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我的岳父是劉邦->章節

第二百一十一章 錢生錢

熱門推薦: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劍仙三千萬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女配她天生好命 宇宙級寵愛 我真不是魔神 都市國術女神 諸天新時代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對於張敖投資在長安辦廠的建議劉敬還真不敢答應,一來這與劉邦派他來的目的不相符,另外張敖表現的有點兒太大方了,不但將劉邦想要的紡車、織布機送到長安,而且還要出資在長安辦紡織廠,意味著要手把手的將紡織技術教給長安百姓。這比劉邦要的結果要好很多。出於本能的謹慎,劉敬要仔細分析之並且稟報劉邦之後才敢決定是否答應。

“大王,這事恐怕不妥吧?”此時趙午向張敖說道。

“太傅有話請講。”張敖對趙國的幾個老臣相當的客氣。

“趙國幾經戰亂,好不容易平定了,現在羊毛紡織是趙國少有的能賺錢的專案,如果大王在長安建廠,定然會使趙國百姓利益受損。”趙午作為趙國的高官自然要為趙國百姓考慮。

劉敬一聽這怎麼還有攔著的,如果自己出使一回卻一事無成,那也太丟臉了。劉敬急忙說道:“趙國與我大漢自是一體,讓大漢其他地方的百姓也受益才是德政。”

“既然皇帝陛下派侯爺前來,我們就不應只考慮趙國的利益,這事就這樣定了。”張敖最後一錘定音。

劉敬出使的目的達到了,而且還完成的很好,心裡卻感覺哪裡不對,總覺得張敖的作法違背人的本性。

劉敬迅速的返回了長安,將經過彙報給了劉邦。

“趙王想到長安開廠就讓他來好了。”在聽取了劉敬介紹的在紡織廠裡幹一天活能夠吃飽飯,而且還有不錯的報酬後劉邦同意了張敖在長安建廠的要求。

“我總感覺怪怪的,趙王有點兒過分的大公無私了。”劉敬提出了自己的疑問。

“趙王對我大漢還是十分忠誠的。”劉邦雖然不相信有忠誠之人,對張敖的作法卻不奇怪,好象自張敖當上趙王之後,每次與他這個岳父共事都是全心全意的,吃虧的事情沒少辦。另外劉邦何嘗沒有過關門打狗的想法,不怕張敖把資產投在長安,哪天看著不爽一句話這些東西就是皇家的了。

長安城中的趙國鹽店、龍門飯店發放出來了小廣告,趙王張敖要在長安建立紡織廠的訊息傳播的很快。

“紡織廠要招工人了。”

管飯之後還給不錯的報酬的條件很有吸引力。

“可惜只招女子。”

“你家裡有沒有合適的人可以去呀?”

“沒想到一個女子幹一天活會比我掙的多。”

“那不更好嗎,本來在長安生活就不易。”

劉邦之前遷移了幾十萬人口到長安,這些人雖然有些資產,卻也是坐吃山空,條件差一點兒的也只能放下面子外出工作。

紡織廠開工建設了,許多人跑過來看稀奇。

“建個工廠要這麼大地方?”看著張敖買下來的大片土地,看熱鬧的人有點兒疑惑,工廠完全脫離了他們對那些工匠幹活的小作坊的印象。

“地方不大哪行,聽說開始就要有幾千人在這裡幹活,以後還要增加到上萬呢。”有聽到更多訊息的人解釋。

“這邊還有賣東西的?”

“人家說了,這叫前店後廠,賣的東西絕對是好東西,如果不好可以直接來找紡織廠,這麼大的廠子想跑都跑不掉。”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大家看這就是我說動趙王在這裡建造的紡織廠。”劉敬帶領著一群大臣到紡織廠的地址來參觀。劉敬說動張敖有功,劉邦覺得劉敬和張敖還是有交情的,順便派劉敬來幫助趙國在長安建造工廠一事。

“侯爺又為大漢立下新功了。”大臣們根本就沒有想過開辦工廠有什麼好處,只是習慣的吹捧著。

“這個工廠建成第一批就要招收五千工人,五千工人意謂著什麼?意謂著有五千個婦女不再為吃飯發愁,她掙回去的工錢,又讓五千個家庭有了活路,而這五千個家庭有錢吃穿,就又有大量商販能賣出東西獲利。只需這麼一個工廠就有上萬人受益。”劉敬在協助的過程中聽趙國的官員介紹了多次,逐漸的他自己好象也信了。

“趙王開這麼大的工廠肯定獲得頗豐吧?”有懂一些商賈之道的大臣問。

“趙王獲得肯定是有的,不過如果工廠建在趙國我們還是要買趙國的布匹,獲利的是趙國的百姓,現在工廠建在了長安,首先得到好處的是長安百姓,我們何樂而不為呢?另外趙王講過他不會獨佔紡織廠的好處,如果有人願意出錢和他一起擴建紡織廠,他將按出錢的份額與大家分享紡織廠的利潤,出了錢就會有收入,不用自己操心,那是多好的事?你們可有興趣?”劉敬賣力的為紡織廠宣傳,現在只要一提起紡織廠就會與劉敬聯絡起來,紡織廠做的越大,劉敬的聲望會越高。

“我可沒錢。”

“拿錢出來與諸侯王合夥做生意,這種事我可不敢想,賺了錢他不給你怎麼辦,更有甚者人家說這廠子跟你沒關係怎麼辦,錢不就直接打了水漂了。”大臣們其實是不放心,另外社會地位高的人權力太大,對於底層來說財產和生命的保障程度很低。

“其實你們根本不用擔心,在趙國趙王制定了專門的法律規定了合夥做生意的辦法,好象叫《工商法》什麼的,規定了合夥做生意時大家怎麼出錢,賺了錢怎麼分,一切都要按法律來,如果違反了規定會坐牢,殺頭的。現在趙國幾個人共同辦工廠,一起經商的事很多,還沒見有多少被坑害的。”負責協調建設紡織廠之後,劉敬對趙國的瞭解更多了。

“也就是說,我與人合夥做生意,對方要是不規矩,官府還要替我找回公道。”

“要是那樣,商人還真不敢輕易坑人。”大臣們更相信官府的力量。

“好是好,可惜那是趙國的法律,管不了長安,管的了長安也管不了趙王。”

“我們可以讓皇帝陛下在大漢也公佈這樣一個法律,諸侯王也得聽陛下的,想坑大家的錢應得冒著皇帝陛下的風險。”

“這倒是個好辦法,要是用錢能賺錢,錢生錢,我們的子孫後代就不用發愁了。”

“對,咱們這就派人把趙國那個《工商法》找來,借鑑其中適合大漢的地方,呈請陛下制定大漢的《工商法》。”

大臣們多少都有點兒財產,但誰也不怕錢多,如果能賺更多的錢,大家肯定高興。

劉邦接到了大臣們關於制定大漢工商法的奏摺,劉邦卻高興不起來,因為他對《工商法》看不懂。

相關推薦:神話戰國之我是趙括修仙:我成了仙子的雲養道侶仙詭在異世界致富的日子36個新四軍傷員上古世紀之亡魂收割者試用期兵王男友兩界雜貨鋪遮天之造化神玉仙俠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