真。”

“父親,孩兒已十一歲了。”三郎望著劉徹說,“該懂的孫兒都懂,也知道祖父為何不用舅公。父親可能都不知道原因。”

劉徹這次沒有急著開口,無聲地示意三郎繼續。三郎不顧瞪著眼睛看他的太子,繼續說,“匈奴敢頻頻入寇邊塞,便是仗著祖父不會派舅公出戰。如果祖父不放心舅公,可派孫兒和大兄為監軍。”

太子大聲道:“三郎!”

“你先別說話。”劉徹看一眼太子,就轉向三郎,“你可知自己在說什麼?”

三郎:“孫兒知道。監軍一事可以不讓舅公知道,對外就說舅公帶孫兒歷練。舅公那裡孫兒和大兄去求他,舅公對孫兒無可奈何,一定會說祖父同意他就同意。至於舅公,祖父大可對外說舅公主動請纓。”

“大郎,這也是你的意思?”劉徹問。

大郎:“不是。”劉徹下意識看向三郎。三郎絲毫不感到意外,劉徹糊塗了,這倆孩子在搞什麼?緊接著就聽到,“孫兒想親自上陣殺敵,並不想躲在後方。”

劉徹驚得睜大眼,眼角餘光注意到太子扶額,彷彿在說,“他就知道會是這樣。”劉徹問道,“據兒,大郎和你說過?”

太子:“父皇初封李廣利將軍時——”

“李廣利一個倡伎都可為將,孩兒為何不可?”大郎打斷太子的話,“只因孩兒小?李廣早年隨舅公出征時年齡大,和匈奴交戰立功過嗎?祖父是皇帝,以前都敢重用十七歲的霍去病,現在連自己親孫子都不敢用?祖父何時變得如此畏首畏尾?”

劉徹也忍不住學太子揉揉額角,“朕已經夠煩,你就別在這兒胡攪蠻纏。霍去病十七歲,你幾歲?不用匈奴人,吾一條胳膊就能把你撂倒。”

“李廣一條胳膊也能把祖父撂倒。”大郎道,“可惜李廣出關就迷路。”

劉徹沒好氣道:“說得好像你不會迷路似的。”

“大兄不會迷路。”一直沒開口的二郎突然說。

劉徹猛然看向二郎,“為何?”

二郎瞬間意識到說漏嘴,看向三郎。三郎:“舅公說大兄天賦極高。”沒容劉徹開口,又說,“孫兒比大兄還要高。”

劉徹長嘆一口氣,“大郎,三郎,領兵打仗不是過家家。”

“不是過家家?”三郎問。

四郎好奇:“什麼是過家家啊?祖父。”

劉徹頭疼,衝四郎招招手,“來祖父這裡。別看你阿兄,你阿兄不敢攔著你。”

四郎繼續看三郎。三郎微微頷首,四郎撲到劉徹懷裡,“祖父!”

“吾真是白疼你了。”劉徹捏捏他的小臉,就抬頭直視三郎,“不是過家家。”

三郎沒說話,大郎笑了,“孫兒還以為在祖父打算命李廣利領兵出征大宛時,就把打仗當成過家家了。合著一直不是,孫兒誤會祖父了啊。”

作者有話要說:  月半今天早上三點就起來,忙了一天,晚上八點才回到家,頭痛的快炸了....明天儘量多寫點

相關推薦:異化獵殺者九天帝尊北宋第一奸臣立地蠻太歲王子的綠茵鬥魂師職業規章手冊我在鎮魂司當稱魂師我在修真界朝九晚五側妃上位:讀心王爺寵上天被讀心後,作死女配洗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