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言情->我的元首->章節

第二百零六章 戰略解析(1)

熱門推薦: 我真不是魔神 宇宙級寵愛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女配她天生好命 劍仙三千萬 都市國術女神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諸天新時代

我的胡漢三同志,你選擇去巴庫地區搶油田呢?還是選擇去死地奧爾斯克呢?”

文森特好不猶豫是用自己的手指著奧爾斯克說:

“我選擇去死地奧爾斯克,但請總司令再給我一個軍的裝甲部隊吧,呵呵.”

“胡漢三同志,你可別把我當土豪一樣地打劫,裝甲軍是沒有的,但是我可以給你兩個師的黨衛軍步兵師你,德國最精銳的步兵師,戰無不勝的步兵師,想要嗎?”

國防軍新編步兵師,現在已經劃入黨衛軍戰鬥序列,再把衣服一換,就成了張俊口中最精銳,戰無不勝的黨衛軍步兵師了,這不是忽悠文森特這個胡漢三嘛。

“要,當然要,我完全可以讓這三萬多黨衛軍精銳步兵建立一個防禦圈,然後用我的義大利裝甲軍組成快速打擊部隊,哪個蘇聯佬敢來動我的奧爾斯克……那是他自尋死路,我會免費送他去上帝那裡報道。

文森特狂言已出,不知道結局如何,也只有真真切切地打過才知道。

……

張俊安排到文森特這個胡漢三後,在離開華沙的時候,親自給給希特勒寫了一封報告,仔細分析了德國應該如何戰勝國土寬廣的蘇聯。張俊畢竟只能指揮一個集團軍群,對於佔領地的具體政策,還是需要德國這個歐盟元首拿主意,張俊沒有直接使用說教的方式,而是用一種學術研究報告形勢來寫的。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小國能戰勝大國,面積、人口、資源、技術等因素,更多程度上代表的是一個國家的戰爭潛力,而不是立即就能在戰爭中發揮作用的戰爭實力(戰爭實力最直觀的表現就是武裝部隊的多寡精銳與否、武器裝備是否精良、後勤補給是否充足)——“潛力”不等於現實的“實力”。換言之,如果一個國家的戰爭潛力未能及時轉化為戰爭實力,即使她的潛力再龐大,也有失敗的可能。

國土面積的大小和人口數量及資源豐富程度有著一定的關係,而且它決定了戰略空間的大小和戰場上雙方的旋迴餘地,並在某種程度上決定了戰爭的進行方式:陣地戰還是運動戰?速決戰還是持久戰? 人口數量直接關係到戰時急需的人力資源:適齡兵役人口的數量決定了軍隊後備兵力的大小,男女壯年人口是戰時擴大軍需生產的主要勞動力來源。

礦產資源的豐富與否和國家能否生產出足夠的戰爭物資、武器裝備有著莫大的關係。石油、鐵、鋁、煤、橡膠、糧食、布料、各種金屬都是戰時需求量極大的戰略物資,缺少了它們,戰爭機器就無法正常運轉。一個國家如果處在戰時被封鎖的狀態,戰略物資無法透過貿易交換等方式獲得的話,資源問題就決定了她自持力的大小、持續作戰的能力。

文化技術的高低關係到國家在戰時能夠發明出多少武器裝備、生產裝置、軍事理論、運籌科學等成果,他們是國家戰爭實力的放大器:先進的武器可以以一當百,優秀的戰術可以以寡勝眾,卓越的理論可以使戰爭機器的運轉效率最大化。但是,戰爭潛力的轉化過程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相當程度的時間、空間和物資保障。一旦被敵方使用以快打慢的方式得逞:國土被大片佔領、人民被大批奴役、物資被大量掠奪、技術被瘋狂竊取,戰爭潛力向戰爭實力的轉化就會被強行壓制,國家甚至就可能一敗不能翻身,永遠抬不起頭。

小國如何才能戰勝大國?可透過以下途徑實現,主要為四個方面:

1. 使用編制精悍的精銳軍隊,大量消滅敵方龐大但臃腫的軍隊。即以精銳勝平庸,消滅敵方直接抵抗力量。

2. 佔領敵方戰略要點、政經中心、重要城市、資源礦區、生產基地、交通樞紐,阻止敵方進行戰爭動員、物資生產、軍隊集結、部隊調動。

3. 對於已征服地區:徵用敵方人員作為勞工甚至士兵;開發敵方的礦產資源、使用敵方的生產裝置作為自己的戰爭補充;利用佔領的戰略要地或軍事基地,作為己方的前進基地和補給後方。

4. 建立傀儡政府、恢復社會運轉;以當地人治理當地人,使敵方人民在符合己方意志的政權領導下,儘快回覆到戰前的正常生產生活狀態,以此最大限度的削弱敵方人民的抵抗意志。 如果一國做到以上4點的部分甚至全部,就能夠有效的壓制敵方,防止其戰爭潛力轉化成現實的戰爭實力,小國戰勝大國便不會是天方夜譚。而用於維持已征服地區所需要的力量,則是遠遠小於戰爭所需,更加不是問題。

總而言之,“以戰養戰、以夷制夷”,是小國戰勝大國的不二法門,核心就是一個字,“快”!”

張俊這份報告已經說的很明白了,委婉地告訴了希特勒,應該如何做,怎麼對待佔領地的人民,如果希特勒還是奉行你歷史上那一套,對佔領地的人民實行高壓歧視政策。這等於把本來對斯大林極度不滿的蘇聯人民又活生生地逼回到斯大林的陣營去,這是希特勒自己找死,張俊只能盡人事,聽天命。

但是張俊佔領的地盤,不管是國防軍,還是希特勒,張俊決定實行波蘭一樣的民族寬鬆政策,佔領地的蘇聯人民將獲得二十畝土地,把處於集體農莊的人民解救出來,發揮蘇聯人民的生產積極性,吃大鍋飯,沒有人會去積極生產,這個是經過實踐的,農民對土地的渴望,也可以盡最大地爭取到蘇聯人民的支援,如此情況下張俊治下很難出現蘇聯游擊隊。

在殲滅軍隊、佔領土地、開發資源三項都相符合,而在治理人民這項,德國在戰爭初期也具有一定的優勢。波羅的海三國是被蘇聯強迫加入蘇維埃聯盟的、波蘭人因為德波戰爭時蘇聯的背後一刀也對其恨之入骨、烏克蘭人也十分反感蘇聯政權,把德軍看成是解放者,用鹽和麵包來歡迎他們。

另外一個殺招就是,蘇聯人可以自己選舉自己的領導人,當然這個選舉表面上絕對是公正的。而張俊只要控制佔領地的經濟就可以了。

至於希特勒到底會怎麼對待張俊的這份報告,現在張俊也不知道,張俊叫了一個秘書直接乘飛機去了柏林,讓自己的秘書把這份報告交給毛人鳳,然後在“巴巴羅薩”計劃開啟後,領著兩位蘇聯元帥去見希特勒,希特勒會如此對待這兩位前蘇聯元帥,張俊真的不知道,歷史上希特勒就把前來主動要求合作的蘇聯將軍俘虜給送回了戰俘營。

……

張俊還把現在和歷史的“巴巴羅薩計劃”仔細比較了下,分析了下,也有一些總結認知:

德國具備的優勢也對德國戰勝蘇聯新增了若干籌碼:

1. 戰略突然性:

德國和蘇聯在1939年9月波蘭戰役前夕,簽訂了《蘇德互不侵犯條約》,其後,蘇德瓜分了波蘭。直到1941年蘇德戰爭爆發前夜,蘇德之間的經貿技術交流始終較為密切,德國甚至出售部分新式裝備給蘇聯,以示友好。為了隱蔽戰略意圖,德軍在向蘇德邊境秘密集結期間,準備舉行了歐盟軍事演習,造成蘇聯的錯覺。德國在大張旗鼓、大肆宣傳,他們對英法的仇恨,製造德軍即將攻擊英法的假象:給部隊配發英國地圖,配備英語翻譯,準備登陸器材,舉行登陸演習。還宣稱要實行攻擊直布羅陀、佔領法國南部、進軍北非、以挪威為跳板進攻英國等作戰計劃,力圖把世界的注意力引向上述方向。

德國還以“訓練”、“換防”、“借道”等名目,在芬蘭、羅馬尼亞等國家境內調集德軍。 蘇聯領導人以斯大林為首,雖然認識到蘇德之間爆發戰爭的可能性日漸增大,並採取了打造東方戰線、加強軍隊及邊境築壘等措施,但仍然存有麻痺大意的心態和僥幸心理、以及對戰略形勢的誤判,以為德國不會如此之快的進攻蘇聯,客觀上造成軍隊對於蘇德戰爭在心理和物質上的戰爭準備不足。以至於在現在戰爭即將爆發的時刻,還是未訓令部隊立即進入一級戰備。

2. 軍力優勢:

到現在蘇德戰爭爆發時,德國集中了武裝力量總人數為800多萬,裝備有坦克及裝甲車輛7600餘輛、各種火炮5萬餘門、飛機8000餘架、艦艇210多艘。編成350多個師,其中49個為裝甲或摩托化師。

加之德國在白色方案、威塞演習、黃色方案、懲罰行動等歷次戰爭中獲得的寶貴戰爭經驗,閃擊戰的運用已接近爐火純青;部隊人員素質極高、士氣旺盛。可以毫不誇張的說,當時的德軍,是世界上最強大的軍隊。 而當時蘇聯總兵力也有500餘萬人,包括300多個師、7000多輛坦克、十萬門火炮、近兩萬架飛機。但是,蘇軍部隊編制人員不足、素質低下、裝備缺少、武器落後,實際上戰爭準備並不充分。蘇軍部署在西部邊境的總兵力為170多個師約270萬人、1800輛坦克、3.5萬門火炮、1600架飛機,和德軍進攻兵力比約為1:3,處於絕對劣勢。而且,蘇軍戰爭思想較為落後,還未徹底跳出一戰的陣地塹壕戰的思維……(未完待續)

相關推薦:私房風水師全球巨化:我變身雷霆巨人從金烏開始進化怪獸評測:開局金剛大戰哥斯拉百萬領主之爭網遊之神控天下都市邪王武盡天荒諸天大融合無上殺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