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我的農場通大明->章節

第15章 賢侄畫的餅太饞人了!

熱門推薦: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諸天新時代 女配她天生好命 都市國術女神 宇宙級寵愛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我真不是魔神 劍仙三千萬

歸根結底,朱棣和他的內閣諸公,缺的是見識和後世的技術,而不是沒腦子,要是沒腦子也不至於名垂青史了。

所以劉斌把高產牧草,青貯飼料,羊毛紡織,幾樣東西一說出來,這群大明的人精立刻就知道怎麼辦了。

接下來就是商量細節。

小太監樊忠翻出一張劉斌之前送的地圖擺在桌上,眾人圍在一起,開始商量在哪築城。

“霄國公,不知你打算在哪裡築城?”

劉斌看著地圖說道。

“在哪築城不是我定的,而是要看鐵路怎麼修,我又不會修鐵路,所以劃定路線的時候,我只能提一點意見,整體還是聽老鄭的。”

“哦?這老鄭是何人?連你也要聽他的?”朱棣好奇問道。

劉斌見狀趁機介紹道。

“陛下,我們北海一共來了兩百多人,在我們後世,奉行人人平等,有事情大家一起商量著來,專業的事讓專業的人來,當然也有人統合管理。

“我在北海只負責軍事和食品,保護大家的安全和食物供給,另一個負責大家生活工作的,就是老鄭,名叫鄭德江,今年四十有二了。

“他來之前就是我們那裡官府鐵路部的主任,手下有一百多精兵強將,有高階電工,地質專家,路橋專家,熟練技工,全都是不可多得的大才。

“鐵路部你們懂嗎,就相當於大明的六部,全國幾十萬裡的鐵路修建,運營,維護,全都歸他們管。

“陛下要想在大明興建鐵路,非厚待他們不可。”

朱棣聞言眯了眯眼,突然問道。

“此人才華竟還在你之上?”

劉斌則是解釋道。

“陛下,每個人都有所擅長,就像是陛下的內閣大學士們,胡學士博聞強識,金學士擅刑斷,楊學士擅邊務,哪有什麼才華高低之分?

“就比如我,我擅長種地和打仗,陛下想開設農場,訓練士卒,足兵足食,那我沒問題,可陛下要想把鐵路鋪滿大明,則非老鄭莫屬。

“不止是他,我們一起過來的二百多人,沒有一個是多餘的,他們有的會造汽車,會造拖拉機,會鍊鋼,還有的懂後世的醫術,生物,化學,機械,經濟,藝術。

“兩百多人,一半是修路架橋的,剩下一半不是工業管理人才,就是大學生,大學生你們懂嗎,就相當於大明國子監的學生,棟樑之材,各有所長,少了誰都不行的那種。”

眾人這回聽懂了,霄國公這是給北海的人要官來了。

朱棣聞言又問,“哦,那這個鄭德江,他除了修路還會別的嗎?”

劉斌有些傻眼,合著修鐵路的還被朱棣小瞧了,他強調道。

“陛下,會修路還不行嗎?你知道修路何其艱難,就拿大明來說,南北之間的大宗運輸全靠運河維持,每年光是維護漕運就有多難。

“要是將來修一條連線大明兩京的鐵路,在長江跟黃河上架起鐵路大橋,從此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在南京登上火車,躺在那舒舒服服的,只需五六個時辰,就能抵達京師,運力不知快漕運多少倍。

“這可是歷朝歷代幾千年都沒做到的事情,陛下還認為修路簡單嗎?”

眾人聞言全都瞪大了眼睛,一副不可思議的樣子。

南京周圍的江段,最窄的地方也有兩三裡寬,江水深數十丈,古代人不是沒想過在長江上面架橋,不是不想,而是做不到。

宋朝的時候倒是因為打仗,在長江上面修過浮橋,但那是臨時的,用完就拆了,不然就會影響江面船舶通航。

因此當眾人聽到老鄭他們可以在長江上修橋,頓時就高看了一眼。

“在揚子江上修橋?不會影響船隻通行嗎?”胡儼皺眉問道。

“可以把橋修高點嘛,從水面到橋底,淨空二十丈,一般的帆船有二十丈高嗎?大部分都能通行吧?”劉斌解釋道。

朱棣想了想,“在工部下面設鐵道清吏司,讓鄭愛卿做正五品的郎中,主管鐵路營建事宜,如何?”

劉斌討價還價。

“修通了北海到京師的鐵路,北海數不清的財富就能運抵大明;修通了兩京線,就可以擺脫對運河的依賴;修通了京師到交趾的鐵路,就可從北海到交趾,貫通南北,從此山河穩固。

“將來老鄭還要教出許多徒弟,從京師修鐵路出西北,直通蔥嶺,鑿穿西域,恢復漢唐江山。從山陝修鐵路到四川,讓蜀道難徹底成為歷史。

“將來還要把鐵路修到奴兒干,若是女真造反,五個時辰之內,陛下就能從京師發兵數十萬到奴兒干。

“這麼多事情要做,我看只成立一個司不夠,起碼要單設一部,與六部尚書齊平。”

劉斌給老鄭要官,上來就要單設一部,還得跟六部尚書齊平,那可是正二品大員啊!

大明的實權文官,做到頂也就是正二品了,朱元章沒有廢除丞相的時候,丞相就是正一品文官,丞相廢了之後,六部尚書就是最大的實權文職了,正二品。

現在有正一品嗎?當然有,比如宗人府的官,都是一品大員,但那是管老朱家自己家人的。

除此之外就是三公最大,太師、太傅、太保,全是正一品,但也就是個榮譽,沒有實權;三孤,少師、少傅、少保,這仨是從一品,也是榮譽,沒有實權。

劉斌上來就要一個尚書,說實話已經很過分了,但朱棣並沒有不高興,反而臉色潮紅,一副壓抑著心中激動的樣子。

因為劉斌畫的大餅實在太香了。

從北海到交趾,縱貫大明南北的鐵路,山河穩固,打通難於上青天的蜀道,從此四川不會割據。

五個時辰發兵數十萬到奴兒干,從此遼東穩如泰山。

出西北,鑿穿西域,恢復漢唐疆土,那我大明豈非遠勝漢唐?

光是想想,朱棣就覺得熱血沸騰,然後他開始主動反思,這麼大的功勞,這麼大的職責,幾十萬裡的鐵路啊,只給個五品的郎中是不是太虧待人家了?

朱棣越想越是羞愧,好像自己確實小氣了點?

俺可是皇帝啊,怎麼能這麼小家子氣呢?!

正當朱棣想要說話的時候,胡廣立刻低聲說道。

“陛下,慎重啊,此事干係重大,還需回南京,與六部一起商定。”

看著朱棣那憋得滿臉通紅的樣子,胡廣就知道他要衝動了,趕緊上來給朱棣降降火。

劉斌見狀眯著眼瞅了瞅胡廣,也跟著點點頭。

“胡閣老說的對,是要跟六部好好商量一下,我看六部管轄的職責也應該適當調整修改了。”

胡廣自知壞了劉斌的好事,但這老家夥硬氣的很,絲毫不肯服軟,聽劉斌說要改動六部的權責,頓時嗤笑一聲。

“哦,不知六部職責有何需要調整之處,還請霄國公賜教。”

劉斌也不示弱,兩百多號人既然從後世穿越了,俗話說的好,來都來了,不給大明改成他們的形狀怎麼行。

“胡閣老,可聽說過電報嗎?”

胡廣聞言一愣,“何為電報?”

劉斌解釋道。

“大明有邸報,傳抄官府公文,送到兩京十四省,使百姓知悉政令,還有驛站,傳遞朝廷公函,地方官上奏,中樞批覆,來往的公函都要走驛站。

“但是我們北海有電報,你在京師和南京各置一臺電報機,寫一封信,瞬息之間就能用電報傳到南京,這不比驛站的八百裡加急還要快?

“陛下在京師安置一個電臺,再讓鄭和帶一部電臺放在寶船上,便是兩地相隔萬裡之遙,也能實時通訊,鄭和在海外遇到了什麼趣事,陛下立刻就能知道。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駐守邊關的將士,若有敵人來犯,陛下瞬息之間就能收到訊息,不像以前,邊城都被敵人搶完一遍,殺成白地了,訊息才剛剛傳到京師,使我軍次次處於被動。

“這樣的通訊機器,就叫電臺,兩部電臺之間就能互通電報,這樣的通訊利器,大明要不要?”

劉斌頓了下,繼續說道,“我提議在大明各地設電報局,起碼每個縣一個,不僅朝廷公函往來方便,百姓也可以花幾文錢,給遠隔千里的親友通訊。

“胡閣老,你說這全國各地的電報局,應該歸六部誰管?”

胡廣的臉色立刻就僵住了。

他本來以為劉斌是要奪六部的權,心裡對劉斌嗤笑不已,六部的權是你說改就改的嗎?

可誰想到劉斌反其道而行之,這不是奪六部的權啊,這反而是在給六部加權!

可是你就弄一個電報局,那是六個部啊,這個電報局給誰不給誰呢?到時候六個尚書還不得打起來?

而電報這個東西又只有北海的人會,反正北海已經立於不敗之地了,六部誰想要電報局的控制權,就得討好北海。

這是二桃殺三士啊,果然奸詐,倒是小瞧這個霄國公了。

朱棣剛才被胡廣打斷,這會兒終於平復下來,他大手一揮。

“好了,六部權責和新設一部之事干係重大,劉賢侄,到時你把鄭愛卿也接來,此事咱們回南京再議,還是先說說草原築城的事吧,那阿魯臺的使者還等著呢。”

劉斌知道這事一時半會定不下來,所以也沒再繼續糾纏,繼續指著地圖說道。

“我們準備在這裡建一城,後世這裡就有個商貿重鎮,叫恰克圖,此地是北海和漠北的交界處,也是鐵路的起始點。”

他手指往下一劃,劃到烏欄巴託的位置。

“這裡,狼居胥城,此地有河流,水源充沛,沿河可以種植糧食,還有煤礦,挖出來的煤可以給火車補給。

“另外這裡還有重大的歷史意義,當年冠軍侯就征服過這裡。

“陛下你想,封狼居胥啊,到時候南來北往的乘客,每次走到這裡,列車乘務員都會喊一句,‘尊敬的旅客,狼居胥站到了,要下車的旅客請帶好行李,做好準備’,乘客心中是何其的自豪!”

朱棣聞言再次憋得滿臉通紅。

這個小子怎麼那麼會畫餅,而且每次畫的餅都那麼饞人呢!

相關推薦:無上血帝鬼帝狂妻:紈絝大小姐太古天尊訣系統維護中猩紅色死靈